书城政治责任胜于能力(公务员读本)
610700000035

第35章

从建国至今,我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公务员,如焦裕禄、孔繁林、郑培民等人。他们本着为人民服务的高度责任感,兢兢业业、不辞劳苦,在各自的岗位上干出了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搭建起了一座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因而也成为我们每一个公务员学习的榜样。

焦裕禄:不改变兰考面貌,我决不离开

在派焦裕禄到兰考工作之前,组织上明确告诉他:兰考是一个最穷的县,一个最困难的县,要他在思想上有接受最严峻考验的准备。焦裕禄坚定地说:“越是困难越能锻炼人,不改变兰考面貌,我决不离开那里。”1922年8月,焦裕禄出生于山东博山县(现已并入淄博市)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7年,日寇侵入山东后,焦裕禄的父亲被逼上吊自尽,他自己也被押送到抚顺煤矿当苦工。1943年,焦裕禄终于逃回山东老家,随后又携妻儿老小外出逃荒。抗战胜利后,焦裕禄回到家乡,加入解放区的民兵组织,并于194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的人生道路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1962年12月,焦裕禄受党的委派来到兰考,任县委书记。此时,正是我国国民经济处于暂时困难时期,兰考的风沙、内涝、盐碱等自然灾害异常严重。在这年春天,风沙打毁了20万亩小麦,秋天又淹坏了30万亩庄稼,盐碱地上也有10万亩禾苗被碱死,全县的粮食产量下降到历史最低水平。

焦裕禄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他以高度的革命精神,带领兰考人掀起了挖河排涝、封闭沙丘、根治盐碱的除“三害”斗争。他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经常住在农民的草庵子、牛棚里,跟群众一起吃饭、一起劳动。从中,他学到了不少治沙、治水、治碱的办法,总结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兰考是一个老灾区。县里有些干部被灾害吓怕了,对改变兰考面貌缺乏信心,总是想着两手向上,依赖救济。面对这种情况,焦裕禄感到:要改变兰考面貌,干部是关键。

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焦裕禄召集在家的县委委员开会。大家到齐后,他没有宣布议事日程,就领着大家到火车站去了。当时,兰考车站上北风怒号,大雪纷飞。国家运送兰考一带灾民往丰收地区的专车,正从这里开过。也还有一些灾民,穿着国家救济的棉衣,蜷缩在货车上,拥挤在候车室里。

焦裕禄指着他们,沉重地对大家说:“他们绝大多数人,都是我们的阶级兄弟,是灾荒逼迫他们背井离乡的,不能责怪他们,我们有责任。党把这个县36万群众交给我们,我们不能领导他们战胜灾荒,应该感到羞耻和痛心……”焦裕禄再也讲不下去了,几位县委领导低下了头,而心里却豁然开朗,大家都下定决心,就是拼上身家性命,也要把兰考的“三害”治住。

通过一年的艰苦奋战,兰考的除“三害”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然而,积劳成疾,焦裕禄的身体渐渐不支了。有一次,他和另一位同志下乡检查工作,走到半路,肝病发作,疼得厉害,两个人只好推着自行车慢慢地走到公社。大家看他脸色不好,劝他休息一会,他笑笑说:“谈你们的情况吧,我不是来休息的。”焦裕禄一边听着汇报,一边按着作疼的肝部记笔记。剧烈的肝疼使他手指发抖,钢笔几次从手中掉下来。但是他仍然坚持听下去。

1964年3月,焦裕禄的肝病到了严重关头,兰考人民除“三害”的斗争也达到了高潮。他怀着满腔热情坐在桌前,想动手写一篇题为“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文章,但文章只开了个头,肝病又严重发作了,病魔逼他放下了手中的笔,党组织决定送他到外地治疗。

焦裕禄的病越来越严重,医生们开出了最后诊断书,上面写道:“肝癌后期,皮下扩散”。陪焦裕禄看病的同志心里非常焦急,恳切的向医生说:“医生,请你把他治好,俺兰考人民需要他,需要他呀!”5月初,焦裕禄的肝病更加严重了,护士噙着眼泪给他注射止疼针,他感到自己的病已无法治疗,便摇摇手说:“我不需要了,省下来留给别人吧!”

县里的同志和兰考的群众代表前来看焦裕禄,他不谈自己的病,首先问县里的工作。问张庄的沙丘封住了没有?赵垛楼的庄稼淹了没有?秦寨盐碱地上的麦子长得咋样?他还嘱咐大家:“回去对县委的同志们说,叫他们把我没有写完的那篇文章写完;还有,把秦寨盐碱地上的麦穗拿一把来,让我看看。”

省、地、县各级领导同志来看望时,焦裕禄已经病危,他用尽全力断断续续地说:“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有实现兰考人民的要求……心里感到很难过……我死了不要多花钱……省下来钱支援灾区建设……我只有一个要求……请组织上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

1964年5月14日,焦裕禄的心脏停止了跳动,终年42岁。

焦裕禄不愧为党的好干部,不愧为人民的好儿子,不愧为县委书记的好榜样,不愧为人民群众的贴心人。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虽然去世了,但他在兰考土地上播下的自力更生的革命种子,正在发芽成长。他一心为人民服务、为百姓负责的高贵品德,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

孔繁森:把自己当泥土,让众人踩成路

有这样一位内地的汉族干部,曾经两次进藏,一次延期。视少数民族同胞为骨肉,最终以身殉职,倒在了他所热爱的雪域高原,实现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的誓言。他就是孔繁森。1979年,国家要从内地抽调一批干部到西藏工作,时任山东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并请人写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表达了对赴藏工作的热忱。到达西藏之后,他又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表达了对雪域高原的无限深情。

