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赢在细节
587000000015

第15章 细节要做到位(4)

关于“双管齐下”法,这里有一个很好的实例。著名的管理咨询师林和忆起自己的中学生活,他认为当时的课业安排就是一个统筹策略的好例子。林和曾在国内一家知名的中学就读,这所学校素以音乐闻名,每年全国高中音乐比赛都名列前三名之内。高中三年里,喜爱音乐的他也一直是混声合唱团的成员之一。

合唱团练习的时间是每天三点到六点,天天如此,即使是到了高三,高考迫在眉睫的时候也没有间断过。每到全国合唱比赛之前辛苦练唱到七点的情形,林和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你可能会有疑问,这样练习不会耽误功课吗?然而在合唱团指导老师独特训练法的引导下,参加合唱团的学生的成绩并没有因此而落下。因为在每次训练前,指导老师都会提醒他们在练唱时务必记得把功课带过来。

由于是混声合唱,所以练唱有一起合音的时候,也有部分练习的时候。合唱分三部,所以其中唱一部的同学练习时,唱其他两部的同学就可以休息,他们就利用休息的时间看书。

在这个时间段内,既可以写作业,也可以准备考试。如果连续练唱三小时的话,嗓子一定会哑,所以间断休息是非常合理的。就算是读书三小时,其间也是需要休息的,因为人的精力有限,完全没有休息的话,效果肯定会打折扣。因此,在同一时间内,让音乐与读书并进,一点儿痛苦也没有。甚至,就读书的立场而言,音乐还可调节心情。这样的读书效果远远超过三小时死钉在书桌前念书的效果。

也许最好的合唱练习法是当某一部在练唱时其他几部也应该专心听才对,但至少就效果而言,音乐与读书并进的成功,是绝对可以确认的。

如果不把功课带到练习场所,高三的同学恐怕都会因为担心功课而坐立不安,无法进入状态进行练习,指导老师的安排却使同学们能两者兼顾。从当时的经验里,可以深深体会到同时处理—件以上的事情,也就是双管齐下法的可行性与重要性。

例如有一天,部门主管让你起草一份报告,并要求你一天时间内完成。其中查阅资料需要2小时,找3个人了解情况共需2小时,事前各需准备1小时,找两个人统计数据各需3小时,草拟报告需4小时左右。接到这项任务后,你不停埋怨:2+2+1+1+3+3+4=16(小时),而一天的工作时间才8小时,怎么可能做得完?主管不是不会运算,就是故意为难你。

其实你的想法都错了,其实你的上司的用意就是想考考你,看看你的工作效率高低。如果你是一名善于利用“双管齐下”方法统筹安排工作的人的话,达成目的就不是难事。

最合适的操作方法是:

1.上班后通知有关人统计数据,同时通知要向其了解情况的人做好准备。

2.用两小时查阅资料。

3.找被访者了解情况。

4.中午之前将上报的统计数据进行审查,若发觉缺漏,再行补充。 5.利用下午时间草拟报告。

具体安排如图4-4所示。

图4-4 起草报告的时间统筹图

自检:

通过对本文的阅读,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准备充分,细节才完美

经典提示:

准备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只有充分的准备才能保证工作得以完成,而且做起来更容易。拿破仑·希尔说过,一个善于做准备的人,是距离成功最近的人。一个人要将自己的工作做好,把事情做到位,就应当认真做好自己的准备工作。缺乏准备只会让自己的工作差错不断,这样的人当然也不会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诺曼底登陆是非常成功的。为什么那么成功呢?原来美英联军在登陆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他们演练了很多次,他们不断演练,演练登陆的方向、地点、时间以及一切登陆需要做的事情。最后真正登陆的时候,已经胜券在握,登陆的时间与计划的时间只相差几秒钟。这就是准备的力量。

机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但它更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因为机会的资源是有限的,给一个没有准备的人是在浪费资源,而给一个准备工作做得非常好的人则是在合理利用资源和增加资源。

在工作中我们只有准备充分,才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位。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的人,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我们常说:养兵十年,用兵一时。也是一种准备哲学。

在吸引了全世界人眼球的拳坛世纪之战中,当时正如日中天的泰森根本没有把已年近40岁的霍利菲尔德放在眼里,自负地认为可以毫不费力地击败对手。同时,所有的媒体也都认为泰森将是最后的胜利者。美国博彩公司开出的是22赔1泰森胜的悬殊赔率,人们也都将大把的赌注押在了泰森身上。

在这种情况下,认为已经稳操胜券的泰森对赛前的准备工作——观看对手的录像,预测可能出现的情况及应对措施,在保证自己充足的睡眠和科学的饮食方面都敷衍了事。

但是,比赛开始后,泰森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找不到对手的破绽,而对方的攻击却往往能突破自己的漏洞。于是,气急败坏的泰森做出了一个令全世界人都感到震惊的举动:一口咬掉了霍利菲尔德的半只耳朵!

