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贤人传
5844400000075

第75章 张居正(2)

隆庆六年(1572年)六月十九日,张居正正式继任为内阁首辅。他知道,皇上虽天资聪明,但毕竟只是一个10岁的娃娃,从此,大明朝的治乱兴衰,全系于自己一身。他深感责任重大。面对这千疮百孔的国家,又值主少国疑之时,怎样才能稳定政局,革除积弊,使这个庞大的帝国重新振兴起来呢?深刻了解现状而又精通历史的张居正明白,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权威,能够令行禁止。而臣子的权威来于君主,要借助君威,就必须尊主。张居正的主子实际上是皇帝、皇太后和冯保三个人,尊主权就是要处理好与这三个人的关系,取得他们的信任与支持。

对于皇帝的生母慈圣太后,张居正总是不失时机地恭维,但对于事关国家的大事,则不苟且屈从,必直言进谏。他曾连太后懿旨,坚持按制行秋刑,又上疏劝阻太后传旨要修的两个宫殿,使工程停止。慈圣太后对张居正的恭顺与忠诚非常赏识,放心地让他去管理国家,成了张居正在政治上最有力的靠山。而且,慈圣太后还把对皇帝的培养教育也全权托付给了张居正。

皇上尽管年幼,但张居正对皇上是尊崇有加。作为老师,他要把皇上培养成一个励精图治,重振大明朝的中兴君主,因而他把对皇上的无限忠诚与尊崇,全部融化在教育之中。他为皇上选择了老师,编订了讲章作为皇上的教科书,有机会还亲自讲授。在张居正的引导下,小皇帝不断成熟起来,逐渐掌握了治国为君之道。

张居正当了首辅之后,如何对待冯保,使他煞费苦心。经过再三思忖,他采取既与冯保保持良好的关系,又使他在自己的控制之下,为己所用,官府同心,协力辅政。张居正用小恩惠与冯保建立密切的关系,又诚恳地告诫他,不允许他干涉内阁与六部的政务,关系到内官升降任免的大事,也必须通过内阁。他以小的灵活妥协,换得了大局上的稳定与成功。张居正确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他不但有治国安邦的才能,更善于创造一个充分发挥才能的环境。他巧妙地周旋在皇太后。皇上。冯保之间,取得了他们共同的支持,得以独执国柄,代行王政,号令天下。

张居正就任内阁首辅,首先要调整的就是这个神经中枢——内阁。他推举性格温和,办事极其认真的礼部尚书吕调阳入阁,因为他知道,内阁中不能同时并存两个帅才,这不是他的私心,而是为了谋求内阁的安定,稳定国家的政局。他不能让隆庆朝年间内阁混战的现象在自己主持的内阁中重演。没有适当的人选,他宁缺毋滥。在张居正组阁的十年间,内阁中的大学士们都紧紧地团结在他周围,形成了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内阁工作效率之高,是明朝270多年间所仅有的。

其次,调整六部。明朝内阁首辅对于阁中同僚和六部首长及都察院的人选,没有进退的大权,但由于少主当国的特殊历史条件和张居正的特殊地位,这些人事上的安排,实际上都是张居正的意见。他任用那些忠诚正派、经验丰富、勇于进取的大臣,组成了新的中央领导机构。对那些办事敷衍,以言乱政的少数官员,则决不迁就,坚决清除。经过整顿的中央机构,人适其位,各施所长;事有所主,各负其责;严肃政令,以法治国。全国各地的各级政府,也按照中央的部署,进行整顿,淘汰冗员,提高效率。中央的政令,即便是在万里之外的边睡,朝下而夕行。明帝国这部庞大的机器,在张居正的主持下,迅速地运转起来,清除积弊,推行改革,走上了振兴之路。

四锐意兴革

张居正入间以后,特别是担任首辅期间,重用人才,励精图治,在军事。政治、经济等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使衰颓、动乱的明王朝,出现了经济发展,社会安定,边防力量增强的显著变化。

