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环球东宋帝国
5672000000040

第40章 原材料

40原材料

李海见到倭人云梯已经与陆青号相连,若不是陆青号弩手压制,云梯另一端的倭人海盗便冲了过来,陈小六带人将云梯推入了海中,胳膊挨了一箭。

如今石脂水燃烧瓶已经使用殆尽,若是以身肉搏,必定伤亡惨重,大丈夫不可逞匹夫之勇,在两只倭人海盗船未完全包夹住陆青号之前,走乃上上之策,又见陆青号物资消耗巨大,又有人员伤亡,难以去琉球,于是李海下令,放下所有帆面,朝庆元港返航。

那失火的海盗船尚未扑灭大火,剩余的两只海盗船眼睁睁的看着陆青号溜掉也无计可施。

待到了庆元府,双塔神舟以一敌五,商贾行客,街头巷尾,人人相传,大宋人皆知庆元府有一种叫做双塔神舟的战舰,于是各地船商,商贾,甚至波斯人,大食人,纷纷慕名前来。

庆元港其他船场见这海船性能如此优秀,也开始模仿生产双塔神舟型号船舶、

东宋船场在李大智的经营下,能以十万贯的成本生产出一艘双塔神舟,如今是一家垄断,付出劳动,理应获得报酬,更何况是这种海商无敌的双塔神舟型海船,于是每艘定价一十五万两,单船毛利润竟然达到五万两,去掉各种人工杂费,也能保持在四万两以内。

合伙生意最难做,若是东宋船场经营不善,彼此你我相互抱怨,非要把自己的经营理念强加进去,到头来,东宋船场便会落得个朝令夕改,经营萧条,关门大吉。

如今东宋船场生意兴隆,远近扬名,潜力十足,本该是个皆大欢喜的局面,但是十大股东之间暗潮流动。

先是绍兴生铁商陈氏家族暗中指责李大智藏有私钱,这背地里说人坏话,三传两传进了李大智的耳朵,李大智如何肯罢休,在股东大会上与之撕破了脸,争执不休。

再就是长洲商行陆青,江南瓷王吴老乙主张造船,大规模开展海外贸易,这也是当初东宋船场成立的初衷。

但是绍兴生铁商陈氏家族主张东宋船场全职造船,而不再去经营航海,航海犹如高利贷,皆是高危险行业,不如安心在庆元造船,卖与其他商贾,并且举了双塔神舟获利一事,说是获利可观,大有钱途。

而吉祥医药铺则竭力反对,甚至扬言退出东宋船场,用他们的话来说,如今朝廷软弱,官员相互倾轧,结党营私,又面临蒙人南侵,说不准宋国都没了,还要船场做什么?如今有钱最好时刻准备去南洋谋生,切不可在庆元投入过多金钱。主张把东宋船场的获利全部化为分红,纳入各家口袋,这多踏实。

一场没有终结的争执之后,最后导致了江南织造行,绍兴木材行,吉祥药铺,陈氏家族从东宋船场退出。

如今的东宋船场剩余六大股东有长洲商行陆青,江南瓷王吴老乙,金福米铺东家郭豪,以及东宋管事李大智,绍兴铁场商人宋政才,绍兴官府,。

原本东宋船场共有一十二万股,按当时股价计算,每股一两银子,如今经营好,已经涨到了三两银子,退出的四家每家抽出一万两千股,便余下来四万八千股,十四万四千两资金缺口,最后由长洲商行陆青,江南瓷王吴老乙,金福米铺东家郭豪,绍兴铁场商人宋政才四家共同出资弥补了缺口。

如此一来,东宋船场总共十二万股份,除了李大智和绍兴官府各占一万两千份之外,其他剩余四家每家持股两万四千份。

再说退出去东宋船场的几家,也绝非是怄气,就难江南织造行来说,既然生意做的这么大,东家也不是任由性子做事之人,但凡此等成功人物的一举一动,总是透露着内在的原由,原来江南织造行野心大,见十多万便可以买个场坊造船,生产双塔神舟每艘可以获利四万两,便索性退出东宋,自己单干去了。

另外绍兴木材行商人徐有木因为手中掌握着造船用木的采购通道,被万里船行挖了墙角,如今已经成了万里船行的股东之一。

如今民间募股盛行,合资经营之风尤甚,虽然说其中一些人有合资诈骗之举,但更多是正经生意人、街坊邻居你我联合经营,于是造就了一批大大小小财团的出现,这些财团除了将资金用在传统行业之外,还开始着眼海外贸易,用自己雄厚的资本打造海外贸易船队。

江南一带新技术频繁涌现,也使的各类布匹,瓷器,书籍,轱辘车等产品在价格急速下降的同时,仍旧能够保持高额的利润,进而工艺精细,技术先进的大作坊越来越大,其产品销售也渐远,除了大宋本土,还远销到高丽,倭国,各国彼此各取所需,来往频繁,甚至宋朝敌对势力蒙古都成了大宋江南一带新工坊产品的新市场。

随着江南一带商业发达,即使宋朝朝廷不刻意加重课税来增加财政收入,江南一带的税入也能维持在高速增长之上,这便是江南经济持续发展带来的好处。

商人逐利,为进一步开拓市场,寻找原料供应地,也直接推动了航海热。

再就是,宋朝新出了政策,为了确保粮食产量,严禁民间擅自将水稻作物田改种棉花等作物,如此一来,明年四月棉花的种植规模,肯定不能够满足采用了新式技术的江南织造作坊需求,于是,纺织业大商贾急需要寻找能够大规模提供棉花等原料的市场,这时候,他们再一次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放到了海外,无论是安南,还是琉球,似乎都有大片适合棉花生长的土地。

再说如今双塔神舟一战成名,就连大宋朝户部都拨了钱款,要官方船场造双塔神舟型新式军舰,三百万两军费,经过层层剥削,到了洪州船场只剩下一百万两,洪州船场经过一番估算,一百万两足以生产两艘双塔神舟。

与费用名目繁多的管家船场相比,东宋船场毕竟是私人船场,没有官家船场的财大气粗,双塔神舟型陆青号仅仅花了十万两银子,更何况这费用已经包含了十个石脂水燃烧瓶以及一台长洲牌船载投弹机和二十枚链弹的武器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