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卫夷岛
5979200000016

第16章 宝藏的历史

“快给我进去!”那些人一推,把萧琴和卓玛也关进了铁笼里;

嘴里还骂道:“你们几个给我乖乖地呆在里面,别给我们耍什么花样!”

见她们也被抓了进来,几人并迎了过去——

“他们怎么把你们也抓进来了!”安楚问道;

“你们走后不久,夏子豪就派人把我们俩人给带到夏家去了——”萧琴说道;

“看来他们早就预谋好了!”秦朗说道;

“他们没对你们做什么吧?”看到她们满面愁容的样子,安楚忙问道;

俩人并不作声!

“是不是他们欺负你们了?”安楚忙问道;

见她们一反常态,几人也纳闷!

“怎么没看到爷爷!他没和你们在一起吗?”汪明开始担心道;

“爷爷,他——”卓玛哽咽道;

“爷爷,怎么了?你快说啊!”汪明似乎预感到了什么;

“汪明,你别难过了,爷爷他老人家——已经走了!”萧琴伤心道;

“这不可能,你们是在骗我!”汪明情绪失控道;

“不!我们没骗你,爷爷他真的不在了!”卓玛也难过道;

“这倒底是怎么回事?”徐浪问道;

她们并将在夏家发生的事,说了一遍——

“爷爷,明儿不孝!没能在你身边!”汪明跪在地上,失声痛哭道;

“汪明,你别难过了,大爷在天之灵也不想看到你这样子的。”秦朗安慰道;

“是啊,你就别难过!”大家都安慰道;

“这一切都是命啊!大叔,您一路走好!”此时道人却在一旁开口道;

听到这,大家却不明白,他为什么会这么说;

秦朗忙问道:“道长,我们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这段时间会发生这么多事,难道这一切真的和岛上传说的宝藏有关吗?”

“是的!”道人冷静道;“这一切都得从几百年前说起!”

那道人并向他说起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在明朝万历年间,沿海地区倭寇猖獗,对百姓抢的抢、杀的杀,许多村落一夜之间变成了废墟,以至南方的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

于是民间纷纷投入抗倭热朝中,朝延也发兵南下;虽然暂时能稳住局势,可奇怪的是只要朝延水军一出海杀敌,几次眼见要追上的时候,那些倭军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只要一有机会,那些倭人又进行反攻,因此双方一直僵持着,连驻守的将领也为这事发愁。

直到有一天,城门下来了一位道士打扮的年轻人,看到城墙上的告示二话没说就将它揭了下来,城门的守卫见有人揭下告示,急急忙忙地把年轻人领到帐中;

这日,军中将领见告示贴出已一月了,却还是无人问津正感到发愁时,忽听帐外有人喊道:“报告将军,有人撕下告示!”听到这心中一悦,连声说道:“快快有请!”

只见眼前这位年轻人眉宇间英气逼人,一副仙风道骨,心中甚是欢喜,急忙迎身道:“敢问先生如何称呼!”

“不敢!在下只是一介贫道,无须多礼!”

席间他们聊得甚欢,于是将领急切地问道:“不知道先生可有什么破敌良策!”

“当下只有先找到倭人的巢穴才是关劲啊!”年轻人道;

“恳请先生速速道来!”将军急切道;

“将军莫急,明日等我摸清敌情之后再做定夺!”年轻人说道;

“先生须要多少兵马只管说来!”将领说到;

“将军只须给我一名随从,几箱白银和几坛上好的佳酿,再加一艘小船即可!”年轻人神情自若道;

“不知先生要这些有何用处!”将领不解地问道;

“到时将军自会明白其中道理。”见他不便透露,将领也就没再多问,虽然对他的这些安排有些不解,但看他也便非欺世盗名之辈,于是爽快地答应了。

第二天,年轻人和随从把小船向倭寇经常出没的海域驶去;

见他们离岸越来越远,随从不解地问;“先生,我们真的要往那方向去吗?”

“你到时只要看我眼色行事,随机应变就好”年轻人说道,随从并点了点头;

这时不知哪里冲出了几条小船,从四方围了过来,不一会就将他们困在了当中;有位貌似头领的倭人站在船头吆喝道:“你们是做什么的?”

年青人不慌不忙地拱手道:“将军在下是经商的,正打这片海域经过,多有打扰,还望将军多多海涵!”

“你不知道这片海域是我们管辖的吗?”倭人趾高气扬道;

“莫非您是松浦将军帐中的吗?”道人故意惊讶道;

“你还知道我们将军,还算你识相!”倭人道;

“将军大名早在我们商贾中如雷贯耳了。”道人恭维道;

“那你可知道这里是不许你们中原人士通行的吗?”倭人反问道;

“将军莫怪,在下本想有机会一睹松浦将军的尊颜,可没这个福份,不想今天倒遇上将军您,刚好船上有几坛上好的美酒和几箱白银,算是孝敬松浦将军的,希望将军能收下。”这些倭人平常过惯杀抢的勾当,没想到今天却有主动送上门的好事,哪愿意放过?于是不由纷说地上了船搬起物品来。

随从本想抵抗,年轻人却示意他不要动手,于是只能眼睁睁地看到一船货品被掠空。只留下一支空船让他们离开,直到他们离倭人远去了,倭人才消失在海中;

“先生为什么不让我和他们拼了;”随从生气地问道;

“哈,哈——我们还等着这些东西给我们带路呢!”道人神秘地说道;

回到帐中道人迅道换好道袍,焚香起案,摆上一盆清水,水中放入八卦盘;旁人不知这是做何用,都不敢多言,只见道人口中铮铮有词;而后,水里却能清晰地见到那帮倭人的面目;

那位随从更是惊叹不已,忙道:“就是这群倭寇拿走我们财物的!”

