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将军传
5834000000073

第73章 明(6)

王守仁继任巡抚后,决定与福建、广东两省军队联合,首先镇压大帽山的起义军詹师富部。正德十二年正月,王守仁亲自率领精锐驻屯上杭,连破义军四十余寨,詹师富被俘。七月,进兵大庾,副使杨璋俘虏了起义军首领陈日能。十月,王守仁自驻南康,调度多路部队合击横水、左溪,义军首领谢志山被迫撤往桶冈。桶冈被攻破后,谢志山投降。十三年正月,王守仁设计诱杀了池仲容。至此,全境起义基本被平定。王守仁因功晋升为右副都御史。

正德十四年(1519)六月,王守仁奉命到福建去镇压叛军,到达丰城时,恰逢宁王朱宸濠起兵反叛朝廷。王守仁立即赶往吉安,准备器械船只,命令各地官员兴勤王之师。一大批将领都集中到了王守仁身边。

二、奸佞当道立功受屈

与王守仁俘虏朱宸濠的同时,武宗朱厚照也已自称威武大将军,率军南下亲征,副将军许泰、太监张忠等最先到达南昌。朱厚照身边的许多亲信人物,过去大多接受过朱宸濠的贿赂,王守仁也曾经说过请求皇帝贬黜奸佞一类的话。朱宸濠被平定后,奸佞们既企图与王守仁争功,又担心王守仁揭发他们的罪行,于是便先发制人,诬蔑王守仁地,说他事先曾与朱宸濠通谋,只是在看到没有成功的希望后才起兵平叛;甚至要求王守仁将朱宸濠释放,以便让朱厚照再自己动手去重新将他俘获。

王守仁趁许泰、张忠尚未到达,即已带着朱宸濠离开南昌。王守仁在钱塘遇上了太监张永,告诉他说,江西已经被弄得穷困不堪,实在经不起朝廷大军的骚扰了。张永表示同意他的看法,王守仁把朱宸濠交给了张永,自己去了京口,准备朝见朱厚照;正在这时,接到了委任他为江西巡抚的命令,王守仁便又立即返回到南昌。

王守仁回来后,张忠、许泰听说他已把朱宸濠交给了张永,很不高兴,竟指使人谩骂他,还亲自质问他说:“宁王府富厚甲天下,所有的积蓄都到了哪里去了?”王守仁说:“宸濠从前把他的积蓄都拿去贿赂京师内的权要人物了,约他们做内应,这是有账可查的!”张忠、许泰过去也都曾接受过朱宸濠的贿赂,听他这么一说,才不敢再多说了。张忠等人见王守仁是文人,有一次,便故意要强迫他射箭,谁知王守仁连射三箭,三箭都射中了,不但没有当众出丑,反而使他赢得了军人们的热烈欢呼。张忠、许泰大感沮丧,加上京军将士大都盼望能早日北归,最后只好率领部队离开南昌。但见到朱厚照时,仍说了王守仁一大通坏话。

王守仁接到前去晋见皇帝的诏令,便立即赶去了,但去后张忠、许泰又故意不让他及时晋见皇帝朱厚照。朱厚照见过王守仁后,命他仍回南昌,再重新写一份报捷的奏疏。王守仁心领神会,在奏章中反复提到,他是由于遵奉了威武大将军(朱厚照)的方略这才得以讨平叛乱的,把皇帝身边的奸佞亲信们的名字,也全都写进去了,尽量强调说明,平叛的功劳全是大家的,人人有份。这样一来,奸佞之徒方才不再鼓噪了。不久,朱厚照驾崩。

世宗朱厚熄即位做了皇帝之后,便立即征召王守仁入朝受封。大臣们包括大学士杨廷和在内,忌恨王守仁的情绪仍很强烈,借口国丧未毕,不宜行赏。结果又仍只给了一个南京兵部尚书的头衔。王守仁没有去南京上任。

