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贤人传
5844400000067

第67章 岳飞(4)

这首词充满了对敌人的无比痛恨和报仇雪耻的迫切心情,以及对恢复中原不可动摇的意志。词中不免流露出忠君思想,但岳飞的忠君是与爱国融为一体的。在他生活的时代,人们难以把皇帝和国家严格区别开来,特别是在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更把忠君当作爱国,把“勤王”当作救国。因此,这首词中的忠君思想丝毫不影响它成为传颂千古的爱国主义名作,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不屈的人民。

岳飞虽然渴望重提劲旅,再次北伐,但是眼病复发,他不得不将宣抚司的公事和军队的防务分别委托薛弼和张宪代理。他的两眼昏花痛苦,不能见光,居室的门窗挂上帘幔遮光。他闭门养病不久,金、伪联军又大举进攻岳家军新近收复的商、虢等地。

十月二十七日,金、伪侵犯卢氏县,统制官寇成几番杀退敌人,寡不敌众,请求岳飞星夜调兵增援。

十一月初一,金、伪进犯商洛县,守将贾彦告急。

十一月初四,伪齐五大王刘复率兵马侵犯襄阳、邓州等岳家军防地,统制官王贵告急,请求火速派兵马支援。

十一月十一日,金、伪兵马进犯信阳军,统制官崔邦弼见敌军兵马众多,一面固守,一面请岳飞派兵马增援。

各路告急的文书纷至沓来,岳飞怒不可遏,一面上奏朝廷报告敌情,一面抱病率大军过江迎战。

王贵的告急文书尚在途中时,董先与牛皋等将领率数千精锐部队已赶到前线,与刘复遭遇。刘复的气焰十分嚣张。牛皋几次要求出战,董先不但不准,反而命令大军急速后退,两天中接连退后了二百余里,牛皋等人憋了一肚子气。刘复不知是中了董先的骄兵之计,愈加骄狂,穷追不舍。结果第三天,董先突然宣布,决战的时刻到了。将士们斗志昂扬,向敌人发起凌厉的反攻。刘复毫无准备,被杀得晕头转向,仓皇溃败。刘复逃到唐州,以为摆脱了岳家军的追击,命兵马暂时休息。孰不知,又中了董先的埋伏。刘复大惊失色,夺路逃逸。岳家军缴获战马三千余匹,毙敌数千,大获全胜。

岳飞率军和董先、牛皋等会合后,乘胜挺进,前去攻打蔡州(治所汝阳,今河南汝南)。岳飞深入到蔡州城下,观察敌情,看到蔡州城墙坚固,壕水深阔,防御工事做得也很好,而且守军戒备森严。岳飞根据城防情况,又虑及自己兵力不足两万,又只带了10天的口粮,难以进行旷日持久的攻坚战,于是决定撤兵。

伪齐得知岳飞撤兵,派李成、孔彦舟等率军尾随其后,企图在追击中围歼岳家军,然后直捣鄂州。董先、王贵奉岳飞之命殿后,见敌军气势汹汹地追来,一面派人将敌情报告岳飞,一面选择山林险要之处埋伏下来,遇到敌人进攻,董先便命令一二队骑兵与敌军厮杀,战毕即撤回密林。如此反复几次,双方相持不下。傍晚时分,李成还在犹疑不定,突然间金鼓齐鸣,喊声震天,只见在暮色苍茫中,“精忠岳飞”的大旗正迎风招展。岳飞手拈银枪,威风凛凛地骑在马上,大声喝道:“李成,你中计啦,赶快下马投降,饶你一死!”李成见岳飞率大军杀到,吓得魂飞魄散,掉头逃窜了。

岳飞指挥大军追杀三十多里。杀死敌人一万余人,生俘伪齐大小将官几十人、士兵几千人,缴获战马、衣甲及器仗等数不胜数。对于被俘士兵,岳飞命令发给他们财物,抚慰他们,士兵们备受感动,欢呼而去。之后,岳飞统率大军,安然南撤,回到鄂州。