忽然那道人举起木剑往盆中一指,清水象受到巨烈的震动一样,水面晃起了水波。随后八卦盘上的指针迅速地转动起来,然后又停住了;

道人面露喜色道:“总算找到了!”

见他这么一说大家才围了上来,将领忙问道:“不知先生所使的是何法?”

“正是本门中的五行追踪术,将军只要携军往东南方向一直行驶,即可找到敌军巢穴;”道人说道;

“可那些倭人用兵甚是诡异,不知该如何破解。”将领问道;

“若将军不谦弃,临战时贫道愿随军前往!”道人说;

“那是再好不过了!”将领大喜,可又面露难色道:“先生看该何时出战?”

道人示意他往前,伏耳说了几句,两人大笑!

话说这边,倭兵早就将掠来的财物,拿到贼头面前邀功去了,于是没多想就将一部份的财物分给喽罗们!大家兴高采烈地喝得泥泞大醉早就将危险投到九霄云外去了。

忽听一名急探来报“将军!不好了,岛外有敌兵来犯!”,

“对方来了多少人马?”贼头急忙问道;

“不计其数!”听到这话大家都被吓了一身冷汗;

“你可看清领军的是何人?”贼头问道;

“还是那些败将,只是旁边多了一位道士打扮的年青人。”探子说道;

心里暗想——这人能找到他们遁形海上这么多日的岛屿决对不是泛泛之辈,心中一惊;于是下令道:“大家只可守,不可迎敌。”

原来这里虽为孤岛,但岛中却有个天然湖泊,四周高山耸立,本想借住这天然优势以做屏障,哪曾想到明军却兵分五路,将整个岛屿团团围住,哪还能脱得了身。

岛上炮火连天四周早就燃起了熊熊烈火,更是哭喊声不断,许多明兵已涌上岛来,有如天降;短短几个时辰,倭兵几乎全被俘虏了。

此时,那位松浦将军心中早就知道这次再劫难逃了,独自一人坐在帐中自斟自饮。

这时,那道人和将领们已全部上岸,见没捉住头领就往湖这边赶来,只见湖中有一水帐,里面灯火还亮着,依稀可见一人端坐其中,几个小兵就往前冲,忽然水中飞出万道金光,将几人夺了性命。

才发现水上漂着许多**,又有几人想前去,却被道人拦下;自己却独自往前问道:“帐中可是松浦将军?”

“是又如何?”松浦将军却反问道;

“劝阁下不要再做垂死挣扎了!你若投降我军故且放你一条生路!”道人说道;

“好大的口气,你有这个本事吗?”松浦将军道;

话音刚落只见水中的菊花迅速升起,花瓣犹如万箭齐发射向这边,道人快速地脱下道袍,挡在前面将它弹了回去。

“你虽非我中土人士,但念你算道术中人,若再执迷不悟,休怪我无情了!”道人生气道;

“少说废话!“松浦将军不客气道;

道人见未能说动他也只能做罢,于是盘腿而坐,口中念念有词,拿起木剑往空中一指,口中喊道:“定!”空中的菊花并落在水中,转瞬间就全部枯萎了。

于是,道人腾空一跃,飞落在帐上,用力一掌打下,帐幕上并出现了许多符咒,将他困在里面,慢慢沉入湖底就再也出不来了,贼人更没想到,自己会败在一个无名道人手上,死前更是诅咒这个岛屿永不安宁!

然后,他们从一个士兵口中得出,那位松浦将军在生前把一批巨大的财宝秘室地藏在这个岛上的一洞穴中;为了保命,就把他们带到了一个山洞前,可大家却怎么也打不开那道石门,也不知是起动了什么机关,许多人却被莫名地吸到石门里去;

后来,那道人才参透了那个洞穴的秘密,把它绣在了一块锦缎和两块铁券上;生怕诅咒应验,于是又命人打造一头八百斤的铜牛,让那铜牛镇在湖底,对外只称铜牛是镇水用的。

而那些官兵中有的一部份人却留了下来,后来也成为了这个岛上的第一批居民,而那俩块铁券也分别由他们其中的俩个家族世代保管着,守护着这个小岛!

渐渐地斗转星移这段故事也和那头铜牛一样沉入湖底!从此以后民间也就流传着湖底里有宝藏的说法。甚至当今日本有关社团也开始打这个宝藏的主意;

“真没想到!这个小岛还有这么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秦朗叹道;

“那您是怎么会知道这个秘密的?”安楚纳闷道;

“那道人正是我的先祖!”道人平静道;

“难道庙里供的就是那个道人吗?”秦朗问道;

“后来那些在岛上定居了下来的官兵,为了感谢先祖,就将他塑成神像给供了起来!”道人回道;

“那这么说汪家和夏家正是那些官兵的后裔了!”徐浪说道;

“正是——”道人说道;

“可为什么,您又会拥有另外一铁券呢?”秦朗不解地问道;

“一切都是造化弄人啊!”

一句长叹,让道人在心里埋藏多年的陈年往事再度浮现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