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赢在人品
586700000025

第25章 人品+能力+坚持=成功(3)

但菲尔德并不是一个容易放弃的人。他又订购了700英里的电缆,而且还聘请了一名专家,请他设计一台更好的机器,以完成这么长的铺设任务。后来,英美两国的科学家联手把机器赶制出来。最终,两艘军舰在大西洋上会合了,电缆也接上了头,随后,两艘船继续航行,一艘驶向爱尔兰,另一艘驶向纽芬兰,结果它们都把缆用完了。两船分开不到3英里,电缆又断开了;再次接上后,两船继续航行,到了相隔8英里的时候,电流又没有了。电缆第三次接上后,铺了200英里,在距离“阿伽门农”号20英尺处又断开了,两艘船最后不得不返回爱尔兰海岸。

参与此事的很多人都泄了气,公众舆论也对此流露出怀疑的态度,投资者也对这一项目没有了信心,不愿再投资。这时候,如果不是菲尔德先生,如果不是他百折不挠的精神,如果不是他天才的说服力,这一项目很可能就此放弃了。菲尔德继续为此日夜操劳,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他绝不甘心失败。

于是,第三次尝试又开始了,这次总算一切顺利,全部电缆铺设完毕,而没有任何中断,几条消息也通过这条漫长的海底电缆发送了出去,一切似乎就要大功告成了,但突然电流又中断了。

这时候,除了菲尔德和他的一两个朋友外,几乎没有人不感到绝望。但菲尔德仍然坚持不懈地努力,他终于找到了投资人,开始了新的尝试。他们买来了质量更好的电缆,这次执行铺设任务的是“大东方”号,它缓缓驶向大洋,一路把电缆铺设下去。一切都很顺利,但最后在铺设横跨纽芬兰600英里电缆线路时,电缆突然又折断了,掉入了海底。他们打捞了几次,但都没有成功。于是,这项工作就耽搁了下来,而且一搁就是一年。

所有的困难都没有吓倒菲尔德。他又组建了一个新的公司,继续从事这项工作,而且制造出了一种性能远优于普通电缆的新型电缆。1866年7月13日,新的试验又开始了,并顺利接通,发出了第一份横跨大西洋的电报!电报内容是:“7月27日。我们晚上9点到达目的地,一切顺利。感谢上帝!电缆都铺好了,运行完全正常。希拉斯·菲尔德。”不久,原先那条落入海底的电缆被打捞上来了,重新接上,一直连到纽芬兰。现在,这两条电缆线路仍然在使用,而且再用几十年也不成问题。

坚毅是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品质。只有坚毅的人才能战胜所有的磨难,从而开创自己的事业。

世界上到处都是有才华的穷人。他们中的许多人最终没有成功,不是因为他们能力不够、诚信不足或者没有对成功的热望,而是缺乏坚毅的品质。这种人做事时往往虎头蛇尾、有始无终,做起事来也是东拼西凑、草草了事。他们总是对自己目前的行为产生怀疑,永远都在犹豫不决之中。有时候,他们看准了一项事业,但刚做到一半又觉得还是另一个职业更为妥当。他们时而信心百倍,时而又低落沮丧。这种人也许可能短时间取得一些成就,但是从长远的人生来看,最终还是一个失败者。

百折不挠的毅力是通向事业成功的不二法门。一次、两次不成,那就多试几次,能不能成功,全看你能否坚持到底。

李吉均,地理学家,1933年10月9日生于四川彭县,从事冰川学、地貌学与第四纪研究。在青藏高原起源及冰川演变、庐山地貌及冰川成因等一系列问题上作出了开拓性贡献,其成果被广泛引用。李吉均院士在回顾自己的学术道路时,把自己的成功归结为“持久地追求理想,持久地追求科学真理”。但是,在他有所作为时,中国陷入了“左”倾的灾难,李吉均受到了错误的处理。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李吉均没有沉沦,而是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刻苦学习、诚实劳动,并寻找机会做自己愿做的工作。在1971年“九一三”事件之后,国内政治生活稍有好转,李吉均抓住这短暂的机遇,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西藏高原的山山水水,尝尽了生活的艰难困苦。1974年,在西藏羊卓雍湖畔的冰川上,李吉均积劳成疾,患上了严重的肺气肿,但他仍然坚持工作。虽然工作又苦又危险,但李吉均的内心却真切地感受到了充实和快乐。是啊,在那样的年代,能够不受干扰地为祖国做一些真真切切的实事,向自己的理想实实在在地迈进是何等的幸福啊!

在西藏和新疆工作期间,李吉均凭着执著的心、顽强的意志和满腔的热情,对天山、祁连山、藏东南横断山脉的冰川做了大量翔实、周密的考察,积累了大量极有价值的科学数据,而这就成了他后来科学与研究取得成功的坚实基础。

通过实地考察,李吉均对李四光先生主张的“庐山古冰川”渐生疑团,李四光先生可以说是我国地质学界的泰山北斗,敢于怀疑他的论断,无疑需要巨大的理论勇气。但李吉均凭着一股执著的劲儿参与了关于中国东部古冰川的大争论。他充分利用与庐山同纬度的横断山区的海洋性冰川的研究成果,自成一家之言,并得到了地理学界的广泛认可。

坚忍不拔的精神与态度,是许多人成功的关键。定下一个目标,然后集中全部的精力去实现它。这种能力,能获得他人的钦佩与尊敬。

吃苦才能学得真本事

有的时候,人的体力和意志都承受着极限的考验。在人的一生中,无论工作或生活,都有可能出现极限环境,或者可以说是极限困境。这时候就需要你能吃更多的苦,咬牙挺过,成功便触手可及。

