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再次起飞的极品妖孽
606200000015

第15章

蒯正明从医院出来,钻进奥迪开车回厂。他想这个时候厉坚带的工作组也该出发了吧?国有企业要进行两次转制,看来国家真的要完全放权了。让企业真正进入市场经济,企业的生死存亡就由企业自己来决定了。可是,职工们对这个两次转制反响很大,能行吗?蒯正明边开车边想:再难也不会比第一次产权制度改革时难吧?那时他一点经验也没有。要入股时,嘿,又碰到汪浩兴的临阵脱逃。那个时候他蒯正明才真正是四面楚歌呢!

前面路口的红灯亮了。蒯正明缓缓地踩下刹车,把车子停在白线以内。他看着面前的车流,他的思绪也像一条流动的河流,奔腾向前。光明机械厂第一次产权制度改革时的情景又一幕幕地浮现在他的眼前------

汪浩兴的"激流勇退",并没有让蒯正明惊慌失措,丧失信心。在突然的变故面前,他处变不惊。相反,倒激发了他的一股豪气,一股狠劲,一股拼劲。他喜欢啃硬骨头,越是难啃的骨头越要啃。如今,光明机械厂的产权制度改革对他来说就像是一块硬骨头。蒯正明想这块骨头再难啃,也不会比攻打816高地难吧?

那是在著名的中越自卫反击战中,蒯正明是坦克连连长。我军一个团攻打816高地,越军凭借有利地形和坚固的工事,进行疯狂反击。部队伤亡很大,步兵首长要求坦克支援。蒯正明奉命率领连队赶赴战场,他与步兵团长商量了作战方案:由步兵发信号弹标示敌方位置,两发红色信号弹标示我方。坦克连就进行火力支援,摧毁敌方工事,协助步兵攻打816高地。战斗打响后,蒯正明率坦克连出击,在通过一条小河时,104车因道路选择不当陷车。蒯正明命令后续车辆寻找迂回路通过,他率领坦克1排从一侧通过了小河。此时,坦克2排变成了先头排。当坦克连进至816高地东北侧小高地一线时,步兵正向816高地攻击。敌人凭险扼守,向我步兵猛烈射击,步兵前进受阻。蒯正明迅速观察地形,发现敌前沿正面为一段狭窄地域,展开一个坦克连十分困难。于是他立即指挥两个排占领有利地形,以强大的火力,向816高地前沿猛烈射击。只见炮响弹落,阻碍我步兵前进的816高地的三个前沿火力点当即被打成了哑巴。我步兵在坦克火力掩护下,迅速冲击前进。

步兵占领816前沿高地后,及时发出预定的信号。坦克连按事先协同,立即转移火力,向816主峰高地射击。敌人的枪声顿时哑了,步兵见状又向816高地发起攻击。但是,被蒯正明的坦克连打得抬不起头的敌人,见我军步兵冲上去,十几个敌火力点和部分工事中又吐出了长长的火舌。密集的子弹像雨点似的泼了过来,蒯正明看到步兵战友们像稻草似的在弹雨中倒了下去。二排长的坦克也被击中,燃烧了起来。战斗打得异常惨烈残酷,蒯正明的眼都红了。这时他的无线电耳机里传来步兵团长狂怒的骂声:"他妈的,你们坦克连是干什么吃的?叫你们上来就是让我们少死人!现在这个鸟仗打得多窝囊,我一个团加你一个坦克连都攻不了一个破山头!"步兵团长是真急了,这几句话蒯正明听后像挨了几个耳光。其实,这也不能怪蒯正明。步坦协同作战在国内演练时,那都是在平原,沙漠,海难上进行。丛林山岳作战这还是第一次。坦克以战斗队形开到山上,树木密密的,影响了射角视野。再加上是在山上,坦克的队形扩展不了,前面的坦克能发挥火力,后面的坦克根本发挥不出火力作用。蒯正明指挥坦克以撞击、碾压方式扫清了射界,全连迅速成左梯次队形展开,占领了有利地形,以准确猛烈的火力,向816高地射击。蒯正明自己开着坦克也冲了上去。就在这时,他看到了惊人的一幕:一团熊熊燃烧的大火在前面滚动,那是二排长的坦克!蒯正明心里一喜,二排长没牺牲。他立即命令二排长自救,以扑灭大火。无线电耳机里没有二排长的声音,只有他重重的喘气声。蒯正明明白二排长的意思,他要开着坦克冲进敌人的工事里,与敌人同归于尽。工事里的敌人见一辆着了大火的坦克冲上来,疯狂地射击,有几个敌人害怕得从工事里跳出来。但已来不及了,二排长的坦克冲到了敌人的工事里。"轰--"地一声巨响,敌人的工事成了一片火海。蒯正明的无线电耳机里传来战友们的悲伤的呼喊:"二排长--!"蒯正明怒吼一声:"为二排长报仇!打!"他驾驶101坦克向山顶猛冲,对准着疯狂喷着火舌的主力暗堡"轰轰"几炮。暗堡顿时被炮弹炸塌了一大角,暗堡里敌人面孔上惊慌失措的表情都看得清清楚楚,蒯正明又打了几炮。后面的坦克碾压出了道路,步兵们纷纷登上坦克,向816高地发动全面攻击。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血战,步兵们冲上816高地主峰,全歼了守敌。

