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万事由来
5841400000043

第43章 社会万象篇(14)

当你在城市的街道上漫步时,你会看到在拐弯、T字、十字等路口的路面上,画着一道一道的白线,这就是人行道线。因它洁白、醒目,像斑马身上的白斑纹,因而又称为斑马线。这是为了维护交通安全、保障人身安全和人们的家庭幸福而画的交通标志。它告诉你,当你要横穿马路时,必须从人行横道上走过。

那么,你知道第一条人行横道线的由来吗?早在古罗马时代,意大利庞贝市的一些街道上,人、马、车混行,交通经常堵塞,事故经常发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把人行道加高,使人与马、车分离。后来,又在接近马路口的地方,横砌起一块块凸出路面的石头,叫做跳石,作为指示人通过的标志。行人可以踩着跳石穿过马路,而跳石刚好在马车的两个轮子中间,马车可以安全通过。

19世纪出现了汽车。汽车的速度及其危险性都超过了马车,所以,跳石已与此不相适应了。经过多次试验,于19世纪50年代初在英国伦敦的街道上,首先出现了当今这种横格状的人行横道线,这就是第一条人行横道线的由来。从它出现到现在,对指示车辆、行人在街道上有秩序的行进和停止,对减少交通事故和保护人身安全起了很大的作用。

铁路轨距的由来

大多数国家所采用的铁道轨距都是1.435米。为什么大家都采用这样一个宽度呢?

说起来也非常有趣,这要追溯到2000多年前。原来,古罗马战车的车轮就是这个宽度。公元前55年,古罗马的军队曾经乘这样的战车,侵入了不列颠,结果使当地人仿制了不少这样的战车。这样一来,在英国的道路上,到处都印上了1.435米的车辙。后来,为了使四轮马车能够沿着这种车辙行驶,也制成同样的宽度,最后相沿成习,当英国出现火车时,也采用了这个宽度。

车辆左右行驶的由来

车辆一般靠右行驶,它起源于欧洲大陆,规定当时军人和军队一律靠右侧行走。这是因为当时的欧洲军人都是左手持盾牌,右手执矛和剑,实行靠右侧行走的规定,双方在路上相遇时,可在对方持盾牌的一侧走过,避免冲突和误会。后来,这项规定专用于交通上,并一直沿用下来。有趣的是,在当今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的车辆不是靠右侧而是靠左侧行驶。这是由于中世纪的风俗对交通规则产生的影响。因为那时,人人从左侧上下马,上马石都置放在左侧路边,因而骑士往往沿路左行。据此,1772年,英国便立下了一切车辆靠左行驶的法规。19世纪,英国车辆左行法规对欧洲一些国家产生了影响,甚至被亚洲部分国家和太平洋岛所沿用。

交通信号红、黄、绿三色的由来

在城市街道路口和铁路线上,交通信号为什么都是红、黄、绿三种颜色呢?这是人们经过研究和实践并根据光学原理而确定下来的。

在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中,以红色光波最长。光波越长,它穿透周围介质的能力就越大。因此在光度相同的条件下,红色显示得最远,人们对红色的感觉也比较敏感。所以,红色被用做停车信号。

黄橙光的波长仅次于红光,居第二位。黄色玻璃透过光线的能力大,显示距离也较远,因而被采用作为缓行信号。

绿光的波长是除红、橙、黄以外比较长的一种色光,显示的距离也较远,同时绿色和红色的区别易于分辨,因此,被采用作为通行信号。

航标的由来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年),开辟了从刘家港(江苏太仓)到直沽(今天津)的北洋航线,用来海运江淮大米供应大都(北京)。长江口沙滩暗礁密集,常有船只搁浅触礁,造成人财损失。到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根据老船工苏显的建议,在江口西沙嘴设置了一艘桅杆顶端挂有彩色旗帜固定的船只,使各种船舶以此为标志,得以安全通过。这就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航标。

汽车牌照的由来

每辆汽车上都挂有牌照,以便有关部门查询和管理。但是最初的汽车牌照并没有这个含义,这里有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

最初的汽车是没有牌照的。直到1901年,在柏林才出现了第一辆有牌照的汽车。它的主人是当时的大商业家鲁道夫·赫兹格,车牌上有“IAI”字样。在一次晚宴上,有记者问鲁道夫车牌上的符号是什么意思,他说:“‘IA’是我未婚妻姓名前面的字母,现在她已是我的夫人了。至于用1这个数字,是表示我对她的一片忠诚,也就是说,她是我第一个、同时也是唯一的心上人。”原来,汽车的牌照最初只是鲁道夫对他妻子忠贞爱情的表白罢了。在中国,由于发音的原因,人们对现在牌照的数字也有所选择,譬如“8”、“6”数字受到欢迎,而“4”则是人们不愿意接受的牌照数字。

火车票剪口的由来

游客乘坐火车外出旅行时,都必须检票,一般用一种钳子剪一个小口,有时则由机器流水作业,这样每张票都有一个小剪口。火车票的剪口是如何由来呢?