(一)任良将,整饬边防

隆庆元年(1567年),张居正入阁间参与机务,正是北部边疆最为吃紧的时候,蒙古俺答部与土蛮部相继进犯明朝边境。根据当时形势,张居正认为目前最重要、最急切的事情是边防。可是,大学士李春芳、陈以勤却不愿过问此事。国难当头,张居正毅然承担起了在内阁中分管边防的重任。张居正也就从整饬蓟、辽、宣、大边防入手,开始了他的改革事业。

张居正曾亲眼目睹嘉靖朝,由于严嵩弄权而导致“庚戌之变”,那时他无力改变弊政,现在,作为分管军政。边防的“副相”,他要奋发有为,对废弛的军备,虚弱的边防进行切实的整顿。首先要整饬边臣,选拔忠勇清廉、有作战经验的官吏任驻边将领。之后练兵备战,修治要塞,屯田积粮,完善装备。

当时,北边战守的重点是蓟州。隆庆元年(1567年)八月,调抗倭名将谭纶、戚继光主持蓟州防务。张居正对戚继光十分器重。虽然此前他们并不相识,但是,张居正对戚继光的军事才干、为将的品德及抗倭的功绩,都是十分了解的。他深信由戚继光负责蓟州、保定、昌平三镇练兵,抵御蒙古侵扰,是一定会收到良好成效的。因此,他对戚继光给以充分的信任与全力的支持。

戚继光显居要职,不免要引起一些心胸狭窄者的嫉妒,他要革除边镇由来已久的种种弊政,必然要触犯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因此到任不久,中伤的冷风便由边镇吹到了中央。张居正立即给总督谭纶和参政凌云翼写信,说戚继光是对国家有用的人才。他希望谭纶和凌云翼在边将中多做调解工作,帮助戚继光创造一个能够得以施展才能的环境,使他为国家做出贡献。同时,张居正又奏请皇上,用特旨加重戚继光的实权,使之能够顺利开展工作。以后,张居正又陆续把一些故意与戚继光为难的高级将领调往别镇,以免遇事掣肘;并使皇帝批准了在戚继光练兵的三年内,得以专断,监察官员不要参与干涉的建议。在朝中,张居正力排众议,全力支持戚继光按自己的计划在长城增修敌台。他的这些措施,使戚继光获得了较大的自主权,得以充分地实施练兵计划。

戚继光在张居正的支持下,镇守蓟州16年,边备修饬,蓟门宴然。在他离任后,接任的将领继续执行他的成法,数十年间边境无事。

在辽东方面,张居正倚赖重用李成梁。两人之间无任何个人的交往。但张居正知道,在边将中李成梁是最英勇善战的,是难得的将才。因此委派他独当一面,积极支持他的作战行动,表彰他的战功,屡次提升他的官职。可能是出于感激之情,李成梁曾给张居正送去一份厚礼。张居正在给辽东周巡抚的信中提到此事,说:“李帅去年曾馈我以厚礼,当即谢却。我对于李帅的奖励、提拔和爱护,都是为了国家。李帅尽忠竭力,报效国家,就是对知己的最好酬答。”李成梁在张居正的支持下,屡建边功,成功地保卫了东北边境。

在宣府、大同方面,张居正重用王崇古、方逢时。二人密切配合,首尾共济,修边墙、开屯田、练士卒,加强了边疆的军备力量。同时在张居正的支持下,开创了与俺答等蒙古诸部“封贡通市”,使北部与西北部边疆出现了数十年的和平。

在张居正入阁后的15年中,由于他选拔了一批忠勇清廉、懂军事的人充任边关将领,并且尽量创造条件,支持他们的工作,使他们充分发挥才能,因而大大改变了百余年来边将贪鄙、武备废弛的状况,加强了边疆的防御。

