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赢在人品
586700000027

第27章 修炼人品,成就常青职道(2)

有一天,美国儿童俱乐部的一个代表请求某个人拿出很少的捐款来帮助美国儿童俱乐部,这个俱乐部的工作内容就是对孩子们进行品德教育,但被他以恶劣的态度拒绝了。

“滚出去!”他说,“我病了,讨厌人们向我要钱!”

这位代表转身向外走,走到门口又停住脚步,转过身来,和善地望着书桌后的那个人说道:“你不想同这些贫困的人分担疾苦,但是我愿意同你分享我所有的一部分东西——一句祷文:愿上帝祝福你。”说罢他就关上门走了。

过了几天,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说过“滚出去”的那个人敲着儿童俱乐部办公室的门,问道:“我可以进来吗?”他随身带着一张50万美元的支票。他把这张支票放在桌上,说道:

“我捐赠这50万美元有一个条件:请你绝不要让任何人知道我做了这件事。”

“为什么?”代表问他。

“我不希望孩子们知道我的名字,误认为我是一个好人,而实际上,我是一个罪人。”他捐助钱财是为了使孩子们避免作出他所做过的错事。

你可能没有钱,就像那位儿童俱乐部的代表一样,但是你能同别人分享你所拥有的一部分东西;你也能像他一样,成为伟大事业的一部分;你也能在需要给予的时候慷慨地给予。你最贵重的财富和最伟大的力量常常是看不见和摸不着的,没有人能拿走它们,只有你才能分配它们。

事实上,你施与他人的东西愈多,你所拥有的东西也会愈多。

有一个关于维克多连锁店的故事。

维克多是从父亲的手中接过这家食品店的,这家食品店很早以前在镇上就很出名了。

维克多希望它在自己的手中能够发展得更加壮大。

一天晚上,维克多在店里收拾货物、清点账款,第二天他将和妻子一起去度假。他打算早早地关上店门,以便为外出度假做准备。突然,他看到店门外站着一个面黄肌瘦的年轻人,他衣衫褴褛、双眼深陷,一看就知道是一个典型的流浪汉。

维克多是个热心肠的人。他走了出去,对那个年轻人说道:“小伙子,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年轻人略带点腼腆地问道:“这里是维克多食品店吗?”他说话时带着浓重的墨西哥口音。“是的。”

年轻人更加腼腆了,他低着头,小声地说道:“我是从墨西哥来的,来这里找工作,可是整整两个月了,我仍然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我父亲年轻时也来过美国,他告诉我他在你的店里买过东西,喏,就是这顶帽子。”

维克多看见小伙子的头上果然戴着一顶十分破旧的帽子,那个被污渍弄得模模糊糊的“V”字形符号正是他店里的标记。“我现在没有钱回家了,也好久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了。我想……”年轻人继续说道。

维克多了解到眼前站着的人只不过是多年前一个顾客的儿子,但是,他觉得自己应该帮助这个小伙子。于是,他把小伙子请进了店内,好好地让他饱餐了一顿,并且还给了他一笔路费,让他回国。

不久,维克多便将此事淡忘了。过了十几年,维克多食品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在美国开了许多家分店,他于是决定向海外扩展。可是由于他在海外没有根基,要想从头发展也是很困难的。为此维克多一直犹豫不决。

正在这时,他突然收到一位陌生人从墨西哥寄来的一封信,原来写信人正是多年前他曾经帮助过的那个流浪汉。

此时,那个年轻人已经成了墨西哥一家大公司的总经理,他在信中邀请维克多来墨西哥发展,与他共创事业。维克多真是喜出望外,有了那位年轻人的帮助,维克多很快在墨西哥建立了他的连锁店,而且经营发展得异常迅速。

施与爱心总会有回报,成功的法则就是这样。有人会担心付出而没有回报,是的,也许你的某次付出,甚至好多次付出都没有回报,但是,如果你坚持做下去,坚持做一年、两年、一辈子,你将获得想象不到的回报。

