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贤人传
5844400000070

第70章 于谦(1)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题为《石灰吟》的诗,是于谦在17岁的时候挥毫写下来的。它借物咏志,寓意深刻。前两句讲述的是艰辛的锤炼,后两句表明的是献身的精神与清白的操守。这首诗不同于一般的诗歌创作,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崇高的理想与抱负,即所谓的“诗言志”;而且它也是诗人人生经历的写照,犹如后人浓缩了他的一生而作:经过了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的磨难之后,成长为一位刚正的斗士。但最终却成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斗争的牺牲品,不仅自己惨遭杀害,而且株连家族;然而莫须有的罪名终难成立,于谦的英名还是永垂史册,清白终于留在了人间!

一明初的社会矛盾

于谦主要生活在明代初期,经历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

经过了元末的连年战争,明初社会经济一片凋敝。人口凋零,土地荒芜,遍地荆棘,满目疮痍。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制定各项经济措施,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效果还是很好的,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农业经济得以发展繁荣,人口也迅速增长,阶级矛盾有一定的缓和。

朱元璋还实行一系列政治改革,大力加强中央集权,如废除中书省,罢免丞相制,设置内阁,意欲大权独揽。然而他还对诸大臣放心不下,于是决定分封请王,屏藩王室。他曾三次将自己的儿子都分封为亲王。朱元璋共有26个儿子,除长子朱标立为太子作为储君之外,其第九子、二十六子早亡,其余23个儿子都被封为亲王,分驻全国各战略要地。亲王有自己的护卫军,而且还是地方守军的监视人,是皇帝在地方军权的代表。朱元璋认为把军权托付给自己的亲骨肉,就万元一失了,一旦地方生变,亲王可当机立断,单独应战;京师危机,就可以起兵勤王,达到屏藩皇室,翼卫朝廷的目的。

正当朱元璋连续分封藩王的时候,一个叫叶居升的官员却谏止说:亲王的封国太大,甲士卫兵太多,军权过重,恐数世之后,尾大不掉。到那时再进行削地夺权,很可能引起亲王们的怨恨,酿成像汉代七王。晋代的八王之乱。愿陛下趁诸王尚未分赴封国之时,节其都邑之制,减其卫兵,限其疆里。但是朱元璋不仅不听劝止,反而恼怒地将叶居升投入监狱,囚禁而死。以后,百官再无人敢论封藩之事。

矛盾的激化比叶居升估计的来得还要快、并未过数世,而是在朱元璋死后就出了乱子。

太子来标先朱元璋病死。朱元璋立太子的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元璋死后,未允炆即位,改元建文。年轻的建文帝采纳大臣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决定削藩以巩固自己的帝位。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先后削去周、湘、齐、代、岷5位亲王的藩王爵位,废为庶人。此时,拥有强大势力的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感受到巨大的威胁,于是在建文元年(1399年),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反抗朝廷,发动了“靖难之役”。这一历史事件充分表明,明朝初年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斗争就十分激烈。经过4年的战争,朱棣获得胜利,坐上了皇帝的宝座,于1403年建元永乐。朱棣即皇帝位后,对亲近建文帝的大臣大加诛杀,如首先提出削藩的齐泰与黄子澄都被整族整族地杀掉,最惨的是方孝孺株连案。方孝孺是建文帝时文学博士,众臣推举他为朱棣写即位诏书,因为他不肯写而被处以磔刑,株连朋友,门生也算在内的十族,被杀有873人。许多无辜的人成为王室争权夺利斗争的牺牲品。

明初民族矛盾也很突出,尤其与蒙古族的关系十分紧张。

元朝灭亡之后,过了几代,蒙古贵族由于内部纷争,分裂为鞑靼、瓦刺和兀良哈三部。鞑靼居住在贝加尔湖以南和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大部分地区;瓦刺部聚居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西部和准噶尔盆地一带;而兀良哈则在今老哈河(在内蒙)和辽河流域一带。三部之间经常互相仇杀,他们也不断地侵扰明帝国的边境。朱元璋对蒙古族各部采取积极防御的政策,从嘉峪关沿长城到辽东至鸭绿江一线,先后建立几个边防重镇,即所谓九边。九个军事要塞都有许多军队驻扎。九边之外,还在长城以北,今内蒙一带建立大宁卫、开平卫、东胜卫三个外国军事重镇,互为犄角,以巩固边防。不过朱元璋对蒙古族始终努力通好,决不启衅。