(二)行大阅,习武备战

张居正在选任良将,加强边疆防御的同时,又积极去抓京兵的整饬与训练,以加强保卫京都的军事力量。

“庚成之变”使张居正深知京军戍政腐败,武备废弛,京师空虚的情况。北京临近边境前线,如不加强京军的整饬训练,“庚戌之变”恐,怕还要重演。因此隆庆二年(1568年)八月,张居正在《陈大本急务六事疏》中,于第六事“饬武备”条里,就建议要整饬京营,申严军纪,举行大阅,加强京师的守备。隆庆皇帝采纳了张居正的建议,下令于第二年秋季举行“大阅之礼”。“大阅之礼”是中国古代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军事制度。所谓“大阅”,就是对军队的全面大检阅。兵部按照张居正的建议,参考古代蒐阅之礼和本朝宣宗、英宗举行大阅的情况,制定了整饬京营、举行大阅的具体计划。

隆庆三年九月,经过一年准备的“大阅之礼”隆重举行。大阅之礼虽是由兵部尚书霍冀具体负责,但张居正是内阁中分管军事的大学士,并且这事又是由他首倡,所以自然要多方参与、谋划,定夺大事。为了迎接这百年未有的大阅,兵部重申旧制,制定新章,对京营军队进行了严格整饬;修缮武库,打造衣甲兵器;选拔精锐,练刺杀,习骑射,日夜操演战阵。百余年来日渐颓败的军营,重新有了生气,军容严整,军威振奋。张居正见到京营军队发生的变化,内心中充满了喜悦。他深信,由皇上御驾亲临的大阅,必将对京营军队的整饬与训练,给以巨大的推动。

大阅之日,皇帝躬擐甲胄,由京城左门出,来到教场。张居正也身着全副戎装,立于扈从官的队列中。兵部尚书霍冀主持大阅之礼。首先检阅阵法,其次是射技,最后检阅刀、枪、剑、等兵器的击技和火器发射。次日,兵部汇报检阅的优劣情况。越二日,皇帝御皇极门,奖励有功将士,同时戒罚失职官兵。

这次大阅,正如张居正所预料的那样,进一步推动了京营军队的整顿与训练。对发现的弊端,令各有关部门解决;对军中老弱不堪者,予以裁减退役。选拔精壮勇武之士,加强训练,大大提高了京营军的战斗力。这次大阅,是百年未有的壮举。全国军民都知道当今皇上重视武备,深受鼓舞。这次大阅,成了明王朝武备由弱而强的一个转机。万历九年(1581年),在张居正的倡导下,再次举行大阅之礼。这两次大阅,是明代军礼中的盛典,以其突出的贡献,永垂史册。

(三)争和平,不战而胜

在练兵备战,加强军事力量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以和平的方式来改善与蒙古各部的关系,是张居正整饬北部边防的战略方针。孙子说:“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张居正要寻找一个不战而胜,消除百年边患的良策。他多次命令长城沿线的各将领,在这一方面予以注意和积极努力。

隆庆四年(1570年),王崇古得到情报,知蒙古诸部将大举犯边。张居正给王崇古去信,要他尽可能以和平的方式解决战端。按照张居正的指示,王崇古周密策划,派遣精通蒙古事务者到鞑靼地区宣传、联系。并一再发表文告,凡是来投奔者,都以礼相待,从优安置。这种化解矛盾,厚示笼络的政策,吸引了大批投奔者,竟连俺答汗的孙子把汉那音也投奔而来。

大同巡抚方逢时得报,认为这正是可以不战而胜的大好时机,立即派骑兵迎接,同时上报总督王崇古。二人得到张居正信示后,共同起草奏章,上报此事,并建议朝廷接纳把汉那吉,为他加官晋爵。张居正与高拱极力赞成这一建议,但相当多的朝臣则反对,怕由此引起边衅,一时争持不下。张居正深知,这样久议不决,必生大患。于是他将事情的原委和应采取的措施,单独向隆庆帝上疏。由于张居正和高拱的坚决主张,皇上采纳了受降的意见。

