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无限之爱
5794300000079

第79章 从印度到横滨(二)

这个时代,新加坡、大马已经有不少华人,事实上从清朝替代明朝开始,就一直有人因为不肯屈服清朝的统治而来到这一带,这被称为下南洋。华人在南洋的艰辛也是笔血泪史,而且这笔历史一直延续到了朱颖来的时代。华人在南洋一带因为勤劳和节俭而积攒了巨大的财富。但是糟糕的政治地位和散沙一样的各自为政状态,也让华人吃尽了苦头,加上当时占据了南洋的殖民者们有意用土著压制,刻意制造民族矛盾。华人团体就像是被养的猪一样,每当财富积赞起来,当地的土著就会有用武器洗劫他们。

这种悲惨的命运使得当地华人们心系家乡,同时国人一直有叶落归根的想法,所以在后来的岁月,抗日战争爆发时,南洋这边的华人捐款捐物支持抗日。不过再到后面就是一笔烂帐了,分别支持两个不同政党的南洋华人使得原本就不够团结的华人圈子更加分裂。并且其中的一部份华人愚蠢到借助当地的土著来压制另一部份华人,于是有了印尼的大屠杀,而新加坡这个国家的华人后裔虽然还流着华人的血,但是黄皮白心,从思想上却是可以说是彻底西化了,根本不把自己看成华人了,当然这是后话,只是高明辉不免有唏嘘感。

到达香港的时候是十一月五日,从香港到横滨的船卡尔纳蒂克号原本就是在今天开,不过由于故障却又延迟到十一月六日才会离港,如此的阴差阳错,却也刚好给众人充足的时间,福克先生还打算帮艾蛾达夫人找到亲戚呢。众人在一家名叫俱乐部大饭店的酒店里暂时住下,然后高明辉亲自带着路路通去订了三个舱位,福克先生一个,高明辉主仆一个,艾蛾达和朱颖一个。

福克则带着艾蛾达和朱颖前去寻找艾蛾达的亲戚,名叫杰吉先生的印度富商。

这时候的香港才租借给联合王国不久,是一八四二年鸦片战争后的南京条约,无能的清政府把这个岛租出去的。大不列颠在得到这个岛后,也算是用了些心思和本钱,把这里建成了一个大城市和一个优良的海港,取名叫维多利亚港,这里有船坞、医院、码头、,还有大教堂和总督府。马路用碎石铺成,在这里会让人晃眼觉得到了英国的某个商业城市,海港口停着各国的船,英法美荷都有,有军舰,也有商船,但是再看看还留着辫子的华人和特有的轿子,才会发现错了。

目前进出中国的大部份商品都会经过香港,这使得香港的地位特殊起来,不过或许这能让同行的几位剧情人物有新鲜感,朱颖则满头黑线,以前的时空她来过香港几次,要么是出差,要么是来血拼的,但现在踏足脚下这片土地,却进入的是另一个香港。

福克先生带着两个女人来到了香港交易所,如果说这位先生真是一个富商,那么在香港这里应该会有他的踪迹,至少也应该有人知道他才对。

经过询问,果然有人认识他,但不幸的是这位帕西族的商人已经离开,他赚了不少钱,已经搬到了欧洲某个地方。

艾蛾达夫人知道这个消息后非常失望,幸好福克先生答允在旅途中继续带着她,甚至会带她去欧洲,再帮她想办法寻找那个杰吉先生。

离卡尔纳蒂号离开还有段时间,众人又游览了一下香港,这的确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但是高明辉和朱颖却相对无语,因为在这里他们看到了许多在吸大烟的中国人。联合王国用大炮和鸦片强行撬开了当时闭关锁国的清政府,也给这里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得几十年后的华人被视为东亚病夫。

高明辉决定提早回到酒店休息,朱颖也顺水推舟说不舒服,福克先生对于他们的这种感情表示理解,他独自带着艾蛾达和路路通继续逛着,因为多了个艾蛾达,所以决定在香港再采购一些用品。而高明辉和朱颖趁机先回到酒店商量怎么应付后面的旅途,高明辉把自己记得的世界剧情告诉朱颖,免得到时措手不及。

半夜的时候,卡尔纳蒂号提前出海,不过由于高明辉是知道会这样的,所以提前作好了准备,众人并没有误船,凌晨两点的时候,众人悄悄的上了船,一声汽笛响后,卡尔纳蒂号从香港驶向了横滨。至于原本应该发现的费克斯大侦探算计路路通导致福克先生晚点也就没有发生,费克斯现在正在赶往这里的途中呢,最快也要天亮才能到达香港。

由于没有误点,十一月十二日,卡尔纳蒂号就趁着早潮进入了横滨,这时候的日本正在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近代史上日本走向富强的起点,可以说没有明治维新,在朱颖来的那个时空里,就没有进入世界经济前三的日本。

明治维新是从一八六八年左右开始的,不过这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一八七二年应该正在经历废藩置县,一八七七年又经过决定性战争西南战争,到一八八五年才开始实施内阁制,一八八九年才确立宪制,奠定日本的资本主义萌芽,不过就算是如此也比邻近还在发梦的清政府强多了,使得日本赢得了蛇吞象甲午战争。

朱颖好右的看着横滨,这里不是江户,但离后来的东京(江户)很近,是十九世纪日本的第二大城市,港口象香港一样挂着各国的旗帜,城里已经欧化,有许多街道、广场、仓库,到处是各国的商人。福克先生依然遵守着之前的习惯,去了联合王国驻横滨领事馆办理护照上的签章,表明自己到过这里。

朱颖对于明治维新的印像只停留在漫画中,比如<<幕末西医外传>>,知道明治维新时期有三杰,但同时还有比这三杰更出名的三个人高杉晋作、坂本龙马和胜海舟。

关于日本紧治维新前后期的人物,高明辉倒是和她小声争起来,因为他更欣赏伊藤博文,不过争到最后两人一致同意日本人都不是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