火车票剪口不仅是铁路部门检查旅客乘车的凭据,也意味着铁路对旅客可能发生的意外伤害实行强制性保险的开始。由于技术条件限制,铁路部门很难预防意外事故带给旅客的伤害,为此,我国从1951年开始,实行了对铁路旅客运输强制保险制度。旅客买票时,要按票价的2%缴纳给中国保险公司作保险金。为简便手续,1959年,由旅客直接向铁路投保,即铁路在发售车票时,一同核收旅客交纳的强制保险金。强制保险规定,从旅客持有效车票剪口后开始,到缴票出站为止,如因意外事故发生人身伤亡,则由铁路向旅客负责支付医疗保险金。这就是火车票剪口的由来。

所以,乘车旅行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将车票剪口。否则一旦发生意外,就享受不到应得到的强制保险待遇。由此“检票”就成了“剪票”。

“电子机票”的由来

在中国无论乘什么公共交通工具去旅行,都要买票入座,并得到一张纸票凭证。但在美国,坐飞机使用的是“电子机票”,而不是手持的纸票。

电子机票,俗称“无票飞行”。乘客在填订单并付款后,航空公司随即将乘客的姓名、航班以及座位号等有关资料一同输入电脑,同时给乘客一个编号。乘客在上飞机时,凭着这个号码和相关身份证件由电脑核对登机。1994年11月,美国联合航空公司首先推行“无票飞行”的新办法。这家航空公司先在旧金山至洛杉矶之间的航线上试行。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共有100万人通过这种办法旅行,普遍对电子机票满意。于是,“无票飞行”开始流行。

火车的由来

1765年,英国的瓦特改进了蒸汽机,并设想用蒸汽机来开动有轨的车辆,但由于他造的蒸汽机太大太笨,未能实现。

1769年法国一位工程师尼古拉·古诺采用改进的蒸汽机,因用燃料作动力,所以称为火车。这辆火车每小时只能行3公里,还不如步行快呢!

1804年英国德里维斯克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列载货火车;1808年他又首先制成世界上第一列载客火车。

1829年英国斯蒂芬孙制成构造比较完善的“火箭号”,成了以后100多年来蒸汽火车头的雏型。

蒸汽火车只能将煤的热能7%变为牵引力,这在燃料上是极大的浪费。因此,人们在大量使用蒸汽火车的同时,也在研究制造其他火车。

1881年第一辆电动的有轨火车在柏林问世。电力火车比蒸汽火车有更多的优越性。但需架设空中导线,成本较高。

1925年在美国出现了柴油电力火车,依靠火车本身发电,来推动火车行驶。

后来,在瑞士制成世界上第一台内燃机火车,它虽然也是柴油火车,但比柴油电力火车更加先进……以后又出现了涡轮火车、单机飞行火车、高速列车等。火车越来越现代化,名字也改叫“列车”了。

飞机的由来

千百年来,人类为实现邀游太空的理想,不知做了多少次冒险的尝试。1896年8月12日,德国滑翔机专家奥托·利连撒尔在经过2000多次滑翔之后,失事殒命。这个消息传到美国俄亥俄州的代顿城,引起了自行车修理工莱特兄弟(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的极大关注。这两位没有受到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刻苦自学和钻研,通过无数次模型试验,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于1903年秋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动力飞机“飞行者号”。这是一架用轻质木料做骨架,蒙上帆布的较简陋的双翼飞机,它靠一台12马力的汽油内燃机来推动螺旋浆,有活动的方向舵操纵升降和左右盘旋,驾驶者能俯卧在下层主翼的正中进行操纵。1903年12月17日上午10时35分,“飞行者号”由奥维尔·莱特驾驶,在一个沙丘上做了首次飞行。尽管只飞了35米远(时间12秒),然而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动力载人飞行。以后,经过科学家们无数次的改进,终于有了现代的飞机。

“波音707”名称系列的由来

1954年7月15日,在波音公司成立38周年的庆祝会上,该公司制造的美国第一架喷气式客机试飞成功。这架新型喷气式客机在美国联邦航空总局登记时,按照惯例要经过检验,检验合格证书上的号码是“70700”。在美国,“7”是个幸运的数字,因此,波音公司的首脑们就决定以“707”作为第一代喷气式客机的代号。从这以后,波音公司在喷气式客机研制方面发展迅速。几十年间,“727”、“737”、“747”、“757”、“767”、“777”相继问世,使波音公司成了名副其实的“空中王国”。

车的由来

相传黄帝首先创造了车,开始用牛拉车。到了夏禹时代,有位叫奚仲的,他驯马拉车,人们就乘坐马车了。

到了商代,车有了改进,并同其他珍贵物品一样,被作为殉葬品。1953年,在河南安阳大司空村曾发掘过商代的马车坑,有一车四马二人的,或一车二马三人的。由于长久在地下埋藏,很难看出当时车的全貌。只是从殷代的甲骨文中可以看出个大概。到了西周,车有了重大的改革。《说文》上说,殷工有南禹县辛村周墓,出土车12辆,马骨竟有72架,可见一车六马的车,在西周时已经有了。