明成祖朱棣在“靖难之役”中,曾向兀良哈借过兵,后来就把大宁卫送给兀良哈作为酬谢。此后,虽然京城迁至北京,但边防较之洪武朝还是有所削弱。朱棣继承了他父亲对蒙古贵族的政策,一方面与之修好,另一方面如果蒙古贵族进行侵扰,则坚决给予回击。他还利用蒙古族各部之间的矛盾,扶弱抑强,使他们互相牵制,以减少对明帝国的威胁。

蒙古三部中,起初以鞑靼最为强大。永乐八年(1410年),由于鞑靼的挑衅,明成祖亲率大军北征。斡难河(前苏联境内的鄂嫩河)之役,鞑靼大败。此后,瓦刺部逐渐强盛起来。瓦刺不断要挟明朝厚赏,妄想占领宁夏、甘肃地区,屯兵边境,不断挑衅。明成祖于永乐十二年(141年)再次率兵亲征,在忽兰忽失温岭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特)大败瓦刺。第二年瓦刺向明朝贡马谢罪。后来,瓦刺又被鞑靼部击败,逐渐衰落。但是,鞑靼在明朝帮助下击败瓦刺后,经过数年的恢复,又日益强盛起来,并开始骚扰明朝边境。明成祖不顾戎马粮储不足,内外俱疲,又进行3次亲征,就在第五次北征中,他病死于榆木川(今内蒙多伦西北)。明成祖前后5次远征,虽然耗费了大量人力与财力,但却有效地打击了蒙古贵族的侵扰,保障了边境的安全。

宣宗时,瓦刺部势力再次逐渐强大。宣德九年(1434年),瓦刺首领脱欢攻杀鞑靼的阿鲁台,并吞并其部,欲自立为可汗。因为部众的反对,才立了元朝皇帝的后裔脱脱不花为可汗,自称丞相,但大权却尽在丞相手里。英宗正统四年(1439年),脱欢死去,其子也先继父自称太师淮王,职位在丞相之上,是瓦刺的最高官号。也先还继承其父的扩张政策,东征打败兀良哈部,威胁朝鲜,并屡次骚扰明朝的辽东、蓟州、宣府、大同等边镇,给明朝的北部边防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明初的民族关系中,还有对东北的女真族的管辖。永乐时期,明政府为了对女真族所在地域进行统治,便按女真各部的社会发展程度及活动地区,分为海西女真、建州女真和野人女真三大部,然后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明政府在海西部建立兀良哈三卫,后又建兀者左、右、前、后卫等以控制这个部族;在建州部设建州卫,以建州部首领阿哈出为指挥使,后又增置建州左卫。明政府许可每年的一定的时间在一定的地点开设马市,双方进行贸易。明政府规定,女真三大部必须定期向朝廷纳贡。永乐七年(1409年)明政府在黑龙江出海口附近的特林设立奴儿子都司,管辖黑龙江、精奇里江(前苏联境内的结雅河)、乌苏里江、松花江流域及库页岛等地。其下属有370个卫、20个所。这一带地区的女真、蒙古及其他各少数民族,都受奴儿于都司的管辖。此时,女真族和明王朝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关系比任何时候都密切,往来也更加频繁。

西藏在元朝称乌斯藏。洪武时,明政府设立乌斯藏行都指挥使司、朵甘行都指挥使司,管辖西藏、四川甘孜及青海南部的藏族。自元朝以来西藏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明沿元制,也是利用其宗教上层势力,作为统治藏族人民的工具。永乐时期,朝廷制定了西藏的僧官制度,由朝廷授予各级僧官不同的品级和职位。明政府向乌斯藏人民征收赋役。设立茶马司,让乌斯藏以马匹和明朝交换茶叶;民间也私自进行茶马互市,及其他贸易往来。整个明代,汉、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加强了经济与文化上的交流。

