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新春秋时代
5567800000010

第10章 上朝(一)

不知道什么时候,天色黯淡了下来,霞光穿不透厚厚的云层,只在上面留下了一丝丝暗红色的亮光,王宫中的建筑渐渐失去了清晰的身影,一幢幢灰蒙蒙地矗立在那,使得整个王宫显得神秘而幽静。

郑怀吾手捧竹简,简中记载着晋国历代名臣的事迹,这些名臣有些是他知道的,有些是他不知道的,他深深地被吸引住了,浑然不知道时光的流逝。

内侍手捧着一盏油灯走了进来,红亮的灯光惊醒了他。郑怀吾不悦地放下竹简,正要责问内侍为什么未经传唤,就进来打扰他。一抬头看到内侍手中的油灯,他这才反应过来,窗外的天色已经开始暗了下来。

早上吃的那些东西早就消化干净,刚刚精神沉浸在竹简中时还不觉得,现在他感到四肢无力,饿的发慌,手捂肚子暗叹一声,“时间过得真快啊,记忆中,已不知道多久没有这样废寝忘食地用功了。”双手一推桌上的竹简,起身吩咐内侍将它放好,撒开小腿,出书房向长庆宫跑去。

回到寝宫,刚一进门,他就感觉到房中的气氛很压抑。只见一个宫装女子面带怒容坐在床上,绿荷垂手立在一旁。看这个架势,郑怀吾知道,太后来了。他恼怒地瞪了绿荷一眼,“靠,准是这妮子把今儿我跑出去的事报告了太后。妈的,屁大点事,你告诉太后做什么,就不知道替爷兜着点。”

恼怒归恼怒,这事情还是得硬着头皮去解决。其实如何去面对太后,郑怀吾倒也做过一些准备。原本在他想来,对于现在这个身份的母亲,初次见面后称呼一声母后,再保持一定的距离就可以了,至于下一步该怎么办,再根据当时的情况决定。

现在见到了太后,他傻眼了。这太后也太年轻了,看上去就二十七、八岁,和他穿越前的年纪也差不了多少,要让他对这个年轻的太后叫一声“母后”,他还真叫不出口。措手不及之下,郑怀吾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就这么站在原地,愣愣地看着她。

太后见郑怀吾见到她也不行礼,而是站在那看着她,心中的怒意更甚了,强压着怒火沉声说道:“王儿,见到母后也不过来行礼,这么多年的礼仪你都学哪去了?”

郑怀吾心里那个苦啊,而这苦还没地儿说去。不管愿不愿意,太后的话已经说道这份上了,他只能硬着头皮,站在那道了一声:“孩儿参见母后。”至于拜见太后该行什么礼,他不知道,也就不管了。反正太后都说他不懂礼数了,就这样吧。

郑怀吾的随意彻底激怒了太后,只听她厉声喝道:“王儿,你往日只知道整日四处玩耍,不知学习,我念你年幼,不忍严加斥责,哪知道你现在会变成这个样子。你看看你,昨日才因劳累过度晕过去了,今日一醒过来又跑出去玩耍,你也不想想,你这年幼的身体如何能承受得了?这样下去,你如何对得起你逝去的父王?如何对得起身上肩负着的晋国的重任?”

“怎么办?太后发飙了。”郑怀吾脑中飞快地转着主意,“站在这不吭声?你要骂就随你骂,骂累了你自然就不骂了?不行,这是下策,解决不了问题。上去承认错误?不,不行,这错误一承认了,接下来就得保证改正错误,那就是说我自己就要忙着保证以后要好好学习,好好治理朝政,这样一来,我的自由如何保证?”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郑怀吾一溜烟跑到太后身边,左手摸着自己的脸蛋,右手拉住太后的手,强忍着满身的鸡皮疙瘩,甜甜地说了一句:“娘,你看孩儿的皮肤是不是变白了。”

一次亲昵地接触,一声带有撒娇意味的“娘”,瞬间激起了太后强烈的母爱,心中的怒火不由自主地消散了。她宠昵地摸摸郑怀吾的后脑勺,柔声说道:“白,怎么不白,身体累着了,脸色哪能不白呢。”

郑怀吾紧接着又说了一句:“母后,孩儿饿了。”

“哦,快,绿荷,快快传膳。”太后听到郑怀吾说饿了,连忙转身向绿荷吩咐道。

绿荷飞快地下去了,不一会,喷香的饭菜就摆满了案几。

郑怀吾跑到案边一屁股坐下去,抓起筷子就开始狼吞虎咽。太后在郑怀吾对面坐下,疼爱地看着他,轻声说道:“王儿,你现在是晋国国君,不能在这样顽劣了,钟丞相与赵将军已经答应做你的师傅,从明日开始,你早上必须得去上朝,看看丞相他们是怎么治理朝政的,下午就和丞相与将军学习治国之道。”

“唔,唔。”郑怀吾一边往嘴里塞着食物,一边胡乱点头应着。太后对他的无礼也不再责怪,一边让他吃慢点,一边还拿起筷子向他碗里夹菜。这一顿饭,吃的很温馨。

第二天五更时分,郑怀吾便被唤醒了,匆匆忙忙用盐水漱漱口,胡乱吃了两口点心,在宫女的服侍下换上朝服。门外,早有一对侍卫候在那,护着他向朝堂走去。

一路无话,来到朝堂。从迈上台阶的那一刻起,郑怀吾知道,从现在开始,他正式登上了这个时代的舞台。

高高坐在堂上,看着堂下文武众臣对他山呼施礼,之后回到两旁的矮榻上跪坐下来,只留下一人对着满朝文武说道:“朝议开始,有事启奏,无事退朝。”这人的声音他在寝宫中听到过,结合伯俅告诉他的情况,郑怀吾断定这人就是丞相钟诩。

钟诩话音一落,就有一人出班奏道:“启禀大王,此番秦国出兵六十万,一路出临晋渡黄河攻打河东,一路出函谷关攻打渑池、宜阳。同时,齐、燕两国也在阿郡与曲阳一线集结重兵,威逼我濮阳、灵寿二郡。请大王定夺。”

说是请大王定夺,可郑怀吾知道,他还没有成年,朝政由丞相主持,遇到大事时,丞相、将军、司徒、司空四位抚政大臣自会商量解决。既然没他的事,他也乐得轻松,没理这个茬,转头仔细打量着钟诩。就见他,头上的高冠遮不住那花白的头发,黑色朝服裹住那瘦小的身躯,脸上布满了纵横交错的皱纹,颌下是稀稀疏疏的三缕长须。

此时钟诩面无表情立在阶下,说是面无表情,可他那张脸上的皱纹多的堆在了一起,看上去就像一个愁吃愁穿愁生计的老农似的。

“丞相钟诩,昭王二年出仕,历任郡丞、参议大夫、司徒等职,昭王十二年被任命为丞相。为人刚正不阿,乃治国之能臣。”回想着竹简中的记载,郑怀吾噗哧一下忍不住乐了。

看到竹简上的记载时,郑怀吾还想象着这钟诩应该是一个面容清矍,颌下三缕长髯飘洒,精明干练的一个人,没想到会是这付模样,他的脑海中闪过一句话:这是一个有故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