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文人传说
5423600000030

第30章 明代(4)

“好一个死了也不甘心,本县一定作主,灭虎除害!”汤显祖斩钉截铁地下了决心,劝慰大家先回去,又拿出自己的十两俸银,赠给受害的雷老汉。雷老汉捧着十两银子,含着泪花,边走边念:“汤公,汤公,灭虎,灭虎!”

汤显祖立即派人卜街,鸣锣招慕乡勇,讲山灭虎。锣声惊动了山城百姓,大家顾不得风雷凛烈,纷纷走上街头看热闹,可就是没一个人来应募。汤显祖心里不由得焦急起来,他走到街上的人群里问道:“偌大的县城,怎么没有一个猎手前来应募,是怕老虎吗?”

“人怎么会怕野兽。”百姓们七嘴八舌地说。

汤显祖又问:“那到底是怕什么?”

“不是怕虎,是怕神!”

“怕神?”

有位年轻人说:“遂昌年年有虎伤人,皮神仙却说是天上神虎下凡收人。大家怕打虎受神仙惩罚,所以不敢动手,也不敢前来应募。”

汤显祖问:“皮神仙是谁?”

旁边一个老汉答道:“就是北隅街那个姓皮的财主,读书不成改学医,学医不通又学巫,倒爱玩弄文王八卦、阴阳五行、相面算命,到处哄骗钱财,买下大批田产,如今年已七十,越发谈神说鬼了。”众人正说话间,只见皮神仙眯着一双鼠眼来到衙门前。

皮神仙没有想到在大街上会遇上汤显祖,觉得十分意外,忙说:“老朽洁身自爱,从不足踏公门,今有幸相遇明公,就在这里告禀,听说老爷要聚众灭虎,可是真的吗?”

汤显祖答道:“老虎伤害人畜,不能不除!”

皮神仙说:“天降神虎下凡,惩罚恶人,千万不可乱杀!”

汤显祖说:“如果真的天遣神虎下凡,祸害百姓,那连玉皇大帝都得犯罪!”一席话,说得大家哈哈大笑。

皮神仙还不甘示弱,厚着脸皮说:“天生神虎,百兽之王,死在虎口的都是天命注定,不是前世留下冤孽,就是今生做了坏事。行善积德的人,放在虎口,老虎也会逃开,不敢伤他。”

这时,只听汤显祖厉声喊道:“那就将你皮神仙放在老虎口试试看,到底你是善人还是恶棍!”

皮神仙急得如丧家犬大叫:“使不得,使不得,我还要多活几年啊!”边说边窜到人堆里,悄悄溜掉了。

“哈哈,什么神仙?不过是个骗饭吃的老王八!”人群里响起一片讥笑声。

轰走皮神仙,人们争着报名应募,一支四十多人的猎虎队成立了。

汤显祖亲自率领猎虎队,穿过冰封雪锁的峻峰来到老虎经常出没的叶坞,布好陷阱,伏下强弓药箭,到第三天就捕杀了一只身长七尺的大老虎,过了两天,又捕杀了四只大虎。这一下,百姓们也自己组织起猎虎队来,最多的一天,竞捕杀了十九只老虎,不到一个月,虎患就平了。从此,百姓过着平安的日子。

汤显祖还在遂昌城里建了一座“灭虎祠”,门口高悬他亲笔书写的“灭虎”两个大字金匾。这块匾,数百年来,一直挂在遂昌人民的心里。

一言心语

老虎的威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造谣惑众,装神弄鬼。汤显祖抓住问题的实质,消除了人们的疑虑,从而一举消除了虎患。

赵南星传说

赵南星(1550—1627),字梦白,高邑(今属河北)人,万历进士,官至考功郎中、左都御史:吏部尚书。能诗善文,才华出众。

酒店联对

明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赵南星自幼聪明过人,是家乡河北高邑远近闻名的神童。

有一次,一个南方人来到高邑,听说此地出了个神童赵南星,很不以为然,便想找个机会试试赵南星。

有一天,天正淅淅沥沥地下着细雨,这个南方人走进一家小酒馆里,烫了一壶酒,要了一碟菜,一边自斟自饮,一边和酒家闲扯。闲扯中,南方人得知赵南星上学下学都从门前路过,便打定主意,要在酒馆里难一难北方神童,抖一抖南方人的威风。

这个南方人一边喝酒,一边琢磨,见了赵南星该问什么话,该对什么诗,如何压倒赵南星,想到得意之处,不禁摇头晃脑,哼哼唧唧念起诗来。正在他得意之际,酒家忽然向外一看道:“客官,赵南星来了。”

这个南方人向外一看,只见雨地里走来一个不满三尺的小孩,上穿粗布棉袄,下着单裤,头上戴顶破草帽,心里便有了几分轻蔑。于是,他翘起二郎腿,冲赵南星一摆手道:“过来,过来。”赵南星听见酒馆里有人叫他,循声望去,见是一个陌生人,操着南方口音,便慢慢踱到酒馆门前,深鞠一躬道:“先生有何见教?”

