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万事由来
5841400000040

第40章 社会万象篇(11)

我国的外语翻译工作始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西域名僧安世高在洛阳翻译了我国的第一部译着《安般守图经》后,佛经的翻译事业开始起步,晋代已设置译场,有组织地进行佛经翻译工作。到了隋代,长安有了数百名翻译人员的佛经翻译中心,而且有十分细致的分工。如精通汉、梵语文和透彻理解经典教义、能解决翻译上一切疑难的译场负责人“译主”;负责把梵文译成汉语的“译语”;记录译文的“笔授”;对译文进行润色加工使之文笔流畅的“润文”和审校译文、纠错正讹的“证义”等。但由于条件所限,当时的译文质量不高。直到唐代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之后,佛经翻译家玄奘才开创了融直译和意译为一体,既不损害原着本意,又便于读者了解的“精严凝重”的翻译文体,进入了佛经翻译史上的“新译”时期。玄奘用一生时间译出了他出访印度时带回的佛经74部,共1335卷。他还是我国第一个把中文着作译成梵文的人,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除翻译外,为了适应梵文教育的需要,隋唐还出现了专门讲述梵文音韵、解释辞义的“字书”,如《隋书经籍志》中着录的《婆罗门书》、《扶南胡书》和唐代的《悉昙字记》等。到了明代,编撰刊行了一套收录梵语、阿拉伯语等基本词汇,每个词用汉语标音的外语辞典《华夷译语》。同时,在明代还翻译了一些西方的科技着作,如着名科学家徐光启和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合作、由拉丁文本翻译成中文的《几何原本》以及李之藻和利玛窦合译的《同文算指》、《浑盖通宪图说》等。

我国最早的外语学校,是成立于清代同治元年(1862年)的“同文馆”。它培养出严复、汪风藻等一批翻译人才,还编译了一些外语辞典和外语文法书籍。

“会计”名称的由来

“会计”最早起源于中国,历经很长时间,才形成现在意义上的“会计”。

“会计”就是“总会计算”的意思。“会”字在当“总计”讲的时候,应读做“侩”(kuài)。一字多音(多义)在我国文字中是常见的现象。

“会计”一词最早出于《史记·夏本纪》:“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会稽者,会计也。”大禹晚年在绍兴的苗山上大会诸侯,稽核他们的功德,这个行动称会稽(会计)。

“会计”一词用在财务上也是非常早的。《孟子》里有“会计当面已矣”的话。《战国策》“冯谖为孟尝君市义”里也提到过一句词,孟尝君要派人去薛邑收债,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冯谖则应声而出。到了汉代,我国设置了管理会计事务的官职。《汉书》上载,汉初的桑弘羊,曾“为大习农中丞管会计事”,平文侯张苍则担任了计相的官职。

“科学家”的由来

自古以来就有从事科学事业的人,但没有科学家这个称呼。“科学家”一词诞生的时间约在1840年。创造这一词的是英国剑桥大学历史学家兼哲学家费米尔。他说:从科学领域而言,我想称呼他们为“科学家”。

“科学家”这个词在拉丁文中是“Scien”,即了解的意思。有人曾对科学家下过这样的评语,说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精细的实验、谨慎的分类、证据的搜集、结论的研判”等素质。

那么,是不是有了“科学家”这个词后才相继出现“天文学家”等名称呢?不是的。“科学家”这一词与“天文学家”、“化学家”等称谓有早有迟。如“天文学家”大约在1400年前英文文献中已有了记载。“数学家”的名称比“天文学家”迟20多年才出现。“化学家”出现于14世纪左右。“动物学家”、“植物学家”于17世纪才有。“生物学家”、“心理学家”、“地质学家”约出现于18世纪。只有“物理学家”是与“科学家”一词几乎同时问世的。

“商人”的由来

做买卖的行业叫做“商业”,市场上用来交换的物资叫做“商品”,做买卖的人叫做“商人”。为什么凡是同买卖有关的事和人,都要冠以“商”字呢?原来,这同我国的商代有直接的关系。“商人”这个词,就是从“商国之人”这个词组演变来的。

在我国原始社会后期,出现了以物易物的交换活动。到了夏代,社会经济结构内部便游离出一部分专门从事交换的人。那时,黄河下游居住着一个古老的部落,他们的祖先叫契。由于契在大禹治水时有功,被封为商,这便是古代的商族。契的六世孙王亥聪明多谋,很会做生意,经常率领很多奴隶驾着牛车到黄河北岸去做买卖。到了孙汤(商族后裔),商族的手工业已相当发达,特别是纺织业,花色品种优于其他各族。孙汤为了削弱夏的国力,便组织妇女织布纺纱,换取夏的粮食和财富,把贸易作为政治斗争的武器,最后灭了夏的统治者夏桀,建立了商朝。