蒯正明想他从没有打过丛林山岳的仗,最后还是打胜了。打仗要流血牺牲,这企业改革再难总不会比要死人的事难吧?司进东、马家明在汪浩兴病退后,找蒯正明谈话。说他如果有困难的话,他们准备取消在光明机械厂的试点改革,让别的单位先搞。光明机械厂的转制在全市产权制度改革全面铺开后再改。蒯正明没有答应,开弓没有回头箭,走到了这一步,哪有再回头的道理?他蒯正明的字典里没有后退两字!

蒯正明回到家,跟妻子徐丽华摊牌:"丽华,我已无退路了。不管你同意不同意,那套房子我必须卖了,拿这钱去入股!"

徐丽华正在厨房切菜,听后一惊:"哎哟--!"一声叫唤,她把手指切破了。蒯正明赶忙跑进厨房,抓起妻子的左手,把她的食指放进嘴里。徐丽华一下挣脱了他,恼怒地说:"不要你鬼讨好!"蒯正明见她的手指仍在流血,忙又找来护创胶布,给她贴上。接着,他说:"我来做晚饭吧!"

徐丽华便看着丈夫做晚饭,她在一边气鼓鼓地说:"汪浩兴是光明机械厂的人,他都甩手不管了。你一个半路上进去的人,你起劲什么?"

蒯正明说:"这不是起劲不起劲的事,这是一种责任。我不能像汪浩兴那样当缩头乌龟,如果他在战场上这样子的话,那是要吃枪子的!你到厂子里去听听工人们在说他什么?他大半辈子的道行全失掉了,都在戳他的脊梁骨!"他炒好菜,一个个放到餐桌上。

蒯正明接着又说:"你真要跟我离婚,这房我也卖定了。我要带头入股,我不带头谁带头呀?我想我们之间还有一点夫妻情份的吧?看在夫妻情份上,你就把你的那份钱借给我,到时我还你。我还年轻,这点钱应当赚得出的。你放心好了!"

徐丽华见丈夫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她也不是个蛮不讲理的女人。当初她嫁他,看上他的是一股骨气,一股拧折不弯的刚强,刚强的男人是会成就一番事业的。她以前说离婚那是吓唬吓唬他的,哪能真离呢?就是别的女人把她的丈夫抢走了,她也要夺回来呢!这时,她说:"你是一家之主,你要卖你就卖呗!我等你赚了钱后再买更大的房子!什么离婚不离婚的,说得多难听!"

蒯正明高兴了:"这么说你同意啦?"

徐丽华说:"我不同意还能咋的?这个家我什么时候作过主,我作得了主吗?"

这世上的事就是这个样子,一方总会被另一方征服。你软他就硬,你硬过他头了,他就软了。

蒯正明很快把房子卖了。当天把12万房款交给了财务科作为他的入股款。

蒯正明做的第二桩事情,写了一封给全厂职工的公开信。信中讲述了光明机械厂目前的形势,转制后的前景瞻望,还有厂部的决心。他在信中强调职工入股自愿,撤消厂部以前作出的中层以上干部必须拿多少股的决定。干部职工愿入股多少入多少,不入股也行,决不勉强。他让人把这封公开信打印,连同一份"入股预测表",一块下发给全厂每个职工。

