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万事由来
5841400000072

第72章 人文历史篇(19)

在19世纪后期,不同的政治派别不谋而合地提出了大体相同的口号,当然不是偶然的巧合。这表明“振兴中华”那时已经是时代的要求,人心之所向。许多志士仁人正是在“振兴中华”口号的鼓舞下,投入爱国斗争中。

“红军”一词的由来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沿用北伐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这一番号。“八七”会议后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部队称为工农革命军。同年11月13日,数万人参加的湖北黄麻起义,部队称农民自卫军。14日清晨,在吴光浩、潘忠汝、戴克敏等领导下的农民自卫军,一举攻克黄安县城,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黄安县劳民政府。当地老百姓为之兴高采烈,扬眉吐气,在县劳民政府门前亲手挂起了绣有镰刀、斧头的红旗。当地着名书法家吴兰阶兴致勃勃,挥毫疾书一幅对联:“痛恨绿林,假称白日青天,黑夜沉沉埋赤子;光复黄安,试看碧云紫气,苍生济济拥红军。”这幅对联贴在县衙大门两旁。表示颜色的10个词巧妙地镶嵌在对联里,唯独用红色象征革命部队农民自卫军。从此,“红军”的称号开始使用。

1927年12月11日,张太雷、叶挺、叶剑英等领导的广州起义,部队打出了工农红军的旗帜。1928年4月底,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和湘南农民军到达井岗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胜利会师,成立了当时最强大的一支工农武装,组成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5月25日中央发布《中央通告第五一号——军事工作大纲》,明确规定:“可正式命名为红军,取消以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不久,毛泽东、朱德又根据中央6月4日“关于你们的军队,可正式改称红军”的指示信,正式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改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接着,全国各地的工农革命军先后奉命改称为红军。

黄梅戏的由来

作为地方戏曲的一种,安徽黄梅戏流传很广。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它起源于安徽。其实,黄梅戏的真正故乡是与安徽省接壤的湖北省黄梅县。

明清以来,特别是清朝乾隆至道光年问,黄梅县水灾频仍。灾民为了生活,背井离乡,采用唱道情、打莲花落等表演形式沿途卖唱,并与当地说唱艺术,如青阳腔和徽戏结合。这样,就把黄梅戏传播到了皖、鄂、赣3省50余县。后来,黄梅戏在安徽安庆地区得到进一步发展,并逐渐成为全国人民喜爱的地方剧种之一。

“龙套”的由来

按戏曲的习惯,有些行当的角色,是以穿戴服装名称来命名的。如旦角“青衣”就是因常穿青褶子而得名的。衙役因常穿青袍得名“青袍”。龙套也是如此,龙套穿的虽有红、黄、绿、蓝、白、黑各色,但都是绣龙的,所以叫“龙套”。

也有人认为,因为早年在神话戏里有跳龙形,如《金山寺·水斗》,这些跳龙形是龙套来演,是龙套的专行,所以叫“龙套”。着名京剧琴师徐兰沅先生认为这种说法不妥。他说,因为在旧社会什么事情总是把皇帝放在第一位,由于有些演员在演皇帝侍从时,穿绣龙的帔。虽说,出场时侍从是第一个,只能说是龙指皇帝前面的套子而已,“龙套”这个词就传下来了,并无深奥意义。还有人说,从前并没有这一行,由于有了名角制,一些群众角色名演员不演,就形成有些人专门演群众角色,后来就发展成了专行,而且还有“头儿”。举凡一场戏要几堂龙套可和“头儿”联系,由他来调配。而在场上表演,也以头旗为王,二、三、四旗为副。这种专行专业还有了组织,有时,他们不属于戏班,今天在这个班子,明天在那个班子,流动性很大。原来,龙套还讲究唱、表演,慢慢地就只在台上走和跑而已。关于这方面的说法还很多。总之,在戏曲舞台上演群众角色的,但又不是单独的演“零碎儿”的角色就是“龙套”。具体地说,他们不是一个人演一个角色,而是演一个“集体”的角色。

