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苏联英雄
5486200000261

第261章 北欧和西线

在林俊被授予“空军元帅”的前半个多月,西边德国的战争机器再次开动,这次他们的目标是北欧的挪威!

挪威地处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北,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和林俊对斯大林说的一样,由于德国没有直接进入大西洋的出口,只有经北海绕过英国本土才能进入大西洋,它要一个安全的出海口。

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在第一次大战时横跨狭窄的北海布置了一道严密的封锁网,让德国的大洋舰队困在本土港里无所作为。

埃里希-雷德尔目光长远,鉴于历史经验和地理事实,认为要对付占优势的英国海军,德国必须设法在挪威获得基地,这样才能突破英国在北海的封锁线,畅通无阻地进入大西洋——显然他没有预测到第三帝国的地面突击能力有多恐怖。

而德国要进攻挪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铁矿!

挪威的邻国瑞典有极为丰富的铁矿,但铁矿主要分布在北部高纬度的拉普兰地区,那里的铁矿含铁率高达60-70%,是生产高品质钢的最关键的原料。

在去年德国消耗的1500万吨铁矿砂里有1100万吨要从瑞典进口,在天气暖和的月份里,铁矿砂还可以从瑞典北部经波的尼亚湾越过波罗的海运到德国。在战时,这条运输线也不会发生问题,因为波罗的海已经有效地被封锁起来,英国的潜艇和舰只进不来。

但战争对钢铁的需求不是按照季节来决定的,德国开动的战争机器就像是一个永远喂不饱的无底洞——只要一到冬天冬天波的尼亚湾就封冻,运输船根本无法通航,瑞典的铁矿砂只能由铁路运到离拉普兰最近的挪威纳尔维克港(纳尔维克港位于挪威海沿岸的乌佛特峡湾的东南岸,东距瑞典边境只有30多公里,是挪威在北极圈内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瑞典、芬兰北部重要的出海口。这个港口城市有一万多人。这是一个不冻港,即使在冬季也能通航。),然后再海运到德国。整个航线都是沿挪威西海岸从北到南,在战略上来说极易受英军的攻击。

钢铁是骨骼、石油是血液——为了得到稳定的钢铁补给线,德国占领挪威后不仅能保障铁矿砂运输的安全,还可以控制北海地区的航运。

有些事情是无奈的:苏联要趁热打铁拿回比萨拉比亚,副作用就是迫使罗马尼亚找一个强大的靠山,结果只能是的德国获得一个稳定是石油供给源。

这会英国政府已经认识到控制挪威甚至瑞典对于己方而言是至关重要,挪威这样的弱小国家在和平时期是大国交易的筹码,而到了战争年代则又凄惨地沦为了大国争夺的猎物——英德双方几乎在同一时间制定了入侵挪威的作战计划(显然英国人也不是那么正义。)。

英军原计划3月份就在纳维克登陆,但由于一系列原因登陆计划被取消,结果丧失了大好的机会。如果在3月份就进攻挪威,英国还有足够的部队,战略上也能获得足够的主动。

1940年4月1日,希特勒决定在4月9日凌晨开始发动占领丹麦和挪威的军事行动,代号‘威悉演习‘。针对挪威,第21集团军司令法尔肯霍斯特中将指挥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实施突然袭击,从南到北在挪威的奥斯陆、克里斯蒂安、斯塔万格、卑尔根、特隆赫姆、纳尔维克6个主要港口同时登陆。

在六个登陆点除了斯塔万格港是由伞兵负责占领外,其余5个港口都由海军运载陆军进行两栖登陆攻击,10000多名德军陆军分成5组攻击5个港口。第一阶段夺取港口和机场,第二阶段向内陆进攻,全部占领挪威,并准备在第二阶段对可能登陆的英法联军进行抗登陆和反击作战。

德国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对挪威进行全面进攻,是因为只有到四月初德国在波罗的海沿岸的港口才开始解冻。为了尽快解决挪威,雷德尔可以说是孤注一掷,他几乎调动了整个的三帝国的海军力量投入这个全新的战场,调集了370艘大大小小的战船,连两艘全新的战列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诺号也加入了进攻的行列。

德国方面将可以投入作战的14艘驱逐舰中的10艘组成了德军海军第一组编队,由海军少将驱逐舰队司令保罗-弗雷德里希-本特少将指挥,负责最艰巨最危险的占领纳尔维克港的任务。