施永兴、毛琦等人看了公开信后,十分高兴。汪浩兴真的英明,他这么一走,蒯正明孤掌难鸣。他起劲不动了,不再搞什么股份比例了。他们都在入股预测表上填了一股,这还是给了蒯正明面子呢!但是,也有许多职工看了蒯厂长那言辞恳切的公开信,又知道他为了入股,把新买的房子都卖了。他把身家性命都交给了企业,他是真心想把企业搞好的。汪浩兴跟他一比,职工们心中都是雪亮雪亮的。于是,他们都十分庄重地在入股预测表上填上了一串阿拉伯数字。

蒯正明一手夹着烟,一手飞快地拨打着算盘。财务科科长沈惠玲坐在他对面,当她把入股预测表的总金额告诉蒯正明时,蒯正明一愣,这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比他预计的超出了五分之一,他要亲自复核一遍。他发现,许多工人都填了一万元,有的班组长最高填了五万元。中层干部们有的仍按着原来的比例填了,有的少填了,有的多填了。令他奇怪的是,施永兴、毛琦各填了一万。还有一个副厂长填了个鸭蛋。蒯正明让沈惠玲把填写股数多的职工名单记下来,又吩咐她说,把这预测表与入股后的金额对照一下,凡相同的按股数多少再列一份名单。

几天后,光明机械厂二楼会议室里,人声鼎沸,连走廊里都站满了人。今天是入股的日子,职工们有的拿着大叠大叠的钱,有的拿着的是银行存单。市工商银行的八个工作人员一字排开,点钞机发出唰唰唰的悦耳声响,绿色的数字不断闪烁,最后定格在显示框上,2万、3万、5万------蒯正明与司进东、马家明都在现场。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他们的心都提在嗓子眼上。说实话,产权制度改革的关键是职工入股,没有职工入股这改革岂不成了一句空话?现在,光明机械厂产权制度改革的成败就看这一锤子买卖了,江南市产权制度改革的头炮能不能打响也在此一举了。

尽管蒯正明把职工入股的摸底情况如实向司进东、马家明汇报了,但司进东、马家明看着这人头攒动的人群,他们并不乐观。特别是马家明,他是这个厂的老领导,他对汪浩兴的临阵脱逃十分恼怒,可他也只能干发火。人家已是退休工人了,你能把他怎么样?汪浩兴此举在企业起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汪浩兴病退那天,马家明家晚上就来了厂里的许多老工人与一些中层干部。他们总的意思归纳一句话:老汪这个党的人都溜了,你是咱厂的老领导,你掏一句心窝子话,这产权制度改革到底是行还是不行?马家明说得口干舌燥,说了一通企业改革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是什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的空话套话。他不能包拍胸脯说,这改革肯定能行。现在搞的是改革试点,成与不成,他自己心中也没有个底,如何向他的工人兄弟们说?改革好了,这些人当然无话可说,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好才改革的嘛,不好改革个屁?但如果改革失败了,他在他们的心目中可是个罪魁祸首。他们会觉得上了他的当,吃了亏,背后不把他的祖宗十八代骂遍才怪!工人们走时,对他客客气气,他们不再叫他老厂长,而是叫他马局长。马家明知道他得罪了这帮工人兄弟,可他没办法,这个包拍胸脯的保证他是不能说的。现在,许多交了钱的工人见了他只礼貌地点点头,在他的身边擦身而过。因此,他对蒯正明与司进东说:"摸底归摸底,实际情况如何,这个宝要最后揭开才晓得!"

这个谜底很快揭开了。正如马家明所料,形势不容乐观,最后结果没有像蒯正明所期望的那样。与预测表一对照,差了三百几十万,跟实际入股的股数相比少了198股,即198万元。三个副厂长与施永兴、毛琦等13名中层以上干部没有入股,全厂还有132名车间工人没有入股。蒯正明头上的冷汗一下流了出来,12万元他都卖了房,这198万元的缺额让他哪儿去弄?司进东拍拍蒯正明的肩头,说:"蒯厂长,你不要急。市里对这次产权制度改革出台了许多转制的优惠政策,其中有一条就是给企业领导贷款。因为企业领导的股份比职工的股份大几倍,十几倍,肯定会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所以考虑给你们贷款,贷款利率低,贷款的本金与利息从你年底的股红中逐年扣除。这198万嘛,可以追股,这是外地的一个做法。即企业领导干部入了股后,根据需要再追加股份。现在这198股加进来,刚好达到51%。符合转制要求,光明机械厂产权制度改革可以成功转制。这198万元立即贷给你,明天就可到帐。至于你怎么消化是你自己的事了,你可以每人头上再追加半股或一股,也可以让中层以上干部追加股份。你马上着手开展下步工作吧!"