“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这句话的大意是:“既然爱他们,怎能不加以勤勉?既然忠于他们,怎能不给予教诲、引导?”这句话既是讲教育,实际上也是讲个人修养。真正爱一个人,是爱护而不是溺爱,因为溺爱只会害了他。而“劳”并不是一定要让每个人都从事“田间劳作”等体力劳动,而是要让他知道做学问和为人生的艰难困苦。因为只有吃得了苦,才能学到真本事、真学问。而且,能吃苦的人更容易受到别人的青睐。

1986年春,她报考了兰州大学的考古学专业,投在本专业最权威的导师杨教授门下。杨教授早年毕业于北大的考古学专业,已经从事考古工作三十多年了。就连系主任提到杨教授,脸上也是露出一种少有的景仰。可是听说杨教授有很多的学术选题要做,还经常在外实地考古,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精力和时间来带学生,而且,对现今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素质,他也表示很失望。

她有些不甘心,却也无可奈何。如果是在对诸多学生的挑选中放弃了她,她至少还有努力的机会。而若是根本没有招研究生的打算,无论如何争取,恐怕也是无力回天。

那时候,考古专业有一个野外考古兴趣小分队,自己定选题,然后向学校申请一定的经费,就召集全校有兴趣的同学一起去。临放寒假的时候,她和几个同学在兰州城外发现了战国时期的一个战场遗址,因为地点的偏僻和落后,很多古迹都保存得相对完好。于是就申请了这个项目,报到系上后,批了。大家很意外,因为临近毕业时的申报项目一般是很难批的,领经费的时候教务处的老师说了:“这次考古活动是一次大的活动,学校很重视,系里会派一个指导老师带你们一起去,学校还会另外组织别的考古队出去……”

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她与指导老师以及班上的另外3个同学一行5人出发了。那时,兰州刚下过大雪,出得城后,真是一马平川,四野皆白。大家又正青春年少,有一腔热血,下定决心一定要作出点成绩来,也算给自己四年的大学做个总结。到达目的地之后,同学们白天分头开始紧张的搜寻和采集工作,晚上住进临时帐篷,相互交流。

第5天的时候,下了一场更大的雪,这给考察工作增加了极大的困难。大家觉得这样的地表情况根本不可能开展采集工作,讨论决定不要出去了。她却认为,虽然是困难了点,可是时间紧迫,一个星期的野外考古活动时间马上就要到了,总待在帐篷里,行动就会前功尽弃。于是,她冒着风雪一个人出去了。

然而刚走不久,她迷路了。大雪天气里迷路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为没有参照物,手中的地图根本就不起作用。不知不觉四周就黑了下去。四年专业课的学习加上数次实习经历,她早已学会了不紧张、不恐惧。拿着指南针,背着背包,慢慢往前走。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三个小时、四个小时过去了,而她却感觉背上愈来愈凉——按地图的指示,她早应该到达目标营地,可四周除了白茫茫的一片,什么也看不到。

她突然感到害怕了,甚至有些绝望。是走错方向了吗,那现在究竟走到哪儿了,离营地有多远?一个个问题接踵而来,而夜幕渐渐降临,方向愈来愈不可测。可她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时候居然看见风雪中有一个人影。

“喂!你好!我是兰州大学历史系的学生。我们过来……”

“哦,这么大风雪,路都认不清,该待哪就待哪啊!”听声音,是位上了岁数的人。

“您知道怎么走出去不?”

“知道走出去你还能看得见我?哈哈,看来我这把老骨头今晚要留在这里了!”她本来是准备仗着自己年轻,体力好,熬过这夜,等雪停之后再找路回营地的。可是眼前这位老人……他那么大年纪,这么冷的天,这么潮湿的气候……

“老先生,要不我们还是试着走走吧!”

接下来的一个小时,他们一直相互搀扶,在雪地里相互提醒、相互打气。她告诉他,她是考古学系大四的学生,梦想是做一个伟大的考古学专家,她本科马上毕业,想念本系最有名的杨教授的研究生……他们也不知道到底走了多远,两人都已体力不支。

“小姑娘,算了吧,明早天亮了,会有人找到我们的。”

她知道在雪地里停留一夜的后果是什么,即使明天天亮被人发现,他们其实也就是两个不会动的雪人。于是她决定再做最后一次努力:“这样,我们现在一起走,往前再走100米!”

此时的她其实并不知道这100米走完之后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她心里唯一的信念就是我不能放弃,我还年轻,还有梦想,我还想念考古学的研究生呢!

可是奇迹出现了!大约走了100米左右,他们同时看到了亮光!是的,她敢肯定那是她们的营地。指导老师和同学在营地外面叫着她的名字。“小蕙,你终于回来了——杨教授!你怎么和她在一起?”

杨教授?他就是杨教授?小蕙迷惑地看着老人。

一个月后,研究生录取名单公布的时候,她榜上有名,指导老师就是赫赫有名的杨教授。

他给她的评语是:考古学对人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永不放弃的精神,而我知道,小蕙同学具有这种品质。

有的时候,人的体力和意志都承受着极限的考验。在人的一生中,无论工作或生活,都有可能出现极限环境,或者可以说是极限困境。这时候就需要你能吃更多的苦,咬牙挺过,成功便触手可及。

本章小结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获得以下认识:

·一个人要想得到重视和肯定,光有优良的人品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实力。

·在任何时候,精通某项技能都是你立身企业的最重要资本。

·自强不息、永远学习新东西、随时求进步的精神,是一个人卓越的标志,更是一个人成功的征兆。

·成功与失败的距离其实并不遥远,很多时候,它们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你是否每天都在提高你自己,如果你不坚持每天进步一点点的话,你就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坚毅是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品质。只有坚毅的人才能战胜所有的磨难,从而开创自己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