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和非洲古代,击鼓传信是最早最方便的办法,非洲人用圆木特制的大鼓可传声至三四公里远,再通过鼓声接力和专门的击鼓语言,可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消息准确地传到50公里以外的另一个部落。
1793年,法国查佩兄弟俩在巴黎和里尔之间架设了一条230千米长的接力方式传送信息的托架式线路。据说两兄弟是第一个使用“电报”这个词的人。1832年,俄国外交家希林在当时着名物理学家奥斯特电磁感应理论的启发下,制作出了用电流计指针偏转来接收信息的电报机。1837年6月,英国青年库克获得了第一个电报发明专利权。他制作的电报机首先在铁路上获得应用。
美国画家莫尔斯在1832年旅欧学习途中,开始对这种新生的技术发生了兴趣,经过3年的钻研之后,在1835年,第一台电报机问世。但如何把电报和人类的语言连接起来,是摆在莫尔斯面前的一大难题,在一丝灵感来临的瞬间,他在笔记本上记下这样一段话:电流是神速的,如果它能够不停顿走10英里,我就让它走遍全世界。电流只要停止片刻,就会出现火花,火花是一种符号,没有火花是另一种符号,没有火花的时间长又是一种符号。这里有3种符号可组合起来,代表数字和字母。它们可以构成字母,文字就可以通过导线传送了。这样,能够把消息传到远处的崭新工具就可以实现了。
随着这种伟大思想的成熟,莫尔斯成功地用电流的通、断和长短来代替了人类的文字进行传送,这就是鼎鼎大名的莫尔斯电码。1843年,莫尔斯获得了3万美元的资助,他用这笔款修建成了从华盛顿到巴尔的摩的电报线路,全长64.4公里。1844年5月24日,在座无虚席的国会大厦里,莫尔斯用他那激动得有些颤抖的双手,操纵着他倾十余年心血研制成功的电报机,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份电报。
学生军训的由来
当今世界上,无论是战火不断的国家,还是处于和平环境的国家,都十分重视学生军训,不仅设立了健全的组织机构,而且还制定了相配套的大纲、教材和实施方法。
学生军训,在我国可追溯到古代的奴隶社会。据《礼记》、《周礼》等记载,西周官学已有“国学”与“乡学”之分,并有小学和大学两级。西周大学,以习武为主,教师一般由军官担任。军训主要内容是习射,即学射箭,驾御五种战车的方法等。这是我国古代最早对学生进行军训的记载。以后各朝代都有过对学生实施军训的记载。在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也实行了童子军训练制度,并规定了童子军军事训练的内容和管理制度。
1955年7月,我国颁布第一部《兵役法》,第一次从法律上作出了在大学生、高级中学学生中进行军事训练的规定,并从同年冬季起,首先在北京体育学院、北京钢铁学院进行军训试点,后又增加了北京邮电学院等12所高等院校。在两批14所高等院校中,进行了21个军事专业课题的训练,受训学生达1万多人。
纳粹标志的由来
“卐”是上古时代许多部落的一种符咒,在古代印度、波斯、希腊、埃及、特洛伊等国的历史上均有出现,后来被古代的一些宗教所沿用。最初人们把它看成是太阳或火的象征,以后普遍被作为吉祥的标志。随着古代印度佛教的传播,“卐”字也传入中国。这个字梵文读“室利踞蹉洛刹那”,意思是“吉祥海云相”,也就是呈现在大海云天之间的吉祥象征。它被画在佛祖如来的胸部,被佛教徒认为是“瑞相”,能涌出宝光,“其光晃昱,有千百色”。
希特勒选“卐”字做标志的原因,有几种说法。一说是根据纳粹党名设计的。纳粹党的意思是“国家社会党”,在德文中“国家”和“社会”的字头都是“s”,两个字头交错重叠在一起,就形成了“卐”字形状。不过,佛家“卐”是金色,纳粹“卐”是黑色。另一种说法是美国学者罗伯特·佩恩提出的。佩恩认为,希特勒从小就有一种崇拜权威、追求权力的强烈欲望。小时候,他家附近有一座古老的修道院,修道院的过道、石井、修道士的座位以及院长外套的袖子上都饰有“卐”字标志。希特勒崇拜院长的权势,把“卐”视为院长权威的象征,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像院长那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佩恩认为,这是他后来选用“卐”字做党旗符号的原因。
还有一种说法是,希特勒受到一个名叫“新圣堂骑士团”反犹太组织的影响。这个组织认为,雅利安人是最优秀的民族,必须保持其纯洁的血统,世界才有希望。这与希特勒的观点是一致的。这个组织的发起者是一个传教士兼占星家,他为希特勒占卜,预言他日后将是震憾世界的人。听了这些话,希特勒很振奋。这个组织的标志符号就是“卐”字。所以,他在后来设计党旗时,选用了这一符号。
“国家863计划”名称的由来
1986年3月3日,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老科学家给中共中央写信,提出要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发展我国的高技术的建议。
