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反驳论证
反驳论证是指建立自己的论点并以此推翻别人的论证,从而驳倒别人的论证方法,它分直接与间接两种。
《谏逐客书》中的材料典型、准确地支持了李斯的观点,针锋相对地反驳秦国宗室大臣就“郑国事件”借题发挥来攻击客卿的言论,从而维护了自己的论点。鲁迅先生的《“友邦”惊诧论》用铁一般的事实,揭穿了国民党反动政府的谎言,直截了当地反驳了“友邦人士,莫名惊诧,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的荒谬论点。两篇文章时代不同,内容各异,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即都采取了直接反驳的方式,既义正辞严,又使对方哑口无言。
间接反驳包括归谬法与反证法。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说:“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又长又臭’。为什么一定要写得那么长,又那么空空洞洞呢?只有一种解释,就是下决心不让群众看。因为长而且空,群众看了就摇头,哪里还肯看下去呢?”
这篇文章中多次使用归谬法,即先假设被反驳的对象是真实的,然后再将被反驳的对象(一种论点或是一种做法)进行合乎逻辑的引申,引出其结论或结果的荒谬,其结论的错误性也便昭然若揭了。
反证法是通过证明与被反驳对象相矛盾或相对立之处,证明与被反驳对象对立的论点的正确性,根据排中律的原则,暴露出被反驳者论点的错误,为自己的攻击树一个靶子。
《史记·滑稽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楚庄王非常钟爱的一匹马死后,楚庄王居然让群臣为马服丧,听到对此不满的议论,他竟然下令:“谁再阻止,判死罪!”宫中有个戏子跑到楚庄王面前大哭,楚庄王问他为什么哭,他答道:“这匹马是大王最心爱的。以楚国之大,什么东西弄不到,现在以大夫礼埋葬这匹马,太寒酸了!我要求用君王的礼来埋葬。”楚庄王问他怎么个埋葬法,戏子又回答:“我请求雕玉作棺,刻梓为椁……齐、赵王走在送殡队伍之前,韩、魏王担任后卫……”楚王贵马贱人的事便使各诸侯一目了然了。
有人这样分析“戏子”论证的高明之处,要证明“不该用重礼葬马”,又不能直接触犯“龙颜”,戏子机智地先提出了一个反论题:“该用重礼葬马”,提出这一反论题的目的是为了引出“各诸侯会晓得大王贱人而贵马”,而引出这一对楚王非常危险的判断,目的在于用间接论证,证明“不该用重礼葬马”的正确性,同时使楚王“重礼葬马”的论点无立足之地。
六、语言环境训练
1何谓语境
语言环境统称为语境,它包括语言的自身环境和语言的外部环境两个方面。语言的自身环境,是指言语片段或者说上下文、前言后语的连接环境。语言的外部环境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主观方面有:谈话参与者的年龄、职业、身份、思想、修养、性格、处境、兴趣爱好、文化层次、心理背景等;客观方面有:交谈环境(时间、地点、场所、交际对象等)以及传播环境(传媒语境、栏目语境、节目语境)和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文化、时代、历史、民族、风俗背景等)。
2练习要求
书面语要依赖语言环境,而口语与之相比依赖性更大。换句话说,就是口语表达无法脱离一定的语言环境来进行。不同的语言环境,不仅影响和制约着口语表达的内容,还影响和制约着选择、运用、组合语言手段的方式、方法。因此,适应语境的练习,就是要从适应语言的外部环境入手,调整好口语的表达。
①如何加强对对象的适应。要尽可能多地了解对象,还要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摆正自己与交谈对象的关系。
②如何加强对交谈环境的适应。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此时此地对此人说此事,这样的说法最好;对另外的人,在另外的场合,说的还是这件事,这样的说法就不一定最好,就该用另一种说法。”可见交谈环境的重要。只有分析并适应交谈环境,才能使主持人的谈话水平有所提高。
③如何加强对传播环境的适应。适应传播环境,就是既要明确媒体的性质、任务,又要明确栏目甚至节目的风格、特色,这样才有可能在服从媒体、栏目、节目的共性要求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释放出谈话者的潜能。
④如何加强对社会环境的适应。只有了解谈话者所处的政治、经济、文化、时代、历史、民族、风俗背景等,才能准确地把握所谈内容的精神实质,使其具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当然也要注意使谈话恰到火候,分寸得当。
对话性即兴表达的准备
广播电视作为现代传播的主要手段,其公开性与广泛性必然要求主持人对于工作用语的准确性、真实性、条理性、目的性有一定程度的把握。
一、原始材料的收集归纳
新闻突出的就是一个“新”字,反之就是历史,这就决定新闻工作者每天都要与新事物打交道,谁也不是全能的天才,要想适应工作的需要,面对不断变换的新人、新事物,就要培养敏锐的感受力和准确的判断力,而感受力和判断力是建立在对素材的大量搜集、整理的基础之上的。要学会调查研究,要勤于思考,要有顺畅的信息渠道,更要有沙中拣金的高度概括归纳能力。
1素材多多益善
有代表性的采访对象的确定,好的选题的发现,有深度的话题的开掘,都离不开调查研究,离不开对生活素材的搜集。如果不能掌握大量的、鲜活的素材,就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就很难使话题具有典型性。
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以高票数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在这个方案中,人员分流的目标是机关干部编制总数减少一半。毫无疑问,一大批国家公务员将不得不面对分流的现实。对于此事,各栏目都进行了报道,但由于重点不明确,很多栏目都不能很好表达主题。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及时地抓住了《面对分流的公务员》这一选题,他们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中国的又一场“举世瞩目的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改革的难度是很大的,因为它“不仅直接牵涉到数百万即将下岗分流的公务员的去留,更是涉及利益再分配的问题”。