三、再立战功名垂青史

嘉靖六年(1527),思恩、田州的卢苏和王受造反。国乱思良将,朝廷这才又起用王守仁以原官兼左都御史,总督两广兼巡抚。十二月,王守仁抵达浔州,与巡按御史石金共同定计招抚。卢苏、王受投降,王守仁把他们打了一顿棍子后,释放了他们,被招抚的群众多达7万人。断藤峡的瑶民暴动,范围达到三百余里,连续数十年从未被平定过,随后也被王守仁平定了。立了这样的大功,本来是应该得到奖赏的,但当时朝廷上的掌权大臣如张熄、桂萼等人,一心只沉迷于内部的勾心斗角,连杨一清也未能主持公道,最后不但未给王守仁加官进爵,反而指责他“征抚交失”。有人上疏皇帝,替王守仁打抱不平。但皇上也只是听了就算完了。

这个时候,王守仁已经病重了,上疏朝廷荐举郧阳巡抚林富接替自己的职位,不等批复便起程回家了。嘉靖七年(1529)十一月,王守仁病逝于南安,时年57岁。

王守仁天性聪明,17岁时就曾与上饶人娄谅讨论过朱熹格物致知学说的宗旨。又参佛学,后转陆九渊心学,并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用以对抗程朱学派。他谪居龙场时,身边无书可读,只好回味旧时知识,忽然顿时开朗,悟出了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而不当求诸事物,从此笃信不移。他在论述儿童教育上,反对“鞭挞绳缚,若待拘囚”,主张“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以达到“自然日长日化”的结果。他的学说以反传统的姿态出现,在明代中叶之后,他的阳明学派影响很大,还流传到日本。

俞大猷

俞大猷(1503~1579),明代着名的抗倭名将。字志辅,号虚江,晋江(今福建泉州)人。历任都指挥佥事、参将、总兵等职。追赠左都督,谥号“武襄”。俞大猷着有《正气堂集》、《剑经》两书。他的威名与戚继光、刘显齐名,为扫除倭寇之患,在中国历史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幼习兵法以备国用

俞大猷少年时代就特别喜好读书。他先从王宣、林福学习《易经》,也得到蔡清真传。又从赵本学将《易经》推广演绎到兵家的阻截、袭击、交锋,应付各种情况的权术。不久,他又跟从李良钦学剑。家中经常一贫如洗,但他的志向依然豁达自如。他的父亲过世后,他放弃了诸生的身份,继承了世职百户。

嘉靖十四年(1535),俞大猷在武举会试中考中了武举,被授为千户,派往金门守御。当地军民常为琐事互相诉讼,很难治理,俞大猷就以礼让来诱导他们,诉讼纠纷便逐渐低落平息。

嘉靖二十一年(1542),俺答大举入侵山西。世宗颁布诏书,在全国选拔武艺高强的勇士。俞大猷到巡按御史那里毛遂自荐,御史将他的名字上报了兵部。当时是毛伯温任兵部尚书,他将俞大猷送到宣大总督翟鹏任所。但是俞大猷仍然没有被重用,只好辞别还家,返回金门,毛伯温委任他为汀漳守备。俞大猷来到武平,在那里筑起了一个“读易轩”,与入学的生员一起建立文会,同时每日教习武士击剑。他率领部队接连攻破海寇康老,俘虏斩杀敌方三百多人。因此他被提为代理都指挥佥事,分领广东都司事务。

广东新兴、恩平少数民族聚居地的谭元清等多次起义造反,总督欧阳必进委派俞大猷前去处理。俞大猷就命令当地的良民自卫防守,而亲自带领几人走遍少数民族聚居峒寨,告诉他们这其中的利害关系,而且教他们击剑,造反者被吓倒征服。叛反的瑶民中有一个人叫苏青蛇,力大过人,曾经空手凭力气打死过猛虎,俞大猷将他骗了出来斩首,对方于是更加惊恐。俞大猷接着来到瑶民何老猫的住地,命令他归还他所侵占的百姓田地,而且还招降了他的几个首领。这两个地方因此安定了下来。

嘉靖二十八年(1549),浙江巡抚朱纨受命兼管福建军事,巡视福建御倭情况,推荐俞大猷为备倭都指挥。当时正遇上安南(今越南)入侵广东边境,广东总督欧阳必进奏请留下了俞大猷。欧阳必进传檄书命俞大猷去征讨安南,俞大猷飞马来到廉州(今广西合浦)。当时敌人正急着攻打廉州。俞大猷因为水师尚未集合,就派遣了几个骑兵前去劝降,并且声称大部队来了。敌人不知真相,果然停止了进攻,撤围而去。不多久,大队水军到达,俞大猷便在冠头岭设下埋伏。敌人进犯钦州,俞大猷阻击夺得他们的舟船。追击了几天,斩首敌人一千二百多人。又穷追到海东的云屯。事情平息后,奸相严嵩却压了俞大猷的战功不予奖励进用,只赏赐白银50两而已。