德军海军第一组编队的主要任务是击沉任何一艘在纳尔维克港内的挪威军舰,并将运送的由爱德华-迪特尔中将指挥的第三山地步兵师输送到挪威的登陆地点后返航。

4月3日,德军的军事行动拉开了序幕。,补给船和油轮组成的先遣队驶离了德国港口。3天后,攻击舰队也离开了德国,向挪威的各个港口进发。

1940年4月6日凌晨,迪特尔率师部,第139团团部和一部分防空人员乘火车出发,当日午后到达登船地,日落时第139团第1营和第2营也抵达了这里,当晚德军在威悉河上船出发,目标是1200英里以外的纳尔维克。每艘驱逐舰搭载200名山地兵或海岸炮兵,和第一组编队驱逐舰一起行动的还有运输船劳恩菲尔茨号、两艘战列巡洋舰和一堆的辅助舰。同一天油轮“让-威廉”号也从苏联的摩尔曼斯克出发前往支援德军占领纳维克港的行动。

而被推迟了进攻时间的同时英军部队也登船向北出发,一场不期而遇的大战即将上演。

陆地的先期战斗毫无悬念,挪威守军根本不是德国精锐的登陆部队的对手,接着对林俊来说有意思的一幕上演了,原因大概只能说是蝴蝶效应:

在林俊的记忆中德国人按照战前的作战计划,当海军第一编队将迪特尔将军的第三山地步兵师送达登陆地点后就可以返航了,但是由于油料的问题,返航的时间被推迟。德国海军组织了三艘油轮为本特少将的驱逐舰进行补给,可是出乎意料的是在油轮前往纳尔维克途中遭到挪威岸防部队的炮火打击,一艘油轮被击沉,另有一艘由于气象和水文条件的原因也没能抵达纳尔维克。最后只有一艘油轮一路蹒跚地到达了纳尔维克港。可是这些燃料对于本特的十艘驱逐舰而言简直就是杯水车薪。本特只能继续留在纳尔维克等待新的补给。正是由于这个没有预料到的变故改变了德国海军第一编队的命运——他们将遭受到一次毁灭性的打击,而对手就是姗姗来迟的英国皇家海军舰队。

但现在老天爷大概站在德国人一边,挪威岸炮控制的区域一片大雾,“瞎了眼”的岸炮部队竟然没有发现同样是“目光短浅”的德国邮轮,这让第一编队按时返航。迟到的英国海军编队看到的是空空如也的港口和正在战斗的纳尔维克城。

对于德国海军来说这是老天的大礼,但对迪特尔来说就是场灾难——要用3000来人的部队和援军不断的英军作战!

英国人在当天就开始登陆,皇家海军本就是来进攻挪威的,对挪威人的城市像对德国人一样没客气——用舰炮把本来就不大的纳尔维克轰成一片废墟,这让德国第三山地师的精锐们苦不堪言。

英国人组织了一支盟军,英、法、挪和波兰的军队不断对德军发动进攻,盟军兵力最多时超过了20000人,而迪特尔将军手下只有3000!

还好迪特尔经验丰富,没有和盟军在纳尔维克死磕,在纳尔维克同盟军苦战一周后,果断的采用了山地步兵最熟悉的作战方式——主动撤退,进入挪威的山林打一场山地战。

在柏林的希特勒在得知第三山地师的危机处境,命令戈林用空军支援,空投了一个营的伞兵和源源不断的补给支援迪特尔。

4月的挪威山地还有冰雪,德国的山地步兵对冰雪和崎岖的地貌非常熟悉,因为他们本来就来自山区,冬天到处都有这让的景色,更不用说他们脑袋上山地帽的标志就是冰雪高山的象征——雪绒花。

德国人进行着最擅长的作战方式,而来自不列颠的部队对冰天雪地的崎岖环境中如何作战一无所知——这是他们的步兵战术操典里完全没有提到过的陌生东西!

不到4000人的德军精锐创造这一个奇迹,他们仍在战斗,盟军拿他们毫无办法!而在纳姆索斯方向,第二山地师和第山地师的部队紧急从地面向纳尔维克推进,支援同盟军苦战的弟兄。

盟军防线变的开始不怎么稳固,而一个消息的传来让盟军不得不准备放弃在挪威的军事行动——5月10日,准备了半年多的德军终于向西发动总攻。

“基辅演习准备暂停,先看看德国人怎么打一仗大纵深进攻战。”在听到西线的静坐战被打破,斯大林第一时间通知伏罗希诺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