到了战国,车有了更大的改进,特别是车辕已由单辕改为双辕,这就更加牢固,载重量也更大了。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车主要是供战争、打猎之用,车被用做普通的交通工具,则是以后的事了。

汽车的由来

世界上第一辆汽车,是德国科尔·本茨在1886年发明的。100多年来,汽车技术迅猛发展,现在,世界上最快的汽车时速达到600公里,载重汽车最大负荷量达到2000吨。

我国是1901年首先在上海使用汽车的。

18世纪中叶,产业革命的风暴席卷欧洲大陆,其中,尤以英国人詹姆斯·瓦特改良设计的蒸汽机为最,独占近代机械动力之鳌头长达100年之久。

然而,即使是在产业革命的摇篮英国,每一项新技术的问世亦无坦途可寻,非经一番苦难历程不可。当蒸汽机汽车燃烧着木柴、拖着黑烟缓缓爬行在路上的时候,便遭到上流社会人士的冷嘲热讽,而马车主们更是对其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1865年,英国议会通过了一项荒唐可笑而又非常苛刻的“红旗条例”:一部汽车必须有三名司机驾驶,手执红旗的车务员必须在车前警告行人注意安全,且最高车速不得超过6.4公里……就这样,在舆论和法律条文的重压下,蒸汽汽车抱着由锅炉和水箱组成的丑陋身体,吭吭哧哧地背着“黑锅跳舞”,甚至还时常被拖入喜剧影片中充当一个丑角来供人们戏谑:车子每次抛锚,窘迫不堪的司机手忙脚乱地窜入路边树林砍柴,愤怒的乘客掀倒汽车,一哄而散……

直到1885年,德国人戈德利普·戴姆勒研制成功汽油发动机,才一扫昔日“痨病鬼”之晦气,以其令人折服的矫健英姿,向法国、德国、英国、美国以及世界各地“进军”。

吉普车的由来

美国民众富于开拓冒险精神,对于汽车也不例外,喜欢宽敞、马力强劲的汽车,在此情况下,吉普车就应运而生了。

1940年,美国威利斯汽车公司研制了一种多用途越野用车。该车有714马力,是当时同类车驱动力的3倍。这种车速度快,主要用来输送步兵营装备的轻武器,且可作通讯、侦察和指挥车。这种车的名字叫“GP”,来自英文General-Purpose Car(多用途的车)的缩写。由于与美国漫画家施格1937年创作的漫画形象中的“jeep”——一种神通广大的小鸟很相似,因此美国士兵也把这种越野车称做“吉普”。后来这吉普成了所有同类车的代名词,而施格创作的那个“吉普”则鲜为人知了。在中国,有着名的“北京吉普”,还有合资生产的“切诺基”,吉普车已成为长途旅行的优良交通工具。

“的士”的由来

“打的”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的士”是如何来的呢,这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1907年初春的一个夜晚,美国一富家子弟亚伦同他的女友去纽约百老汇看歌剧。散场时,他去叫马车。虽然他的目的地离剧场只有半里路远,车夫却漫天要价,向他们索要的车钱是平时的10倍。亚伦感到太离谱,就与车夫争执起来,结果被车夫打倒在地。

亚伦伤好后,为了报复这个马车夫和其余爱敲竹杠的马车夫们,就想利用汽车来挤垮马车这种交通工具。但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汽车要小巧灵活,二是要有计程仪表。亚伦首先请他一个修钟表的朋友根据他的构想发明了计程表。为了标明这些汽车是出租的,又是按路程远近计费的,需要给汽车一个简单的名字。亚伦想到了在巴黎时看到的一个词“Taximeter”(意思是按千米计价的出租马车),于是他就把出租车取名为“Taxicar”,即计程付费的汽车。这就是现在全世界通用的“Taxi”(计程车)一词的来历。1907年10月1日,出租计程车首先在纽约街头出现。若干年以后,计程马车确实被挤垮了。

“概念汽车”的由来

“概念汽车”又简称“概念车”。在一些大型车展中,常常出现多种多样造型奇特、外形美观的新型车辆,这种新研制开发出来、尚未投向市场的汽车就是“概念车”。“概念车”一词是由英文“Concept Car”译来的,它介于设想和现实之间,意思是暂时处在概念意义下的新车型。概念车主要用于车辆的研究和试验,可以为探索新车型提供科学依据,可以说,概念车的开发过程,实际上就是新款汽车设计诞生的孕育期。每年的各国大型车展,世界着名汽车公司纷纷展示其概念车,以吸引观众,展示自己的强大实力。

马路的由来

我们有时称谈恋爱为“压马路”,有时把公路也叫做马路,马路在人们的心目中是通畅大道的意思。那么“马路”一词如何得来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