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对工作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565300000015

第15章 责任感,人生航向的指南(3)

为了帮助一个人生存下去,可以给他很多鸡蛋,但是鸡蛋终有尽了的一天;也可以给他几只母鸡,每天下蛋,大概可以让他生存一两年;还可以帮他建立一个养鸡场,并请人管理,除了自己吃,还可赚点钱。其实,最好的方式是帮助他学会养鸡的技术和管理本领,成为养鸡专业户。从此不仅能够生存下去,而且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以学习能力才是真正的成功之母。

学习的内容纷繁复杂,然而最根本最重要的只有一项——学会学习。学会了学习,一切都会随之而来。毫不夸张地说,学习能力是“元能力”,是一切能力之母;学习的成功是“元成功”,是一切成功之母。

有一位勤劳的伐木工人,被指令砍伐100棵树。接受任务以后,他毫不拖延地投入到了工作当中,每天工作10个小时。可是渐渐地,他发觉自己砍伐的数量在一天天减少。他开始想,一定是自己工作的时间还不够长,于是除了睡觉和吃饭以外,其余的时间他都用来伐树,一天要工作12个小时。但他每天砍伐的数量反而有减无增,他陷入了深深的困惑之中。

一天,他把这个困惑告诉了主管,主管看了看他,再看了看他手中的斧头,若有所悟地说:“你是否每天都用这把斧头伐树呢?”工人认真地说:“当然了,没有它我可什么也干不了。”主管接着问道:“那你有没有磨利这把斧头呢?”工人的回答是:“我每天勤奋工作,伐树的时间都不够用,哪有时间去干别的。”

每个员工都是那位伐木工作,那把斧子就是自己本有的知识和技能。每天吃老本,只能让工作越来越吃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竞争日趋激烈,信息瞬息万变,盛衰可能只是一夜的事情。在激烈的竞争中,只有不断学习、善于学习的人,才能具有高能力、高素质,才能不断获得新信息、新机遇,才能够获得成功。如果不能不断提高素质,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个人将会被淘汰,企业将会被淘汰。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被淘汰呢?毫无疑问,答案是不断学习、善于学习。

学习,是人的一生中一项最重要的投资,一项伴随终身最有效、最划算、最安全的投资,任何一项投资都比不上这项投资。古人尚且懂得学习是“一本万利的投资”,尚且懂得“良田万顷,不如薄技在身”的道理,我们难道还不如古人?富兰克林说过:“花钱求学问,是一本万利的投资,如果有谁能把所有的钱都装进脑袋中,那就绝对没有人能把它拿走了!”

许多人的想法仍未能摆脱老观念的统治——总觉得学习是学校里的事,走出学校后就不需继续学习了。成年人花几百块钱买一件高级衣服一点不嫌贵,但要从钱包里掏出十来块钱买本书倒觉得不能承受。他们往往舍得在自己的子女身上进行本领投资,而忽视了对自身的本领投资,把对自身投资的重点摆在吃、穿、住和保健上。很早以前,罗曼·罗兰就说:“成年人慢慢被时代淘汰的最大原因不是年龄的增长,而是学习热忱的减退。”如果你始终保持学习热忱,在走出校门后继续学习、终身学习,就能获得成功。

学习能力,不仅是每一个人的成功之母,而且是每一个企业的成功之母。美国杰出的管理思想家戴维斯在他与包特肯合著的《企业推手》一书中预言:21世纪的全球市场,将由那些通过学习创造利润的企业来主导。这就要求每个企业都要变成“学习型的企业”。

学习能力不仅决定着个人的成败、企业的兴衰,而且推动着国家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一个国家要成为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学习型国家,使整个民族成为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的学习型民族,只有如此,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胜。

无论是个人、集体、国家或民族,只有学习,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充分运用学习能力,才能无往而不胜。总之,学习是最根本最通用的成功大法,学习能力是最根本的成功之母。

说到底,学习能力就是一种工作能力。一个不善于学习的人,一个不知道自己该学习什么的人,往往工作能力也很糟糕。

在现在的职场上,不管你从事的是哪种行业,没有知识总是愚蠢和可怕的,不继续加强知识和技能的深化更是可悲的。因为这将意味着你丧失继续前进的动力,意味着你很难对周围不断发展的事物进行理性的分析和理解,意味着你将失去人生的方向,逐渐被更多掌握新知识和拥有新技能的人所取代。

一家汽车修理厂的职工都是从乡村里来的一些小伙子,平常大家工作之余就在一起喝酒聊天。一天,他们当中来了一个“傻子”,他并不是真的傻子,而是一个新来的员工,他除了完成正常的工作以外,还总是泡在几辆教练车里,东拆拆西动动,而大家出去玩乐的时候他却无动于衷。

“干什么啊?兄弟,难道你想自己开个公司造这玩意?”一个伙计劝他说。

“傻子”只是笑笑,并不说什么,没两个月“傻子”已经完全学习完了关于汽车维修的所有知识,被提升为经理,薪水是那些“聪明”的小伙子的几倍。

“傻子”并没有满足,而是继续学习汽车制造的其他知识,并自学外语,每个月还自费去总部参加培训。

又过了半年,“傻子”成为了总公司家用汽车生产设计部门的主管。两年以后“傻子”自己的公司上市,并很快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是什么让一个资质平庸的人从一个小伙计成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家?是不间断的学习!

