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老观念,新观念
559400000017

第17章 观念16:眼见不一定为实,用肉眼看不如用心悟

【老观点新鲜看】

“眼见为实”告诉我们要通过自己的亲身观察才能得出对事物的结论,但有时现实往往很复杂,并不是用眼睛看就可以发现真理的。所以我们在用眼睛观察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了还要加上思考。

表象与真相往往还有一步之差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说明了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你不能只听信别人的描述,而要通过自己亲身的观察才能认识事物。但有些时候,这些“亲眼所见”也未必就是真实可靠的。眼睛也会欺骗我们的心灵,有时事情的表面与真相背道而驰,如果不经过大脑的思考就对事情妄下结论,我们就很难找不到真相。

有一次,孔子与弟子们在游历传道的途中遇到阻滞,长达七天都没有吃到东西。后来其中一个较为富裕的弟子子贡拿自己的钱财好不容易换来了很少的一点米,就让颜回给大家拿来煮粥喝。子贡无意间经过煮粥的房间,竟然看见颜回端着一勺粥自行喝起来。子贡很不高兴,就去了老师那里。他知道孔子一向喜爱颜回,于是拐弯抹角地问:“廉洁仁义的人会因为穷困改变志气吗?”孔子回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子贡又问若是颜回会如何,孔子说颜回绝对不会改变的。子贡这才告诉老师他看到的事。

孔子没有说什么,而是带着众弟子来到粥房对颜回说:“颜回啊,我想要先用这得之不易的粥来祭祖,你来操办吧。”颜回摇头道:“不行啊,老师。这粥在煮的时候,房顶上有一块泥落了进去,扔了太可惜,所以我已经把污染了的粥吃了,这样还可以省出一个人的饭。但是这样的粥是不能祭祖的。”

子贡的确看到了颜回在偷喝粥,但却不知道颜回是为大家将污浊的东西除去。所以,有时眼睛看到的并不一定都是真相。

真相往往混杂在假象里。千万不要以自己看到的表面现象来判断事情的真假,否则你很难会有新的突破。萨穆·蓝沙博士这样说明看的心理过程:“大多数看的过程都不是经由眼睛所造成,眼睛的作用像手一样,它们‘伸出去’,抓住无意义的‘东西’,然后带进脑子;脑子又把这些‘东西’转交给记忆,等到脑子用比较的方法去解释以后,你才真正‘看到’东西。”

不要停留在眼见的层面

我们每天会看到很多事物,并且脑子里面也会产生很多关于这些事物的信息。有些人仅仅停留在了眼见的层面,只看到了表面,而没有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一下它背后的规律。也可以说,他们只用了肉眼去看事物,却没有用心眼去感悟事物。

1921年,印度科学家拉曼在英国皇家学会上作了声学与光学的研究报告,取道地中海乘船回国。甲板上漫步的人群中,一对母子的对话引起了拉曼的注意。

孩子问:“大海为什么是蓝色的?”年轻的母亲一时语塞,求助的目光正好遇上了在一旁饶有兴味倾听他们谈话的拉曼。拉曼告诉男孩:“海水之所以呈蓝色,是因为它反射了天空的颜色。”在此之前,所有的人都认可这一解释。它出自发现惰性气体而闻名于世的大科学家瑞利勋爵。

在告别了那一对母子之后,拉曼的脑子里总也抹不掉男孩求知的眼神。于是他回到加尔各答后,立即着手研究海水为什么是蓝的,发现瑞利的解释实验证据不足,令人难以信服,决心重新进行研究。他从光线散射与水分子相互作用入手,运用爱因斯坦等人的涨落理论,获得了光线穿过净水、冰块及其他材料时散射现象的充分数据,证明出水分子对光线的散射使海水显出蓝色的机理,与大气分子散射太阳光而使天空呈现蓝色的机理完全相同。他进而又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分别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被人们统称为“拉曼效应”,为20世纪初科学界最终接受光的粒子性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拉曼最终登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台,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科学家。

海水的颜色为什么是蓝色的,著名的科学家瑞利勋爵犯了停留在表层的错误。他仅仅通过眼睛观察就得出了一个似是而非的结论。拉曼之所以获得诺贝尔奖,便是因为他没有止步于表层,而是深入探查,用心思考。

你需要用心去看透事情的真相,不经调查,勿下结论,不经思考,更不要作出判断。“任何一个可信的道理都是真理的一种形象”,也仅只是一种形象而已,真理是在漫长的发展着的认识过程中被掌握的。在这一过程中,感觉器官只是用来搜集信息的,思想才是一种本质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