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万事由来
5841400000038

第38章 社会万象篇(9)

公元前29年,古罗马的三位实力人物之一屋大维,凭借自己雄厚的军事力量,重新统一了古罗马。公元前28年,屋大维当选为执政官。他以执政官的身份对元老院进行了“清洗”。清洗后的元老院增加了大批拥护屋大维的新贵,从此元老院成了屋大维的权力工具。

表面上,屋大维宣布恢复共和制,实际上他已攫取了罗马共和国的一切重要官职,他是终身执政官、终身保民官、大祭司长及首席法官。接着,元老院又授予他“奥古斯都”(意思是“神圣的”和“至尊的”)及“元首”的称号。从此,元首与执政官合二为一,公元前27年,也就是罗马帝国的开始。

总统的由来

总统是共和制国家(即共和国)的最高行政元首名称。总统制源于美国。1787年,刚获得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13个州的代表55人,在费城独立厅召开了制宪会议,制定联邦宪法。宪法规定:国家行政大权赋予总统,总统任期4年,由各州选举的总统候选人选出;总统是最高的行政首长,又是武装部队的总司令;总统经参议院同意,有权任命部长、外交使节、最高法院法官以及政府其他官员;总统还有权批准或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1789年1月,根据宪法美国举行历史上第一次大选,选举独立战争的杰出领导华盛顿为美利坚合众国第一任总统,也是世界上第一位总统。华盛顿本可以任终身总统,但华盛顿只担任了两届总统便决意不再继任,因此以后美国总统最多只任两届,只有富兰克林·罗斯福例外,他担任了四任总统,并且是唯一的终身总统。

“太上皇”的由来

“太上皇”这个名称在我国存在已有过千年的历史,是皇帝对未去世的传位给他的原来皇帝的尊称。早在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自封为始皇帝后,便追封自己的父亲秦庄襄王为“太上皇”,以表示他对死去的先王的尊崇。这是太上皇称呼的最早应用,但并未形成制度。

汉高祖刘邦打下江山,做了皇帝,便衣锦还乡,以示乡里。当他去拜见自己的父亲太公,太公挟着扫帚站在门口,倒退着将刘邦迎入家门。刘邦见此,总觉得不够孝敬,急问因何事竟至如此?太公说:“您贵为天子,谁敢不敬?我虽是您父亲,也不过是一个平头百姓。平头百姓不敬皇帝,可是要杀头的啊!”刘邦好说歹说,太公只是不听。刘邦对此感触很大。

事后,有人讲到秦始皇曾尊死父为“太上皇”,建议封太公为“太上皇”。刘邦听了极为满意,马上举行大典,将太公扶上“太上皇”位。

称“太上皇”,而不称太上皇帝,是因为这只是对活着的父辈的尊崇,而且父辈并不参与治理国政。

自此以后,“太上皇”这一称呼就成了一种制度,历代诸帝都沿用这种做法。有些皇帝在活着的时候,就将皇位传给了后人,后人做了皇帝后,退了位的先皇也被尊为“太上皇”。

“沙皇”称谓的由来

俄国的最高封建统治者都称“沙皇”。“沙皇”这一称谓是怎么来的呢?

公元14世纪后,东斯拉夫人在第聂伯河和伏尔加河流域所建立的大小封建公国随经济发展开始趋向统一。其中莫斯科公国势力发展最快。到了15世纪后期,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三世凭借实力逐渐征服了周围的小公国,最后又摆脱了蒙古人金帐汗国的控制,建立起了一个统一的俄罗斯中央集权的国家。为了名正言顺地进一步向外扩张,伊凡三世规定东正教为国教,还娶了拜占廷帝国(即东罗马帝国)末代皇帝的侄女索菲亚·巴列奥罗格为妻。在拜占廷帝国于1453年灭亡后,伊凡三世大胆地自封为继承人。而且又盗用拜占廷帝国皇室的徽号双头鹰作为自己国家的徽号,妄想建立一个“第三罗马帝国”,并开始自称“沙皇”——可谓生搬硬套。

