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体育重生之篮球鬼才
5870300000008

第8章 球探报告和赞助商

曼海姆邀请赛结束,中国队小组赛2负1胜,排名小组第三,复赛1胜1负,无缘四强,排名战击败波兰,取得曼海姆邀请赛的第五名。

刘斌场均得到19.8分排名赛会第三,队内第一。场均4.6次助攻排名赛会第二,队内第一。场均6.5个篮板赛会第7,队内第一(国青队真是奇葩的篮板,控卫拿了对内篮板王)。场均2.3次抢断,赛会第一,队内第一。

而关于刘斌的球探报告也在五月初,新鲜出炉。

刘斌,6英尺4英寸,控卫,中国。优点:(以下)。

第一步启动速度快,能够攻击篮下,非常有侵略性,善于制造犯规。体能好,在球场上不知疲倦。

拥有良好的控球技巧,擅长假动作,转身,交叉步,变向。极富创造性。

喜欢突破分球,行进间传球技巧纯熟。

天生的领导才能,在场上是个大嗓门,非常有个性。

持球当中有不错的运动战投篮能力。

身材高大,臂展不错,对球防守很有压迫感,能协防,拼抢篮板球积极,对传球路线判断好。

展现了一定的大局观。缺点:

看起来有点瘦。

非常狂野的球风,太过于表现,控球的时间过多。

终结能力需要加强,高对抗中突破篮下的投篮有点变形。外线投射不够稳定,有些投篮很随意。

展望:在场上看起来他的实际身高应该比他的报名身高更高一些,但并没出现一些高个控卫脚下慢的通病,他的脚下频率非常快,能够在赛场上和那些小哥控卫竞速。上升空间巨大。增加对抗,增加投篮能力,增加稳定度,有向更高水平发起冲击的能力,前途远大。以上来自一份选秀网的球探报告。

2006年的时候,互联网已经非常普及了,但大部分关系篮球的简子们只关心NBA和火箭队。

只有少数的一些篮球专业能力比较强的球迷会关心一下国内的年轻力量。

2006年5月,刘斌还未满18周岁。他的名气已经在一定范围能传开,有人对他不屑,有人对他刮目相看,有人对他YY,甚至有人开始胡编乱造。

好吧,网上一些小范围内发生的事情,刘斌从来不会关心。他现在比较关心的是一份来自钩子的合同。

球鞋赞助,青年队时代免费提供球鞋,提供培训机会,上了一队后将设立奖金,第一分,第一个助攻等等,还有随着知名度的提高,刘斌将获得稳定的赞助费和广告收益。这是一份相对比较宽松的赞助合同。

签了它吧,4年或者5年后这份合同就有可能变成几十万,上百万RMB或美刀。

“签还是不签呢?”刘斌心中琢摩着。“签了之后,获得的机会肯定会更多,钩子的训练营很有名,钩子每年在玫瑰花园办的巅峰赛很有名,钩子有很多NBA的渠道,钩子还是国家队的赞助商。”

对于篮球“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来说,一个好的球鞋赞助商对于富有野心的球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刘斌刚要签下名字的时候突然想到自己还没有经纪人呢,还有就是这个合同好像不能随意签,自己和体育局也有合同约束的。

刘斌放下笔,看了一眼对面跑来签约的帅哥道:“对不起,很遗憾现在不能签,我需要向队里汇报一下这个情况。”

对面的帅锅,大手一挥自信的说道:“你说的是浙江体育局吗?没关系的,那边我们已经打好招呼了。中国篮协方面就更加没有问题了,我们是国家队的战略合作伙伴。”

“呀,在中国经营了这么久,果然是成精了。”刘斌在心中想着。“怪不得,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外资是最会做政府公关的,这就是跨国企业的能力和实力吧。”

刘斌思绪了一会,右手挠着耳垂,眼睛一闪抬起头看着对面问道:“为什么不直接找他们,通过他们签下我?”

“因为我们不想赞助你的球队,只需要你。我们觉得你很有潜力,在未来有可能成为中国最出色的控卫,国家队主力,甚至打进NBA。”

多么充满自信的语言啊,多么富有诱惑力,多么令人舒心。

刘斌听到这句话内心真的很爽,现在就签约吧。

签约,律师核对,第三方监督,合同成立。

“让我们一起开创大场面吧!”

握手,礼成。

就这样,刘斌在一家五星级酒店(对方邀请),签下了自己的第一份球鞋赞助合同,第一份具有商业性质的合同。

拒绝了对方的晚上邀请,刘斌坐上车回家了。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这里有一个小问题?嘻嘻,挖个坑。】

刘斌回到家,打开冰箱拿出一罐可乐,想了想又放了回去,去厨房给自己倒了一杯水坐在客厅里打开电视,享受难得的假期。

父母还没回家,刘斌自己一个人看了一活儿电视觉得挺无聊的,想出去逛一逛。

“去学校还是公园呢?”

在刘斌家的附近有一个公园,公园里面有一块篮球场,刘斌小时候一直是那里的常客。

骑着一辆价值不菲的运动自行车来到公园,锁好车子,步行进去后,发现球场上没几个人。水平好像也不这么样,摇了摇头转身想到还是去欺负小朋友比较好。回浦高中,浙江的篮球名校,常年的浙江省内王者,这里的篮球气氛非常浓郁。更主要的是这里有一个刘斌的死党。

贾宝强,贾胖子,就差一个字成贾宝玉的家伙。白白嫩嫩,肥肥胖胖,人也挺高,185,在南方省份里是比较出众的身高。

学校已经放学了,虽然这家伙是高三,但刘斌不相信他是那种乖乖复习的好学习,家里挺有钱的,上大学应该没什么问题。直接掏出手机打了一个电话:“胖子,我在你们学校门口呢?”

“我要复习。”

“复习个毛,你那德行,我还不知道你。”

“我真的要复习,我又不是你这种四肢发达去练体育的家伙。”

“呦,好久不见开始拽起来了,是不?信不信我去你家把你拽出来,把你以前做过的某事,告诉阿姨啊。”

“呀,别,别别。你个仙人板板的,我现在就过去。”一家咖啡馆里,某胖子拿着手机无奈了看了一眼自己好不容易泡上的高二学妹,只能站起来抱歉道:“那个,以后再聊。我哥们找。88。”

出了咖啡馆,叫了一辆的车,耳边听到了一曲: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我.....。

“我日你妹!”胖子心中无限的愤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