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仙游纪
5981000000011

第11章 011、炼气入窍,海外十洲

离开道观后,赵逸也不敢走的太远,怕师傅回转后找不到自己,他便在远方一处山峰上寻了个山洞住下,正好与道观遥遥相望。

与老道魂灵一战,赵逸感触颇多,对于修行也有了自己的一番体悟。原本在彭石道人的教导下,赵逸信奉法为道基,修法才是修道的根本,于术的修炼上却看得很轻。现在他仍然认定法是修道根本,可对于术却有了另一番认识。

修行界中,只有修法才能了道长生,术则是克敌制胜的功夫。专注一意修法,道行即便再精深,若不通晓术的应变奥秘,就好像俗世里独守万贯家财的吝啬鬼,若真遭了强梁入室,少不得要被洗劫一空还得搭上一条性命。因此,俗世里富贵了都要舍得钱财去请保镖护院,这和修行是一样道理,道法精湛了,还需要强大的术去护持。

境界不同,遭受的劫难自然也不尽相同。就好像,当年赵逸在赵家庄时候,所虑者无非是赵丰那个纨绔子的欺凌,可是在踏上修行道路后,迎来的却是老道魂灵的劫杀。

赵逸年纪虽小,心中却甚有决断。他自知自家掌握一些玄门正法,是一番幸运,也未尝不是祸根,就好似少年锦衣夜行,少女罗衫半解,还不知要引来多少邪祟之辈觊觎。若没有强力的术法护持,身死道消转瞬即至。

心里有了这番认识,赵逸在修习导气术之余,也下了心思去琢磨太上如意幻术和桃符山门符篆的变化,倒也略有所得。法为体,术为用,这修行的根本是许多人都挂在嘴边的,可真正运用到实际中,能够妥善处理毫不偏颇的,却少之又少。

这一日,赵逸端坐石台上,双目微瞑,似睡似醒之间。他周身云气缭绕,一片氤氲,身体内气息涌动,悠远之声仿似九霄雷鸣。

是时候了!赵逸暗忖道,他心念一转,胸腔里澎湃的混元之气便化作丝丝缕缕,往下腹处沉淀洗刷而去。随着混元之气的变动,赵逸身周云气翻滚起来,整个山谷的气息被搅动,波诡云谲。

一连三日,赵逸动也不动,只有微微起伏的胸脯还彰显生命特征。

玄蕴导气术的修炼,先是勾动遍布全身的元气,尽数转化为混元太极浩然之气,待到混元之气充盈无比,便要开始进行点窍。人身三百六十五处窍穴,每一处都需用混元之力尽心着力的去滋养打磨,三百六十五处窍穴点化完毕后,整个身体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由凡体蜕化成道体。

在这三百六十五处窍穴中,其中有三处是重中之重,若有一处损伤,便仙缘难续。上丹田眉心祖窍,为藏神之府;中丹田胸口檀中,为藏气之府;下丹田脐下气海,为藏精之府。如此下中上三路丹田,便是人之一身精气神毕集之处,将这三处完全点化开,才算是挖掘出全身的精气神,凝化神妙道体。

赵逸此时冲击的,是脐下气海穴窍,澎湃的混元之气被他分离成一丝一缕,在气海穴处盘旋缠绕。未经点化的穴窍脆弱无比,稍受冲撞便会留下创伤,因此这点窍才是真正需要精细无比的水磨工夫。

接连三日不敢丝毫松懈,饶是赵逸有混元之气滋养,也已经形容枯槁,若非桃符山门符篆有壮大神魂的功效,怕是早就到油尽灯枯的地步。这也是赵逸修行日短,不晓得修行中的种种忌讳。点窍这一关乃是修行路上第一道难关,若气息失了掌控便会冲撞窍穴,形成难以治愈的创伤,或是体内气息不足,致使功亏一篑,日后再要有所进展,须得加倍努力。

上古时,练气士没有太多传承经验,各自摸着石头过河,便有许多夭折在点窍这一关。后来得了经验,每当门下弟子将及点窍这一关,便有师长护法在侧,尽力护持,似赵逸这般任性而为,虽懵懂不觉,但却自有凶险蕴藏其中。

修行一事,须小心谨慎,防患于未然,但勇猛锐进同样不可摒弃。即便是最出类拔萃之人,也掌握不好其中分寸,因此世事之间还有一样飘渺不可窥探的异力,名为福缘。福缘浓厚,仙缘浓厚,遇事便可化险为夷,若福缘浅,即便静室安坐,亦有劫火内生,免不了灰飞烟灭的劫难。

