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了,终于毕业了。
李国民回头凝视着母校,华东农业大学,最后长长的叹了口气,大步离去。
虽然现在的大学不像以前那么难上,但也不是人人都可以上的,除了成绩的因素以外,对大部分城市人不算高昂的学费却令许多农村人望而却步。
生长在农村的李国民家境贫寒,但他从小就听村里老人讲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道理,知道要想出人头地只有读书这条路,抱着这样的信念,他致力学习,终于在他十九岁那年考上了大学。
农村里出了个大学生,那可是件天大的事情,是在为村子争光啊,而且对农村来说,考上大学就像考上状元一样,于是村里热闹了,敲锣打鼓,张灯结彩。
难掩兴奋的同时,李国民心中却充满了苦涩,因为昂贵的学费很现实的摆在他面前,长久干着农活而因此早早就爬上皱纹的老父母为了儿子学费的事天天在拍额长叹着。
甚至有次半夜起身去上厕所,经过父母房间时,听到母亲暗暗的抽泣声,看到这些,李国民的泪水不争气的滑了下来。他决定宁愿放弃上大学的机会,也不让父母亲再为了自己的事而心力交瘁了,因为他们已经老了……
当李国民将这个决定告诉双亲的时候,他们再一次哭了,坚强的老父也流下了男儿泪,他们觉得对不起孩子。李国民笑着反安慰起双亲来,“爸妈,不要难过,不上大学更好,我就有时间帮助你们干农活了,你看你们手上的茧厚了好多,该是儿子分担的时候了。”
老父老泪纵横的伸出充满老茧的双手握住他的手,说道:“儿啊,是爸对不住你。”
听到不知道什么时候白发已悄然爬上头顶的老父的愧疚,李国民再也忍不住眼眶中打滚的泪水,倾斜而下。一家三口抱成一团哭的稀里哗啦,天昏地暗。
大学生不上大学了,这样的消息比考上大学时更轰动,迅速传遍了整条村子,村民闻讯纷纷赶来询问原因,当得知原因后,朴素热心的村民二话不说就掏出身上微薄的钱递给了李国民他妈。
一些读过几年书的村民还搞起了募捐活动,发动村民们踊跃捐款,不富裕的村委会也送来了一笔钱,虽然大家捐的钱都不多,但集整个村的力量,还是勉强凑够了学费和一些生活费。
李国民看着一张张皱巴巴的钱,再一次流下了热泪,他平生第一次尝到那种无助却有八方支援的凝聚力和温暖感。每家出的钱虽然不多,但善良的双亲笑却着拒绝了,因为他们知道这些不多的钱却是他们一个月甚至是一天的生活费,村民们的生活也很艰难。
“国民他妈,难道你想国民跟我们一样一辈子窝在穷乡僻壤的山沟里做个没出息的人吗?何况我们也希望国民学成归来,造福我们村子啊,你就收了吧。”在村民们的坚持下,李国民收下了这笔对他来说至关重要的“梦想之金”。
揣着一颗感恩的心和将来一定要好好报答村民的誓言,李国民踏上了求学之路。
在大学的四年时间里,李国民从不和同学们玩的一起,也不参加什么活动,因为他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学习,绝不浪费一点时间。正是如此,在同学们的眼里,李国民是一个孤独,甚至孤僻的人,渐渐的也没有同学再找他玩了,他显的更清净了。
沉浸在学习的海洋中,各种知识犹如海绵一样,被李国民一股脑的吸了进去。他不仅在主科目农学上刻苦认真,还在植物病理学,土壤与水科学等学科上有所钻研,这么好学的学生,老师自然很欢喜,不多不少对他有些侧重的照顾,对他在学习方面上的问题,更是孜孜不倦的进行解答。
每年奖学金的名单上都有李国民的名字,就是对他学习上最直接的肯定和证明。每每拿到奖学金,他都会小心的将它存起来,生怕不见了似的,这样的举动在同学们眼里又多了一个词,就是铁公鸡,因为其他学生得了奖学金都会请同学会出去腐败一顿。
当李国民听到这些流言的时候,他只是淡淡一笑,也不多做解释。因为奖学金对他来说太重要,他要还给村民。
这就是李国民的性格,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虽然还没达到涌泉的境界,但别人对他的好他会记的。
在李国民这样“暗无天日”的学习中,四年时间很快就到了,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了。在穿着学士服拍照的那一瞬间,他流下了幸福的眼泪,梦想终于在这一刻实现了。
像李国民这样的优异生,自然由许多经营农场品的公司来找他就业,不仅如此,而且学校也有保荐,不过他都一一拒绝了。
因为正值国家招考大学生村官,李国民想到,在自己的村子当村官,才能更好的帮助村民,建设农村,于是他报考了。
对于李国民这样行为,同学们又多了一个看法,那就是怪人,虽然如今很多大学生都认为做村官有利于以后的其他工作,但大部分人的心里却接受不了,毕竟在象牙塔苦心学习四年到头来却去做一个泥腿子,那可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经过一系列的面试和笔试,李国民顺利的通过考试,成为了大学生村官中的一员。当他满心欢喜的问工作人员什么时候可以去自己农村上班的时候,工作人员却告诉他,去哪个农村并不是自己决定的,而是上面分配的。听到这些他不禁楞了,要是分配到其他村子,他怎么报答村民?