明代在与各民族的相处中,惟有和蒙古族的关系紧张,蒙古族尤其是瓦刺部经常人寇明朝边境,于谦则是有力地打击了瓦刺入侵的民族英雄。

二青少年时代

于谦,字廷益,号节庵,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生于浙江钱塘县(今杭州)太平里的一个官宦人家。他的祖籍原是河南考城,后迁山西云中,再迁苏州。他的曾祖于九思,在元朝任广东道宣慰使,后改任杭州路总管,罢任后遂定居杭州。祖父于文,在洪武初年曾任工部主事。父亲于彦昭,不曾出仕。母亲刘氏,在家相夫育子。

于谦生于阴历四月二十七日,闰五月明太祖朱元璋卒。皇太孙朱允炆继位,第二年改元“建文”。

于谦在6岁的时候,到私塾从师读书。极聪慧,过目成诵。这一年正是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年),大臣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以及他们的亲族等,都被明成祖所杀。

于谦读书,进步很快。8岁时,读经书疏通大旨,常有精辟见解,又善于属对。教师对他赞不绝口。当时有“神童”之称。

10岁的于谦,已经读遍了经书。从这一年开始,学习古文词,总好学不倦。后来登上仕途,回忆童年的生活,在《忆老婢》的诗中,他这样写道:

我昔少年时,

垂髫发如漆。

锐意取功名,

辛苦事纸笔。

我壮忝科名,

旋登显要职。

老婢亦欣慰,

且言所愿毕。

诗中不仅写“辛苦事纸笔”的刻苦攻读,而且写了小小年纪就立下了“锐意取功名”的宏愿,故而在他金榜题名,身居要职之后,老婢感到欣慰,祝贺他实现自己的志愿。

少年立志的于谦为了实现自己的志愿,12岁离家,寄读于慧安寺,以能在安静的环境中专心攻读。此后他的学识大增。有一次,父亲在家中宴请宾客。席间,客人盛赞解缙(洪武二十一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兼有春坊大学士,曾主持编纂《永乐大典》)所撰试录,父亲问于谦是否读过,于谦朗朗背诵,一字不漏。客人无不赞叹。

于谦不仅读的书多,而且文章也写得好,所以他的文名一天比一天大起来。可自己并不以此为满足,继而又留心于诗赋。

永乐十年(1412年),15岁的于谦经过岁考,被录取为钱塘县儒学生员(秀才)。第二年,于谦和友人高孟升等,在吴山三茅观继续苦读。此时于谦留心于史学,喜欢读唐朝政治家陆蛰奏疏,写文章取法秦。汉及苏轼。在历史人物中,于谦崇敬文天祥,这是祖父对他的影响。祖父因为崇敬文天祥的忠烈气节,所以在座侧敬奉着文天祥的遗像。由此年轻的于谦也就倍加敬仰有民族气节的人,在文天祥之外还有苏武等人。他曾写过文天祥像赞,还作过6首《题苏武忠节图》,其中的一首写道:

南北分携别意深,

相看彼此泪沾襟。

马蹄就道归乡国,

雁足传书到上林。

耿孤忠天地老,

萧萧衰鬓雪霜侵。

按图讲颂文山句,

千古英雄共一心。

从诗中可以看到,他在怀念苏武的时候,又讲诵文山(文天祥字文山)的诗句,因为他们是同一类型的历史人物,都是共一心的千古英雄,所以于谦讲到苏武时又想到文天祥。此时于谦的心已经是与英雄们的心息息相通了。另外,于谦还十分崇敬诸葛亮,后来他曾写过《过南阳挽孔明》:

三面英雄正角持,

孤臣生死系安危。

大星不向营前坠,

混一寰区未可知。

诗中对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和治国才干,充满敬佩,同时也显示了诗人的向往与追求。