蒯正明没想到世上还有这么好的事情,不用掏腰包就可以贷款入股,再从年底股红中扣除贷款本金与利息。赚了钱便是自己的,这不是空手套白狼吗?难怪人们要说共产党的干部好当,头上都有这样那样的保护伞呢!

于是,蒯正明按转制的步骤,召开了股东大会,成立了董事会。在接到上级同意光明机械厂转制为光明机械厂(股份合作制)批复的当天,光明机械厂举行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光明机械厂(股份合作制)揭牌仪式。江南市副市长田青在揭牌仪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光明机械厂产权制度改革经过紧锣密鼓的一系列的筹备工作,今天成功转制,成为江南市首家股份合作制企业。历史将记住这一天!这是江南市国有企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江南市的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由此拉开序幕,将全面展开。光明机械厂(股份合作制)试点改革取得圆满成功,也摸索出了许多很好的经验。我代表江南市市委市政府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衷心希望光明机械厂(股份合作制)改革的道路越走越宽,你们的明天更加灿烂!

田青说完,他与蒯正明为厂名揭牌,江南市光明机械厂(股份合作制)的铜牌便金光闪闪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于是,鞭炮声立即响成了一片------

天都暗下来了,蒯正明在办公室里还没走。这几天他常常深更半夜才回去,转制后的工作千头万绪,他现在是光明机械厂(股份合作制)的董事长,总经理。这个头衔以前他在部队时看香港片子,听到这种称呼还觉得挺有意思。他在当时根本也不会想到有朝一日这个挺有意思的头衔也会落到他的头上。现在,他觉得这个董事长总经理的头衔一点也没意思。职工变成了员工,厂长变成了董事长、总经理。当初职工们叫他蒯厂长时他不习惯,现在他们改口叫他蒯董、蒯总,他也觉得挺别扭。人还是同一个人,叫了董事长你知识多了还是高尚了?但他很快把这种想法像赶苍蝇似的赶跑了,现在这个时代,要识事务,要赶潮流。

蒯正明手中拿着一份名单,这是他让沈惠玲造的。这份名单上的人,他们入的股与当初的预测表相同。这些人中有中层干部、有专业技术人员、有知识分子、有班组长、也有工人,蒯正明看着他们的名字,他们的音容笑貌一个个从他的脑海中冒出来。蒯正明又从桌上拿起另一份名单,这是以前的中层以上干部的名单,正职、副职、享受中层干部待遇的,林林总总共109人。这真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光这些人一年的开支就是一个不小的数目。用红笔摘出来的是那些没入股的干部。他们仿佛在对他说,我就是不入股,你能把我怎样?刘副厂长、施永兴、毛琦等人都冲着他龇牙咧嘴,毛琦与几个女人还对他挤眉弄眼地扮着鬼脸。

蒯正明把名单往桌上一扔,想:千把人的企业,中层以上干部占了十分之一。换句话说是十个工人养一个干部。看看这些干部都在干些啥?上班一张报纸一杯茶,看完报纸开始吹牛聊天或者发牢骚。现在企业转制,这种现象再也不允许出现了。他在屋子里踱着步,他突然有了一个想法,现在有的地方干部任职不是开始有述职报告了吗?对,所有的中层以上干部一律免职,通过竞争职位重新任命,工人也可以搞竞争上岗。他的思路渐渐明晰起来,全厂员工人人都有机会竞争上岗与竞争职位。你有什么聪明才智,你有什么特长,假如你当了一名中层干部你又会怎样做?蒯正明把头脑中一个个冒出来的念头飞快地写在纸上,变成了一个个演讲的题目:"假如我来当副总经理,我会如何协同总经理管理企业?""假如我是一名生产部门经理,如何搞好生产?""假如我是一名营销经理,如何去开拓市场?""假如我来当班组长,如何去发挥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假如我是个一线员工,如何当好一名合格的员工?""假如------"

这许多个假如,变成了光明机械厂(股份合作制)员工竞争上岗、竞争中层以上干部职位的大演讲。蒯正明在大会上宣布:免去原光明机械厂中层以上干部的职务。光明机械厂(股份合作制)的中层以上干部进行竞争职位的演说,由市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领导、轻工局领导、企业中德高望重的老工人、管理骨干等八人担任评委,最后由他这个董事长、总经理来聘任每个职位的中层以上干部。当听说企业每个员工都有机会来竞争干部职位时,许多年轻的技术骨干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神情,一个个都跃跃欲试。

