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修国
5861400000196

第196章 刘焉的冲动

自从刘备占据荆州之后,曹煜就隐隐嗅到一丝异样的气息。形势的发展有什么地方不太对,可曹煜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他已经领教了诸葛亮的厉害。就在他们稍稍疏忽间,诸葛亮就送给刘备几乎整个荆州,还够胆让黄忠魏延二人都前往新野增援,这份胆略和魄力确实让人佩服。

曹煜甚至有种预感,那就是他这次穿越最大的敌人也许就是诸葛亮。若是过不了诸葛亮这一关,他的理想都只会化为泡影。

历史上的诸葛亮是败在病魔的手下,而现在的诸葛亮又会不会败在别人的手上呢?去做别人所不能做之事,这才是曹煜这次穿越的意义和价值吧!

可惜他无法这么快直接面对诸葛亮了,此刻的他已经在前往洛阳的路上。临行前他特别建议曹操千万不要轻视诸葛亮,不要轻视荆州。若是能一鼓作气拿下荆州当然最好,若是看到战势胶着,就加强防御,等他收拾了马腾后再来集中精力干掉刘备。

曹操同意了他的建议,暂时选择以守为主,静观其变。他的兵力还没有多到可以随便调动去攻击一个大州的地步,幽州、并州、冀州的发展都是百废待兴,尤其是冀州,已经被战争消耗到苟延残喘,没有几年的休养生息,恐怕难以恢复当年那沃野千里的繁荣景象。兖州和豫州也是饱经战火,曹操暂时已没有能力同时发动两场大规模战争。

因此他把重点放到了马腾身上,因为刘备在荆州根基未稳,一时间应该难以组织有效进攻。因此曹刘两军只要能在新野暂时井水不犯河水,那就足够了。

曹煜到了洛阳之后,立刻派吕布张辽高顺三人先一步去函谷关镇守,并请贾诩在一旁谋划。西凉军中虽然没有多少足智多谋之人,可做事还是小心点好。想想看以前萧关、壶关都被他们用计策轻易夺取,可见计策的重要性。因此曹煜每次出兵都需要有郭嘉贾诩在旁边,毕竟不光要斗勇,还要斗智的。

但这次西凉军的行动让郭嘉贾诩都有点看不透。他们本来已经拉好了架势继续东进的,可到了长安之后仿佛就已满足了,再也没有出兵的意思。

“难道马腾这么兴师动众,就是为了多占一点地盘?”曹煜也百思不得其解,“如果是那样的话,他们的行动也不必如此急匆匆的仿佛要赶时间一样啊。但如果不是,他们又为何突然按兵不动了?”

“我军到达之前,西凉军对函谷关进行了多次试探性攻击,结果都给打了回去。但从三日前开始,西凉军就停止了所有进攻,转而把兵力在潼关集结,看样子是要更重视防守了。他们为何要做这样的改变?”赵云也是个爱动脑筋的年轻人。

“难道是看到我军强大,知道函谷关无法攻克,马腾就选择了先守后攻的策略,把我们拖在这里?”太史慈也加入了讨论。

“应该不是,”郭嘉想的要更多些,“从马腾的性格上来看,他应该不会连尝试都没有就放弃了进攻。我军虽然实力较强,可西凉军也都是百战精兵。他们长期和羌人氐人做斗争,都经历了战火的洗礼。这样的人又怎会轻易被我们吓到?依属下看,马腾的这个做法背后肯定别有深意。”

“到底是什么呢?”曹煜难得有这种摸不清对方虚实的感觉。

“不管是什么,我们单凭猜测都是没用的。从我军布防来看,不管马腾有什么阴谋,他们都很难在短时间内突破函谷关。而且那里有奉先和文和,一文一武的搭配可以抵挡千军万马,大公子大可放心。”郭嘉目中闪着光,“我们就等等看,马腾到底能变出什么花样来!”

——————————————————————————

马腾忽然按兵不动不仅让曹煜看着没底,天下其他诸侯也同样对他的变化琢磨不清。

益州虽然地处偏远,可汉中和凉州也有接壤,马腾的胜负对刘焉来说也是相当重要。几百年后的李白就曾经说过“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西川那极为闭塞的道路是天然的保护伞,但也同样制约了刘焉的宏图大志。

西川产粮极多,又有蜀锦,本来应该成为大汉数一数二的富庶大州,可现代有一句话叫做“要致富,先修路”,就因为蜀道的难,才让西川这么多先天优势无法得到发挥,因此刘焉的日子总是只能小康,无法成为巨富。

不是他不知道修路的重要性,可就算他在益州内修路,也无法改变物资运送时的风险问题。北边是凉州,属于马腾;东边是荆州,属于刘表;南边更无奈,是蛮族的聚居地,他必须要能够从一个方向打通出去,才能让益州的日子更好过。

张任在和荆州对峙,张鲁又找不到解决西凉问题的好办法,刘焉原本以为这辈子看不到走出益州的那一天了,可马腾的突然出兵给了他趁火打劫的机会。

不管马腾在前线战况如何,后方必然会有空虚吧。这时如果他从汉中出兵,那整个凉州又会否在他的控制当中呢?

他本不想这么着急,因为他还不清楚凉州的虚实,还要承担马腾杀个回马枪的危险。可他已不能再等,他那孱弱的身体让他自知不久于人世,他必须要为他的儿子打造一个更稳固更安全的王国!

可就在他准备与手下商讨行动方针的时候,一个陌生的名字出现在他面前。这人自称是荆州牧、左将军刘备的军师,名叫诸葛亮,字孔明。

这诸葛亮又是谁?刘焉的反应和马腾几乎完全相同。荆州又为何是刘备当家了?那刘表呢?这一连串的疑问让刘焉对这诸葛亮也极为好奇,他和荆州虽然处于半敌对的状态,可他和刘备也没什么过节,更没必要来为难诸葛亮。

当诸葛亮走进来的时候,那飘然出尘的气度也同样让刘焉刮目相看。他没想到这诸葛亮竟如此年轻,很像这两年在益州出现的一个同样年轻有为的人——法正。

他早已知道法正的存在,可并没有提拔他,因为他希望法正能够遭遇更多的挫折,并把提拔法正的工作交给他的儿子刘璋来完成。他已经在注意为刘璋搭班子,也希望刘璋不要辜负他的苦心。

而眼前的诸葛亮虽然看起来比法正还小,可那笑容却比法正成熟许多。他在等着诸葛亮,等着这个年轻人会带给他什么样的惊奇与震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