“你是赵南星?”

“学生正是。”

“人称你是神童,善于对诗?”

“神童不敢当,对诗倒无妨。”

南方人一听,暗自冷笑:年纪不大,口气倒不小。于是便摇头晃脑地说:“今天我倒要考考你,我出上联,你对下联,对得好,赏你一盅酒吃,对不好,必须从桌子底下爬过怎么样?”赵南星听他出言不逊,并不还口,只微微一笑。

南方人一见这小孩的神情,很是气愤,心想今天我非让你钻桌子不可,于是慢慢地扫了一眼赵南星,念出了一句上联:“穿冬衣戴夏帽糊涂春秋。”赵南星不卑不亢,劈口接道:“生南方来北地什么东西?”南方人一听,火冒三丈,连说:“不好,不好!”赵南星答道:“怎么不好,你上联含冬夏春秋。我下联有南北东西。”这个南方人强词夺理地说:“你小小三尺顽童。竟敢如此出言不逊,成何体统?”赵南星答道:“你堂堂七尺须眉,企图让人身钻桌子,太不像话!”南方人一听,认为这神童确实了不得,自己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一言心语

有道是有志不在年高。更有云:后生可畏。无论是对年长者,还是年幼之人。都应以尊重的心理去对待。如果目中无人、唯我自大。有时真会自陷入窘境,而下不了台。

黄道周的传说

黄道周像黄道周(1586—1646),字幼玄,号石斋,福建漳浦人,是明代书画家。善长书法,峭厉方劲、别具风格,而且还能能画山水、松石。关于他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黄道周题匾额

漳州公府街,从前叫做“探花街”,原是明朝探花谢琏的故居。明末清初时,黄梧因为献海澄城去投降清廷,清廷便封他为“海澄公”。传说这黄梧,原名并不叫“梧”,当时他献海澄城投降清廷,是和一个姓吴的同去的。清朝的帝王问他俩的姓名,一个答:黄某,一个答道:吴某。等到这个皇帝回京都下诰封时,只记得他俩的姓,却记不得他俩的名字了。于是,就让把“黄吴”写在浩封上。写诰封的人又把“黄吴”二音写为“黄梧”。

在当时,黄梧的权势盛极一时,强占了探花府为黄公府,改探花街为公府街。但是,民间说习惯了,仍然叫探花街,不叫公府街。黄梧就命令家丁,每天在街头街尾,将许多铜钱投入一只瓮中,凡是要走过这条街的人们,就盘问他道:“这条街,叫什么街名?”

行人若答“公府街”,就赏他用手伸入瓮中,尽其所能,拿出一把铜钱来,放他过去。只是,那酒瓮子,瓮口很小,要想多拿,拳头太大也拿不出来。

如果过路人回答是“探花街”,就用皮鞭打他,不让他通过。人们都畏惧黄梧的权势,便逐渐不敢再叫“探花街”了。

黄梧在他的住宅右侧,建造一座祖庙,想要请著名书画家黄道周题“上公祖庙”四字为匾额。黄道周鄙视他,不肯替他题字。黄梧左右的人,就去贿赂黄道周家中的婢女,对她们说道:“若得一字,酬之千金。”

黄道周家里的婢女,都是学习写字的。有一婢女,想出计策来,就天天学习写“公’字。黄道周看见这婢女很用功,只是写得不得其法,笑嘻嘻地向婢女说道:“我写给你看看吧!”黄道周便执笔,端端正正地写了一个“公”字。这婢女得到黄道周亲手写的“公”字,欢喜极了,暗中送到黄公府去,换取了一千金。

过几天,这婢女又天天学习写“庙”字。黄道周看见了,又对她说道:“庙字,不是这样写的。我写一字给你看看吧!”

黄道周又提起笔来,写了个“庙”字,给这婢女仿效。这婢女又暗中送去黄公府,再换了一千金。

再过好几天,黄道周又看见这婢女正在学习写“祖”字,写得不像样子,便说道:“这样笨,我写给你看吧!”