在调查研究中他们发现,尽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总体方针和框架已经出台,但对于定职能、定机构、定编制的三定方案许多人还一无所知,普遍存在着“猜测、观望、等待、期盼、焦虑和发牢骚等现象”。针对这些情况,《新闻调查》栏目决定将“调查采访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于面对分流的公务员的现实选择,集中于公务员们在这次机构改革中的所思所想”。接着,他们便在众多面临机构改革的部门机关中,选择了分流难度较大的化工部,在化工部近400名公务员中选择了一位科员、一位处长和一位司长作为采访对象。由于事先做了充分准备,这个节目播出之后,受到广泛的关注,获得了较高收视率,取得了极大成功。
此节目从一开始就明确了目的,其制作过程是对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不断学习、领会的过程,也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大量搜集素材,对现实情况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认识和深化的过程。由此可见,胸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才能使即兴口语表达避免盲目性,不然,所要表达中心的说服力必然会大打折扣。
反映对象最广泛的媒介恐怕就是广播电视了,在即兴口语表达的过程中,主持人要有话可说,有感可发,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惟一的办法就是老老实实地向生活学习,就是要腿勤、手勤、脑子勤。有位作家说过,搜集素材就如同开掘矿藏,开掘得越广、越深,提炼得才能越精、越有“含金量”。因此,要养成记学习笔记、采访笔记的习惯,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还要树立数字化生存的意识,学会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开发、搜集、整理信息资料的技术,使眼界更开阔,信息资源更丰富,信息处理更科学、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及时了解新情况,才能真正使节目的可视性、真实性得到提高。
2背景了解透彻
首先要整体把握背景,要横向、纵向、方方面面整体地搜集背景材料。要有点有面、有主有次、有主流有支流,把握事物的各个方面和各种内在的联系,避免片面、孤立地认识事物,抓住事物本质性的东西;要用历史的眼光和发展的眼光审视现实,把握历史、现实和未来发展的线索,真正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
其次要深入地理解背景,既有理性材料,又有感性材料。对话性即兴口语表达,还要对谈话对象的经历、成就、思想方法、性格特征等进行全方位、细致入微的调查和了解。
我们仍然用触龙的例子,他的成功,不仅由于透彻地论述了“王孙”“公子”们“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必将导致“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和“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精辟之见,还由于“既善于站在历史的高度分析形势,又善于具体地分析对方的性格特点和心理活动,以循循善诱的说理艺术”而给后人以启迪。触龙之所以能以三寸不烂之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终说服赵太后,达到预期效果,原因就在于他一方面认真分析了赵太后“新用事”,缺乏统治经验,又固执、昏聩、容易感情用事的性格弱点,同时还总结了其他朝臣一味犯颜直谏而遭拒绝的教训,于是采取迂回曲折的攻心战术,“抓住母性爱子这一心理,投其所好,动之以情,先消除她的怒气,然后以理服人”。如果没有事前对各种背景情况全面而具体的把握和分析,触龙就是再有口才,也空口无凭,无回天之力。
学者季羡林,作家查良镛、史铁生,建筑大师贝聿铭,科学家袁隆平,还有社会学者、电影界人士、金融界人士、体育界人士、警察、市长、企业家、舞蹈家、传媒大亨、社会活动家都受到过《杨澜工作室》的采访。由这一长串令人目不暇接的名单,可以想见采访所要涉及的领域有多么广泛。主持人杨澜在总结《杨澜工作室》人物采访工作时说:“如果没有充分的案头准备,提问往往是浮浅的、漫无边际的。来宾会认为在同一个小学生谈话,甚至是对牛弹琴,谈话的兴趣肯定不高;没有准备的提问也往往是发散型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没有重点。半个小时的采访一晃而过,留给观众的却是一片模糊。”而准备工作充分,对采访对象的背景材料了如指掌,则不仅“可以使谈话顺畅自如”,还会使被采访者在轻松自如的环境下谈出些“不传之秘”。要想将话说得“顺畅自如”,都离不开事先充分的准备。
因此,认真搜集素材,全面、具体地了解背景材料,是即兴口语表达必不可少的工作,是口语表达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二、播音或采访前计划的制定
写文章要讲究结构,主持节目也是一样,结构是支撑节目的“骨架”。主持人不能因为是即兴而谈就信马由缰、信口开河,要在有限的节目时间里说得层次分明,就要归纳材料、明确目的、确定要点、选准角度,才能把节目做得有条有理。
制定计划,通常是由整体到局部地进行,也就是先形成言语行动的整体计划,然后再对局部和细节进行丰富、补充。
人有脉,说话也要有语脉,人的脉搏不跳不是什么好事,语脉不清晰也会使听者不知所云。“编戏有如缝衣,其初则以完全者剪碎,其后又以剪碎者凑成。剪碎易,凑成难,凑成之工,全在针线紧密。一节偶疏,全篇之破绽出矣。每编一折,必须前顾数折,后顾数折。顾前者,欲其照映,顾后者,便于埋伏。照映埋伏,不止照映一人、埋伏一事,凡是此剧中有名之人、关涉之事,与前此后此说之话,节节俱要想到,宁使想到而不用,勿使想到而忽之。”(李渔《闲情偶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