“沙皇”的直译就是“恺撒皇帝”。“沙”就是“恺撒”的俄语音变。恺撒是古罗马显赫一时的大独裁者,实际是没有加冕的皇帝。因而欧洲统治者常用之和皇帝通用,作为最高统治者称号。伊凡三世自称“沙皇”,就是要步恺撒后尘,成为至高无上的君主,建立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但无论是伊凡三世,还是继任的瓦西里三世,正式的称谓仍旧是大公,并没有正式加冕称“沙皇”。直到1547年,伊凡四世才举行隆重仪式,正式加冕称“沙皇”,历史上称为沙皇伊凡四世。从此以后,俄国的沙皇君主制正式形成,除彼得大帝在1721年被奉以“皇帝”称号以外,历代封建君主大都袭称“沙皇”。名称一直沿用至革命前。1917年,俄国爆发资产阶级二月革命,推翻沙皇君主制,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但惧怕革命的资产阶级在保留沙皇制基础上实行君主制宪,可是人民再也不能忍受沙皇专制的统治,尼古拉二世的弟弟米哈依尔剐一当上沙皇就不得不宣布退位。十月革命胜利后,1918年,苏维埃政府正式判决了尼古拉二世和米哈依尔的死刑,把沙皇君主制最后送进了坟墓,“沙皇”这一称呼随着封建帝国主义一道退出了历史舞台。

“哈里发”的由来

注意阿拉伯历史的人会发现其首领一般称哈里发,后来皇帝也称哈里发,那么哈里发是什么含义呢?

公元632年3月,伊斯兰教的创立者穆罕默德带病从麦加朝觐后返回麦地那,突然病情加重,于是指派他当时最亲密的门徒、岳父艾卜·伯克尔代替他领导麦地那的信徒们进行每天的“拜功”。

同年6月8日,穆罕默德病逝。但是他没有儿子,生前也没有向人们明确指示由谁来继承他的职位。由此为了争夺领袖的职位引起了伊斯兰社会内部的混乱。穆罕默德所喜爱的拥有武力的门徒欧麦尔站出来宣布:“谁要敢乱说乱动,自作主张,就砍去谁的手脚。”因而有效地制止了混乱。6月9日,艾卜·伯克尔在先知穆罕默德所喜爱的门徒艾卜·欧拜岱陪同下来到清真寺,利用领导例行“拜功”之机,在宣礼塔上告诫信徒们:“如果大家都仅仅信仰穆罕默德,那么他就真的死去了;如果大家都按他的指示去信仰真主,那么他就活着,而且永远不会死亡。”这一讲话起到了巨大作用,欧麦尔立即站出来响应,并号召人们服从这位由先知授权领导大家执行“拜功”的宣道人。受到大多数人的附合,艾卜·伯克尔开始代行穆罕默德的一切职务。由于他原本曾代理过先知的宣道人职务,于是他自称为“哈里发”,阿拉伯语的原意是“继承人”,或称“先知的代理人”,最后被解释为“真主使者的继承人”,总之就是宗教领袖的意思。

公元634年8月23日,艾卜·伯克尔63岁时辞世。临终前对聚集在他床前的最亲密的伙伴们说:“我认为欧麦尔是我最好的继承人,你们要服从他与忠于他。”于是,欧麦尔在其去世后顺利地继承了艾卜·伯克尔的全部权力,并自称“真主使者的哈里发的哈里发”。但这一名称冗长而不庄重,因而欧麦尔又重新修订,自称为“哈里发、埃米尔·莫米尼”,意思是“真主使者的继承人、教徒的军事指挥官”,从此“哈里发”就成了伊斯兰国家领导人的代名词。公元640年,欧麦尔向全国指示:“整个帝国被委托给穆斯林社会,而以哈里发为唯一的受信托者。”这样就确立了哈里发作为伊斯兰国家集宗教、军事、行政权力于一身的君主地位。从此,哈里发的称号为历代伊斯兰国家领导人所沿用。

“苏丹”一词的由来

在伊斯兰世界里,最高统治者往往称为“苏丹”,这是由何而来的呢?

