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将军传
5834000000064

第64章 元(2)

太宗窝阔台即帝位,察罕从征河南,皇子阔出、忽都秃伐宋,命察罕为斥侯。定宗贵由即位,赐黑貂裘一件,金宾刀十把,命拓展江、淮之地。

宪宗蒙哥即帝位,召见察罕,赏赐甚厚,命以都元帅职兼领尚书省事。四年后卒。

按竺迩

按竺迩(1195~1263),元前期将领。雍古氏人。其先居云中塞上,父黑旦公为金群牧使。后驱赶着所牧之马来归成吉思汗,终其官。按竺迩随元军伐宋灭金,南征北战,战功卓着。元仁宗延延佑元年赠推忠佐运功臣、太保、仪同三司、上柱国,封秦国公。谥“武宣”。

按竺迩14岁时,隶成吉思汗子察合台部。曾从察合台于茂林中大猎,先射数麋而中,忽有二虎突然窜出,众皆惊,按竺迩搭弓引射,连发二箭,二虎皆死,由是以善射有胆勇闻名。察合台非常器重并喜欢他。

成吉思汗西征寻思干、阿里麻里等国,按竺迩首立军功,被授以千户之职。后又从太祖征积石州(今青海循化),奋勇杀敌先登其城,遂拔其城。又围河州(今甘肃临夏),斩敌首四十余级。再破临洮、攻德顺,斩首百余级。

元太宗窝阔台即位,尊察合台为皇兄,以按竺迩为元帅。按竺迩指挥士卒自敦煌修建驿站直抵玉门关,从而打通通往西域的道路。南宋绍定四年(1231),随太宗围凤翔。按竺迩分兵攻西南隅。城上垒石乱下,无法靠近。按竺迩挑选了一批敢死士,令其冒石登城。凤翔城终被攻破,斩金将刘兴哥。攻夺凤翔后,按竺迩又分兵攻取西和州。蒙古军奋力拼杀,宋军溃败,按竺迩遂擒宋守将疆俊。宋军余众退保仇池。按竺迩又率军攻下仇池,再力拔平凉,蒙古军军威大震。于是庆阳、原、宁众州俱降。

此时拖雷分兵进入金境,按竺迩便为其先锋。先攻取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当时宋人已烧绝栈道,蒙古军复由两当县出鱼关,驻军沔州。宋制置使桂如渊守兴元(今陕西汉中)。按竺迩借道于桂如渊说:“宋与金结仇已很久了,为何不借我军兵锋,一洗国耻?今我军想借道于南郑,由金州(今陕西安康)、洋州(今陕西洋县)、达唐州(今河南唐河)、邓州,会合大兵以灭金,这并非只利于我军,对宋朝也有利。”桂如渊即派人引导蒙古军由武休关东抵邓州,顺便西破小关,金人大惊,以为蒙古军从天而降。蒙古军直奔钧州(今河南禹县),与亲王按赤台等合兵。在三峰山(今属河南境治),逢天下大雪,金兵冻僵有倒者。按竺迩先率所部精兵,迎击金兵,诸蒙古军随后战敌,金兵大败。金哀宗奔蔡州。十二月,按竺迩又随蒙军围蔡州,城破金亡。

南宋端平三年(1236),元大军伐蜀。按竺迩领炮手兵为先锋。首破宕昌,攻夺阶州,再攻文州。宋将刘录拒城死守,数月没有攻下,间谍探知城中无井,按竺迩就占据了夺其汲水之道,遂率勇士踏云梯登城,杀守卫城中女墙者数十人,遂拔其城。刘录战死。这时,按竺迩又招徕吐蕃酋长勘拖孟迦等十族,皆赐以银符,吐蕃族安。后又率军定陇州(今陕西陇县),遂与人大散关的蒙军会合,并进军成都,克之,遂还师。不久,成都复叛。

元中统元年(1260),忽必烈即位,当时亲王有异谋者,其属将阿兰答儿、浑都海欲图拒关陇。按竺迩因年老,把大军交给其子带领。忽必烈遣宗王哈丹、哈必赤、阿曷马西讨。按竺迩说:“今内难方平,又有人侵乱关陇,岂臣子安卧之时耶?吾虽老,尚能破贼。”世祖忽必烈批准了。按竺迩遂又引兵而出,与阿合马合兵并战。正逢天起大风,白日昏暗,战至下午,大败阿兰、浑都海兵,斩首无法计算。按竺迩与总帅汪良臣获阿兰塔儿、浑都海等。世祖赐书褒扬按竺迩的美德风范,并赐弓矢锦衣。中统四年(1263),按竺迩卒,终年69岁。