“商”是我国奴隶社会的一个朝代,后来被周武王所推翻。周朝建立之初,商朝遗民的地位十分低下,他们既没有政治权利,又没有可耕种的土地,生活非常艰难。而这个时候,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对产品交换的要求与日俱增。但是,做买卖当时是被人看不起的,周朝的贵族,当然不屑于干这个事。这样,商朝的遗民为了生计,就东奔西跑地做起买卖来,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由于当时从事这个职业的人是商朝的遗民,所以人们称他们为“商人”。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从事这个职业的人越来越多,尽管这些人当中,有许多并不是商朝的遗民,但是人们还是称他们为“商人”,而且这个词一直被沿用至今。

作家的由来

最早的“作家”是管理家务的意思。此语入书见于《三国志·杨戏传》:“请为明公以作家譬之”;《晋书·食货志》载:“(汉)桓帝不能作家,曾无私蓄。”这说明自三国至晋代“作家”系指“治家”而言。汉桓帝没登基时过着清贫生活,因不善治家理财,才弄得没有私蓄。

“作家”一词转变成今意始于唐代。据北宋李防撰《太平广记》载:“唐宰相王好与人作碑志,有送润毫(酬金)者,误叩右丞王维门,维曰:‘大作家在那边。’”这就是唐宋时期对在文学艺术上成绩卓着者称“作家”的来由。明代诗人李零阳在《麓堂诗话》中说:“唐之盛时,称作家在选列者,大抵多秦晋之人也。”这说明盛唐时选列出来的“作家”以陕西(秦)、山西(晋)人居多。纵观古今词义的演变,“作家”与“作者”的小小区别在于成就和资历,凡有专着,都可称作者,但不一定是作家;作家是已成名成家的作者,须经文学界公认。

记者的由来

记者作为一种职业是在欧洲威尼斯诞生的。16世纪的威尼斯是欧洲的经济中心,各国商人、银行家以至达官贵人等纷纷来到这里,进行商务活动。他们迫切需要了解和掌握来自世界各地的消息。这样,有些人便投其所好,专门采集有关政治事务、物价行情、船只抵达起航等方面的消息,或手抄成单卷,或刊刻成册,然后公开出售。人们根据这种工作的特点,分别称他们为报告记者、手书新闻记者、报纸记者。这些专以采集和出卖新闻为生的人,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职业记者。

我国19世纪70年代开始有专职的采访记者,起初叫“访员”、“访事”、“报事人”。19世纪90年代开始采用“记者”这种称谓。

护士的由来

护士在医院出现的时间并不长。19世纪初,英国虽然设立了许多较大规模的医院,但还没有专门的护士,只是由仆役兼管一些护理工作。1836年德国有一位青年宗教家开设了一所医院,并训练了一批年轻的姑娘专门负责病人的护理工作,这就是最早的护士。1854年,俄国与英、法等国之间的克里米亚战争爆发,英国陆军部特令南丁格尔组织一个看护队,到战地服务。南丁格尔带了38名经过训练的妇女到前方去。这些妇女到达前线后,对伤员的伤病、饮食卫生和思想情绪都极为关心,护理工作做得井井有条,并大大减少了伤员的死亡率,护士职业由此受到重视。1856年,南丁格尔由前方回国后,又受到国家的奖励。1860年,英国政府正式在伦敦多马医院设立护士学校,委派南丁格尔主持。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护士学校。不久,许多国家都相继开办了专门的护士学校。以后由于护士教育与技术水准的提高,各大医院都设有专科护士,各大医院也都有一批护士在从事对病人的护理工作了。

时装模特的由来

意大利的米兰是世界的时装之部,每年时装展览会都吸引了大批的游客。除了时装外,意大利也是盛产国际名模的地方。时装模特发展到了今天,经历了漫长时期。

1573年,意大利修道士圣·马乐尔柯用木料和黏土制作了一个类似玩偶的人体模型,并用零碎的麻布加以装饰。这种早期的人体模型很快传入法国。后来,巴黎的一位女裁缝利用这种人体模型向顾客展示新式服装,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结果,其他女裁缝争相仿效。当时,人们称这种穿上时装的人体模型为“时装模特”。

由于木制时装模特形象呆板,也不能自由活动,所以有的女店主便亲自穿上自己设计的时装充当“活”模特。直到1894年,当侨居巴黎的美国服装设计师贾·沃弗聘请漂亮迷人的法国姑娘玛丽·维尔娜做自己时装店的模特之后,世界上才有了第一位专业时装模特儿。

节目主持人的由来

现在,一般电视节目和文艺晚会等都有节目主持人。节目主持人已经成为重要节目必不可少的部分,我们不能想象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没有主持人会是什么样子。主持人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世界上第一个节目主持人是什么时候产生的,要从1952年的美国说起。

1952年美国第34届总统大选。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节目负责人米克尔森挑选具有丰富经验的记者沃尔特·克朗凯特主持报道这一年的美国两党代表大会。米克尔森和制片人唐·休伊特认为,为了使报道显得更有力,必须把一些主要新闻都串接起来,并进行一番概括、总结。休伊特把这种设想比做体育运动中接力赛跑的最后一棒,持棒人即“主持人”。“持”就是拿的意思,所谓“主持人”即主要拿(棒)的人。于是,克朗凯特便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节目主持人。一个好的节目主持人是一个电视节目或活动成功的要素之一。主持人的话语就像一根线一样,把各个节目巧妙地串在一起。

