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565300000018

第18章 善待责任,生命应承受之重(3)

任何一个人要成功,就一定要有一个组织、一个团队来共同达到目标。

前世界首富保罗·盖蒂说:“我宁可用100个人每人百分之一的努力来获得成功,也不要用我一个人百分之百的努力来获得成功。”

有一个专门销售牙刷的公司老板,他聘请推销员挨家挨户推销。如此微薄的利润竟然让他成为亿万富翁,因为他有40 000个推销员。

不管你个人的力量有多么强大,你的成就有多么辉煌,只有保持你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这一切才会有实现的意义。企业就是靠这些员工的团队合作优势赢得利益的。

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访问美国时,芝加哥邮报的一名记者问:“您觉得美国人和日本人哪一个更优秀?”这是一个相当尴尬的问题,说美国人优秀,无疑伤害了日本人民的民族感情;说日本人优秀,肯定会惹恼美国人;说差不多,又显得搪塞。

这位深谙员工管理之道的企业家说: “美国人很优秀,他们强壮、精力充沛、富于幻想,时刻都充满着激情和创造力,如果一个日本人和一个美国人比试的话,日本人是绝对不如美国人的。”

“谢谢您的夸奖。”正当周围的美国人正沾沾自喜的时候,松下幸之助继续说:“但是日本人很坚强,他们富有韧性,就好像山上的松柏,日本人十分注重集体的力量,他们可以为团体、为国家牺牲一切。如果10个日本人和10个美国人比试的话,肯定可以势均力敌,如果100个日本人和100个美国人比试的话,我相信日本人会略胜一筹。”美国记者们目瞪口呆。

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榜样员工,仅仅靠卓越的个人能力是远远不够的。现代企业在强调个人素质的同时,更多的时候强调的是团队精神,要想使自己在职业生涯中一帆风顺。

任何一个人的成功都离不开团队中其他成员的配合与支持,完全没有他人协助的个人奋斗是很难实现成功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各种有共同利益的人们才得以通过不同的合作方式组建不同的团队,人们都希望能够从整个团队中吸取坚实的力量,并且在需要的时候得到团队其他成员的有力配合。

个人英雄主义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如果只满足于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无论做得多么到位,充其量也不过是达到了“合格”标准,要想做到出色,只有帮助、配合团队成员,和大家并肩战斗。

合作的力量是巨大的。老板为了公司的利益,会激励和引导员工做好各项工作;员工得到老板的欣赏与指导,会发挥出无穷的力量,使企业增效节流;企业发展了,老板和员工双方都会获得应得的利益,这就是相互协作,谋求共赢之道。

无论你是公司的老板,还是公司的员工,当我们以任何一种身份从独立的状态进入相互依存的关系时,双方就在协商中建立了友谊,创造了原来不能产生的合作力量。

聚焦责任,每件事都做透

知道如何做好一件事,比对很多事情都懂一点皮毛要强得多。卡特总统在得克萨斯州一所学校作演讲时对学生们说:“比其他事情更重要的是,你们需要知道怎样专注于一件事情并将这件事情做得更好——与其他有能力做这件事的人相比,如果你能做得更好,那么,你就永远不会失业!”

一份英国报纸刊登了一则招聘教师的广告:“工作很轻松,但要专注,尽职尽责。”

事实上,不仅教师如此,所有的工作都应该专注,尽职尽责才能做好。而这也正是敬业精神的基础。

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专注,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求得不断地进步。这不仅是工作的原则,也是人生的原则。如果没有厂职责和理想,生命就会变得毫无意义,无论你身居何处,即使在贫穷困苦的环境中,如果能全身心投入工作,最后,终会获得经济自由。那些在人牛中取得成就的人,一定在某一特定领域里进行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知道如何做好一件事,比对很多事情都懂一点皮毛要强得多。卡特总统在得克萨斯州一所学校作演讲时对学生们说:“比其他事情更重要的是,你们需要知道怎样专注于一件事情并将这件事情做得更好——与其他有能力做这件事的人相比,如果你能做得更好,那么,你就永远不会失业!”

阿基勃特是美国标准石油公司的一名小职员,他在出差时,每一次住旅馆都会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标准石油4美元”的字样,连平时的书信和收据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要写上那几个字。因此,他被同事起了个“每桶4美元”的外号。渐渐地,他的真名倒没有几个人叫了。

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先生听到这件事后十分惊奇,心里想:“竟有如此努力宣传自己公司声誉的职员,我一定要见见他。”于是,他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后来,洛克菲勒先生卸任后,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长。

在签名的时候,写上“每桶标准石油4美元”,这是一件非常小的事,严格来说,它不在阿基勃特的工作范围之内,但他全力以赴地一直坚持着,并把它做到了极致。尽管遭到了许多人的嘲笑,他也没有放弃。在嘲笑他的那些人中,肯定有不少人的才华和能力在他之上,可是最后,只有他成了董事长。

