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责任创造价值
610400000019

第19章 让自己增值,让业绩升值 (2)

从此,每当晨曦刚刚照进办公室的时候,林晶已经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忙碌开了;每当傍晚的路灯照亮回家的路人时,林晶依然在堆积如山的文件里进行着她的工作,即使是回到家里,林晶也没有放松,她在睡觉的床头,堆满了各种专业管理类书籍。每晚睡前,她至少读一小时专业书籍,然后回顾一天的工作,有针对性地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第二天的工作做出计划。

她给自己定下了“四个不让”:不让领导布置的工作在自己的手中延误,不让急需办理的工作在自己手中积压,不让自己分内的工作出现一点差错,不让公司的形象因自己的失误受到影响。林晶对自己的严格要求终于换来了成果,人力资源部的工作蒸蒸日上,公司领导对她的工作也给予充分的认可,林晶被任命为人力资源部的部长。

担任人力资源部的部长,外界看来是件轻松、荣耀的事,但林晶不这么认为:职位虽然提升了,肩上的担子比从前重。如果在成绩面前骄傲自满,安于现状,很快就又会回到过去的老路上去,被继续前进的企业淘汰,最后落得一事无成。

想到这里,林晶准备进行第二次的飞跃。2004年,林晶成功考取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资格,使自身能力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在国运集团“尊重人格,重用人才,凝聚人心,激发人气”的人才战略指引下,林晶迅速依据人力资源部的工作性质,制定出相应的工作准则,即“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关爱人才”。

她通过网络、报纸、招聘会等载体,通过猎头公司,直接与大专院校联系等渠道,广泛获取各方面人才信息,通过面试询问内容、公司情况简介、限时回复等工作方法,使人力资源部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让人才与企业的交流更加畅通,有效地吸引了大批人才的加盟。

同时,由于国运集团的发展,公司内部员工也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林晶以身作则,积极投身争做学习型员工的行列中。她利用业余时间,自费参加第二学历教育,积极参与主管部门的培训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拓宽知识面,为正确做出领导决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林晶的成功固然令人羡慕,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她危机感和责任感。她将学习视为一种需要,更是一种责任,她善于发展自己工作中的弱项和不足,在第一时间内克服自己能力上的薄弱环节,积极地为公司解决难题,从而在职场晋升中赢得主动。

如果林晶是一个没有责任感、不为企业着想的员工,很有可能她也会像很多普通员工一样,不去学习,自然就没有办法为公司的事使上一分力。林晶凭着不断学习的劲头和才华将之融入自己的工作之中,为团队、为企业带来了辉煌,也迎来了自己职业生涯的辉煌。

身为一名员工,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价值,增强自己的竞争优势,努力学习新知识,为工作负起责任来。

做好责任保养,维护个人品牌

美国管理学者华德士提出:21世纪的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他认为,不只是企业、产品需要建立品牌,个人也需要在职场中建立个人品牌。个人品牌对于自身事业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

我们不仅要建立个人品牌,还要维护个人品牌;维护好个人品牌,要做好责任保养。在责任心的推动下,需要努力钻研业务,提高技能,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这样才能维护好个人品牌。

俗话说:“技不压身。”时代在发展,工作中会遇到新问题,有些人是被动地适应工作岗位,有些人是主动地钻研业务知识,不断进步。个人品牌的形成要靠学习来支撑。在形成自己个人品牌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有终生学习的观念和行动。虽然很多人都在叫嚷着终生学习,很多人都会说自己明白终生学习的道理,但是,他们只是停留在“明白道理”的层面上,因为责任心的不足,根本就没有将终生学习的理念变成日常行为。时间一长,个人综合素质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个人品牌这层窗户纸,很快就被戳破了。

个人学习必须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而且计划必须根据个人的发展及时进行调整,以适应个人发展需要。至于个人在每一阶段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则可以根据个人的人生目标、兴趣爱好以及自身财力来确定,必要时可以向相关人员做适当的咨询,以保证学习内容的科学性以及最终的学习效果。

在很多人眼中,一位当红的中国台湾新闻女主播来到中国人民大学攻读大众传播博士学位,是件十分让人不解的事情。然而崔慈芬却将其当作自己人生的又一次突破。用她自己的话来说,个人核心价值需要不断突破,“不应让自己只成为当下的明星”。

崔慈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着一种近乎偏执却又理性的规划。为进入大学的大众传播系学习,崔慈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联考失败,后来她干脆只身去到台北,边打工边备考。即使这样的努力,也没能达成心愿,只得另选专业,迈入大学校门。她对新闻的痴迷从来没有减退,辅修、选修的课程表上排满了大众传播学课程,她从大三开始参与儿童及社教类电视节目,成为台湾第一个获得金钟奖电视节目最佳主持人的在校学生。

校园里的成绩让崔慈芬此后的道路顺利起来。儿童类、社教类,甚至妇女类节目的电视主持人成为她毕业后的主要工作。没过两年,她有了新的想法——去美国深造。因为她已经意识到新知的力量,自己若想长期维持良好的口碑和知名度,必须不断进修。