无论我们做什么工作,如果能秉持多付出一点的爱心原则,成功就是必然的。

世界就整体而言是美丽的,人生就整体而言是美好的,不要让局部的消极现象挡住我们的双眼。

自我反省——只有经常反省的人才能进步

一个人只有进行自省,才能了解自己,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也只有这样,才能扬长避短,驾驭情绪,让自己的人生道路少些坎坷,多些收获。

自省就是反省自己,这是只有人类才能办到的事。

一般来说,自省心强的人都非常了解自己的优劣,因为他时时都在仔细检视自己。这种检视也叫做“自我观照”,其实质也就是跳出自己的身体之外,从外面重新观看、审察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为最佳的选择。这样做就可以真切地了解自己了,但审视自己时必须是坦率、无私的。

能够时时审视自己的人,一般都很少犯错,因为他们会时时考虑:我到底有多少力量?我能干多少事?我该干什么?我的缺点在哪里?为什么失败了或成功了?这样做就能轻而易举地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为以后的行动打下基础。

安利是美国知名的消费品制造商,拥有超过100万名独立经销商的全球直销网络,而且旗下所贩售的产品超过4 300种。

更惊人的是,安利所有的商品都是通过上门推销和邮购的方式销售,年营业额高达数十亿美元。

安利是由狄韦斯和杰文·安黛尔两人共同创立的。狄韦斯在读高中时,遇到了杰文·安黛尔,两个年轻人有着相同的梦想、希望和目标,就这么开始了一起创造事业的过程。

20世纪50年代末,他们在自家的车库里展开了他们的事业。后来虽然遭遇过许多挫折,但是他们两人从不放弃,并且彼此扶持、鼓励,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之后,终于演变成现在的安利。

当媒体询问狄韦斯的经营之道时,狄韦斯认为,那些梦想拥有自己事业的人,最后往往只看重管理事业,而不是继续成长。大多数公司之所以会垮,是因为原本的创立者忘了继续进步的重要,只陶醉在公司目前的繁荣景象中。而如果要继续进步的话,就不能忽略时时自我反省。

的确,有很多人都曾这样抱怨:“我每天都在拼命地工作、工作,我一刻也没闲过,可如此努力为什么却总是不能成功?”

正如成功多是因内因起作用一样,失败也多是自己的缺点引起的。一个人必须懂得不断反省和总结自己,改正自己的错误才不会老在原处打转或再次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人只有通过“反省”,时时检讨自己,才可以走出失败的怪圈,走向成功的彼岸。

一天,有一个年轻人,在街角的小店借用电话。他用一条手帕,盖着电话筒,然后说:“是王公馆吗?我是打电话来应征做园丁工作的,我有很丰富的经验,相信一定可以胜任。”电话的接线生说:“先生,恐怕你弄错了,我家主人对现在聘用的园丁非常满意,主人说园丁是一位尽责、热心和勤奋的人,所以我们这儿并没有园丁的空缺。”

年轻人听罢,便有礼貌地说:“对不起,可能是我弄错了。”接着便挂了电话。小店的老板听了年轻人的话,便说:“年轻人,你想找园丁工作吗?我的亲戚正要请人,你有兴趣吗?”

年轻人说:“多谢你的好意,其实我就是王公馆的园丁。我刚才打的电话,是用以自我检查,确定自己的表现是否合乎主人的标准而已。”

可见,在工作中,只有不断自我反省,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

中外历史上许多杰出的人物都曾进行过深入、细致、全面的自我分析。孔子的学生曾参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只有进行自省,才能了解自己,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也只有这样,才能扬长避短,驾驭情绪,让自己的人生道路少些坎坷,多些收获。

一般自信而开朗的人,会坦然地承认他们自己的缺点和优点。事实上,他们并不过多地关注自己。他们知道即使是那些最健康的个体,也有弱点和不足,所以,他们对自己并不感到羞愧和内疚。他们按其本来面貌承认他们的天性,因为他们有面对现实的勇气。也正是这种勇气,让他们在不断的自省中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也袒露出他们真实的一面。

寻找真实的自己、寻找事情的真相、真诚地面对压力,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你思想中的自动引导系统能从否定的反馈资料中矫正你行为的方向,它可认出错误,改正过来,并且确定行进的方向。承认你的错误与过失,但切勿为此而哭泣。矫正过错之后,你仍可以坦然地继续向前迈进。