兀良合台

兀良合台(1200~1271),元代前期名将。蒙古兀良合人。兀良合台出身将门,其父速不台胆勇智谋名贯一时。

兀良合台初事太祖成吉思汗,时宪宗蒙哥(拖雷长子)为皇孙,年尚幼小,太祖以兀良合台出身世代功臣之家,遂命他护育蒙哥,并分掌宿卫。几年后,合台始领兵随定宗征女真,破万奴于辽东。不久,又随诸王拔都、其父速不台征讨钦察、兀鲁思、孛烈儿诸部。

南宋淳佑九年(1249),定宗贵由驾崩。拔都及宗室大臣议立宪宗蒙哥,然而事情长久未决。四月,诸王大会,定宗皇后问及应立之事,众皆惶恐,无人敢管。兀良合台答道:“此议已先定矣,不可复变。”拔都说:“兀良合台言是也。”议遂定,众立蒙哥为帝。

宪宗蒙哥继位的第二年,忽必烈以皇弟总兵征讨西南夷乌蛮、白蛮、鬼蛮诸国,以兀良合台总督军事。大军进入云南境,又至金沙江。兀良合台分兵入察罕章,即白蛮。所在寨栅,依次攻下。进师龙首关,以待忽必烈人大理国城。

南宋宝祜元年(1253),兀良合台分兵取附都善阐(今云南昆明),转攻合刺章水城。合剌章,即乌蛮。乌蛮大酋高异招集诸部兵来拒元蒙军,蒙古军大破之。蒙军至昆泽,擒其国王段兴智及其渠帅马合剌。之后,兀良合台亲自陷阵鏖战,攻拔城寨。自出师历经两年,兀良合台与其子阿71亡率军平定了大理五城八府四郡,降服乌、白蛮等七十三部,蒙军兵威远近皆知。

宝祜五年(1257),云南平定,兀良合台遣使报捷于朝廷。且请依照汉武帝时故事,以西南夷悉为郡县。宪宗准许。赐其军银5000两,彩币24000匹,授银印,加大元帅。还镇大理。

第二年,宪宗遣使谕旨,约明年正月会军长沙。兀良合台率大军,来到宋朝的内地。大败六万宋军,宋军伤亡很大。兀良合台率军乘胜追击,连下贵州(今广西贵县)、象州,入静江府(今广西桂林),破辰州(今湖南沅陵)、沅州(今湖南芷江),直抵潭州(今湖南长沙)。

这时,忽必烈已渡江驻鄂州(今湖北武昌),派遣也里蒙古领兵两千来援,并加劳问。兀良合台于是从浒黄州北渡,与忽必烈大军会合。

元朝中统元年(1260),元世祖忽必烈即位。四月,兀良合台返回上都。12年后卒,终年72岁。

塔思

塔思(1212~1239),元代前期名将。一名查刺温,札剌亦部人。父孛鲁,祖父即木华黎。塔思有英才大略,绰有祖风。塔思勤谨沉厚,宏论深远,出入行阵,多有战功。可惜常年征战,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塔思18岁袭爵,遂至云中。当时金将武仙叛,并带兵围攻潞州(今山西长治)。太宗窝阔台命塔思出兵援救。武仙听说是木华黎孙塔思来,不敢交战,退兵十余里。这时蒙古大军尚未至,塔思只带十余名骑兵窥观敌势,武仙恐有埋伏,不敢进兵。塔思观看完武仙的兵势后,对左右说:“今日已暮,待明早击敌。”是夜五鼓时分,金将移刺蒲瓦袭击蒙古军营,塔思带兵与战,不利,退守沁南。武仙复攻潞州,潞州城陷,蒙军主将任存战死。时在南宋绍定三年(1230)的九月。

十月,窝阔台亲征武仙,派万户因只吉台与塔思复取潞州。武仙得知太宗亲征的消息,急忙带兵乘夜间弃城而逃。塔思率蒙古军从半道截杀叛军,斩敌首七千余级,遂收复潞州。

绍定六年(1233)九月,塔思随皇子贵由东征,平辽东。擒金咸平(今辽宁开原北老城镇)宣抚完颜万奴。完颜万奴统金兵保辽东六七年之久,至是,遂被平定。

南宋端平元年(1234)七月,塔思朝赴行在(即窝阔台所在之地),当时诸王大会。太宗要亲自出兵讨伐南宋,塔思主动请战,太宗大喜,遂赐塔思黄金甲、玻璃带及良弓20把,命与五子曲出总领蒙古军南征。于是曲出与塔思率蒙古军首征南宋。