说完,他又执笔写个“祖”字。婢女心中想道:黄公府只要四个字,现在,已经到手三个字了,为山九仞,岂可功亏一篑?便向黄道周请求再写一个“上”字,给她看看。

到这时,黄道周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上了这婢女的当了,便不肯再写,愤愤然拂袖而去。

这婢女没法子,只好自己写了一个“上”字冒充,说是黄道周亲手写的,拿到黄公府去,一共换取了四千金。

这“上公祖庙”的匾额,迄今尚在。只要认真地细察,便可看出“上”字没有“公祖庙”那三字写得苍古有劲。无数后人曾经去参观过。

一言心语

黄道公不为权贵所使。反映了他对当时以权压势的憎恶和蔑视。展现了极强的个性。以至于传说中的“四字缺一”。既遗憾又神奇吧。

徐霞客的传说

徐霞客像徐霞客(1586—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令江苏江阴)人,明代地理学家。所著《徐霞客游记》富有地理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桂林戏虎

传说徐霞客从湘江到了桂林七星岩。此时正是傍晚时分,他要奔山路而行。当地农民看他走过去,就着急地喊:“喂,相公,别走了!那里有虎,老虎快要出洞了。”徐霞客对招呼他的农民点头笑笑,还是要走。那个农民更急了,气愤地说:“你准备给老虎当点心吗?看你长得又高又大,老虎可以吃个够。”徐霞客见这个农民一片好心,就安慰他说:“请放心,不会吃掉的。”那个农民说:“你又不是仙人,我也不是和你扦玩笑。要知道,我们这里门关得稍晚一点,坐在门槛上的孩子就会被老虎衔去。今天你别走,就住在我家里吧。”徐霞客说:“我倒想看看老虎哩。”结果,他谢过这个农民还是走了。

再说,那山前有一棵两抱粗的大树,徐霞客见了,就爬在树上,在树枝上铺上柴草住下了。

老虎出洞时可怕哩,先是“呜——呜——呜”叫得人汗毛直竖,地皮都抖动哩!老虎出了洞,徐霞客故意咳嗽起来,去引老虎。这老虎本来饿着肚皮,闻到一股生人气,又听到人的咳嗽声就要爬树,可是老虎身体笨重爬不上去。徐霞客乘老虎抬头睁着两只眼睛看时,从口袋里把带的石沙轻轻地撒下去。他一次又一次撒沙,老虎一次又一次揩眼,老虎被弄得发火了,又叫又跳,张牙舞爪,拼命用牙齿咬树,可这树又咬不动,发火也没有用。后来老虎弄得精疲力竭,就躺在树下休息。直到东方快要发白时,老虎怕白天猎人打猎,就又跑回到洞里去了。

第二天,徐霞客带了一点吃的东两又爬上树。太阳怏落山时,老虎又出洞了。这次,徐霞客不再撒沙子,而是把吃的东西丢下去。老虎见树上撒下来的是又香又甜的糕饼,吃得摇头晃脑的,非常高兴。就这样,一连四五天,他都给老虎吃东西,老虎当然非常开心。趁这时,徐霞客便爬下去,轻轻地摇摇老虎尾巴。老虎呢,不叫也不跳,身子还在树干上轻轻地擦痒。

徐霞客回到村里,把这事讲给人们听。村上的人不分穷富老小都围着他,听得津津有味。后来大家就把这事传开来了,说徐霞客待人好,连老虎也和他交了朋友。这个传说很神奇吧!

一言心语

这个传说不仅道出了艺高人胆大的道理,还说明了掌握对方的习性,便可以适应对方和改变对方。

徐渭的传说

徐渭像徐渭(1521—1593),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居士,山阴伶浙江绍兴)人,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工书法,长于行草,善绘画,特长花鸟,有《徐文长全集》、《徐文长使稿》、《南词叙录》、《四声猿》等。

难倒窦太师

传说徐文长从小天资聪明,十几岁时学问已很渊博。

有一年秋试,皇帝派了一个叫窦光鼐的老太师到绍兴来主试。他为了筹备考务,提前到了绍兴。

窦太师游街过市时,总是有一块“天下无书不读”的御赐金牌扛在前面,开路喝道、耀武扬威,自以为文章压倒天下,目空一切,非常傲慢。

这一天,正是盛夏,徐文长听说窦光鼐要来了,心想:把他的御赐金牌除下,给他一个下马威。主意既定,他就赤身露腹地睡在东郭门内的官道正当中。

“当……当……”鸣锣开道的声音越来越近,头牌执事看见一个小孩睡在官道当中,就禀告老太师说:“有个小孩子挡拦官道。”窦光鼐听得拦道的是个小孩,也不以为然,吩咐住轿,要自己出来看看。见那拦道的小孩睡得很熟,窦光鼐便把他叫醒。徐文长故作恭敬地站在一旁,等侯发落。窦太师问道:“你睡在热石板上做什么,难道不怕把皮肤晒焦?”徐文长大大方方地回答说:“不做什么,晒晒肚子里的万卷书。”窦太师听他好大口气,就对他说:“既然你喜欢读书,一定会对对。我有个对子给你对,对不出来,你就要让道回避。”徐文长立刻反问道:“如果对得出,那又要怎么办?”窦太师想:一个小孩能有什么了不起的,就随口说:“如果对得好,就把全副执事停在这里,老夫步行进学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