不过李国民还是幸运的,当拿到分配表的时候,他在农村那格子上看到了三个字,那就是下河村,不错!下河村就是李国民所在的家乡。
下河村属于八毛乡的八个村之一,属于严重欠发达农村,在八个村中排名最末,要不是每年都有村委的人上乡开会,估计乡里都忘了有这么个村了,因为在乡政府眼里,下河村并没有什么经济收益,偶尔还要乡里财政补贴,简直是个负担。
由于八毛乡没有火车站,李国民只有先做火车到县市,再转公交车下乡,经过近二十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到了八毛乡。
虽然到了八毛乡,但离下河村还比较远,而且由于下河村经济问题,连公交车都没在那里设置站点,李国民只有步行。
越接近下河村,路越难走,满是泥泞的土路,整条村别说混泥土路了,连沥青路都没有,可见下河村有多穷。虽然能回到家乡李国民充满了喜悦,但脚下的泥水和烈日当空的炙烤还是让他汗水淋漓。
抬起头,透过指缝看了看太阳,李国民决定先休息一下,他环顾四周,在一棵熟悉的大树下坐了下来,在茂密的树叶下找了块阴凉的地方,喘了喘气。
虽然李国民四年没有回来过,可环境却没有一点变样,还是那熟悉的郁郁葱葱的树枝,不远处清晰见底的鱼儿和潺潺动人的流水声。四年没回来,并不是他不想念家乡,而是他不能买车票,因为对他来说……太贵了。每逢佳节倍思亲,每每到了节日,他只能强压下心头的强烈思念,对着浑圆的月亮祈祷父母身体健康。
小桥流水好不惬意,对城里人来说,这样的自然风光或许是一时的恬静之地,但对生长于这里的李国民来说,却早已没了新鲜感。就像是围城一样,城里的人希望在喧嚣闹市的繁忙之余能去乡下小住几天,享受下田园风光,而农村人却想走出去,生活的像城市人一样富裕。
见休息的差不多了,李国民正想起身继续前行,忽然“咚”的一声,不知什么东西从树上掉了下来,砸到了头上。
软软的,不是很痛,李国民奇怪的摸了摸头,接着抬头看了看大树又低头看向砸到自己的东西,咦?这是什么东西?奇怪的形状引起了他的兴趣,他蹲了下来,拿在手里,仔细端详了起来,是一个人形的植物,外表像何首乌,不过李国民在大学里对植物有所研究,知道这并不是何首乌。
这“何首乌”比一般的何首乌更具人形。眼睛,鼻子,嘴巴栩栩如生,头顶的藤须就像小男孩的头发一样浓密非常,甚至连双腿间的***也是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李国民在打量的同时,似乎觉得它的嘴唇动了动,好像在微笑一般。
李国民甩了甩头,也没放在心里,可能太累了产生错觉吧。不过这到底是什么呢?他思索了许久也没想出个头绪来,最后决定把它带回去好好研究一番,或许是何首乌的变种吧,也可能是目前没被人类发现的品种,毕竟现在世界上还有许多动植物并没有被人类全部掌握与了解。
将它放到背包里,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泥,李国民起身继续上路,往着阔别已久的家乡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