第二年冬,蒙古军攻拔枣阳(今湖北枣阳县)。王子曲出引一部分军队攻打襄阳、邓州。塔思引军攻郢州(今湖北钟祥)。郢州濒临汉江,城坚兵锐,而且城外多战舰。塔思命造木筏,筏成,命汶上县达鲁花赤刘拔都儿率敢死士500人,乘筏进击,而自己则带领骑兵沿江岸发射箭矢,加以掩护。蒙古军敢死士个个奋勇拼杀,遂大破宋军船队,宋兵溺死江中者过半,其余宋兵奔入郢州城中。塔思见城坚难以攻破,遂带所俘获的宋兵马牛等数万还军北归。

端平三年(1236)十月,塔思率军复出邓州,兵守将至蕲州、黄州(今湖北黄岗)。蕲州守将派使者献金帛、牛酒犒师,请求说:“宋是小国也,进贡大朝多年了。惟求大臣以生灵为念。”一塔思听此言,乃舍弃蕲、黄二州,转攻符镇、六安县焦家寨。

南宋嘉熙元年(1237)九月,塔思率军进入汴京。守臣刘甫置酒大庆殿。塔思说:“汴京大庆殿是已亡的金主所居之处,我本人臣,不可处此。”于是只在刘甫家宴饮一番。十月,塔思复与口温不花攻光州(今河南潢川),宋主将黄舜卿降。口温不花又攻黄州,塔思遂率军攻大苏山,斩首、俘获甚多。

嘉熙二年十二月,塔思还云中。第二年春三月,塔思死,年仅28岁。当时塔思子硕笃儿尚年幼,其弟速浑察袭其职。

董俊

董俊(1187~1234),元代前期将领。字用章。真定(今河北正定)藁城人。董俊勇敢善战,从不妄杀;为政宽明,深受百姓拥护。董俊死后追赠翊运效节功臣及太傅、上柱国等职,封寿国公。谥“忠烈”。

董俊年幼丧父,侍事母亲以孝闻于世。年少时,董俊曾力耕田垄之间。成年后方开始涉猎史书,知古今之变。金贞佑年间(1213~1216),边关战事方急。藁城令募兵备战,以射技最优秀者,选拔为将。当时应募者不少,都未有能射上中者。唯独董俊连发中的,便被拔为将率兵迎敌。南宋嘉定八年(1215),蒙元大将木华黎率师南下,董俊遂降木华黎。

嘉定十二年(1219),董俊因功升中山府令,佩金虎符。当时金将武仙占据真定,周围诸城县皆附应武仙。董俊率众乘夜入真定府,赶走武仙,而周围诸城县又皆附董俊。第二年,金朝发大兵增加武仙的力量,董俊辖区中的李全叛董俊而投靠武仙,董俊率兵屯守曲阳。武仙凭借军力雄厚来与董俊交战。董俊毫不畏惧出兵迎战,在黄山下,董俊终于打败武仙军,武仙逃走。木华黎得捷报后,授董俊为龙虎卫上将军,行元帅府事,屯驻藁城。武仙势孤计穷,投降元军。董俊谒见木华黎说:“武仙狡诈,其心不可测,恐怕难为我军所用,请防备他。”木华黎同意董俊的看法,但仍授武仙为左副元帅。藁城县后升为永安州,其军政之事仍由董俊负责。

南宋宝庆元年(1225),武仙果然杀掉了都元帅史天倪叛元。据真定而附金。而真定附近的郡县皆又附应武仙。董俊兵不满千人,以孤军处于叛军之间,只好据守永安。董俊率兵出城袭击武军,武军败退。后来,董俊与史天泽再次夜人真定,赶走武仙,史天泽于是为真定元帅。

南宋绍定六年(1233),董俊会合众军围攻汴京。时,金哀宗在汴城中。第二年,金哀宗由汴逃往归德(今河南商丘),众军追击。金兵夜出,袭击董俊等部诸军,董俊力战而死,终年48岁。

史天倪

史天倪(1187~1225),元代前期将领。字和甫。燕地永清(今属河北)人。父史秉直,在北京执掌尚书六部事,总理军饷。弟史天泽,为元朝着名将相。

成吉思汗时,木华黎统兵南伐,所向披靡。不久,木华黎率军取涿州。史秉直率乡里老幼数千人,降木华黎。木华黎欲用史秉直,史秉直推辞,而荐子史天倪。于是木华黎以史天倪为万户,而命史秉直管领降人家属,屯居霸州(今河北霸县)。

