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枪声还在响着,而且越来越近,反应过来的挺进队的士兵也在向这边靠拢围杀。
硝烟还未散尽,几个鬼子便冲出了烟雾,在前堵后追的情况下,他们损失也很大,只剩下五个人和一个不醒人事的家伙,拿指挥刀的军官腿一拐一拐的,但依然悍不畏死地前进。机关枪手死了好几个,而且已经来不及装子弹了,两把明晃晃的刺刀,一个背人的徒手兵,再加上一个端着打光子弹的机枪,就这么冲了过来。
完蛋了,你们完蛋了。呯,呯,杨国权冷笑着抬手两枪,击倒了两个鬼子。呯,杨大猛手中的二把盒子也射出了愤怒的子弹,将抡着烧火棍的家伙打倒在地。
“卑鄙无耻的支那猪!”日本军官一脸的络腮胡子,眼睛红得怕人,拼命地瞪着,眼珠子鼓了出来,好象要和心中的愤怒和绝望一起迸出眼眶一样。
他疯狂地大声叫骂着,双手握着指挥刀,在空中劈了两下,冲着杨国权等人大声怒吼道:“来呀,懦弱的支那猪,象个男人似的来呀!”
这个家伙是用日语在嚎叫,除了杨国权,没人听得懂,杨国权却在打量他的军衔,竟然是个少佐。
“缴枪不杀,我们优待俘虏。”杨大猛义正言辞地说道,却不知道对这些兽兵来说,根本没有作用。
鬼子军官突然安静下来,转头对背着伤员的鬼子说了几句,在别人眼中,这家伙似乎是要放弃抵抗,但杨国权的眼睛眯了眯,他听得清楚,鬼子军官说的是:“你过来,玉碎的时候到了。绝对不能让将军阁下落在支那人手里,那是对大日本帝国,对战无不胜的皇军的羞辱。”
呯,呯,杨国权突然连发两枪,打断了背伤员鬼子的两支手臂,鬼子发出了惨叫,背上的伤员滑落下来。
紧接着,杨国权快步上前,一把揪过这个鬼子。鬼子少佐狂吼一声,挥刀砍向倒地的伤员,杨国权急中生智,将手里的鬼子一推,锋利的指挥刀将这个鬼子几乎砍为两段。
呯,呯,呯……肖四等人乱枪齐发,鬼子少佐被打成了筛子,他瞪着不甘的眼睛颓然摔倒。
杨国权蹲下身子,解开那个鬼子伤员的风衣,看到了,肩上是明黄牌一颗星,是个少将。一瞬间,狂喜涌上了脑袋,他差点蹦起来。
“快,快来人。”杨国权有些失态,话都说不利索了,而且迫不及待地自己动起手来。
不大一会儿,这位日军少将便被从上到下捆成了粽子模样,别说动,连胳膊、腿儿打个弯都甭想了。这还不算完,嘴上再绑上绳子,省得他咬舌自尽。尽管杨国权不确定咬舌头真的能死人,但还是要以防万一。
“走,走,快撤退。”杨国权不敢松一口气,抓住了个活的日本将军,可也是个烫手的山芋,要是判断清楚了他们的动向,鬼子还不得疯了似的追击呀!
“战场还没打扫完呢!不差这点时间吧?”宋青圃纳闷地问道。
“不打扫了,赶紧撤。”杨国权来不及多说,指挥卫兵抬起大粽子,又撕下鬼子少佐的肩牌,摘下他的文件包,不停地催促起来。
“长官,出了什么事情?”军统出身的高云焕看出杨国权有些异常,便来到他身旁,低声问道。
杨国权附耳将事情简单说了一遍,当然,也说了自己的担心和顾虑。
高云焕听到消息也是心头猛跳,天大的功劳啊,一下子砸到了头上,出现晕乎乎的感觉是很正常的。
不过,这与职业习惯不同,杨国权想着快速撤退,高云焕却想到了一个更巧妙的办法,他赶紧将想法告诉了杨国权。
嗯,这招好,这招妙。等鬼子知道上当,那就气得哇哇叫。杨国权眼睛发亮,使劲拍了拍高云焕的肩膀,示意他快去布置。
…………………
幸运之神再次眷顾到杨国权头上,说起这个日军少将,乃是阴差阳错之中送给他的最好礼物。
武汉会战中,日军106师团孤军深入于瑞武路和南浔路两个战场之中,被国军第一兵团包围于狭小的万家岭地区。当国军官兵得知自已以近十倍的兵力围住了第106师团时,信心大增,各部队勇敢地猛冲猛打,反复厮杀,每个山头,每个村庄都躺满了双方的尸体,鲜血染红了每一片青草地。国军甚至几次逼近第106师团的司令部,师团长松浦都手持军刀准备切腹自杀,师团部的勤务兵也拿起武器投入战斗,只是因为国军不知是师团司令部而一度中止了攻击。
激战数日后,第106师团被消灭了一半。由于伤亡很大,日军只得空投下了几百名下级军官以补充第106师团。而且,日军统帅部又临时拼凑了铃木支队前去解围,便是由这位被活捉的铃木春松少将率领,
铃木支队在东进途中接连遭到了国军新13师、新15师、第60师等部队的顽强阻击,前进并不顺利,在付出了重大代价后,终于与利用夜色钻出国军包围的106师团残部在武永公路会合。铃木春松便是在此次解围行动中,被炮弹炸伤,住进了医院,准备在伤愈后前往华北接任新官职。
本来,按照他的级别,上任时的保卫级别应该是很高的,不大可能坐这列普通的伤兵列车。可冥冥之中的安排,往往出人意料。日本帝国本土大本营为了鼓励在南方作战的高级军官们,特意将他们的家属送到了中国,只是由于战事未息,暂时留在天津。
铃木春松知道了这件事,在医院呆不住了,强烈要求提前出院,前往华北接任,当然,他的主要目的是去天津与家伙团聚。由于他心太急切,日本人来不及为他安排得妥妥贴贴,便在这列伤兵火车上加挂了一节有钢板的贵宾车厢。就这样,倒霉的铃木春松兴冲冲地坐上了火车,做着美梦,却成就了杨国权和豫东挺进队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