“梨园弟子”的由来

以前常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弟子”,其实,这种称谓最早并不是指戏曲演员,而是指乐器演员。《新唐书·礼乐志》上有这样一段记载,唐玄宗李隆基喜欢音乐,精通音律,尤其欣赏清雅的《法曲》,于是,他就挑选了300乐工在皇宫里的梨园专门教他们演奏《法曲》,李隆基亲临指导,称这些乐工为“皇帝梨园弟子”,这就是“梨园弟子”的由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末明初高则成的着名戏曲《琵琶记》有一句开场白:“今日梨园弟子,唱演琵琶记。”可见已是指戏曲演员了。

皮影戏的由来

在中国,皮影戏又名“灯影戏”、“土影戏”。在土耳其被称做卡拉格兹戏。皮影是广大群众极为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皮影的制作在河北唐山、滦县及陕西干县等地比较普遍,陕西皮影还分成西路和东路,造型风格上各有不同。皮影戏在我国起源很早,传说汉武帝的妃子李夫人死后,武帝时常想念,有个叫少翁的人,仿造了李夫人的形象,用灯光照射到布帐上,武帝看到布帐上的人影,很像死去的李夫人,非常高兴。这可能就是皮影戏的雏形。南宋时期,开封和杭州等地有许多影戏棚,演出三国故事等,非常受欢迎。元代时我国的皮影戏流传到了缅甸、波斯、爪哇等地。清代乾隆时,在中国传教的法国神父,又把中国的皮影戏带到了法国,演出时就叫做“中国皮影”。

后来又传到了英国和德国,在欧洲曾轰动一时。皮影戏中用人来操纵的皮质人形,称为皮影。最初是用素纸雕刻成形,后来采用羊皮或驴皮制作,先把皮子刮薄,雕出形象,再染色和上油,然后通过灯光照射,在幕上映出皮影人的影像。皮影人一般高约一尺,身上有若干关节,用胡琴弦绞连,安装上三至五根钢质细杆,表演者在幕后操纵,通过灯光投影,非常生动和逼真。音乐伴奏和歌词也都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腔调。由于是在平面的布幕上进行投影演出,只能左右动作,因此皮影人物大多为侧面造型。

皇帝的由来

在秦以前的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即西周与东周时期),周王只是直接掌管王畿周边的地区;对其他的区域,是通过各个诸侯国间接地掌管,并无实际的权力。这些诸侯国的掌管者,就称为“王”。

皇帝一词是从秦始皇开始使用的。秦国从公元前230年开始至公元前221年结束,陆续吞并了中原的六个国家,实现了中华民族第一次大统一,建立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帝国。秦王嬴政为了显示自己的不朽功绩,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中个取一字——组成“皇帝”一词;而他自己是秦帝国的最初建立者,故而自称“始皇帝”。

称弟子为“桃李”的由来

春秋时,魏国有个大臣叫子质,他得势的时候,曾培养和保举过不少的人,后来因为得罪了魏文侯,便独自跑到北方去。

在北方,子质遇见一个叫子简的人,就向他发牢骚,埋怨自己培养的人不肯为他出力,以至于流落北方。子简笑着说:“春天种下桃树和李树,夏天可以在树下休息纳凉,秋天还可以吃到果子;可是你春天种下的是蒺藜一种带刺的植物,不仅不能利用它的种子,秋天长出的刺还会刺入。所以君子培养人才,要像种树一样,应该先选准对象,然后再加以培养。”尔后,人们就把培养人才称作“树人”;把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称为“桃李”。

“男子汉”的由来

人们之所以把男子称为汉,还得从西汉时谈起。西汉时期,北方的匈奴族不断侵扰我国的边境。到了汉武帝时期,国力不断强盛,在抗击匈奴的战斗中,西汉的士兵们都非常勇敢,所以匈奴兵把汉朝的士兵称作“汉儿”或“好汉”。作为与“女子”相对的另一个词,“男子”早已出现,随着“好汉”的出现,人们渐渐地把“男子”和“好汉”联系起来,组成“男子汉”一词,作为对男性的一种称呼。