回到鄂州后不久,岳飞因为这次出征建立的功勋,再次受到褒奖,在绍兴七年(1137年)二月二十五日,官阶由检校少保晋升为太尉。

七被迫班师报国无门

刘豫几度南侵,连连败北。金统治者决定废黜刘豫这条无用的走狗,取消伪齐,采用“以和谈佐攻战”的策略,向宋廷呼吁和谈,并表示归还黄河以南的地区,以及徽宗的梓宫和皇太后即赵构的生母韦氏等。时局的变化,为宋军北伐提供了大好时机,朝廷上下企盼赵构能“上承天眷,下副人望”,采取果断行动,不失时机地定中兴之业。岳飞更是火速上书请缨北伐,要求抓住机会,长驱直入中原,收复失地。然而,宋廷的最高决策者赵构为了稳固自己的皇帝宝座,极力避免与金发生军事冲突,坚决反对北伐,积极主张议和。为了与金朝达成和议,赵构重新重用秦桧,于绍兴八年(1138年)三月,任命秦桧为右相兼枢密使。

秦桧与赵构沉瀣一气,在朝中排除异己,扶植党羽,向金统治者屈膝求和。尽管朝廷内外群情汹汹,万口藉藉,但赵构、秦桧之流仍一意孤行。在十二月,由秦桧代替赵构跪拜接受了金朝的和议“诏书”。就这样,赵构、秦桧之流违背人民的意愿,在抗金斗争相继取得胜利的形势下,把宋朝变成了金的属国,而赵构本人则甘做仰人鼻息的“儿皇帝”。

绍兴九年(1139年)正月,赵构以“和议”达成布告全国,大赦天下,以示庆祝。

赵构生怕拥有重兵、驻防在外的岳飞反对“和议”,特地将他的官阶晋升为从一品的开府仪同三司,并在制词中对他褒扬有加。赵构以为如此这番岳飞会缄口不语了。然而,岳飞的反应,却是他们始料不及的。

岳飞在接到朝廷的议和赦令后,按照惯例,应该上表致谢朝廷。在谢表中,岳飞满怀一腔热血,再次表述他一贯反对“和议”,坚持抗敌的主张。他列举大量的事实,说明金人贪得无厌,欲壑难填。为了暂时解除国家的危难而议和,绝不是长远之计。为了国家的前途,他坚决表示愿意制定方略,麾军北指,收复河东、河北,直捣燕云,为国复仇。这道“谢表”实际上成了讨伐投降派的檄文,它悲愤激昂,渗透了强烈的爱国热情,因而博得了人民的赞赏,很快传诵开来。秦桧读后,则恨得咬牙切齿。

接着,岳飞又上书给赵构,要求准许他带兵马去西京洛阳恭谒洒扫先帝的陵墓。洛阳是金朝退还给南宋的州郡之一,正好赵构已派定皇室的赵士和兵部侍郎张焘去做这件事,便同意了岳飞的请求。岳飞去西京的真实意图,正如他在另一道奏章中所说:“从靖康年间以来,北敌用一个‘和’字玩弄我朝十多年了,我们始终没有觉察他们的奸计,因而受害到如此地步。现在他们无缘无故请求讲和,国内必定有心腹之患,没有能力犯我边境;同时,刘豫刚被废黜,藩篱空虚,所以他们假意这样做。名义上是归还土地,实际上是把土地暂寄我朝。臣请求适当带领轻骑,随同两位使臣恭谒陵寝,乘此机会窥察敌人的虚实。”当赵构、秦桧明白了岳飞此行的真正用意时,惟恐他到西京会惹出麻烦,便以“大将需要坐镇军中,不能久离”为由,不准岳飞前往洛阳。

岳飞接到进秩为开府仪同三司的秩词时,又屡次三番地上表辞免,并表示对和议之事“不敢缄默”。他有力地指出:现在的形势,只能够引以为危,而不能引以为安;只足以令人担忧,而不足以使人庆贺;只应该训兵饬土,勉励他们谨备不测,而不宜论功行赏,被敌人耻笑。要求朝廷收回成命,以“保全臣节”。

岳飞的一道道奏章,呕心沥血,慷慨陈词,不但未能使赵构、秦桧之流回心转意,反而引起赵构的极大不满,秦桧更是切齿痛恨。

赵构、秦桧苟且偷生,偏安江南,歌舞升平的日子没过多久,正如岳飞预言的那样,金朝又在中原点燃了漫天战火。

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以兀术为首的金朝统治者撕毁和约,悍然对南宋发动全面进攻。这次进攻,以兀术为元帅,分兵四路同时南侵:聂黎贝堇出山东;撤离喝犯陕右;李成侵河南;兀术亲自统率精兵十万,和孔彦舟、郦琼等人并力进攻汴京。自从金朝归地以来,河南、陕西的守将大多是金与伪齐的旧臣。金兵一来,他们逃的逃,降的降,在短短的时间内,金朝归还的土地重新全部陷落。