世纪大战的最后结局当然是:泰森成了一位可耻的输家,还被内华达州体育委员会罚款600万美元。

泰森输在准备不足,当霍利菲尔德认真研究比赛录像,分析他的技术特点和漏洞时,泰森却将教练准备的资料扔在了一边;当对手在比赛前拼命热身,提前进入搏击状态时,他却在和朋友一起狂欢。虽然泰森的实力确实比对手高出一筹,从年龄上也占尽了优势,但他最后却一败涂地。

霍利菲尔德的成功和泰森的失败皆因准备。是的,每一件差错皆因准备不足,每一项成功皆因准备充分。

当然,在这种一战定胜负的比赛中,偶然性确实占了很大的比重。这个时候,比的并不是谁的实力最强,而是谁犯的错误最少。只有真正地重视准备,扎实地把准备工作都做到位,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你不犯或少犯错误。

葡萄牙波尔图足球队的前任主教练、被称为“上帝第二”的穆里尼奥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当准备的习惯成为你身体的一部分,它就会永远在那里,并帮助你取得令人惊讶的胜利。”

英格兰图脚莱斯·费南德这样评价他的教练:“我从来没有遇到过像他这样的人,对工作,对胜利是如此的痴迷。”没错,准备使他成为“魔鬼”,也正是准备使他成为“上帝第二”,当然,还使他成了世界上第一高薪的足球教练。

穆里尼奥曾担任葡萄牙球队波尔图的主教练,率领球队征战欧洲冠军联赛时,几乎没有人相信他们能杀入决赛,更别提夺取冠军了。但结果却使所有人都大跌跟镜,这个从队员到主教练都藉藉无名的俱乐部,竟然得到了欧洲足球的最高荣誉。

确实,波尔图的队员们和皇马、米兰等大牌球队的球星相比,无论从名气上还是实力上都相差悬殊;当时的穆里尼奥和卡佩罗、马加特、扎切罗尼等知名教练相比也不可同日而语,但却有一个胜利的武器:对准备工作超乎寻常地重视。他观看了所有对手最近的每一场比赛。可以说,所有对手的技术特点、战术风格、最近的状态……他都了如指掌。甚至对比赛当天的天气、场地草皮的状况,他都进行了详细的了解并制定了相应的对策。结果在决赛当天,他使用的队员、阵型、战术打法都直指对方的软肋,就像他夺冠后所说的那样:“如果大家知道我们为了取得胜利而研究了多少场比赛,准备了多少资料,筹划了多少方案,你就会认为这个冠军我们当之无愧。”

当时,有相当多的人认为穆里尼奥的成功只是运气好,再加上那些大牌球队在对无名球队时缺少重视和兴奋感,才让他捡到了一个冠军。其实,穆里尼奥的胜利是必然的,因为他的准备工作比任何人都充分,正是因为对准备超乎寻常地重视,才使他站到了欧洲足球之巅。

功成名就的穆里尼奥在夺冠的第二年来到英超球队切尔西,这里汇集了很多世界级的大牌球员。当穆里尼奥和这些队员们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所做的第一件事是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开始如数学家珍地介绍这些球员:从技术风格、进球数、身高体重甚至详细到哪些是左脚打进的,哪些是右脚打进的都了如指掌。穆里尼奥的这一举动一下子就震住了这些球星。不过,这只是开始,他们更没有想到的是,主教练这种近乎完美的准备工作会使他们在后面的比赛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在穆里尼奥的带领下,切尔西队不管是在国内联赛、杯赛还是在欧洲冠军联赛,都取得了一连串的胜利。穆里尼奥出名了,但他在赢得别人尊重的同时,又被许多对手厌恶。喜欢他的人称他为“上帝第二“,讨厌他的人却称呼他“魔鬼”。

现在,不管是欣赏他还是厌恶他的人,都开始研究穆里尼奥,他们总结了很多条,比如,善于用人,阵型选择合理,自信等。遗憾的是,却很少有人领会到穆里尼奥成功的真正原因——准备。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准备太重要,但也太平常了,我们大家几乎每天都生活在准备之中,所以,反而对它的重要性视而不见。提起准备,也许有人会说:“准备没有什么了不起。”但就是这不起眼的准备,却能造就神奇的成功,也能造成痛苦的失败。

自检:

通过阅读本节,你从中领悟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