入藏之后,组织上原定孔繁森担任日喀则地委宣传部副部长,但当地党委考虑到他年轻能干,征求本人意见后,派他到海拔更高的岗巴县任县委副书记。在岗巴县工作的3年里,孔繁森跑遍了全县的乡村、牧区,访贫问苦,和藏族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81年,孔繁森奉调回山东。

1988年,孔繁森在母亲年迈、3个孩子尚未成年、妻子体弱多病的情况下,仍然克服困难,再次带队进藏。临走之前,孔繁森默默来到母亲面前,贴在老人的耳边说:“娘,儿又要出远门了,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要翻好几座山,过好多条河。”“不去不行吗?”老母亲抚摸着他的头舍不得地问。“不行啊,娘,咱是党的人。”“那就去吧,公家的事误了不行……”这时,孔繁森突然无法抑制内心的感情,“扑通”跪在母亲面前:“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娘,您要多保重!”说完,流着泪水给母亲深深地磕了一个头……

这一次,组织上委派孔繁森担任拉萨市副市长的职务,分管文教、卫生和民政工作。他到拉萨仅四个月的时间,就跑遍了全市8个县区所有的公办学校和一半以上的村办小学,让拉萨的适龄儿童入学率从45%提高到80%。同时,他对分管的卫生和民政工作也非常投入,全市56个敬老院和养老院,他走访了48个,给孤寡老人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为了结束尼木县百姓易患大骨节病的历史,他多次爬到海拔近5000米的山顶水源处采集水样,帮助群众解决饮水问题。

1992年,拉萨市黑竹、工卡等县发生地震,时任拉萨市副市长的孔繁森赶赴灾区。在那里,他收养了3个孤儿曲尼、曲印和贡桑。孔繁森将他们带回拉萨,照顾他们的生活,教他们读书识字,夜里和他们挤在一张大床上睡觉。孔繁森的家境本来就不富裕,加上每次下乡总要接济生活贫困的藏族群众,领养了3个孤儿后,他在经济上更加拮据了。为了不让孩子们受苦,他悄悄地来到了西藏军区总医院血库,要求献血。护士认为他年纪已大,不适合献血,他就恳求护士:“我家里孩子多,负担重,急需要钱,请帮个忙吧!”1993年,他先后献血900毫升,共收取医院付给的营养费900元,都用于生活补贴。

在外人眼里,很难想象一个党的中高级干部生活会如此清贫。1993年,孔繁森的妻子到西藏探亲,去的路费全部由自己筹措。由于看病,妻子将返程的路费花光了,只好向孔繁森要钱,他东挪西借才勉强凑了500元,而回程机票却需要800元。妻子不忍心让丈夫为难,就自己找熟人借了一些。

1993年,孔繁森进藏工作期满,但由于工作出色,自治区党委决定任命他为阿里地委书记,孔繁森毫不犹豫地服从了组织的安排。阿里是西藏最偏僻和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长年气温在零度以下,最低温度达零下40多度,每年7至8级大风占140天以上,恶劣的自然环境让很多人都望而却步。但是,为了摸清情况,寻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孔繁森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带领工作人员跑遍了全地区106个乡中的98个。

在孔繁森的勤奋工作下,阿里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1994年,全地区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8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国民收入超过1.1亿元,比上年增长6.7%。孔繁森为了制定把阿里地区的经济带上新台阶的规划,准备在最有潜力的边贸、旅游等方面下工夫。为此,他亲自到新疆塔城进行边贸考察,完成任务返回阿里途中,不幸发生车祸以身殉职,时年50岁。这一天是1994年11月29日。

孔繁森热爱藏族群众,他自己也深受藏族同胞的爱戴。孔繁森去世后,一位90多岁的藏族老人一直哭了半个多小时,一边哭,一边不停地按照藏族的习俗摸着脑门为孔书记祈福,反复念叨一句话:“孔书记没了,我的福气也没了!”记者问这位老人:“孔繁森待你,是不是就像您的亲生儿子一样?”老人却说:“不,孔书记不是我的儿子,他是我的父母!”

在孔繁森的葬礼上,悬挂着一幅挽联,形象地概括了他的一生,也道出了藏族人民对他的怀念:

上联: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

下联:二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

孔繁森是千千万万进藏干部中的优秀代表。由于历史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少数民族聚居的西藏等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较内地缓慢。党和国家一直关注着西藏建设,多年来采取了许多措施,从政策上、物资上、人员上给予大力的支援,选调内地干部进藏就是其中的措施之一。作为一名汉族的领导干部,孔繁森不仅带去了党的关怀和内地人民的厚谊,而且还带领着藏族同胞发展经济,生活上也与当地藏族同胞融合在一起。他的精神,他的品质,深深地影响着后人。

郑培民: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

他身居高位而心系百姓,他以“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为自己的行为标准,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不忘自己曾经许下的诺言。他树立了一个共产党人的品德风范,他在人民心里树立起一座公正廉洁、为民服务的丰碑。他,就是郑培民。有人说,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在一个岗位上干出点成绩并不难,但是在所有的工作岗位上都能做到有口皆碑,那就非常不容易了。在20多年的时间里,郑培民先后担任过市委书记、州委书记、副省长、省委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在每一个工作岗位上,他都受到了人们的交口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