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话曹操
5567200000020

第20章 大话曹操(135-136):国破山河在

大话曹操(135):国破山河在

王允的心肠是一副猪八戒的心肠,表面上看下手狠心,那是针对祸国殃民的坏人,其实并不坏,心里装的都是菩萨肠子,没有一丝一毫的野心,仍旧一副心向月更明的模样,说得实际一点,假如王允心肠狠一点,那么应该是个把皇帝改成姓“王”的好机会,能不能当得舒心是另外一回事,估计有吕布撑腰,情形不会太坏。

一时王允和吕布共同辅佐汉献帝刘协管理朝政,一文一武,同进同出,完完全全成了一家人,这得归根于亲上加亲以及没有利益上的丝毫冲突,到此时,刘协的心里才缓过神来,好像做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恶梦。

同时,两位“大功臣”继续追查那些替董卓卖命的心腹,一时该杀的杀,该关的关,一查到底,坚决做到两个“绝不”:一是绝不心慈手软,二是绝不姑息养奸。

有个把罪孽一般的老兄想向吕布自首,吕布作不了主,王允说话了:行!就当是放他一马。

李傕(jue)、郭汜(si)、樊稠、张济听说还有这种好事,想想头头的头都已经掉落地了,于是从郿坞这个大洞里爬出来了,擦干净身上的血腥味后决心投降,派人请求王允发布赦令,其实就是想“无罪释放”,就像四个大王八四脚朝天翻不了身,想王允放他们一马,好让他们翻过身来。

王允拒绝这个请求,意思很明显:你们四个人根本不是人,是四只畜生,可谓罪孽深重,都该死!

当然,话得说回来,哪个傻B愿意亲自把头塞到王允的刀口底下呢?看来只有破罐子破摔了:叛变到底!

言下之意:我们是被逼的,是你这臭老头绝情在先,不要怪我们无情无义!

单单靠吕布一双手脚还是不行的,使出吃奶的力气顶了五个工作日,四个老兄就领着凶悍的西凉军团攻陷了长安,也就是说,翻过身来了。

吕布带着貂蝉逃命要紧,走得相当匆忙,就是有亲爹也顾不上了,更何况王允还是个“后爹”,说白了就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了,只叫几个手下的老兄去叫王允逃命,很明显,王允他自个有腿,能跑不能跑全看他造化了,按老话讲的,老爹只有一个,老婆却是到处都有,而放在吕布身上,却成了,像貂蝉这样的美女只有一个,而像王允这样的老爹却有千千万万个。

貂蝉嫁了这么个能打的老公,有利也有弊,利是护花使者,一般的人欺负不到;弊是树大招风,招来杀身之祸,谁也说不清楚哪个大一点,哪个小一点。

霎时间,王允性命无保障了却临危不惧,口口声声说“老夫绝不投降”,一时反倒成了“罪大恶极”的贼首,在凤凰楼被残忍的杀害。

史官有诗赞颂:“王允运机筹,奸臣董卓休。心怀家国恨,眉锁庙堂忧。英气连霄汉,忠诚贯斗牛。至今魂与魄,犹绕凤凰楼。”

草民注释:上面的诗句抄袭于《三国演义》。

董卓死了,却变成了四个新的“董卓”,不见少,反见多了。一时四个叛徒俨然成了东汉王朝的高级官员,借皇帝的名义下令镇压眼中的反贼。

唠叨到此处,有几点经验教训值得深思,详细如下,仅供参考。

一、美女的力量是无穷的,攻击男人是强项,杀人只见血不见刀。

二、英雄难过美人关,古代是这样,当今社会的势头好像更强劲。

三、虽然有的老兄身居高位,但如果拿老百姓的性命开玩笑,那么下场往往是不得好死。

四、战胜敌人实属不易,而保存胜利的战果更是难上加难。

五、蛮干不但不能建立威望,反而引起公愤,有道是:不能自治的人必被人治。

六、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

其他老兄又在哪里玩呢?玩些什么呢?请听草民唠叨下一节。

大话曹操(136):国破山河在(二)