据考证,“苏丹”一词源自阿拉伯语,最初是“力量”、“权威”的意思。伊斯兰教经书《古兰经》中就用这个词指道义上或精神上的权威。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和穆斯林国家的建立,“苏丹”这个词就被当做国家统治者的称号使用了。最早拥有这个称呼的是阿富汗伽色尼王朝。待到奥斯曼帝国从小亚细亚兴起,人们虽通常以“帝国”相称,但它的历代君主也称为苏丹。到近代,穆斯林国家也有采用这个词代表国君的。

法老的由来

现在我们一般认为“法老”是古埃及对国王的称呼。“法老”一词确实给人以神秘感觉,而且带有宗教色彩。但是“法老”原义并不是指国王。“法老”一词最早出现于埃及的古王国时代(约公元前2181年),是希腊语的音译,当时的意思是“大房子”,严格说是指“宫殿”。

图特摩斯三世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他的父亲图特摩斯二世去世时,他还处在幼年,与女王哈特河普苏特共同执政。不久,哈特河普苏特大权独揽,图特摩斯被放逐到卡纳克神庙,和僧侣们生活在一起。22年后女王去世,他才重新执政。在位时,多次率军远征,使埃及扩张成为一个空前的大帝国,后来的历史学家把他称为“历史上第二个伟大的征服者”和“古代埃及的拿破仑”。

在图特摩斯三世的统治时期,扩大了埃及的版图,加强了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从而奠定了古埃及奴隶制军事帝国的基础,因此他被尊称为法老。法老才正式成为国王的尊称,日后的历代国王也就沿用了这一称号。

宰相的由来

宰相,实际上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泛指的职官称号。宰是主宰之意,相是辅助之意。宰相的职责是辅佐皇帝,总揽政务,是封建国家的最重要的行政官职。宰相的正式官名随着朝代的更替而不断变化,先后出现过丞相、相国、大司徒、中书令、尚书令、参知政事、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等等。

根据史料,早在商周时代已有太宰、尹、太师的官职,都起着辅佐天子管理国家的作用,但不具备后来宰相的权势。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相的名称开始出现。例如管仲为齐国相,蔺相如为赵国相。由于当时养士之风盛行,不少有知识的人被各国招聘为相。在秦国最早设置丞相之职。秦国由于变法彻底,发展迅速,是战国时代的第一个设立郡县制的国家,并于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任命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丞相之名由此而始。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宰相作为官制被确定下来。

秦始皇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废诸侯,设官吏。皇帝不再通过宗法亲缘关系进行统治,改为任命官僚向全国发号施令,因此有必要组织一套官僚机构。因为皇帝个人精力有限,必须借助宰相来辅佐政务。宰相就在这一历史条件下确定下来。

秦代、西汉以相国或丞相为宰相,而御史大夫为丞相之副。东汉时司徒等于丞相,与司空、太尉共掌政务,但实权全归尚书,尚书令主掌奏事,总领纪纲,无所不统。魏、晋以后,以中书监、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以及重要的将军等执政者为宰相,无定名也无定员。隋代定制,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仆射为宰相。唐朝初年,尚书、中书、门下三省的职位最高的官员同为宰相。后来,皇帝又使用其他官吏参与国家事务管理,增加了“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官衔,都属于宰相。

在宋、元、明、清几个朝代,宰相的名称变化不一,但宰相的职责始终没有变化。

公元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宣布废除宰相,但当时的内阁大学士实际上就是明朝的宰相。