“公主”与“驸马”的由来

周宣王执政时期,无论平民百姓,还是王公贵戚的女儿出嫁时,都要有主婚人,诸侯王的女儿也不例外。以前都是父亲主持女儿的婚事,可是周宣王想,自己身为一国之君,如果亲自给自己的女儿主婚,就会降低自己的身份。最后在大臣的建议下,让次于他的“公”来为他的女儿来主持婚礼。渐渐地,人们就把皇帝的女儿称为了公主。

“驸马”一词是人们对古代封建帝王的女婿的称呼。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经常到各地出巡,每次出巡都有一大群文臣武将前呼后拥,好不威风。但是有一次却遭到别人的刺杀,虽然只是刺中了副车,但是秦始皇却受到了很大的惊吓。他认为“真龙天子”的行踪是不能让外人知道的,为了防止刺杀事件的再次发生,在以后的出巡中,他乘坐的车子不但时常不停地变换,而且安排了许多副车。即使这样,他还觉得不够安全,特地设了个替身,让他坐在“副车”上。但是为什么不选别人,而选皇帝的女婿坐在副车上呢?那是因为女婿是皇室的人,比其他外姓人,更安全些。由于皇帝的女婿大都担任替身乘坐副车,随同皇帝出巡各地,渐渐地,人们就把皇帝的女婿称作“驸马”。

“太上皇”的由来

“太上皇”这个名称是皇帝对未去世的传位给他的原来皇帝的尊称。早在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自封为始皇帝后,便追封自己的父亲秦庄襄王为“太上皇”,以表示他对死去的先王的尊崇。这是太上皇称呼的最早应用,但并未形成制度。

汉高祖刘邦打下江山,做了皇帝,便衣锦还乡,以示乡里。当他去拜见自己的父亲太公,太公挟着扫帚站在门口,倒退着将刘邦迎入家门。刘邦见此,总觉得不够孝敬,急问因何事竟至如此?太公说:“您贵为天子,谁敢不敬?我虽是您父亲,也不过是一个平头百姓。平头百姓不敬皇帝,可是要杀头的啊!”刘邦好说歹说,太公只是不听。刘邦对此感触很大。事后,有人讲到秦始皇曾尊死父为“太上皇”,建议封太公为“太上皇”。刘邦听了极为满意,马上举行大典,将太公扶上“太上皇”位。

称“太上皇”,而不称太上皇帝,是因为这只是对活着的父辈的尊崇,而且父辈并不参与治理国政。自此以后,“太上皇”这一称呼就成了一种制度,历代诸帝都沿用这种做法。有些皇帝在活着的时候,就将皇位传给了后人,后人做了皇帝后,退了位的先皇也被尊为“太上皇”。

“鼻祖”的由来

“鼻”的本字原为“自”字。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自”字都像人的鼻子的模样。在古时,“自”和“鼻”的读音是一样的,许慎《说文解字》载:“自,读若鼻。”“自”在古文中一般作第一人称代词即解为自己,既然“自”字作了人称代词了,那么要写“鼻子”的“鼻”时,又该用那个字呢?于是又另造了一形声字代替,在“自”字下加了一个声符“界”,就出现一个新字“鼻”。从此,“自”和“鼻”就有了不同的分工了。自的本义是“鼻子”,人们常常说到自己的时候指着鼻子。还可以引申为介词“从”、“自”,再引申为动词“始”。《说文》里有“今俗以始生子为鼻子”的说法,就是把生的第一个儿子称“鼻子”。这里的“鼻”字的意思即第一、最初或开始的意思,这个意义正是从“自”而来。所以最早的祖先、创始的祖先就称“鼻祖”。

“先生”的由来

历史上各个时期,对“先生”这个称呼是针对不同对象的。《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注解说:“先生,父兄也。”意思是有酒肴,就孝敬了父兄。《孟子》:“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这一“先生”是指长辈而有学问的人。

到了战国时代,《战国策》“先生坐,何至于此”均是称呼有德行的长辈。

第一个用“先生”称呼老师的,始见于《曲礼》:“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先生,老人教学者。”今称教师为“先生”,源于此。汉代,“先生”前加上一个“老”字。清初,称相国为老先生,到了乾隆以后,官场中已少用老先生这个称呼了。

