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里,林海和黛玉接到墨涵的来信真是欣喜若狂,云蕾也终于放下心来。直到此时云蕾才知道了墨涵失踪之事,后怕之余也对黛玉感激无比,若不是黛玉那样淡定,自己恐怕早就怀疑了,真不知道伤了元气且正坐月子的自己能不能熬过去。
日子依然平淡,可林府的气息却已经变了,变得宁静而祥和,又因了两个小家伙的慢慢长开,多了些温馨快乐。
这日林府又接到墨涵的信说皇上已经下旨再过几日就让水洹等回来,黛玉欣喜异常,边逗着两个小侄子边和云蕾计较着怎样给哥哥惊喜……她们还没告诉墨涵他当爹了呢。正说笑就见紫苏进来道:“小姐,老爷找小姐过去呢。”
黛玉疑惑道:“这时候能有什么事啊。”
匆匆来到林海的书房,黛玉笑道:“爹爹唤玉儿有事吗?”
林海道:“刚你云伯母传信来说明日是皇贵太妃的寿日,皇上说山西已经度过在艰难的时候,是好兆头,要给贵太妃好好庆祝一下,因此传了宫外一班最有名的小戏,还让皇后下懿旨让四品以上的诰命都进宫同贺呢。你云伯母说皇后特意叮嘱让你也去呢。”
黛玉奇道:“我只和皇后娘娘见过一面,并无多少深交,再说我无品无级,去了也不合适啊。就是上回太上皇万寿节我能进去也是因为皇伯伯想挽留您所以算计您的,这次可没什么理由。”
林海道:“我也不太明白,莫非因为咱们家也应在被邀之列,可现在除了你没有可以去的人吗?”
父女二人猜测良久到底弄不明白,也只能随机应变了。
次日黛玉随着长公主进了宫,皇贵太妃对黛玉还有印象,拉着黛玉笑道:“这林家姑娘真真是一日一个样,你看才俩月不见,竟更水灵了,这窈窕风姿说是仙女临尘都不过分,看得我这心都软和亮堂了。”
皇后笑道:“母妃说的是,母妃若喜欢何不留在自己身边几天。”
太妃笑道:“我倒是想,就怕留住了就舍不得送回去了,到时候林大人还不着急,再说让她小姑娘陪我这老太婆还不闷坏了。”
黛玉听完不得不说话了,盈盈笑道:“太妃娘娘如此慈祥温和,玉儿只觉得无比亲切,又怎么会觉得闷。”
长公主嗔道:“你们婆媳俩一搭一唱不就是想留下玉儿吗,犯得着挤兑孩子,耍些不入流的小手段。你们都是贵人,玉儿就是有不满敢说吗?小玉儿,她们要留你你就留下,吃穷她慈安宫宜兰殿才好呢。”
黛玉含笑不语,其他女眷看黛玉如此受皇室看重,不禁心里暗暗盘算,这林家姑娘十岁了,再过二年就议亲了,可得将族里的才俊好好扒拉扒拉。
也在被邀请之列的贾母此时更加后悔了,回去之后对家庙里的王夫人更加虐待起来,间接导致了自己以后的悲哀命运。
皇上亲自给皇贵太妃敬了几杯酒就离开了,只是在无人的角落悄悄凝视了黛玉一会,眼神里是不容置疑的喜爱。
戏酒完了,皇后见皇贵太妃有些累了,请众诰命回去,她和黛玉两个人亲自搀着太妃回了宜兰殿。
皇后服侍太妃安置好将黛玉悄悄叫出来道:“太妃自知道皇父离开就一直心情不好,今儿难得高兴怕都是因玉儿妹妹,本宫宫务繁杂常有疏忽,因此拜托玉儿妹妹就多费费心,也算替本宫减些负担。”
黛玉福了一福道:“娘娘言重了,黛玉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人哪有那样大的本事,更当不起娘娘一声‘妹妹’。不过太妃乃是长辈,又如此和蔼可亲,黛玉定会尽力让太妃高兴的。”
皇后抿嘴笑道:“林大人和皇父是拜把子兄弟,我叫你声妹妹不正好,否则就显得生分了。再说本宫以前不也这么叫,如今不过换了个地方住,还那样才好。”
黛玉淡淡一笑,心里不以为然,那时她嘴里可不是“本宫”俩字呢,说一样又怎么可能呢。不过她不明白这皇后娘娘对着自己的态度似乎比以前好了许多呢。
太妃的大宫女若言深知太妃脾性,将黛玉就安置在太妃寝室的旁边屋子,并派了依云、依翠两个二等宫女服侍。
次日一早,许多妃子来太妃这里请完安却不像往常般告退,只在太妃跟前凑趣,显然名为请安,实则都怀着打探的心思。与上次黛玉入宫不同,那时的皇上是个老头子,众人自不会觉得黛玉有入宫的可能,可此时后宫的主子是个血气方刚的青年,而黛玉再过两年就可以参选了,黛玉又活脱脱一个美人胚子,一干嫔妃都不禁有了紧迫感。
贵太妃心明如镜,却只笑着说些没用的话。黛玉则在太妃身后站着尽职尽责的做个花瓶。可惜事不随人愿,今日这群妃子目的就是黛玉呢,最终和元春同级别的周贵人到底将话题转到了黛玉身上,她言语爽利,颇有凤姐之姿,又素来和元春不对付,在太妃跟前还算说的上话,她笑向太妃道:“婢妾记得娘娘身边的林小姐和贾贵人还是表姐妹呢,这姑舅亲戚是极亲近的,林小姐倒省得觉得不习惯呢。”
贵太妃淡淡道:“是吗,不过我怎么记得前些日子恍惚听人说林贾两家已经绝交了,贾氏,有这事吧。”
元春的脸顿时臊得通红,满宫里谁不知道林贾两家已经绝交了,还是因为贾家算计林家子嗣,如今看着黛玉深受宫中大佬宠爱的模样,她早就不是滋味了,恨不能将自己缩到尘埃里去,不想还是被周贵人一句话弄得成了焦点。她顿了一下神色端庄地起身说道:“婢妾惭愧,久居深宫竟不知家人做出那样不义之事,也难怪林姑父生气。婢妾粗笨,不知如何挽回,也只有日日抄经为姑父家祈福以求消除家人的罪过,尽快得到姑父的原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