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清官传
5839400000105

第105章 刘统勋

刘统勋(1700~1773年),字延清,号尔纯,山东诸城人。其父为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进士,由知县累迁至四川按察使(负责一省司法事务的官员),是当时以清廉闻名的少数官员之一。刘统勋受其父影响,自幼刻苦读书,注重品德修养。雍正二年(1724年)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从此步人仕途。他一生都在中央机构任职,曾做过刑部尚书、吏部尚书、军机大臣,还曾任协办大学士和大学士,兼管过数部衙门,并一度受命为上书房总师傅,是清朝名相之一。

一、自奉节俭

刘统勋任官数十年,一直是自奉节俭。即使做了大学士,也依旧省吃俭用。史书上说,他“所服朝珠无值十金以上者,故绠断即弃之,不更拾取”。

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刘统勋奉旨前往开封视察。按照当时的惯例,像他这样身为大学士的钦差,都是鸣锣开道,卫士护从,前呼后拥,威风凛凛。每到一处,地方官员还需接风洗尘,设宴饯行,不知花费多少银两。但是,他“所挈只二奴,用驿马不过六七匹”,还命令各级官吏不要迎送。这一举措,曾一度震惊朝野,传为佳话。大名鼎鼎的国史馆纂修官洪亮吉曾专此写道:“使皆如公挈二奴,用马六七,又事事不过令甲,则民生吏治困坏,岂至此哉?”

为节省迎送之花费,减去百姓负担,同时又便于了解民情,掌握第一手材料,刘统勋还特别喜欢微服私访。他曾数次奉派审理官员贪黩案,经常出典各省乡试,三次督修黄河溃堤,一次主持疏浚运河,还长期署理河道总督。其间,大都装扮过往各类行人深入百姓之中,和他们同甘共苦,帮他们分忧解难。

刘统勋死于上朝的途中,据史书记载,他在乾隆三十八年十一月的一天黎明,“至东华门,舆微侧,启帷则已瞑”。乾隆帝闻讯,“亲奠其宅”,发现他家“门闾湫隘”;人室一看,“见其俭素,为之恸”。这也充分说明:刘统勋的节俭,是一贯的,时时事事皆如此。

二、为政清廉

刘统勋一向为政清廉,从不收受任何人财物之类。有一次,有个用钱买官当了“资郎”的人于深夜带着厚礼登门拜访刘统勋。守门人通报之后,刘统勋拒不接见,并让门人转告来者“明日再议”。第二天一早,刘统勋当着许多人的面,传那“资郎”入见。他说:“昨夜不见,是老夫之过。然而深夜叩门,恐怕不是贤者所为吧!”那“资郎”支支吾吾,说不出一句囫囵话。刘统勋遂又大声训斥道:“明人不做暗事。今后,有什么要说的话,就当着众人说清楚,决不许偷偷摸摸到家中搞名堂!”

刘统勋担任东阁大学士兼军机大臣期间,他的一位老友的儿子出任湖北巡抚。这位老友为利于儿子仕途亨通,让仆人给刘统勋送去了1000两白银。刘统勋十分理解老友的用意,但又不想驳老友的面子,思来想去,终于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他让人将那位来者叫到面前,正言厉色地说:“你家主人是我的至交,也是位十分重视节操的人。他让你来,一定是要你代他向我这个老朋友转达问候。你为何私自做主带这么多银子呢?何况我有那么多朝廷俸禄,用不着任何人资助。你回去告诉你家主人,可将这笔钱施舍给那些贫寒的故亲旧友!”

那仆人带着礼金回去后,立即将其经过原汁原味地禀报给了主人。主人思忖片刻,突然叹了口气,自言自语地说:“我真是一时糊涂,儿子将来如何,靠的是他自己的才学和品行啊!”

三、立朝侃然

刘统勋在严于律己的同时,也理直气壮地要求他人。乾隆7年(1742年)初,时任都察院左都御史的他就上疏说:安徽桐城张、姚二姓当官的人太多,今后3年内应停其升转,从而使其他官员得到更多的晋升机会。他所说的张姓,指的是皇上倚重的大臣张廷玉。在乾隆帝看来,张廷玉一家的势力并不像刘统勋所估计得那么大,但他敢于奏呈的精神还是值得赞许的。

至于对那些贪官污吏,刘统勋更是恨之入骨,从不宽容。当时颇有影响的一些大案、要案,如广东粮驿道明福、云贵总督恒文、云南巡抚郭一裕、山西布政使蒋洲、西安将军都赉、江西巡抚阿思哈等人贪污、受贿案,都是他外出审查处理的。他“皆论如律”,也大都被皇帝核准。所以,好几名满洲显要死于他的手下。

乾隆二十六年,刘统勋以大学士身份视察河南河工时,发现那儿的杨桥工程久拖未完,一问,河吏都异口同声地说:这是刍茭收不上来的缘故。刘统勋半信半疑,又开始了微服私访。结果,发现“大小车载刍茭凡数百辆”,只因主事者索贿未遂,“置而不收也”。刘统勋大怒,立即更衣升堂,将那主事的县丞捉拿归案,还命他戴着枷锁去各工地游街、谢罪。随之而来的是:刍茭一夜之间便收纳完毕,杨桥工程一月之内也得以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