刘副厂长、施永兴、毛琦等人立即像霜打的茄子蔫了。他们认为蒯正明这么做是冲着他们来的,因为他们没入股。蒯正明这一手真毒辣,他不是下掉他们几个不听话的人,而是全体免职。把在老贝、汪浩兴手中提拔起来的人统统一撸到底,然后他再重新任用。这样一来就都是蒯正明一个人提拢起来的人了,那这些人又有哪个敢不听他姓蒯的话?蒯正明这个外行在光明机械厂就能真正立足,地位固若金汤。他就成了个一呼百应的人物了,成了光明机械厂(股份合作制)的土皇帝了!刘副厂长跟施永兴、毛琦不甘心,成立了股份合作制,难道姓蒯的真的一个人说了算?他的话就是皇帝的金口?成了法律?他们找马家明诉苦,马家明当厂长时,他们都是厂里的青年骨干。

马家明一见到刘副厂长等人,就说:"我知道你们要来找我,你们是想不通吧?"刘副厂长急急地说:"马局,我们光明机械厂转了制,还算不算是共产党的企业?怎么成了他蒯正明一个人的天下?他要怎么样就怎么样?"施永兴和毛琦也说:"对,我们光明机械厂是国有企业,怎么现在成了蒯正明横行霸道的天下了?"

马家明给他们每人倒了杯水,说:"还有什么话,统统都说出来吧。啊?"他见他们不说话了。又说,"我们现在正处于改革的非常时期,国有企业的改革还在探索之中。光明机械厂也是我市第一个转制的企业,有不足的地方那是很正常的。"他转过头对刘副厂长说:"小刘,你不要太偏急,光明机械厂(股份合作制)谁说不是共产党的企业了?国有控股还有30%,你们不是还有厂党委吗?你们的党委还不是在上一级党委的领导之下?怎么成了他蒯正明一个人的了?你这个党委委员说话要注意呢!还有,不是我批评你们,你们是受了汪浩兴的影响吧?唉,老汪这个人怎么这样糊涂呢?我看他有后悔的一天!你们受了他的影响,就没有入股。改革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光明机械厂的改革都与你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你们身为党员干部,却一点也不支持这场声势浩大的改革,一点也不支持蒯正明。你们的觉悟连一个基本群众的觉悟还不如,还要低?不要说蒯正明觉得寒心,连我也觉得你们这样做是对光明机械厂不负责任,也对你们自己不负责任!"

马家明喝了一口水,又说:"这次蒯正明的这个大动作,可以说是企业人事制度改革吧?它是符合改革转制大方向的,你们没有学习股份制的章程文件?企业中的中层以上干部都由董事长聘任,这一条写得明明白白。蒯正明事先也向我汇报了他的想法,我很支持他。老话讲一朝天子一朝臣,换了领导当然要换手下的干部。小刘你换位思考一下,你坐在蒯正明的位置,你换不换人?你肯定要换的嘛,可能没有蒯正明这么彻底罢了。蒯正明确实是个人才呀,到底是从部队回来的人,有魄力,有能力。他用竞争上岗,竞争职位的这个方式来选拔干部,员工,既调动了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挖掘了人才,又能做到公平公正,我觉得很好嘛。这为企业人事制度改革探索了一条新路子,后天你们厂举行竞争职位演说,我还是评委呢。我还要好好总结你们的经验,在其他企业转制中推广。我说呀,你们回去好好支持蒯正明,别学老汪,被别人戳脊梁骨!"

刘副厂长带着施永兴、毛琦等人灰溜溜地走了。他们本想告蒯正明一状,发发牢骚,出出心中的怨气,没想到反被马家明数落了一顿。他们着慌了,他们才不想把乌纱帽丢了哇。当干部的好处当然不用说,不然为什么人人都想当干部?他们回过头来找蒯正明,现在他们要入股了,入了股才有资格说话呀!刘副厂长知道职工股还没有达到51%的要求,还缺198股。也知道这198股是上面贷的款,让他们这些当干部的用来入股的。他也会算帐,这种便宜不捞白不捞,捞得越多越好呢!