嘉定四年(1211),史天倪统率诸路降卒,并跟随木华黎攻伐三关以南,至于东海,所过州邑皆下。嘉定七年,史天倪朝见太祖成吉思汗。向太祖陈献奇谋大计,太祖称善,遂赐金符,授马步军都统,管领24万户。跟随木华黎攻取高州,又攻取北京,皆不战而克。

嘉定八年,元太祖授史天倪为副都元帅,改赐金虎符,奉诏南征。先围平州,金经略使投降。进兵真定(今河北正定),金守将武仙,固守不下。遂移军攻大名(今河北大名),众人认为大名城坚不可击,史天倪命攻其城之西南角,劲卒屡上屡退,史天倪遂身先士卒,率先登城,宋兵躲避,大名遂破。

嘉定十年(1217),史天倪率兵攻取山东诸郡。其部卒中有杀百姓之小猪者,史天倪立刻斩首以示众,军中遂肃然,于是远近响应。中山、赵州、邢州、威州、磁州、洛州等城,皆望风而降。嘉定十二年,还军真定,武仙降元。木华黎遂授史天倪为金紫光禄大夫,河北西路兵马都元帅,行府事,以武仙为副职。

史天倪进言于木华黎说:“今中原粗定,而我军所过之处仍有纵兵抄掠的行为,这不是王者替民伐罪之意。而且大王奉天子命,为天下除暴,岂能复效暴者之所为吗?”木华黎于是下令:敢有剽掳者,以军法惩处。

嘉定十六年(1223),史天倪兵向山西,连克三关,不过旬日,便定四十余寨。遂又兵至河卫。不久,成吉思汗命史天倪回军真定。

第二年夏,大名总管彭义斌带宋兵进犯河朔,史天倪又率兵迎战宋兵于恩州,彭义斌战败,遂人保大名。第二年,史天倪兵还。得知武仙之党占据西山腰水、铁壁二寨叛蒙,史天倪遂率兵直捣其巢穴,尽掩杀之。武仙大怒,阴谋作乱,于是设宴邀请史天倪。有知道其阴谋者,劝史天倪不要前往,史天倪不听,遂去,被武仙所害,终年39岁。

张柔

张柔(1190~1268),元代前期将领。字德刚。易州(今河北易县)人。张柔初为金臣,后降依成吉思汗。历经太祖至世祖五朝,大小百余战,战功卓着。他战有奇谋,常以少胜多,名震河朔。官至河北东西路都元帅,加荣禄大夫,晋封蔡国公。谥“武康”。

一、降元报义败武辟地

张柔年少慷慨,崇尚气节,善骑射,以豪侠闻名于州郡。金贞佑占年间(1213~1217),河北盗贼群起,张柔率本族人守保西山东流寨。他选拔壮士,训练队伍,盗贼始终不敢犯寨。

金中都(今北京)经略使苗道润得知张柔贤达,便提拔他为定兴令,后迁升为青州(今山东益都)防御使,并上表朝廷嘉表其才。金朝遂封张柔为昭毅大将军,并兼雄州(今河北雄县)管内观察使。

南宋嘉定十一年(1218),蒙古军攻金,张柔率所部迎战于狼牙岭。激战中,张柔的战马中箭倒地,张柔被俘。蒙古军将闻其名,不杀而劝其降。张柔见金朝大势已去,蒙古国威振四方,将来必成事业,便率众降附蒙元,成吉思汗仍复其旧职。张柔遂召集所部人马攻下河北雄、易、安、保诸州,之后率军屯治满城。

金真定帅武仙率兵数万来攻满城。张柔出奇兵击退武仙军,又率军乘胜攻下完州,俘获州佐甄全。甄全不屈,打算慷慨就义,张柔感其壮节要释放他,结果甄全投降。张柔升甄全为完州守,仍统兵守完州。

第二年,武仙又来攻张柔军,张柔又败武仙军,并进而拔取郎山、祁阳、曲阳等城,附近城寨闻风而降。不久,中山反叛,张柔引兵包围中山,与武仙手下将领葛铁枪战于新乐。流矢射中张柔的面颔,断其二齿,张柔拔箭继续攻战。众军士见此,遂奋力拼杀,金军大败。张柔军斩首金兵数千人,并擒藁城令刘成,遂攻下中山。

金将武仙再一次纠集兵马,在满城进攻张柔军。张柔带伤登城拒战,不料又为金兵流矢所中。张柔仍屹立城上沉着指挥作战。不一会儿,张柔下令打开城门突然出战,武仙兵不及提防,再次溃败。之后,张柔率军平定了冀州以北、真定以东三十余城,辟地千余里。成吉思汗加封张柔为荣禄大夫,河北东西路都元帅,号拔都鲁,置官属,所部将士各有升赏。

二、免祸治保伐金礼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