五月下旬,金军兵临顺昌(今安徽阜阳)城下。新任东京副留守刘錡率部出城迎战,杀退了敌人几次凶猛的进攻,初战告捷。

月底,龙虎大王率援军三万多人马如潮水般涌来,将顺昌城团团围住,刘錡再次亲自披挂上阵,与城上守军密切配合,激战竟日,杀得金兵慌怖四奔,遗尸无数,又获大胜。

恼羞成怒的兀术亲自统率的十万精锐之师赶到顺昌,气焰十分嚣张,他折箭为誓,鼓噪士兵一定拿下顺昌城。

宋廷得到兀术进攻顺昌的消息,惊恐万状,马上由秦桧起草一道诏书,令刘錡“择日班师”。刘錡所部总共不过两万人,但这支部队的基干却是当年王彦旧部——威震太行的八字军,士气高昂,英勇善战。因此,刘錡胸有成竹,决定暂时不奉诏班师,准备与敌人决一死战。

刘錡面对兀术凌厉的攻势,沉着镇定,从容应战。全城军民经过数日的浴血奋战,毙敌无数,又大破兀术的王牌劲旅“铁浮图”和“拐子马”’。兀术伤亡惨重,他料定不能取胜,不得不仓皇溃逃。

正当刘錡与兀术鏖战于顺昌城下时,岳飞和朝廷之间函札往还频繁,他一次又一次地请缨杀敌,并再三要求赶赴朝中面陈用兵事宜,赵构没有同意,但接二连三地发出御札,说刘錡在顺昌屡有捷奏,但贼军源源不已,孤军迎敌恐难持久,命令岳飞速发精锐人马,星夜前去应援。

岳飞在鄂州整训浑队已经三年,他时时刻刻都在渴望纵马太行,挥鞭燕云,恢复旧疆,重振国威。他一接到赵构“乘机战胜”金军的亲笔诏书,立刻调兵遣将。他派遣张宪、姚政带领一支兵马,日夜兼程赶去驰援刘錡。他本人则在全面反攻的计划部署停当后,亲自统率大军,从鄂州出发,大举北伐。

六月十三日,岳飞所部统制官牛皋领兵深入京西境,与金军遭遇,敌人一触即溃,牛皋乘胜追击,攻城夺地,大败李成的金军。二十三日,统领官孙显在蔡州和淮宁府之间,打败了金军排蛮千户的人马。

此时,岳飞率大军浩浩荡荡地北移至德安府(今湖北安陆)。“精忠岳飞”旗和“岳”字军旗迎风招展,刀枪如林,战马嘶鸣,战士们精神抖擞,威风凛凛。岳飞在得到前线屡次胜捷的战报后,准备立即组织大规模的攻势,他盼望已久的与敌人决战的时刻终于来到了!

不料,就在这关键时刻,司农少卿李若虚作为赵构和秦桧的特使急急赶到军中,带来了赵构的诏书和口传密旨,命令岳飞“兵不可轻动”,必须立即班师回防。这时岳飞不啻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李若虚曾在岳家军中任过职,岳飞与他私谊很好,深知他为人正直,便据理力争,说明北伐中原,收复失地,在此一举。现在部队节节胜利,正不断向前挺进,应该继续进取故都汴京,然后北渡黄河,收复河朔旧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决不能半途而废。岳飞的话令李若虚深受感动。他激于大义,毅然对岳飞说:“事势既然发展到了这一步,当然只能有进无退。你继续进军吧!矫诏之罪,由我承当!”岳飞得到李若虚的支持,信心倍增,便按照原定计划,继续向北挺进。