职业演员的由来

我国最早的职业演员是宫廷艺人。《吕氏春秋·古乐》记载:“昔黄帝令伶伦作律。”伶伦,即传说中黄帝时制定音律的乐官,续而成为宫廷舞乐演员的名称。后世将表演艺人称为“伶伦”、“伶人”,就是由此而来的。古代宫廷艺人除表演舞乐杂技的以外,还有专讲诙谐故事、做滑稽表演的,他们又被称为“俳优”、“优人”、“优伶”。“俳”“优”二字在这里均作戏谑、滑稽解。这种滑稽演员,多由身材特别矮小之人担当,所以有时又被称做“侏儒”。先秦时,“伶人”、“俳优”虽可接近君主,但地位十分卑下。《韩非子·难三》说:“俳优侏儒,国人主之所与燕也。”燕,在这里是狎亵、戏谑的意思。

学校的由来

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已有“图书文字”和“象形文字”了。有了文字自然会有专门传授和学习的机构,当时称为“成均”,这就是学校的最初萌芽。

到了夏代,则有了正式以教为主的学校,称为“校”。孟子说:“夏曰校,教也。”还有“序”,又分“东序”、“西序”,前者为大学,在国都王宫之东,是贵族及其子弟入学之地;后者为小学,在国都西郊,是平民学习之所。商代生产力日益发展,文化日趋进步,科学日渐发达,因之学校又有增加,称为“学”与“瞽宗”。“学”又有“左学”、“右学”之别,前者专为“国老”而创,后者专为“庶老”而设。国庶之界在于贵族与平民。“学”以明人伦为主,“瞽宗”以习乐为宗。

西周是奴隶社会鼎盛时期,学校组织比较完善。当时分为国学与乡学两种。国学专为贵族子弟而设,按学生入学年龄与教育程度分为大学、小学两级。乡学主要按照当时地方行政区域而定。因地方区域大小不同,亦有塾、庠、序、校之别。一般情况下,塾中优秀者,可升入乡学而学于庠、序、校;庠、序、校中的优秀者或升入国学而学于大学。国学为中央直属学校,乡学是地方学校。

后来,人们专用塾称呼私人设立的学校,叫私塾。庠、序成了乡学之名。学则和校合并,成为教育机构的通称,一直沿用到现在。

幼儿园的由来

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所创办的。1802年,欧文在苏格兰办了一实验社会改革的大纺织厂,并为工人2-6岁的孩子开办了“性格形成新学园”。这就是最早的幼儿园。

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幼儿园是由德国的教育家弗雷德里克·弗洛伯尔创办的。弗洛伯尔(1782-1852年)生于德国图林根地区。那时,在德国只有少数富裕人家的孩子才能享受教育的权利,大多数学龄前儿童几乎终日待在家里。面对不公平状况,1837年,弗洛伯尔在德国布兰肯堡大胆地招收了一批儿童,成立了世界第一个教育学龄前儿童的组织。在这个组织里,弗洛伯尔既不对孩子们进行单调的操练,更不体罚。他经常把孩子们带到大自然中去,有时他们一起在花园或室内劳动。他注重培养孩子们手工劳作的技能和集体活动的能力。他教孩子们栽花种草,种植庄稼,搭建小屋,而且,他还教授孩子们演奏乐器。此外,他还讲授体育活动的知识,包括各种玩游戏的方法。

在多年的实验后,弗洛伯尔正式将这一组织命名为儿童花园,即幼儿园。他之所以以此命名,是因为他想让孩子们像花草树木那样,在人们的精心浇灌和培育下茁壮成长。他的这种想法受到人们的欢迎。后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纷纷采用了这个名称。英语则用“kindergarden”一词来表示幼儿园。

教师与老师的由来

在今天“科教兴国”的口号下,教(老)师作为教育者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

教师的称谓,最早见于西周金文中,称为“师氏”,简称“师”,系教国子之官。原是商、西周军队的组织单位。西周统治者为培养善战的贵族子弟,开办了“国学”,由高级军官“师氏”任教。

由于“师”是传授知识的,而“教”又是传授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从而使“教师”一词成为“传道授业解惑”者的美称。

何谓师?《说文解字》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教师,一般指直接从事教育工作或其他传授知识技术的人,还泛指在其他方面值得学习的人。从史书中看,先秦时期就有师傅、师长、先生此类称谓,一直沿用至今。至于“老师”原是对年辈最高学者的称呼,如《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到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老”与“师”并称,逐渐地就不再管年龄的大小,一概称教师为老师了。明清两代时曾称主考官为老师;清末办学堂,称教师为教习;辛亥革命后,因教师同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免,所以又称教师为教员。

班主任的由来

班主任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对此人们较为熟悉。但班主任在中国是怎样出现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