从美国归来,有电视台邀请崔慈芬做综艺节目主持人,被她拒绝。直到华视发出早新闻主播的工作邀请,她才欣然前往。学会拒绝,被崔慈芬认为是职业生涯中的一大进步。1998年,与华视有竞争关系的电视台以3倍年薪,长期合同力邀崔慈芬加盟,同样被她拒绝,原因是她认为对工作岗位的忠诚是必不可少的,能在一个稳定而恰当的位置上不断创新的,她不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明星化的商品”被人挖来挖去。

2000年,崔慈芬当选中国台湾10大优质女性,公众给她的头衔是“最有深度的女人”。这恰恰符合了一个新闻主播应有的公众形象。她成功地建立起自己的个人品牌,区别于众多的主持人。

如果你想要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万人瞩目的明星,就应该具有独特的“个人品牌”效应。

个人品牌就像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一样拥有知名度、信誉度和忠诚度,它是你的公众标志,也是你的信誉所在。一旦建立起它,将会为你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树立品牌容易,但要想让一个品牌能够屹立不倒,就需要付出加倍的努力,想方设法维护个人品牌。

做到最好,让自己不可替代

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中国农业大学的一次讲座中对当时就座的年轻人提出了一个忠告:不管你将来从事什么职业,不管你从事职业的难易程度和薪水多少,重要的是,你一定要成为这个职位上一个不可或缺的人。新东方的徐小平也认为:不管做什么工作,一个人的工作做到别人无可替代的程度,就是成功。

文艺复兴时期,一个画家能否出人头地取决于能否找到好的赞助人。

米开朗琪罗的赞助人是教皇朱里十二世。一次在修建大理石石碑时,两人产生了分歧。他们激烈地争吵起来,米开朗琪罗一怒之下扬言要离开罗马。

大家都认为教皇一定会怪罪米开朗琪罗,但事实恰恰相反,教皇非但没有惩罚米开朗琪罗,还极力请求他留下来。因为他清楚地知道米开朗琪罗一定能够找到另外的赞助人,而他永远无法找到另一位米开朗琪罗。

米开朗琪罗身为艺术家,其卓越的才华是他手里的王牌。

现代社会竞争激烈,那些不能胜任工作,没有才能的人,都被挡在就业的大门之外,只有有能力的人才会被留下来。

现实是残酷的,为了自己的利益,每个组织只保留那些最优秀、最有价值的职员。正如一位组织领导所说的那样:“我手下有8名销售代表。2名顶尖高手创造的销售增长额高达总数的50%,这两个人我是丢不起的。”

这两个“丢不起”的职员,就是组织不可替代的人。

一家工厂的电机突然坏了,一大帮技术人员围着电机团团转,就是找不出毛病,他们使尽了浑身解数仍未能解决问题。正当厂长打算另请高明时,电机组有一名基层员工毛遂自荐。

这是一个身材瘦弱矮小的年轻人,脸还带着稚气未脱的神色,穿着沾满油渍工作服,他用恳切的语气对厂长说:“我可不可以试试?”

许多人都瞧不起他,刚来厂里不到一年,平时闷着头也不吱声,能有什么本事?厂长带着怀疑的口吻问道:“你几天能修好?”

这位矮个子员工想了想,说:“三天时间吧。”问他用什么工具,他说只用一把小铁锤、一支粉笔就行了。

白天,他围着电机转悠,这儿看看,那儿敲敲,晚上,他就睡在电机房。到了第三天,人们见他还不拆电机,不禁怀疑起来,他的同事让他别打肿脸充胖子了。

一位跟他最要好的朋友对他说:“修不了就赶快撒手吧!”

可是他笑着说:“别急,今晚就可见分晓。”

当天晚上,他让人们搬来梯子,他爬到电机顶上,用粉笔在外机壳上画了一条线,说:“此处烧坏线圈十三圈。”

技术人员半信半疑地拆开一看,果然如此,电机很快就修好了,恢复了正常运行。

有人相当不解,问他为什么会做到如此神奇,他答道:“精通。精通能让你解决一切问题!”

厂长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奖给他五千元的奖金,并从原岗位升任技术部顾问。

现代社会的竞争形势如此激烈,你不能在某一专业上做到熟练地掌握专业技能,实现人生价值的目的就无从谈起。不要轻易改变自己的工作。

在任何组织中,最受欢迎的永远是那些能够为组织创造巨大利润的职员。管理专家认为,在升职和加薪时,组织领导考虑最多的人,往往并不是一位职员的本职工作做得好,甚至也不是职员曾经取得的成绩,而是考虑一位职员对于组织的未来有没有帮助。所以,任何一名职员都应该常常这样问自己:如果组织现在解雇我,对于组织来说是不是一个很大的损失?我的潜力、我的价值能不能够大到让组织在任何时候都不舍得放弃?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证明你就是组织中不可替代的人,对于组织来说,你至关重要。但如果你的回答是不确定的或者是否定的,那么从现在开始你就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以做到不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