岳飞不仅是一位身先士卒的战术家,更是一位高瞻远瞩的战略家。他对这次进军作战和战后的防守,作了通盘的考虑和布置。他将岳家军的十万精锐部队分为奇兵、正兵和守兵三个部分。奇兵是深入敌后的游击部队;正兵是担负正面战场作战任务的主力部队;守兵是留守后方的防御部队。他先出奇兵,命梁兴等人迅速暗渡黄河,去联结河朔,与义军配合,在河东、河北和山东敌后广泛袭击敌军。正兵由岳飞自己统率,手下有主将王贵、牛皋、董先和杨再兴等部,从鄂州分路向北挺进。同时,抽出部分人马和全部水军留守后方,负责千里江防,拱卫湖北、江东、江西三路。

闰六月十日,岳家军大部分已经陆续抵达今河南省中心地区,大规模战斗的序幕拉开了。

这时,从顺昌溃退下来的金将韩常,率领所部扼守着颖昌府(今河南许昌)。颖昌是襄汉通往汴京的必经孔道,岳飞决定先拔掉这个据点。他派张宪、傅选这二位能征惯战的将领担任主攻,经过一天的激战,于二十日收复了这座城市。

韩常率领残兵败将退守陈州。岳飞随后又派牛皋前去会合张宪,向韩常发起凌厉攻势,于二十四日力拔陈州。

二十五日,中军统制王贵派部将杨成等人去攻打郑州,与金军万户漫独化激战于郑州南郊。宋军奋勇作战,一举攻克郑州。七月一日,王贵再派部队直逼洛阳城下,当夜敌军弃城遁逃。翌日拂晓,又收复洛阳。

岳家军分兵进击,在短短四十多天的时间内,先后收复了陈州、颖昌、郑州、洛阳等重镇,从东南、西、南几个方向对汴京形成了弧形包围圈。岳飞清楚地知道,岳家军虽然歼灭了许多敌人、夺回了一些城市,但因占地比较广,造成兵力分散的弱点;同时,敌人的主力即兀术亲率的金军精锐尚未被消灭。因此,岳飞决定制定一项全歼兀术的计划。

兀术得知前线连吃败仗,不免有些心慌,立即在汴京召集各路将领,商讨对策。兀术说:“宋朝将帅都不难对付,惟独岳飞一军深入,将勇兵精,而且有河北忠义民兵响应作声援,其兵锋锐不可当。”决定寻找机会,与岳家军决一死战。

岳飞从探子的报告中,知道了敌人的意图,他鼓励将士说:“金虏已黔驴技穷。即使探子所报属实,也不值得害怕。”他有意分散兵力,仅以少数轻骑驻守郾城(今河南部城),故意把防御力量十分薄弱的郾城暴露给兀术。

兀术侦察到岳家军在郾城的弱势,便集中几路精锐人马,取捷径包围了郾城,妄图一举摧毁岳家军在部城的大本营。

七月八日,兀术所部一万五千余骑兵与岳飞亲自统帅的亲卫部队背嵬军等,在郾城以北二十多里的地方遭遇了。

两军对垒,各自摆开阵势。岳飞首先命令长子岳云道:“你带领背嵬、游奕两支骑兵直闯敌阵,一定要得胜;否则,先斩你的头!”岳云得令,挥舞双锤,冲向敌群,与金将鏖战几十回合,打败金将,杀死大批金兵,缴获战马几百匹。勇将杨再兴单枪匹马,像一支离弦的箭冲入敌阵,打算活捉兀术,负伤几十处,杀死敌军几百人,又杀出敌阵。

兀术眼见不能取胜,决定孤注一掷,出动“铁浮图”和“拐子马”这两支骑兵,共15000人,向岳家军杀来。“铁浮图”又称“铁塔兵”,是头戴双层铁盔,身披重甲的骑兵,以三匹马为一组,用皮带相连;他们的后面放着拒马子,用来阻止战马后退,战马每前进一步,拒马子便前移一步。铁浮图常常担任正面冲锋的任务,推进时就像一堵铁墙,对敌军造成极大的威胁。铁浮图的左、右两翼,配备着叫做拐子马的轻骑兵,常常在跟敌军战斗到白热化时突然出击,往来冲杀。这两支骑兵是女真贵族赖以攻战的重要支柱。兀术曾用这两支骑兵多次大败宋军,因此有“常胜军”的称号。仅在顺昌被刘錡打败过,但经过短期的补充和训练,重新组成了战斗队伍。这次,兀术故伎重演,又出动这两支骑兵,妄图一举消灭岳家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