俺答汗很爱孙子。他怕明政府伤害他的孙子,在汉奸赵全等人的挑唆下,调集10万兵马压境,打算用武力强行索回把汉那吉。

对于俺答汗的武力威胁,张居正早有预料。他频频信示王崇古:一是要坚持初议,不要被众言所迷惑动摇;二是决不轻意开战;三是开展攻心战;四是谈判要郑重其事,不能草率放人。王崇古忠实地执行了张居正的指示,一面传令各边镇加强守备,一面派通晓蒙文的鲍崇德为使臣,往谕俺答汗。俺答汗派人见到孙子还活着且被授为官时,很是感激。鲍崇德提出只要交出明朝叛逆赵全等人,其孙即日可归。经再三权衡利弊,俺答汗决定答应条件,不再与明朝为敌。他假托进兵,召赵全、李自馨等人来军营议事,将他们绑缚押往大同。王崇古又将他们转送北京。隆庆皇帝在午门受俘,将为患十年的叛逆正法。

张居正授意王崇古,以皇上的旨意隆重送归把汉那吉。把汉那吉发誓永远不叛中国。俺答汗见爱孙归来,也派使者上表称谢,表示永不犯大同。

把汉那吉事件的和平解决,不但避免了大规模的边境战争,索回了背道的首凶和大批的被掠边民,而且深深地感化了俺答汗和把汉那吉等一批蒙古贵族,为进一步的“封贡通市”,全面实现蒙汉两族人民的和平友好奠定了基础。

(四)主贡市,干戈化帛

隆庆五年(1571年)早春,长城内外的汉蒙两族人民在享受着一个没有战争的春天。早在处理把汉那吉事件时,张居正就已经在谋划“封贡通市”,即明廷给俺答汗为首的蒙古贵族一定的官爵,令其定期朝贡,两族间进行互市贸易,和平共处。把汉那音返回后,王崇古按照张居正的要求,根据俺答汗的请求,正式向朝廷建议,对俺答部实行“封贡通市”。但是,这个建议却在朝廷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兵部尚书郭乾以先帝禁开马市为由反对,更有人乘机捏造事实,攻击王崇古和方逢时。

张居正对王崇古的建议给以坚持的支持。他接连去信,鼓励王崇古要坚持原议,肯定“封贡通市”是制虏安边的大机大略。指出那些非议之人,是以嫉妒之心,持平庸之议,计目前之害,忘久远之利,企图破坏阻挠。表示自己受国家厚恩,虽死不足以报答。因此对此事绝不推诿,一定要极力赞成。针对朝中的反对意见,张居正又给王崇古写了第三封信,一一驳斥谬论。

一是驳斥所谓的“讲和示弱”。指出通市绝不是求和,现在是俺答汗称臣投诚,主和权掌握在中国;二是驳斥所谓的“马市起衅”。指出过去开放马市,是由政府出钱买蒙古马匹,蒙古以大兵压境,强迫交易。而今通市,是乘他们入贡之便,由政府开放市场,让他们与边民贸易,并且对贸易的物品、时间进行限制,主动权在中国。张居正又分析了“封贡通市”的“五利”:一是边境和平,农民可安心生产;二是驻防部队可抽出时间屯田,节省军费开支;三是蒙古的土蛮、吉能两部失去了俺答汗的支持,不再敢轻举妄动;四是可以使数百万投奔蒙古的群众重新归来;五是促使蒙古内部分化瓦解。

最后,张居正又告诉王崇古要团结官员,听取属下良好意见,对“封贡通市”之利和具体实施办法再进一步论证与说明,成疏上奏。张居正的这封信,不仅是为王崇古撑腰壮胆,而且也向他暗授了反击反对派的机宜和妻请皇上的要点。

王崇古对张居正的信心领神会,几乎全是按照张居正的指点写成奏疏。隆庆皇帝下诏廷议此事。各种异议争论不休,最后以多数赞同通过。确定的政策叫“外示羁縻,内修守备”,即一方面诏许封贡、互市,一方面整顿国防,加强武备。

隆庆五年(1571年)三月二十八日,朝廷下诏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对蒙古三公贵族也各有授官赐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