这封信得到了邓小平同志的高度重视。经过广泛、全面和极为严格的科学和技术论证后,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了《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纲要》。从此,中国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纲要坚持“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方针,选择了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7个高技术领域作为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重点(1996年增加了海洋技术领域)。其总体目标是:集中少部分精干力量,在所选的高技术领域,瞄准世界前沿,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带动相关领域科学技术进步,造就一批新一代高水平技术人才,为未来形成高技术产业创造条件。
商标的由来
2000多年前,我国工匠为了区别自己的劳动,就在产品上铭刻姓名和记号,牧民在牧畜上烙印,以此来辨认,这些都可称是商标的雏形。
我国最早的商标,可追溯到北宋时期,当时济南有家姓刘的针铺店,以石兔作为商标,颇负盛名。这个商标是用铜版印刷的,近似方形,中间绘有白兔捣药图,画像鲜明突出,很吸引人。
图画的上端横写着店名——济南刘家功夫针铺,两侧写有“认门前白兔儿为记”的条幅;图下摆从左到右写着有关于经商范围、方法和质量要求的告白:“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不误宅院使用,客转为贩,别有加饶,清记白。”这简单生动的文字和图画,真不失为是一则典型商标图案。
国外最早的商标是公元1473年出现在英国伦敦街头的张贴印刷商标,比我国刘记针铺商标要晚好几百年。国外最兴师动众设计的商标,当推美军石油公司的商标,他们用重金聘请了许多专家,调查了55种语言和大众的心理,从1万余个罗马字组成的商标中选出1个,历时6年,耗资达140万美元。从中也可以看出商标的重要性。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商标法,是公元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颁布的《商标注册试办章程》。新中国在1983年3月3日开始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标志我国贸易市场正在走向成熟化、正规化。
美元简写符号“$”的由来
“$”是美元的简写符号,即元(DOLLAR)的缩写。相传原先欧非两大洲是与直布罗陀地区相连的,后来才被希腊神话中的大力士赫格里拉开。16世纪初,西班牙依据此神话铸造了一种银币,银币一面图案是两根柱子,它们分别代表直布罗陀海峡两岸陡峭的山岩,于是,这种银币就被称作“双柱币”。后来铸造的“双柱币”又在两桩上缠绕了一条卷轴,形成“$”形。以后这种币流传到美国,被美国人称为“DOLLAR R”,后来美国采用“DOLLAR”作用美国货币单位,并以其图案中的两根柱子和缠带为标志,从此,“$”就作为美元的简写符号传遍全世界。
学校的由来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已有“图书文字”和“象形文字”了。有了文字自然会有专门传授知识和学习的机构,当时称为“成均”,这就是学校的最初萌芽。
到了夏代,则有了正式以教为主的学校,称为“校”。孟子说:“夏日校,教也。”还有“序”,又分“东序”、“西序”,前者为大学,在国都王宫之东,是贵族及其子弟入学之地;后者为小学,在国都西郊,是平民学习之所。商代生产力日益发展,文化日趋进步,科学日渐发达,因之学校又有增加,称为“学”与“瞽宗”。“学”又有“左学”、“右学”之别,前者专为“国老”而创,后者专为“庶老”而设。国庶之界在于贵族与平民。“学”以明人伦为主,“瞽宗”以习乐为宗。
西周是奴隶社会鼎盛时期,学校组织比较完善。当时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国学专为贵族子弟而设,按学生入学年龄与教育程度分为大学、小学两级。乡学主要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而定。因地方区域大小不同,亦有塾、庠、序、校之别。一般情况下,塾中优秀者,可升入乡学而学于庠、序、校;庠、序、校中的优秀者或升入国学而学于大学。国学为中央直属学校,乡学是地方学校。
后来,人们专用塾称呼私人设立的学校,叫私塾。庠、序成了乡学之名。学则和校合并,成为教育机构的通称,一直沿用到现在。
期货市场的由来
1848年,美国82位商人发起组织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最主要的目的是改进运输与储存条件,为会员提供信息,这是现代期货交易的雏形。1865年,交易所推出第一张标准化合约,同时实行保证金制度(不超过合约价值的10%),这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制度创新。1882年,交易所允许以对冲方式免除履约责任,增加了期货交易的流动性。这也使得期货交易的制度进一步完善。