二、保卫海疆打击倭寇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倭寇大举骚扰浙东。朝廷调动俞大猷任宁波、台州诸郡参将。当时正值敌人攻破宁波昌国卫(今浙江定海),俞大猷率军击退了他们。倭寇又攻陷绍兴临山卫(今浙江余姚西),转而到松阳抢掠。知县罗拱辰奋力抵御敌人,而俞大猷阻截各海面,斩获很多,但竟然因小事而停发了俸禄。过了不久,他将倭寇驱逐到海中,焚烧了他们的五十多艘船只,朝廷才给他和先前一样多的俸禄。

过了两年,倭寇从健跳所(今浙江宁海东南)大举进犯。俞大猷连续作战,连连击败敌人。他被委任接代汤克宽任苏松副总兵。当时他所统领的兵士不满300人,征调的各道兵力又未汇集。倭寇进犯金山,俞大猷作战失利。当时倭寇在松江柘林(今上海奉贤南)的驻兵超过两万人,总督张经想去迎战,俞大猷坚决不同意这样做。直到永顺、保靖的兵陆续到来,他才跟从张经在王江泾(今浙江省嘉兴北)攻破敌人,但他们的功劳却被严嵩的亲信赵文华、胡宗宪所窃取,他们无尺寸之功,而俞大猷又因金山失利,被降级当了事官。

起初,因为倭乱危急,朝廷特命都督刘远为浙江总兵官,兼管辖苏州、松江各郡,几个月过去了,他没有什么作为。在朝的大臣争相上言称赞俞大猷的才能,嘉靖三十五年(1556)三月,皇帝终于罢免了刘远,由俞大猷取而代之。倭寇进犯西庵、沈庄及清水洼。俞大猷与董邦政合力击败了他们。倭贼从黄浦逃遁出海,俞大猷追歼并打败了他们。这一年冬天,因为他参与平定徐海的功劳,被加官都督佥事。徐海扫平之后,浙西的倭乱全都平息下来了。只有宁波舟山的倭寇背倚着险要,官兵们团团包围,就是攻克不下来。这时土兵、狼兵全已调回,而从四川、贵州所调六千士兵刚刚到来。俞大猷乘着大雪,从四面围攻舟山的倭贼。倭贼死战,杀土官一人。官兵更加争先恐后,攻进去焚烧了他们的木栅,敌人大多战死,那些逃出的人又被官兵追上给歼灭了,倭寇全部扫平。朝廷命令俞大猷代理都督同知。

三、巩固边防扫灭倭寇

广东饶平的倭寇张琏几次攻陷城邑,多年来不能平定。嘉靖四十年(1561)七月,诏令俞大猷调往南赣,汇合闽、广的兵力讨平这支倭寇。这时胡宗宪兼管江西,知张琏远出,便传檄书让大猷急速前去袭击。俞大猷说:“应该秘密地出兵骚扰他们的老巢,攻其巢穴,张琏必定回救,怎么能用几万大军为追踪一个人而轻率乱走呢?”于是他迅速地带领15000人登上柏嵩岭,俯瞰敌寇老巢。张琏果然回来救援,俞大猷连连攻破这支敌寇,斩首一千二百多人。敌人恐惧,不敢再出。俞大猷利用间谍引诱张琏出战,自己从战阵后面将张琏捕捉,同时还抓住了敌人的另一首领萧雪峰。俞大猷又被提升为副总兵,协助守卫南、赣、汀、漳、惠、潮等郡。接着他乘胜去征讨程乡盗贼,在梁宁擒获了徐东洲。有个叫林朝曦的人,单独约了黄积山一起发动了大规模起义。官兵攻打并斩杀了黄积山,林朝曦逃掉了。后来他被徐甫宰消灭,俞大猷被提升为福建总兵官。