赵逸是一个有福缘的人,前事种种已经证实。今次,那飘渺的福缘再次使他化险为夷。

老聃道尊这一脉的传承,以气息演变为体,以顺应无为为本,讲究一个水到渠成的功夫。若赵逸修的是旁家法门,这一刻保不住气息已经枯竭,而混元之气为至纯之气,乃万气之首。他感应到自己的气息已经满足,便顺水推舟展开点窍功夫,一派行云流水下来,首先得了道法中最珍贵的一颗道心。

混元太极浩然之气一出,周围山水草木的精气便有玄冥的感应,纷纷靠拢过来,无意间给了赵逸难能可贵的补充,让他不虞气息枯竭溃散之苦。而之前一直进行的桃符山门的修习,则使他的神魂益发壮大,也能坚持更长时间。

种种因缘之下,赵逸如此作为,反倒比旁人静室枯坐多了几成胜算。

如是第一缕混元之气渗入气海穴之后,赵逸浑身的气息便被调动起来,好似浪花一波波延绵不绝侵犯**窍,不多时,便将一个气海穴塞得满满当当。这时候,以气海为中心,赵逸毕身潜藏的先天精元都涌动起来,与混元之气纠缠在一起,此消彼长,抵抗中融合,到了最后已经浑然一体,难分彼此。

赵逸胸腔中残存的混元之气尽皆被初点开的气海穴吸纳,流转间便产生一个微妙的气旋,冥冥间向着虚空发放一丝丝的吸摄力道。自此后,赵逸即便不去刻意打坐修行,这气旋也会运转不息,使修为不停息的攀升。可想象,若自身三百六十五处窍穴尽皆贯通后,三百六十五个气旋日夜不息的吸摄吞吐天地元气,修为将会达到怎样惊骇的地步!

这时候,赵逸撮唇一声长啸,音线悠长直贯九霄,惊起山野间无数宿鸟走兽。一缕纯白的气息从他口中冉冉升起,经久不散,混元之气已是更加纯粹扎实。修行两载有余,到今日总算跨入点窍的境界!

点窍与气动是迥然不同的两种境界,气动着重的是混元之气的积累,点窍却是对体能最大的开发,是一个去芜存菁的过程。彭石道人曾讲过,食饵可壮体,在这个境界会得到最大的体现。玄门修行虽然着重气的打磨,可在未成正果之前,身体便是唯一牢靠的保障,重要性无须赘言。

踏入了点窍境界,赵逸心知到了动身的时候了。离开道观后,他又在山中等候了半年有余,还不见师傅回返,心中早已断了念想。加之修行所迫,若他还是在山中一味的打磨气息,事倍功半不说,若因此心生疲惫弱了心中锐气,可就真正得不偿失。

主意下定后,赵逸便将一应东西收入云囊中,驱使竹马出山去了。

彭石道人的地图上讲明了,这一方世界除了凡俗人居住的九州大地外,还有海外十洲。那十洲尽是修士居所,每一洲的土地都要大过九州大地。云隐仙宗山门正在十洲中的青丘洲,位于南海东北方八万里外。

学成一身神仙本领,无拘无束悠游山野,原本就是赵逸心中夙愿。此时愿望将要达成,他心里却生出少少怅惘。一想到此去路远杳杳,前途未卜,赵逸心下一叹,勒转马头直奔赵家庄而去。

赵家陵园中,徘徊良久后,赵逸脸色铁青翻身上马,直奔宗祠而去。

此时秋高气爽,正是农忙后的闲余时节,各家汉子都偷得浮生半日闲,簇在一起吃茶刷钱。正喧闹的时节,耳边就听到庄外响起了急促的马蹄声,不由得都转头望去。世道虽然承平已久,但马匹那种奢侈品,也不是小家小户能消受饲养得起的。

众人只觉的眼前一花,一骑骏马已经闪过,不由得咋舌惊叹,只看这马匹背影,便觉得神骏非常。庄上致仕在野的赵太守家虽然也饲养几匹马,与之比起来,却是愚驽不堪。大家心下又好奇,乘得起这**匹,那马背上着道袍的少年又是什么来历?

众人还在诧异,耳边已经听到村人的急促呼唤:“快来人啊!宗祠被人砸拉……”

这年岁,乡人无不重视宗族血脉的传承,供奉先人的宗祠乃是维系一家一族的重要纽带。毁人宗祠,是比杀人还要重的罪过。听到村人呼喊,庄中汉子也顾不得手中事情,抄起身边得用的器具就冲向宗祠。

到了宗祠门外,已是人头攒动,众人寻个人群稀疏的地方挤进去,便看见宗祠安然无恙,只是致仕赵太守手书的两面匾额被丢在地上劈得粉碎。而先前骑马而来的道袍少年则静跪在宗祠之中。

赵逸向着宗祠内供奉的先人牌位拜了三拜,说道:“不肖子孙赵逸惊扰先人清净,实是迫于无奈想要讨个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