蒯正明对刘副厂长这个副手在转制过程中一点也不支持他,他的确没想到。还有施永兴、毛琦等人在预测表上写了一股,结果一分钱也没拿出来。作为企业的干部他们这样的做法太不像话。蒯正明被刘副厂长他们堵在了办公室,刘副厂长对他说:"老蒯,我们要入股!"施永兴、毛琦也跟着说:"蒯董,我们开始几天没考虑周到,拖了厂里的后退。现在入股想将功补过。"

蒯正明问他们现在是不是已太晚了,工人们都入了股,你们现在到入股结束后才想到要入股?刘副厂长说,不是上面贷款了198股吗?反正还没落实到谁的头上,他们现在入股也还来得及。

蒯正明听后笑了起来,说:"喔,原来你们看上了198万贷款呀。不错,这198万贷款我是想聘任中层以上干部后再追加他们头上的。居然你们想要,你们也有竞争职位的权利。如果你们竞争成功,这198万中少不了有你们的份。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你们竞争失败,你们要入股的话,可自掏腰包,这198万贷款的份额你们已没有资格问鼎了。

这天上午,光明机械厂(股份合作制)竞争上岗、竞争职位大会在大礼堂举行。江南市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司进东、轻工局副局长马家明、蒯正明以及企业骨干组成的几个评委坐在主席台前排。蒯正明作了简短的动员后,说:"这次竞争上岗、竞争职位是我们光明机械厂转制后的第一个大动作,我希望我厂的员工以当家做主的主人翁精神,勇敢地上台竞争演说。能挑二百斤重担的站出来,能挑一百斤的不挑九十九。大家只管上台来竞争演说,不要谦虚。其实人的智商除了特别聪明的天才外,大部分是差不多的。你们看像我这个从部队转业回来的外行,现在都当上了你们的董事长、总经理。你们这些人中有本科生、大专生与中专生;有管理经验丰富的企业骨干,有的懂营销、有的懂生产,有的懂技术。毫不夸张地说:你们都比我强。我这个外行都可以当董事长总经理,你们为什么就不能当个副董事长、副总经理,或者是各部门的中层干部?以前我们说工人是企业的主人,现在企业转制了,大家把钱都拿出来了,这个企业都有了你们的股份,你们更加是企业的主人了。企业搞得好,你们才能真正得到实惠。为了把企业搞好,你懂管理的不想好好抓一抓吗?你懂营销的不想去开拓市场,劈出一片自己的天地来吗?有个伟人有句名言: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我们现在需要把自己的企业搞好,难道要像请客吃饭那样吗?那样的话企业怎么搞得好?所以,你想竞争上岗的,你就说说你怎样爱岗敬业?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员工?你想竞争职位的,你把你的特长、本事亮出来,说说你怎样当好副总经理?怎样尽责尽职地当好一个部门经理?我们不搞等级观念,干部职务都免了。以前的干部与工人一样平起平坐了,干部能上能下,工人也可竞争当干部。竞争上岗、竞争职位不是我蒯正明耍手段,目的只有一个,选好干部、选好岗位,把企业搞好!大家入股的钱都是血汗钱,不能打水漂。我蒯正明与大家一样,我一套新房子的钱入了股。真打了水漂,我老婆不跟我离婚才怪!因此,我们把企业搞好后,让入股的钱变成一只金母鸡,下金蛋!"

在蒯正明的鼓动下,竞争岗位、竞争职位竞争得很激烈,也很热闹。三名副总经理有30名科室管理人员上台竞争演说,只有五分钟的时间,大家都说得意犹未尽。每个部门正副两名经理有许多专业技术骨干登台竞争演说。员工的岗位一下变得紧张起来,那些有一技之长的员工得意洋洋。那些文化基础差、嘴笨手拙、不善言辞的员工竟哭了起来,到后来大会的场面有些混乱。蒯正明保证说:没有岗位的下岗职工,可以通过培训,再次上岗。年龄大的下岗职工,有足够的生活保障。他们的生活费用已打成了转制的成本,请大家放心。这样,会场才安静下来。

竞争岗位、竞争职位在一片欢呼声中结束。通过评委打分,蒯正明很快确定了30名中层以上干部。并在会上当场进行了聘任。这30名中层以上干部三分之一是重新竞争得到职位的原中层干部;三分之二从专业技术人才、科室管理人员、生产一线的工人中选拔出来的。许多优秀的技术熟练的工人通过竞争得到了自己的岗位,还有的当上了值班长与班组长。刘副厂长、施永兴、毛琦等一大批中层干部落选了。蒯正明看到了刘副厂长走出会场时,狠狠地往地上吐了一口痰。

