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修国
5861400000131

第131章 地道战

今天第二更,收藏快到一千了,虽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成绩,但也是个小小的里程碑啊,还请大家多多支持才好!烟火再次拜谢了!

————————————————————————————————

曹煜夸下海口能三日之内拿下东阿,自然有他的道理,因为乐进在撤兵与他会合之后告诉了他一个意外的惊喜。

当袁谭被击败之后,乐进已经预料到袁军早晚会卷土重来,东阿将会面临巨大的防守压力,甚至有可能会守不住,所以他这些日子来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挖地道!

三千人说少也不少,挖起地道来速度还是很快的。乐进分别往四个方向挖了四条地道,每条都能容下几人并肩行走,一直通到城外。这些地道都是秘密挖掘,因此城内百姓都不知道。

乐进挖这些地道的目的就是一旦东阿失守,那他们还可以从地道中偷袭,减轻攻城的压力。因此当袁尚占据东阿之后,在城外的天策军并没有急着进攻。在等到曹煜的命令之后,郭嘉和贾诩立刻着手人员的调派和安排。

虎豹骑自然是用不上的,好在天策军的步兵也有不少。太史慈、高顺、乐进、典韦,四人各带一支兵马,人数都在一千左右,从四个方向同时入城,造成混乱,并打开城门放天策军入内。

张辽的预料其实没错,天策军确实用了增军灶的方法虚张声势,其实在东阿城外的不过三万人左右。可这三万人一旦入城发动突袭,袁尚也同样抵挡不住。

郭嘉唯一担心的是审配,这个谋士还算有些水平,可曹性解决了他的这个担心。

这也要怪审配实在点背,他一次心血来潮登上城头巡视,身边却没带什么高手护卫,就被曹性找到了机会。当然,这也因为袁尚身边确实已没什么高手。

审配已经料到曹军有诈,甚至也开始怀疑城外的曹军并没有这么多,可当他聚精会神四下张望找寻证据的时候,却被一支无情的冷箭锁定。

那支箭是从养由基弓中射出,箭法正是几乎可以和吕布媲美的“流星赶月”!

“流星赶月”依然是一矢三箭,只不过曹性略微换了一种手法。前两箭迅速而直接,也是最先被城头士兵发现的。当数人手忙脚乱为审配挡开箭矢的时候,那无声无息的第三箭才突然加速,正好从乱舞的兵器中穿过。

一个士兵发挥了舍己为人的精神,竟冲上来想用自己的身体为审配挡箭,可那箭矢的力道太足,竟然从那人的身体内穿过,还是射到了审配的身上。

不过那人用自己的性命换来这一箭准头的偏移,因此虽然审配和那人同时惨叫倒下,可审配至少还保住了自己一条性命。那箭穿过了他的肩膀,让他整条右臂都已提不起来,鲜血染红了他的衣衫,更让他立刻就昏了过去。

袁尚听到这个消息立刻坐卧不宁。张郃的援军依然没到,审配却又先倒下了。他麾下明明有数万人窝在这个小小的城池中,可竟不敢出动出击,只能盼星星盼月亮希望张郃早点到。他若是知道现在张郃正和曹煜等人把酒言欢,也不知会不会气得吐血而亡。

审配的威胁暂时解除了,天策军的行动立刻开始。就在当天夜里,太史慈等四人分别进入地道,发动突袭。

这仿佛从天而降的数千人立刻扰乱了平静的夜晚,守城的袁军甚至都还没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城内就已是火光一片。

火是乐进放的,烧的是袁尚的粮草。其实乐进一边放火,一边还不住心疼。这些粮草足以让整个天策军舒舒服服过上大半个月,就这样付之一炬实在可惜。好在袁军十分配合,乱成一团不说,竟然还有人跑过来救火。民以食为天,看来一点都没错,就算是当兵的也把食物看的极其重要。

有一个计策叫做“趁火打劫”,说的一点都没错。只不过太史慈等人劫的不是袁尚的钱财,而是袁军的命!他们虽然只有数千人,可在黑暗之中袁军也无法分辨,还以为天策军已经攻入城内,吓得四散逃脱。他们之中有的人甚至连裤子都没有穿好,有的光着两只脚,真正穿戴整齐拿起兵器的十中无一。这种情况下,这仗若是还能打赢,那才真是奇怪了。

城门很快就被打开,说来可笑的是,东西两边的城门竟是袁军自己打开的。他们只想尽快逃出,更以为曹军已经完全进了城,又怎会想到出门才看见杀气腾腾排列整齐的曹军主力?当虎豹骑率先冲入东阿的街道之后,袁军的抵抗看起来就已经那么的软弱无力。

袁尚在众多亲卫的保护下夺路而逃,所幸没有遇到太史慈这样的高手,好不容易才从北门跑了出去。他却不知道这其实是曹煜的授意,让太史慈等人不得伤害袁尚的性命。对他来说,留着袁尚比杀了他要有价值得多。袁绍这三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儿子,将来才是让整个袁家覆灭的罪魁祸首。

杀人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曹煜已经深刻理解了这一点。

审配也沾了袁尚的光,虽然肩膀疼得他龇牙咧嘴,可在众人搀扶之下他居然能勉强跟上袁尚逃窜的脚步。

等到袁尚终于摆脱追兵之后,才发现自己身边已经只剩不到五千人了。五万变成了五千,他的“战绩”甚至比袁谭还要恶劣,让他恨不得找块石头一头撞死。更让他绝望的是,当他们紧赶慢赶终于到达济南的时候,赫然发现济南的城头已经变成了曹军的旗帜。他们在失去东阿的时候同时也失去了这个青州重镇。

在济南等着袁尚的是臧霸,泰山军那威严的阵列让袁尚暗呼命不久矣。不过臧霸主动提出来要放袁尚等人一条生路,不过条件是让所有袁军即刻撤出青州。

袁尚想也未想就立刻答应。青州和自己的性命相比哪个更重要当然不言而喻。而且青州本就是他们抢来的,现在虽然丢了,他们依然有机会再重新抢回来。

而且就算他不答应,青州恐怕也支持不了多久。袁谭几乎耗尽了青州的兵力后,现在防守在青州各地的袁军不过万人,就算想打恐怕也未必是曹煜的对手,若是投降了岂不更可惜,还不如让他一起带走了事。

就这样,袁尚才得到放行。臧霸亲自跟着他转到青州各地,尤其是兵力比较集中的昌邑和北海等地,眼看着他带着这些兵渡河离开,这才着手安排接收青州的各项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