政治这玩意就是这样,有时候非常严肃还相当残酷,就好像是一场反腐倡廉的政治教育片,让人心情异常沉重;有时候却很滑稽还很有戏剧性,就好像是一场精彩的《猫和老鼠》或《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片,让人笑不拢嘴,笑完之后还能回味无穷。

四个大王八翻身一变成了四个黑社会性质的大瘪三,只是表面贴着朝廷高级将领的“标签”,脸皮很厚,锅小一点还煮不***着小皇帝刘协当大王八,俨然延续董卓的残暴风格,长安成了现实版的恐怖片拍摄现场,饥饿和死亡笼罩着这座鬼城。

西凉军团为了替原主人董卓报仇,在长安城内大肆屠杀和董卓过不去的文武大臣,凶残无比,不管有无沾上关系,只要这“四位大王”认为某个老兄得死,那么就得死,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公仇报私仇”,根本没有可以救济的途径。

司隶军区的军团作为朝廷的王牌军队,此时在干吗呢?谁都想不到也想不通,“王牌师”竟然怕得发抖,生怕受到西凉军团的上门服务,但愿到别家去敲门,哪里还有心情去服侍刘协这小皇帝:反正这小皇帝一时也死不了,死了最好,省得大家操心和麻烦。

东汉王朝再度陷入无政府的混乱局面,长安城内简直闹翻了天,看其情形,似乎大家伙唯恐天下不乱,还感觉造反有理。

而各路诸候呢?个个都无动于衷,大家都很不愿意去管小皇帝的死活,很忙,躲起来忙自个的事:扩充地盘和壮大力量。

曹操听到董卓被杀,脸上刚刚有了点笑容,但听到长安城的暴乱,马上就变得胸闷气短、烦躁不安起来,救国救民的思想马上就会浮现在眼前。

这时,东汉王朝的权威荡然无存,全国各地都被大小诸候割据,无处不在混战。最主要的诸候有下面几个,仅供参考(经不完全统计)。

袁绍:冀州牧,自认为手下还有个曹操可以垫底(实际上已不是,都啥年代了),正在考虑该灭哪一个更有实际意义……

袁术:安徽淮南地区将领,就连自己的亲兄弟袁绍都看不顺眼,还有谁能看得顺眼呢?一时在等待良机称帝……

公孙瓒:幽州兵团将领,手下有刘备等三位老兄,自觉得实力雄厚,不怕别人施加压力,与袁绍是死对头。

吕布:挂靠过很多“单位”,获得过许多头衔,现飘忽不定,带着貂蝉等老婆过着流浪生活,到处驴行,游穷水玩恶水,踪迹不定,没人知道在哪个服务区……

陶谦:徐州牧,算得上是世外桃园的园主,此话怎讲?因为徐州地区没有经过战争的污染,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

孙策:地方部队将领,一边处在丧父的悲痛中,一边打算用几年的时间来准备报仇,适时参加争夺天下的竞赛……

刘表:荆州牧,为袁绍出力,图什么不详,自我感觉“背靠大树好乘凉”。

刘岱:兖州牧,眼光贼高,看谁都不是人,正准备放开手脚大展宏图。

刘璋:益州牧,虚度中……

公孙度:辽东太守,虚度中……

张鲁:汉中太守,虚度中……

所有这些老兄并非变民领袖,全部都是朝廷命官,表面上这些老兄对小皇帝十分尊敬,实际上恰恰相反,刘协当皇帝后,没有一个老兄运送一粒粮食或一文金钱,罢不得刘协早点死的大有人在。

可见,刘协这个皇帝纯粹就是一把茶壶,有水的时候大家争着抢着倒,没水的时候大家摔了出出气。

一时又“坏事”了,竟然出现了一支上百万的造反队伍,到底是何队伍如此庞大?请听草民唠叨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