最早的金属期货交易诞生于英国。1876年成立的伦敦金属交易所,开金属期货交易之先河,其中以铜最为着名,至今依然是国际有色金属市场的晴雨表。
20世纪70年代以来,期货交易的品种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金融期货发展迅速。期货选择权交易出现并得到了迅速发展。1982年10月1日,美国长期国债期货期权合约在芝加哥交易所上市,引发了期货交易的又一场革命。目前,国际期货市场上的大部分期货交易品种都引进了期权交易方式。
“七十二行”的由来
“七十二行”的说法,是人们常以此来比喻社会上的各行各业。据宋周辉撰《清波杂志》所载,我国唐代的行业为“三十六行”,即:宫粉行、肉肆行、成衣行、玉石行、丝绸行、珠宝行、纸行、鲜鱼行、海味行、文房用具行、竹木行、茶行、酒米行、铁器行、针线行、顾绣行、汤店行、药肆行、陶土行、扎作行、件作行、巫行、驿传行、棺木行、故旧行、皮革行、酱料行、网罟行、柴行、花纱行、彩舆行、杂耍行、鼓乐行、花果行等。
徐珂在其着作《清种类钞·农商类》中说:“三十六行者,种种职业也。就其工而约计之,曰三十六行,倍之则为七十二行,十之则为三百六十行。”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上说:“杭州三百六十行,各有市语。”
由此可见,人们常说的七十二行、三百六十行等,并非行业的具体数字,不过是各行各业的概称而已。
广告的由来
“广告”一词来源于拉丁文,意思是“我大喊大叫”。几千年前,伴随着埃及、印度、希腊、中国四大文明古国的商品生产交换活动,广告应运而生。约公元前3000年,古代巴比伦商人对靠岸的运载商品只以“喊叫”的方式招买主,这可能是最原始的广告形式。公元前1000年,在古埃及出现了最早的用芦苇纤维制造用手写描述商品信息的“广告传单”。我国的印刷术传到西方后,极大地促进了西方广告活动的发展。1415年德国人古顿伯尔格发明了金属活字排版印刷术极大推动了欧美广告的发展。1480年,英国出现了最早的英文广告印刷传单,这比我国晚500多年。1609年英国在《新闻周刊》上刊发了第一篇报纸广告,内容为“寻马悬赏启示”。
储蓄的由来
在我国,“储蓄”一词,始见于《后汉书》:“左者急耕稼之业,致来耜之勤,节用储蓄,以备凶灾。”这里的储蓄指的是积谷防饥,和今天说的储蓄金钱,内容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就勤劳节约和有备无患这两方面来说,其意义实际上是一致的。
说到储蓄金钱,我国古代有一种工具叫做“扑满”。它是用泥土做成的,只有入口,没有出口。钱币从入口投进去,待到积满之后,便把它敲碎,取出备用(扑是击破的意思,“满则扑之”,所以叫做“扑满”)。这种积钱的方式好在积零成整、积少成多,便于推广。因此,一直到现在还有人沿用它。
设专门办理储蓄的机构大致起自唐代,当时的柜坊仅替人保管钱币。明清时,大商人为了筹集资金,设立了钱庄、银号,接受存款,并付给存户一定利息,此即储蓄业的开端。
彩票的由来
清朝末年,曾任驻美国、西班牙、秘鲁大使的崔国因于1890年农历三月赴西班牙递交国书期间,对西班牙作过详细考察,他在其《出使美、日、秘日记》中记载了有关彩票的由来。
西班牙原系老牌帝国主义国家,在世界各地占有许多殖民地。后来国势日衰,财政入不敷出。为了填补空虚的国库,课金如牛毛,无论何人都按每月收入多寡缴税,舟、车、狗、马以及上饭馆都要纳税,剧院上等座按票价1/10抽税。政府还发行彩票奖券以敛财。其所售彩票款,提取1/4充国库,每年进款500万比塞塔左右,成为国家一大财源,余者提除用费外,分一二三四五等给中彩者。抽签办法,与现在大致相同:把号数和彩码分别放在两个空球之中,一球出号码,另一球出彩码。如一球摇出头彩,另一球摇出一号,则一号中头彩,一球摇出无彩,另一球摇出二号,二号则无中。当时用儿童转球,凡持彩票者均可以参观,当众开奖。因无舞弊,又迎合人们的侥幸心理,买彩票者颇多。
西班牙彩票渐行渐广,打进了“国际市场”,法国、德国等也相继效仿。而美国却于1890年正式宣布禁止彩票入口,不准邮寄,不准银行兑换,不准携带进口,一经查获,全部没收。西班牙彩票约在19世纪60年代初起也在我国上海发行。开始每年得利银48万两;到19世纪90年代每年得利银近100万两;到19世纪末,其敛耗我国民财约白银二三千万两,由于清政府不闻不问,银钱大量外流,损失颇重。
银行的由来
英语“银行”一词源于拉丁语“长板凳”。中世纪中期的欧洲,国家之间以及城乡之间日益频繁的商品交换通过定期集市进行。当时的欧洲货币种类繁多,币质低劣,伪币横行,于是,就出现了专门鉴定、估量、兑换货币为业的钱窗,称为兑换人。异地买卖携带大宗钱币非常不方便,且不安全。于是商人就把自己要带的巨额货币交给兑换人,由兑换人开出凭据,商人在经商地以凭据兑取他所需的当地货币,这种凭据就是最早的汇票。
有时,需要现款的商人还可以向兑换人借款,由借款人出具期票给兑换人,按期票规定的日期归还,并付给利息。这样,信贷业务开始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