清朝时期,权力集中于军机处,军机大臣实际上也就是宰相。

由于宰相权力很大,也多有才能,古人用“拜相”一词来说明宰相一职对国家和皇帝的重要。

尚书的由来

尚书,或称掌书,是古代官名,始置于战国,“尚”是执掌的意思。秦代是少府的属官,掌政内文书,地位很低。汉武帝时设尚书五人,开始分曹治事。成帝时,设尚书员,群臣奏章都经过尚书,位虽不高而权很大。东汉时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从此三公权力大为削弱。魏晋以后,尚书事务愈来愈繁杂。隋代设置尚书省,分为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以左右仆射分管六部。宋代以后,三省分立之制渐成空名,行政全归尚书省。元代仅存中书省之名,而以尚书省各官隶属其中。明代初期,尚存此制,后来废去中书省,直接以六部尚书分管政务,六部尚书等于国务大臣。清代相沿,末期改官制合并六部,改尚书为大臣。

外国贵族爵位名称的由来

当人们提到贵族时,总会用“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表示尊贵,而且今天的英国仍有这些称谓,那么这些名称是怎样来的呢?

Duke(中文译为“公爵”)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原是罗马帝国后期人们对那些负责保卫帝国安全的高级军官的称呼。后来入侵的“蛮族”人借用这个词,把他们建立的国家中实际掌管大片领土的那些统治阶级上层人物称为公爵。不过,那时这个词并不是爵位。过了些时候,欧洲国家才逐渐把这个词当做高级贵族等级的名称来使用。可见,这个词意思的变化也是一个逐渐的过程。

Marquis(侯爵)一词来源于古日耳曼语,最初是日耳曼国家的人对镇守边境地区的军政要员的称呼,后来成为专指低于公爵而高于伯爵的贵族称号。这个词在法国、意大利从17世纪起就逐渐不用了,而在西班牙几乎从来不用。

Earl(伯爵),在罗马帝国晚期,帝国的臣民们用它来称呼皇帝的近臣,因而这个词的来源也是拉丁文。中世纪早期,欧洲一些国家国王手下的官员也称为伯爵。在法兰克,伯爵一度指的是某一城市的首领或某一地区的法官。以后这个词变成了比公爵略低的贵族的称号。但在佛兰法尔(今比利时等地)、巴塞罗那等地,伯爵和公爵的地位不相上下。英国人把伯爵叫earl,这个词源于古英语的eorl,原意是武士。从11世纪初丹麦的国王卡努特统治英格兰时期起,一个earl管好几个郡。1066年以后,earl的辖地减少到只有一个郡那么大,不似以前那么风光了。

Viscount(子爵)一词也来源于拉丁语。在法兰克加洛林王朝时期,人们把伯爵在某个地区的代理人称为子爵,或者称为副伯爵。后来这个词便成为欧洲国家贵族爵位之一种,列于伯爵和男爵之间。

Baron(男爵)一词来源于古日耳曼语,原意指男人。从中世纪早期起,人们就把租种国土土地的人称为男爵。在日耳曼人中,男爵一词在很长时期内实际上指的是自耕农。以后这个词才逐渐演变成下层贵族的称号。

当然,在现实中还有准男爵、骑士等一些名称来称谓贵族,但这些都是在这五等爵位以后随着社会变化而出现的,并没有取代这五等爵位。

状元的由来

我国古代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一乡试。《明史·选举志》:“三年大比,以诸生试之直省。中试者为举人。”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二会试。《明史·选举志》:“乡试……次年,以举人试之亲师。曰会试。”会试考中的称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三殿试。《明史·选举志》:“会试……中试者,天子亲策于廷,曰廷试,亦曰殿试。”殿试第一名称为殿元。后因唐代举人赴京应礼部试,都必须投状,因此称第一名为状头,才有状元之称。

进士的由来

进士,意即贡举的人员,始见于《礼记·王制》。唐代科目中以进士科最被重视。明、清两代,始以进士为考中者的专称。凡是举人经过会试考中者为贡士,由贡士经过殿试录取者为进士。进士也有未经考试而由皇帝封赐的,叫做“赐进士”出身,以区别于考试及第的进士。

使节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