美国职业专家指出,现在职业半衰期越来越短,所有高薪者若不学习,无需5年时间就会变成低薪。就业竞争加剧是知识折旧的重要原因。

在这个极速前进的时代,有许多外在的力量将我们击倒。为了保住自己的职位,完善自己、不断充电、争取更多的实践机会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切勿忽视了这些不起眼的机会。这样在变故面前,才会不畏变局,不至于“六神无主”,毫无办法。

美国总统威尔逊说过:“学习是终身的事业。”壳牌石油公司企划总监德格说:“惟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如今整个组织逐渐向开放的学习型组织转变,任何一个员工都有必要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学习技能,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从多方面丰富、提高自己,成为学习型的员工。

企业外的世界不断变迁,企业内的人员也要跟着改变。企业需要员工掌握新技巧,以便在新的工作环境中有突出的表现,即使最令人满意的企业也不能凭着过去的成功驶向未来。每位员工都必须检视自己对变迁需求的反应,没有人能够退居一角只做个旁观者。

在某贸易公司做了七年营销工作的纪莱芝连年获得公司优秀员工的称号,是部门经理的热门人选,可最后公司高层没有任命她,而是从外面招聘了一个善于计算机操作、说得一口流利外语的“外来和尚”。其实并不是上司对纪莱芝有什么不满,上司早就想栽培她,多年来几次提出送她去进修,纪莱芝却以工作忙并有家庭拖累为由婉拒了上司的美意,从来不给自己“充电”。结果是原有的知识已趋老化,难以应对新的挑战,她自己的位置也只能“原地踏步”了。

当你确立了求索事业的目标后,不能不重视自学研究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自学研究能力是生命活动的一部分,是激发和保持创新优势,提高自身思维品质,优化知识和智能结构的有效方式。自学,是对学校教育和各种教育方式中师承型学习的补充和延伸。这种学习研究,自由度较大,能更好地将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能更有效地开发自身的潜能,并将学到的知识和能力转化为实践。

有一个农夫,他从一个好吃懒做的人手中买了一块地。但这时已经是五月下旬了,先前土地的主人在早春时分没有去种庄稼,只种了些蔬菜。但是那位农夫是个极具判断力与思考力的人,他认为,种晚熟的谷类目前还不算迟。因此,他就按照自己的主意去做,把那块田耕得好好的,播了些晚熟的种子,然后又很细心地去照看。他的左邻右舍都说:“春天早已过去了,你怎么可能种出粮食呢?”但是,最后他获得了丰收,甚至比他的邻居收成还要好。这个例子对于求学者也会有深刻的启示。

如果你真有上进心,真正渴望造就自己,要决心补救早年的失学所造成的损失,那么你必须认识到:如果你遇到了一个印刷匠,他会告诉你很多印刷的技术;遇见了一个泥水匠,他会告诉你关于建筑的方法;遇见了一个农夫,他会教给你农业上的种种知识。无论遇到什么人,他都会对你有所助益,都会使你增加一些知识与经验。

那些不曾受过大学教育的人都有过分重视大学教育的心理;那些因家境困难或身体状况不佳而不能升入大学的人,往往以为错过大学期间的学习是一种不可挽回的损失,认为这是一生都没有办法补救的缺陷。他们总是认为,不管以后如何自学,都于事无补,无法达到与大学教育同等程度的水平,他们以为通过自修得来的学识总是有限的。但他们却不知道,世上有许多负有盛名的学者从没有进过什么大学,甚至有许多人连中学的大门都没有跨过呢。

有许多早年失学的人,到了晚年通过选读函授学校的课程获得了种种知识,这帮助他们取得了事业的成功。如果你能利用空闲的时间,选读函授学校的课程,也能弥补失学给你造成的损失。

只要我们注意,随时随地都有学习的机会。大多数不幸的成年人认为,一过最宝贵的青年时期便失去了求学的机会,一到晚年则更不能去求学了。其实,只要能寻求机会,能利用自己全部的空闲时间,努力进修,完全投入来摄取知识,那么就完全可以补救青少年时期的失学所造成的损失,甚至能使自己学富五车。

在人的一生中,都有接受教育的可能性,而且到了壮年以后,在很多方面的学习甚至比年轻时更有利,因为他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具有不同于青年人的判断力,深知光阴的宝贵,更善于利用一切机会来学习。

Tea time(五)

读后随笔

你可以随心所欲的写,可以关于本书的,也可以关于工作的,当然,也可以关于你的心情的:

思想交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和自己的同事交换一下彼此的笔记,这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不要错过哟。觉得自己又有什么收获吗?有没有新的改变?这里,给你一个表达的平台:

读完此章,下面可以再来欣赏几段文字。

1缺少勤奋的精神,哪怕是天资奇佳的雄鹰也只能空振双翅;有了勤奋的精神,哪怕是行动迟缓的蜗牛也雄踞塔顶,观千山暮雪,渺万里层云。

2困难和借口只是不负责任的说辞而已,如果不刻意寻找,它们就不存在。

3如果将企业比作一棵大树,员工的学习力就是大树的根,也就是企业的生命之根。生命之树所以常青,全在于根系的发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