隆庆二年(1568),海盗曾一本进犯广州,随即又进犯福建。俞大猷奉命联合郭成、李锡的军队,征剿并消灭了这股势力。朝廷为他们记功,俞大猷被晋升为右都督。

广西古田僮族黄朝猛、韦银豹等人,嘉靖末年曾两次抢劫会城库,杀了参政黎民表。巡抚殷正茂征兵十四万,请托俞大猷前去讨伐,分七路进发,一连攻破了几十个巢穴。盗贼据守潮水,据点建在最高的山顶,俞大猷攻打了十多日也没有攻下来。他假装分兵去袭击马浪的盗贼,而密令参将王世科乘黑夜登山设下伏兵。黎明时分,伏兵发炮,敌人大惊。各路军队攀援而上,敌人都战死了。马浪的各巢穴也相继被攻下。斩俘了八千四百多人,拘捕了黄朝猛、韦银豹,累世百年的寇贼全部都被扫除了。皇帝封俞大猷世荫为指挥佥事。

俞大猷为将清廉,统领部下有恩德。屡建大功,威名震动南方。但是巡按李良臣弹劾他奸贪,兵部又极力支持这一说法,朝廷诏令他回到原籍听候调遣。后来起用他为南京右府佥事。还没有到任,就以都督佥事身份任福建总兵官。万历元年(1573)秋天,海寇突然袭击间峡澳,俞大猷因失利获罪,被夺职。后再以代理都督佥事起用为后府佥书,率领车营训练。俞大猷曾三次上疏请求回乡。明万历八年(1580)病故。

李成粱

李成梁(1526~1615),明代着名将领。字汝契。辽东铁岭卫(今辽宁铁岭)人。

李成梁家自其高祖李英从朝鲜归附,世代承袭铁岭卫指挥佥事。李成梁为人英毅骁健,袭职后因功升迁为辽东险山参将。隆庆元年(1567),土蛮大举入侵永平,李成梁率军驰援,进副总兵。隆庆三年四月,击斩敌将张摆失,杀敌六百余人。

隆庆四年(1570)九月,辛爱(俺答的儿子)进犯辽东,总兵王治道战死。李成梁被任为都督佥事,接替了王治道。这时,插汉部长土蛮正值势力强盛之时,泰宁部长速把亥、朵颜部长董狐狸与土蛮联成一体,东边还另有王杲等人,也时刻都在伺机入侵。在此之前的十余年问,守边的武臣便有殷尚质、杨照、王治道三大将战死。李成梁接替王治道后,一面加固防御工事,一面选拔将领,招募新兵,经过他的一番艰苦努力以后,军队面貌为之焕然一新。自隆庆五年至万历初期,先后败土蛮于盘山驿、卓山、辽阳河北、前屯和铁岭镇西等处,杀死杀伤了大量的敌军。

万历二年(1574)十月,王杲大举来犯。被李成梁击败,王杲溃不成军,逃亡到了阿哈纳寨,在南关被都督王台逮捕,献给了李成梁后被处死。李成梁升迁为左都督。自万历三年至五年,李成梁不断与土蛮、速把亥等反复鏖战,多次获胜,于五年十二月因功封为宁远伯。

万历十年(1582)三月,速把亥率部进犯义州。李成梁在镇夷堡设伏等待,速把亥中了埋伏,在战斗中被参将李平胡射中,从马上跌了下来,被李有名当场斩首。速把亥既死,敌阵大乱,残部迅速后撤。速把亥在辽东为患20年,至此终于结束,朝廷和边境百姓都为之欢欣鼓舞。

在此后的数年中,李成梁仍不断在同各部敌军战斗,并屡立战功。但他也同样有过重大失误。万历十七年(1589)三月,敌犯义州,再人太平堡,把总朱永寿等一军尽没。九月,敌三万骑入侵平虏堡,备御李有年、把总冯文升战死,李成梁的前锋部队牺牲了数百人,敌人在沈阳、榆林等地连续掳掠八天后方才撤走。万历十九年(1591)闰三月,给事侯先春前往视察部队,李成梁为了邀功,命令副将李宁等潜袭板升,初战尚顺利,但回师的途中和敌军主力遭遇,结果阵亡数千人。李成梁经与总督蹇达商量后,封锁了消息,没有如实将打败仗的情况上报。巡按御史胡克俭原来就已向朝廷揭发了李成梁的不少问题,再加上侯先春回去后也说了他很多坏话,李成梁深感惶恐不安,因而一再请求辞职。当年十一月,神宗解除了李成梁的职务,让他以宁远伯的头衔闲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