在职场上,没有终身的雇佣关系,如果你的发展跟不上职业的发展,那么你就会成为公司可有可无的人。因此,作为一名从业者,如果你要避免被淘汰的命运,让自己有更好的发展,就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使自己成为那个不可或缺的人。

我们在平时工作之余,不妨问问自己:我是不是这里不可或缺的人?在这个组织里我有什么安身立命的资本?如果回答不是特别肯定的话,那我们就要加油,赶快给自己充电,赶快学会做“那道特别的点心”的本领;当别人有的资源你不缺,而你有的资源别人又没有,你就有了安身立命的资本。

水温升到99℃,还不是开水,其价值有限;若再添一把火,在99℃的基础上再升高1℃,就会使水沸腾,并产生大量水蒸气来开动机器,从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100件事情,如果99件事情做好了,1件事情未做好,而这一件事就有可能对某一单位、某一宿舍、某个人产生百分之百的影响。

我们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确只是一些细节、小事上做得不完全到位,而恰恰是这些细节的不到位,又常常会造成较大影响。对很多事情来说,执行上的一点点差距,往往会导致结果上出现很大的差别。很多执行者工作没有做到位,甚至相当一部分人做到了99%,就差1%,但就是这点细微的区别使他们在事业上很难取得突破和成功。

一位管理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从手中溜走1%的不合格,到用户手中就是100%的不合格。为此,员工要自觉地由被动管理到主动工作,让规章制度成为每个职工的自觉行为,把事故苗头消灭在萌芽之中。

要想把事情做到最好,每个人心目中必须有一个很高的标准,不能是一般的标准。在决定事情之前,要进行周密的调查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尽量把可能发生的情况考虑进去,以尽可能避免出现1%的漏洞,直至达到预期效果。

德国的一家工厂的电机突然坏了,停电了,一大帮技术人员围着电机团团转,就是找不出毛病,他们使尽了浑身解数仍未能解决问题。正当工厂主打算另请高明时,电机组有一名基层员工毛遂自荐。

这是一个个子矮小,满脸胡子,穿着沾满油渍工作服的员工,他对厂长说:“我可不可以试试?”

许多人都瞧不起他。厂长也带着一种怀疑的口吻问道:“你几天能修好?”

这位矮个子员工想了想,说:“三天时间吧。”问他用什么工具,他说只用一把小铁锤、一支粉笔就行了。

白天,他围着电机转悠,这儿看看,那儿敲敲,晚上,他就睡在电机房。到了第三天,人们见他还不拆电机,不禁怀疑起来,他的同事让他别打肿脸充胖子了。

一位跟他最要好的朋友对他说:“修不了就赶快撒手吧!”

可是他笑着说:“别急,今晚就可见分晓。”

当天晚上,他让人们搬来梯子,他爬到电机顶上,用粉笔在一处地方画了一个圈,说:“此处烧坏线圈18圈。”

技术人员半信半疑地拆开一看,果然如此,电机很快就修好了,并恢复了正常运行。

那位要好的朋友问他为什么会做到如此神奇,他神秘的答道:“专注,专注使你能精通一切!”

厂长觉得这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如果把他调到技术部一定能发挥他的才能。于是决定给他1万元的奖金,并从原岗位升任技术部顾问。

在任技术部顾问期间,他做出了许多发明。其中发电机组的转动,以前是皮带转动,不仅耗费资源,每隔十几分钟就得打一回皮带油,机器的各部位都得不到有效的发挥,他发明了三角皮带传送,使能源的浪费减少到最低程度。几年后,这家工厂在大家的努力下成为世界知名的大企业了。

像这些事例在这家工厂不只是他一个人,还有很多人被破格录用,他们都是企业中的精华,也是能为企业减少开支、增加效益的关键性人物。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并精通它。

“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精通它!”让这句话成为你的座右铭。

下决心掌握自己职业领域的所有问题,使自己变得比他人更精通。如果你是工作方面的行家里手,精通自己的全部业务,就能赢得良好的声誉,也就拥有了一种潜在的成功的秘密武器。

如果你没有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又怎能因自己的失败而责怪同事,责怪上司呢?现在,最需要做到的就是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并精通它。一旦养成了半途而废、心不在焉、懒懒散散的坏习惯,运用一些小伎俩来蒙混过关,欺骗上司,就不可能出色地完成任务,更不能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员工。

曾有人说:“一个具有明确工作目标的员工,对自己在公司中的发展有了多大的把握啊!从此,一个员工有了工作的意义,他的声音、衣着、表情和行动一下子变得让人刮目相看。我想,在公司中我一眼就能认出那些忙碌充实的员工,他们焕发出一种强烈的自尊、自信意识。”我们每个人——特别是渴望从主动到卓越的人,都应当这样想:即使是最弱小的生命,一旦把全部精力集中到一个工作目标上也会有所成就,再强大的生命如果把精力分散开来,最后也将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