蒯正明连夜召开光明机械厂(股份合作制)首次厂务会。他说的第一句话是:"同志们,我们身上的担子很重啊,现在光明机械厂(股份合作制)的前途与命运就在我们在座的31人的手上!"接着,他说:"这次会议三个内容:一是明确分工、明确责任;二是追加股份;三是初步讨论一下企业如何发展,要求大家畅所欲言。"

会议开得十分热烈。那198股也追加到每人头上,蒯正明起先入了12股,现在又追加了13股,他一下拥有了25股,成了厂里最大的股东。他苦笑着说:"债不多愁,蚤多不痒。25股就25股吧!"他没想到这25股成了他当大老板掘的第一桶金,这25股是他滚的第一个雪球。之后,这个雪球就越滚越大------

蒯正明回到家已经很晚了。他睡下后仍睡不着,在想着刚才的会议。会上大家在讨论企业如何发展时,一致的意见是开发新品,与高等院校、科研所联手,走产学研发展的道路。企业要生存、要发展,不开发新品无疑是死路一条!但开发新品到底开什么?怎么开?大家七嘴八舌,抽掉了几包烟,也没讨论出个什么名堂来。蒯正明对机械行业并不是完全外行,他的坦克就是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组成的嘛,全都是高精尖的机械产品。从转业回来看管浴室到当上厂长,这段时间他对机械行业也大致有了个了解。蒯正明说大家别争了,今天的会议就到这吧。走产学研发展的路子是对的,至于跟谁联系,怎么搞,开发什么新品,我们还要根据市场需求仔细研究。

蒯正明在床上翻着身,把妻子吵醒了。徐丽华睡意朦胧地说:"你干吗呀,你上战场我也没听说你睡不着,当个董事长比打仗还难了?"蒯正明拍拍妻子背说:"你睡你的。"接着又叹了口气说,"打仗当然难,要死人的。当董事长也难,千把个人要张嘴吃饭。现在不像以前了,企业发不出工资可以伸手向上级要贷款,如今转制了要自找饭吃!好,不说了,睡吧!"

几个月来,蒯正明与他的三个副手跑遍了大半个中国,他们发现冰箱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大有潜力可挖。回来后,蒯正明决定跟上海一个科研所合作,利用他们的技术生产制冷压缩机。接着,蒯正明花巨资引进了一条德国制造制冷压缩机的先进生产线。由于有科研所作技术后盾,光明机械厂(股份合作制)生产的制冷压缩机当年在市场上一炮打响。它像一个歌星那样一下窜红,短短三年在机械行业大红大紫。生产冰箱的厂家的订单像雪片样地飞来。最有意思的是,生产厂家提货的大卡车在光明机械厂(股份合作制)门口的大街上接起了长龙,成为江南市街景的一大奇观。然而,尝到甜头的蒯正明还不满足,他利用自身的优势开发新产品"沁凉"冷柜,"沁凉"冷柜一上市,又成了抢手货,占了冰箱市场好大一个份额。蒯正明又马不停蹄地引进了另一条生产线,生产千斤顶。千斤顶在汽车市场又十分看好。此时的蒯正明,远不是三年前那个刚刚当上董事长觉得一点也不好玩的蒯正明,他早已脱胎换骨,成了一个真正的商人。

徐丽华终于笑逐颜开。丈夫蒯正明第一年拿回来的股红就让她吓了一跳,因为蒯正明存心要妻子高兴,如果拿了一张存单回家,上面的数字再多,也只不过是个阿拉伯数字。如果换成现金,那点着钞票的感觉就大不一样了。蒯正明的公文包装不下这么多现金,他向一个女工借了一只布袋子,他拎了一布袋的钱回家。徐丽华见他拎着一只布袋回家,问他买的什么?蒯正明说买的钞票,徐丽华知道丈夫开玩笑,也没当回事,说洗手吃饭吧。蒯正明把布袋往餐桌上一倒,一大叠一大叠的钞票堆得像小山似的。徐丽华惊叫起来:天啊--!她的一张嘴合不拢了,眼睛都发绿了,她从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钞票。她奔到桌前,都是一叠叠的百元大钞。她颤抖着手拿起了一叠,话都结巴了:"这钱-----钱,你是---是哪------哪来的?"

