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有感恩之心的孩子才有未来
591300000006

第6章 懂得感恩,便是参透了一门智慧的成长哲学 (1)

从不担当的人,常常会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发出疑问,他们和担负最重的人一样多愁善感,可不同的是,一个只是虚无的悲叹,另一个却有一副悲天悯人的情怀。

要想拥有幸福的生活,就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正如康德所说:“在晴朗之夜,仰望天空,就会获得一种快乐,这种快乐只有高尚的心灵才能体会出来。”其实,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懂得感恩,便是参透了一门智慧的成长哲学。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不懂得感恩的人不知道幸福的滋味

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他道谢的。

——泰戈尔

感恩的心,会看到生活细微处的美妙和动人,会听到风在空气里流动的音乐,会等待着春天到来,会期盼着一个约会,会想念远方的朋友,会在突然的刹那就轻轻笑了……

因为,这颗心懂得,生活原本十分美妙,而感恩是最幸福的事情。

在一个小镇上,饥荒让所有贫困的家庭都面临着危机,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最起码的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

小镇上最富有的人要数面包师卡尔了,他是个好心人,为了帮助人们渡过饥荒,他把小镇上最穷的20个孩子叫来,对他们说:“你们每一个人都可以从篮子里拿一块面包。以后你们每天都在这个时候来,我会一直为你们提供面包,直到你们平安地渡过饥荒。”

那些饥饿的孩子争先恐后地去抢篮子里的面包,有的为了能得到一块大点的面包甚至大打出手。他们心里只想着要得到面包,当他们得到的时候,立刻狼吞虎咽地把面包吃完,甚至都没想到要感谢这个好心的面包师。面包师注意到一个叫格雷奇的小女孩,她穿着破旧不堪的衣服,每次都在别人抢完以后,她才到篮子里去拿最后的一小块面包。她总会记得亲吻面包师的手,感谢他为自己提供食物,然后拿着它回家。面包师想:“她一定是回家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分享那一小块面包,多么懂事的孩子呀!”

第二天,那些孩子和昨天一样抢夺较大的面包,可怜的格雷奇最后只得到了昨天一半大小的面包,但她仍然很高兴。她亲吻过面包师的手后,拿着面包回家了。到家后,当她妈妈把面包掰开的时候,一个闪耀着光芒的金币从面包里掉了出来。妈妈惊呆了,对格雷奇说:“这肯定是面包师不小心掉进来的,赶快把它送回去吧。”

小女孩拿着金币来到了面包师家,对他说:“先生,我想您一定是不小心把金币掉进了面包里,幸运的是它并没有丢,而是在我的面包里,现在我把它给您送回来了。”

面包师微笑着说:“不,孩子,我是故意把这块金币放进最小的面包里的。我并没有故意想要把它送给你,我希望最文雅的孩子能得到这块金币,是你选择了它,现在这块金币属于你的了,算是对你的奖赏。希望你永远都能像现在这样知足、文雅地生活,用感恩的心去面对每一件事。回去告诉你的妈妈,这枚金币是一个善良文雅的女孩应该得到的奖赏。”

要想拥有幸福的生活,就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正如康德所说:“在晴朗之夜,仰望天空,就会获得一种快乐,这种快乐只有高尚的心灵才能体会出来。”其实,“感恩”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

不懂得感恩的人便不会懂得幸福的滋味。感恩的心,就像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她能如同和风细雨般浇灌出诸如自信、坚定、勤奋等美好的处世品格。

常怀感恩的心,我们虽然不可能因此变成完美的人,但至少我们可以让自己更美丽,让生命更辉煌。

认为无恩可报的人,生命会像棉花一样轻薄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

不知道感恩的人,认为一切都是理所当然,他们只知道索取,却从不会主动付出什么。如果人生是一趟旅行,那么显然,他们是最轻松的观光者。可他们就像棉花一样,风能将它们吹去很远的地方,而几滴水也能立刻让它们变得面目全非。

从不担当的人,常常会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发出疑问,他们和担负最重的人一样多愁善感,不同的是,一个只是虚无的悲叹,另一个却有一副悲天悯人的情怀。

在重庆万州城区钟鼓楼街道八角井社区敬老院里,94岁的李学林和老伴沈玉珍手拉手颤悠悠地走着。30年来,这对古道热肠的夫妇靠捡垃圾、当搬运工、摆地摊,先后共收养弃婴49个。但至今没有一个孩子回来看过恩人,没有一个为他们提供生活费。

哪怕是亲生父母,如此辛苦地哺育孩子成人,孩子也该心存感激。49个弃婴的表现实在令人心寒。两位老人收养这些孩子不图名利,只想在有生之年再见孩子们一面,和他们坐在一起吃顿饭,看看他们过得好不好,然而这小小的要求却成为奢望。不懂得感恩的人,就像一棵弯曲生长的小树,非但自己不能长高,也会给其他与其比邻的树带来烦恼。

中国自古就有感恩的传统。《诗经》有“投桃报李”之说,民间更有“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故事流传,可有些人对于涌泉之恩,却连付出滴水的回报也舍不得。49个被收养者竟没有一个人主动探视李学林和沈玉珍两位老人,这正是当今社会感恩文化缺失的结果。一个人如果连起码的感恩之心都忘却了,又怎会懂得爱别人和爱国家?