永乐十二年(1414年),于谦参加乡试,结果名落孙山。归来后,于谦仍在三茅观刻苦攻读,越加勤奋,几乎是足不出户。

永乐十三年(1415年),于谦与众生员到孔庙谒拜祭祀孔子。督学佥事到场督察,由于他滥施威福,责生员过严,引起了生员们的鼓噪。在一片吵嚷声中,督学金事惶惧失措,掉入伴池中;诸生皆惊慌而散。只有于谦上前把他搀扶上岸。督学金事反而迁怒于于谦,要处分他。于谦从容地分辩说:“鼓噪者看到这种情景,早已走避,哪里还会留下来?您不处分鼓噪者是可以的,但却要加罪救您的人,这是为何?”督学感到理屈,无言以对,自然无可加罚。而于谦临事不惊,善于应对的名声,却传扬开来。

19岁的于谦与翰林董镛的女儿订婚。20岁时,于谦在科考中被取为第一名,补凛生。应试四书题所写的两篇文章,被时人广为传诵。

永乐十六年(1418年),21岁的于谦与董氏结婚。董氏夫人,知书达理,孝敬长辈,和睦邻里,持家勤谨俭朴,对丈夫体贴入微;夫妻感情甚笃,经过多年以后,感情还是恩爱如初。于谦在《寄内》的诗中,表达了这种感情: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相好。

生男与育女,所期在偕老。

我生叨国恩,显宦亦何早。

班资忝亚卿,巡抚历边徼。

自愧才力薄,无功答穹吴。

勉力效驱驰,庶以赎天讨。

汝居辇毂下,闺门日幽悄。

大儿在故乡,地远音信杳。

二女正娇痴,但索梨与枣。

况复家清贫,生计日草草。

汝惟内助勤,何曾事温饱。

而我非不知,报主事非小。

忠孝世所珍,贤良国之宝。

尺书致殷勤,此意谅能表。

岁寒松柏心,彼此永相保。

于谦由于忙于国事,对家难以兼顾,因此持家育子的重担都落到董氏夫人的身上,生活又很清贫,难怪于谦对夫人的严谨治家,表示了深切的感激!二人是松柏为侣,互爱共勉。

成婚这年的秋天,于谦参加乡试,结果未中。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23岁的于谦再次参加乡试,中第6名举人。高兴之余,于谦不敢松劲,谢绝一切宾客往来的交际,发愤攻读,准备参加明年的会试。

永乐十九年(1421年)春,董氏夫人力于谦打点好行装,送他赴京城参加会试。辛丑科会试的主考官是左春坊大学士杨士奇,翰林院编修周术等人,他们十分欣赏于谦的试卷,对文章中反映出的经济学问,十分看重,于是于谦联捷,中进士第。考官们对他以“国士”相待。

三勤政爱民

永乐二十年(1422年),25岁的于谦被选授为山西道御史,从此进入仕途,开始展示他济世的才能。

同年,于谦的长子于冕降生。任职、得子这一年对于谦来说,可算是双喜临门。然而,他既为朝廷命官,忙于政务,则无闲暇留在儿子身边,对他进行扶养教育。他只有把儿子寄养在杭州的双亲那里。在儿子13岁的时候,于谦写了一首《示冕》诗,寄给了他。诗中写道:

阿冕今年已十三,

耳边垂发绿鬓鬓。

好亲灯火研经史,

勤向庭闱奉旨甘。

衔命年年巡塞北,

思亲夜夜梦江南。

题诗寄汝司非无意,

莫负青春取自惭。

这是一首教育勉励儿子的诗,因为自己常奉朝廷之命,到外地巡视,无法在亲人身边,只好寄诗表达自己的心意,他愿儿子能在灯下苦读经史,在庭前好好孝敬祖父、祖母,不要辜负了大好的青春时光。

于谦虽在京师任职,却常常奉命出巡。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他奉命出使湖广,犒劳官军,兼带招抚川、贵地区的瑶、壮两族。于谦秉公严格地考核官兵功过,赏罚分明。第二年返京复命,上疏弹劾边防那些贪功的将吏,他们以草营人命。妄杀无辜来冒领军功,致使招抚不力。成祖闻听之后,下旨严责。于谦的廉干却得到时人的称赞。同年七月,成祖在出征鞑靼阿鲁台的班师途中病逝。仁亲继位,于谦及其双亲、发妻援例皆受封赠。仁宗在位不足一年即卒。宣宗继位,于1426年改元宣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