蒯正明一本正经地说:"这钱是偷来的!"徐丽华又吃了一惊:"你要死啊,你怎么能这样?"蒯正明说:"这钱是偷共产党的。你想啊,这些钱我们一辈子都挣不来。可现在我一年就拿回家了,你说这不是偷来的是什么?"

徐丽华这才转惊为喜,问:"有多少?"

这是转制后第一年分的股红,蒯正明淡淡地说:"不多,也只不过是150万!"

徐丽华立即把钱一叠叠放进布袋,一边放一边数数。数着数着她说:"怎么少了一叠钞票,还有这叠钞票也比其他的薄好多。"蒯正明说:"你真是算进不算出,我贷款不要还啊?那13万总要还给共产党吧?还有利息呢!"徐丽华心花怒放地说:"这回我们可以买幢大房子了,比卖掉的那套要大!"接着,她又说,这么多的现钞放在家里不安全,明天就去存银行!哎,正明,你怎么拿这么多的钱,你们股红是怎么分配的?"

蒯正明说:"我入了25股,配股100%,也是25股。50股,一股红利3万元,不就是150万嘛!我要让员工尝到转制的甜头,来年工作更积极!"

第二天,徐丽华就到世纪名流庄园买房子。当她在众人惊诧、嫉妒、羡慕的目光中,拿出几十万块钱一次性付清房款时,那感觉真是爽得不得了!她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有钱真好呀,老公万岁!

第二年、第三年,蒯正明把巨额数字的存单交给妻子时,徐丽华的手不再颤抖,只是发出一声声的惊呼。显然,丈夫拿回来的钱又远远超出了她的期望值。她在心里想了一个很大的数字,可丈夫拿回来的钱比她想的数字又高出一大截。那天晚上她对丈夫说:"正明,当初你还去求李茂森,幸亏李茂森没帮忙。要是他把你随便往哪个部门一塞,就算工商、税务吧,撑破天一年得个十来万。你转制第一年拿回家的钱,要干十来年才能拿到这么多!当时我真把李茂森恨死了,现在却要好好地谢谢他呢!我们什么时候去看看他这个老不死,他不是嫌我们礼送得少吗?我们去送他两瓶路易十三的洋酒,镇镇这个老家伙!"徐丽华现在有了巨款,花两千多块买一瓶洋酒就像花20块似的,豪爽得很!

蒯正明不知是没听到妻子的话呢还是不愿意接她这个话头,他现在觉得妻子变了,变得越来越俗气。她还是那个在小学门口卖葱煎馒头的徐丽华吗?当初那个朴实能干的徐丽华早变得没了个踪影,他有点悲哀地想:这就是金钱给妻子带来的变化!

路口的绿灯亮了,后面的汽车使劲地摁着喇叭,催蒯正明快走。蒯正明一个激灵,从沉思中醒过神来,急急地发动车子,奥迪像箭一样冲过路口,又融入了前面的车流之中。

蒯正明回到他的办公室,刚泡了杯茶,厉坚带着人进厂了。蒯正明忙迎了出来,他握着厉坚的手说:"厉市长,我们又见面了。欢迎来指导工作!"

厉坚摇摇蒯正明的手,说:"我是来学习的,还有,请叫我厉副市长,你把部队的作风都忘了吗?"

蒯正明脸一红。在部队时,有上级首长来部队视察或检查训练情况,他是副团长,你向他报告:"副团长同志:某某连正在训练,请指示!"副团长就是副团长,你不能说他是团长,这一点也含糊不得。地方上对领导的称呼,往往把副字去掉了喊。把官喊大一级,当官的心里舒服嘛。蒯正明已从部队回来了这些年,早入乡随俗了。

厉坚又凑到蒯正明耳旁小声说:"在老战友们聚会或我们两个人时,你叫我老厉好了。罗洪刚就是这么叫我的,不要搞得那么一本正经。"

蒯正明点点头说:"好。"

接着,蒯正明把厉坚、司进东、马家明领到厂部会议室。会议室早布置好了,会议桌中间放着鲜花,桌子上还有招待客人的水果、瓜子、香烟等。蒯正明向厉坚等人汇报光明机械厂(股份合作制)两次转制的筹备情况与员工们对两次转制的反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