适者生存——调整不了工作,就调整好心态

你的职业生涯正如一辆全速行驶的列车,而你的心态为它提供足够的动力,决定它前行的方向。

1939年,德国军队占领了波兰首都华沙,此时,卡亚和他的女友迪娜正在筹办婚礼。然而,卡亚做梦都没想到,他和其他犹太人一样,光天化日之下被纳粹强行推上卡车运走,关进了集中营。卡亚陷入了极度的恐惧和悲伤之中,在不断地遭到摧残和折磨中,他的情绪极不稳定,精神遭受着痛苦的煎熬。

同时被关押的一位犹太老人对他说:“孩子,你只有活下去,才能与你的未婚妻团聚。记住,要活下去。”卡亚冷静下来,他下定决心,无论日子多么艰难,一定要保持积极的精神和情绪。

所有关在集中营的犹太人,他们每天的食物只有一块面包和一碗汤。许多人在饥饿和严酷刑罚的双重折磨下精神失常,有的甚至被折磨致死。卡亚努力控制和调适着自己的情绪,把恐惧、愤怒、悲观、屈辱等抛诸脑后,虽然他的身体骨瘦如柴,但精神状态却很好。

5年后,集中营里的人数由原来的4 000人减少到不足400人。纳粹将剩余的犹太人用脚镣铁链连成一长串,在冰天雪地的隆冬季节,将他们赶往另一个集中营。许多人忍受不了长期的苦役和饥饿,最后横尸于茫茫雪原之上。在这人间炼狱中,卡亚奇迹般地活了下来。他不断地鼓舞自己,靠着坚韧的意志力,维持着虚弱的生命。

1945年,盟军攻克了集中营,解救了这些饱经苦难、劫后余生的犹太人。卡亚活着离开了集中营,而那位给他忠告的老人,却没有熬到这一天。

若干年后,卡亚将他在集中营的经历写成一本书,他在前言中写道:“如果没有那位老者的忠告,如果放任恐惧、悲伤、绝望的情绪在我的心间弥漫,很难想象,我还能活着出来。”

是卡亚自己救了自己,我们同时也应该向他学习,既然不能要求环境适应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

在工作中同样也是如此,你也许无法改变自己在工作中和生活中的位置,但完全可以改变自己对所处位置的态度和方式。

美国独立企业联盟主席杰克·弗雷斯从13岁起就开始在他父母的加油站工作。弗雷斯想学修车,但他父亲让他在前台接待顾客。当有汽车开进来时,弗雷斯必须在车子停稳前就站到司机门前,然后去检查油量、蓄电池、传动带、胶皮管和水箱。

弗雷斯注意到,如果他干得好的话,顾客大多还会再来。于是,弗雷斯总是多干一些,帮助顾客擦去车身、挡风玻璃和车灯上的污渍。有一段时间,每周都有一位老太太开着她的车来清洗和打蜡。这个车的车内踏板凹陷得很深,很难打扫,而且这位老太太极难打交道。每次当弗雷斯给她把车清洗好后,她都要再仔细检查一遍,让弗雷斯重新打扫,直到清除掉所有的棉绒和灰尘,她才满意。

终于有一次,弗雷斯忍无可忍,不愿意再伺候她了,他的父亲告诫他说:“孩子,记住,这就是你的工作!不管顾客说什么或做什么,你都要记住做好你的工作,并以应有的礼貌去对待顾客。”

父亲的话让弗雷斯深受触动,许多年以后他仍不能忘记。弗雷斯说:“正是在加油站的工作,使我学到了严格的职业道德和应该如何对待顾客,这些东西在我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人抱怨自己的工作枯燥、卑微,轻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他们在工作中敷衍塞责、得过且过,将大部分心思用在如何摆脱目前的工作环境上,这样的员工在任何地方都不会有成就。

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需要有正确的思想和理念的指引。真正具有建设性的精神力量,蕴藏在左右一生命运的心态中。每时每刻的精神行为,会对生命产生决定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