孩子们大多记不得父母的生日,为人父母者却几乎都能清楚地记得孩子的生日,甚至精确到分秒。作家梁晓声颇感不解地提出:“我们是一个并不缺乏情感的民族,但现在为何出现漠视关怀和帮助,贬低同情、悲悯的现象?”缺乏感恩文化是最直接的原因,营造感恩文化及其氛围已经是当务之急。

爱的传递是这世界上历时最久的一场接力,人类在爱的循环中世代繁衍,似乎生来就该懂得感恩,但很多时候,人们在享受着别人的爱时,却认为是天经地义的,而感恩就常常在这样的理所当然中被轻看、被忽略、被遗忘。

学会感恩,就是让人意识到别人为你所有的付出,包括父母无私的奉献,都是需要回应、需要赞赏的。在你的一生中,有许许多多人为你的成长奉献着、付出过,你应该永远记住那些人和事、那些爱和恩,并为此承担一份责任,准备着为回报而努力。即使施恩者不需要即时回报,你也应把感激埋进心里,并试图“去回报那曾和我一样需要帮助的人”。晴好的天气,可口的饭菜,辛勤的父母,友好的伙伴,意外的收获……这些都可以成为我们感恩的对象。

懂得感恩的人一生都在负重前行,他们的背包里装着满满的爱和责任,这并不使他们感到沉重,相反,这带给他们无穷的力量和动力,在起风时,他们仍能坚定自己的方向,朝着爱前进。

常感他人之恩,常责己身之过

没有什么比那些不能容忍别人错误的人更经常犯错误的。

——拉罗什科富

牙齿和舌头之间,有时都会不小心打上一架,更何况是人与人的相处呢?

有时,不小心说错一句话,朋友就会好几天都不理你;有时,你也明白妈妈不是故意对你发脾气,可仍忍不住对着她大喊大叫。矛盾和误解不期而至的时候,一颗感恩的心常能使你从烦乱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当猜疑和抱怨远离的时候,爱和信任就会重新照亮我们的生活。

一天,有两位朋友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面临死亡。这时天神出现了:“我的孩子,前面一棵树上有两个果子,吃下大的那个,就能抗拒死亡,走出沙漠;而小的那个,只能令你苟延残喘,最终还会极痛苦地死去。” 

两个朋友向前走了一段路,果然发现了一棵树,也发现了树上的两个果子。可是,他们谁也不去碰那个会给一个人带来生命之光的果子。夜深了,两个好朋友深情地凝望着对方,他们都相信,这是他们的最后一晚。

当太阳从沙漠的一端再次升起的时候,其中一个朋友醒过来,他发现,朋友走了,而树上只剩下一个干干巴巴的小果子。他失望了,不是因为自己面临的死亡,而是因为朋友的背叛。他悲愤地吃下了这个果子,继续向前方走去。大约走了半个多小时,他看见了倒在地上的朋友,朋友已经停止了呼吸,他的手里紧紧握着一个更小的果子。

出于对自我的保护,我们常会不自觉地将生命中的其他人放到自己的对立面,猜疑与不信任由此产生,可最后的真相又会让我们禁不住大吃一惊。常感他人之恩,常责己身之过,是一门极为朴素的人生哲理,它教我们去品味人性中美好的一面,避免因为邪恶的意念造成不必要的误解和悔恨。那位沙漠中的旅行者,发现朋友离开之后,第一个念头就是朋友吃掉了较大的果子,背弃了自己。当最后了解了真相之后,他一定会为自己的想法感到羞愧和悔恨。

所以,当一件事情暂时弄不清它的真实情况的时候,不妨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多从好的方面想别人。凡事先检讨自己,对个人的成长大有裨益。

感恩缺点,短处变长处

尽量宽容别人,而决不要原谅自己。

——贺拉斯

优点给我们骄傲的理由,缺点则带给我们优秀的理由。感恩缺点,我们就能从缺点中挖掘出无尽的潜能,让缺点变成优势。

美国NBA联赛中有一个夏洛特黄蜂队,黄蜂队有一位身高仅160米的运动员,他就是蒂尼·伯格斯——NBA最矮的球星。伯格斯这么矮,怎么能在巨人如林的篮球场上竞技,并且跻身大名鼎鼎的NBA球星之列呢?这都是因为他善于从缺点中发掘自己的优势。

伯格斯自幼十分喜爱篮球,但由于身材矮小,伙伴们瞧不起他。有一天,他很伤心地问妈妈:“妈妈,我还能长高吗?”妈妈鼓励他:“孩子,你能长高,长得很高很高,会成为人人都知道的大球星。”从此,长高的梦像天上的云在他心里飘动着,每时每刻都闪烁着希望的火花。“业余球星”的生活即将结束了,伯格斯面临着更严峻的考验——160米的身高能打好职业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