辛亥革命后,老先生这个称呼义盛行起来。交际场中,彼此见面,对老成的人,都一律称呼为老先生。现在,妻子多自称自家丈夫为“先生”。对别的妇女的丈夫也叫“先生”。

有时候,先生也不一定完全指男士,德高望众的女性也有被称为先生的,比如“宋庆龄先生”。

“大千世界”一词的由来

“大干世界”源自佛教术语。佛教经典认为,人类居住的世界,中心在须弥山,须弥山是古印度传说中的一座山,在它周围四方有东胜神、南赡部、西牛货、北俱卢四个洲。人就住在南赡部洲。以须弥山为中心,以铁围山为外缘,就是一个“小世界”;一千个“小世界”合成“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合成“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合成“大干世界”。而它们统称为“三千大千世界”。随着佛教的传播,这一佛教术语也逐渐成为俗语,泛指广大纷繁的世界。

吉他的由来

吉他,被人们称为“乐器王子”,英文为“guitar”,又称六弦琴,是一种很古老的弹拨乐器。对于它的起源,人们说法不一,但较多人认为它原是阿拉伯的古代乐器,名叫乌德。14世纪以前,摩尔人把它带到西班牙,后来由西班牙琴制作者改制成维忽埃拉琴,它被公认为是吉他的前身。16世纪,西班牙出现最早的五弦吉他,当时在西班牙和法国宫廷里风靡一时。由于它的外观华丽,演奏方便,很快在欧洲盛行起来。18世纪,在德国和意大利出现了六弦吉他,也就是现代通行的吉他,使吉他逐渐进入兴盛时期。20世纪初传入我国。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吉他备受年轻人的欢迎。现在,又出现了新型吉他——电吉他,它以悠扬、圆润的乐音和丰富的表现力,赋予了吉他以新的生命力,成为“乐器王国”的骄子。

小提琴的由来

小提琴被称为“乐器之后”,是西洋乐中最重要的乐器之一。提琴这种乐器由来已久,究竟是谁发明了小提琴,无从考证。人们在1550年的一幅壁画上找到了一把有三条弦的小提琴,这是至今能见到的最早的小提琴样子。一直到17世纪,意大利克雷蒙那的制作大师阿玛蒂才将小提琴定型为今天人们使用的的形状、尺寸,并使用4条琴弦。

钢琴的由来

古希腊有一种乐具,是供音乐家审度音律和研究乐理用的。它是在一块木板上绷上几根丝弦,弦下边支有弦马,可以移动测量声音。这种乐具便是钢琴的祖先。到了14世纪,它发展成古钢琴,与我国扬琴很相似。同时发明的钢琴还有好几种,但此时的钢琴与现代钢琴还有天壤之别。

1709年,在意大利北部佛罗伦萨地区,乐器制造家克斯托福里发明了更为先进的钢琴,首次采用有击弦小槌的键盘装置,使钢琴产生了延续很久、强度不同的音响。这种钢琴就是现代钢琴的基础。到19世纪初,就被广泛采用了。

钢琴在19世纪20年代以后还在不断改进。1821年,法国埃拉尔改进了打弦机的结构,使钢琴在演奏中可以迅速重复地击弦发音,从而可以演奏技巧复杂的作品。此后,又经过许多乐器制造家和音乐家的努力,到1855年,钢琴得到了显着的改良,如采用毛毯代替鹿皮裹在木槌上,琴弦交叉排列等。100多年来,它的基本构造几乎没有多大的改变。

钢琴于1580年传入我国。孔德的《外国音乐流传中国史》一文中记载:“明万历八年,利玛窦(意大利传教士)献其国乐器……所为琴,纵三尺,横五尺,藏椟中弦七十二,以金银或钢炼之为弦,齐有柱通于外,鼓其端而自应。”

交响曲的由来

交响曲,也称交响乐,其含义源自于希腊文“一起响”。据载,中世纪时,这词也曾表示是两个以上音的和谐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