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人生哲理枕边书
5395000000044

第44章 上帝的笑(16)

北非某国的国王张榜求贤准备选一个诚实的人,为他征款收税。为了保证这个人对国王尽忠尽力,不贪污,不弄虚作假,谋士们纷纷出谋献策。其中一个谋士对国王说:“陛下,等那些应征者来到宫内,您只要如此这般,我就能从中给您寻觅到最诚实的人。”国王听后连声称妙。

第二天,所有应征者都被唤至王宫,应征者看着这富丽堂皇的建筑啧啧称奇,他们对税官这块肥缺早已垂涎三尺,今天总算有个自由竞争的机会,可国王究竟要考他们些什么呢,谁也没有数。

谋士要他们从走廊单独过去见国王。

走廊里光线暗淡。所有应征者都顺利走过走廊,来到国王面前。国王说:

“来吧,先生们,拉起手来跳个舞。我想知道你们诸位中,谁的舞姿最优美。”

豪华的宫殿上,吊着蓝色的精巧的大宫灯,灯上微微颤动的流苏,配合着闪光的地板和低低垂下的天鹅绒的蓝色帷幔,给人一种迷离恍惚的感觉,当音乐抑扬疾缓地响起时,绝大多数应征者顿时傻了眼,脸色渐渐由白变红,羞愧难堪。这时,只有一个人毫无顾忌地跳起欢快的舞,显得那么轻松自如。

聪明的谋士指着那个正在翩翩起舞的人说:“陛下,这就是您要找的诚实人。”原来,谋士在光线暗淡的走廊上放了好几筐金币,凡是单独穿过走廊在自己衣袋中装有金币的人,就不敢跳舞。如果一跳舞,衣袋中的金币就会叮当作响。因此,不敢跳舞的人就不是诚实的人。而那个诚实的人单独穿过走廊时,不会把金币私自装入腰包,当然就不怕跳舞露馅了。

国王走下宝座,拉着那个诚实的人,高兴地说:“你能够不为金钱所动,真是好样的。”

人生哲理

丧失了财富,可以说没丧失什么;丧失了健康,等于丧失了某种东西,但当丧失了品德时,就一切都丧失了。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最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

据实回答最得体

在国际函授学校丹弗分校经销商的办公室里,古德曼正在应征销售员工作。

经理约翰先生看着眼前这位身材瘦弱,脸色苍白的年轻人,忍不住先摇了摇头。从外表看,这个年轻人显示不出特别的销售魅力。

约翰先生在问了姓名和学历后,又问道:

“干过推销吗?”

“没有!”古德曼回答道。

“那么,现在请回答几个有关销售的问题。”

接着,约翰先生开始提问:“推销员的目的是什么?”

“让消费者了解产品,从而心甘情愿地购买。”古德曼不假思索地答道。

约翰先生点点头,接着问:

“你打算对推销对象怎样开始谈话?”

“‘今天天气真好’或者‘你的生意真不错’。”

约翰先生还是只点点头。

“你有什么办法把打字机推销给农场主?”

古德曼稍稍思索一番,不紧不慢地回答:“抱歉,先生,我没办法把这种产品推销给农场主,因为他们根本就不需要。”

约翰先生高兴得从椅子上站起来,拍拍古德曼的肩膀,兴奋地说:“年轻人,很好,你通过了,我想你会出类拔萃!”

约翰先生心中已认定古德曼将是一个出色的推销员。因为测试的最后一个问题,只有他的答案令他满意。以前的应征者总是胡乱编造一些办法,但实际上绝对行不通,因为谁愿意买自己根本不需要的东西呢?

古德曼认识到了这一点,据实回答,所以被雇用了。

人生哲理

年轻人在求职时所犯的最大错误往往就是不保持本色。他们不以真面目示人,不能完全地坦诚,而给你一些他以为你想要的回答。可是这个做法一点用也没有。在求职的时候,你不妨尝试一下据实回答考官的问题。

诚挚的朋友

古希腊,有一个叫皮西厄斯的年轻人,触犯了暴君奥尼修斯。他被推进了监狱,即将处死。皮西厄斯说:“我只有一个请求,让我回家乡一趟,向我热爱的人们告别,然后我一定回来伏法。”

暴君听完,笑了起来。

“我怎么能知道你会遵守诺言呢?”他说,“你只是想骗我,想逃命。”

这时,一个名叫达芒的年轻人说:“噢,国王!把我关进监狱,代替我的朋友皮西厄斯,让他回家乡看看,料理一下事情,向朋友们告别。我知道他一定会回来的,因为他是一个从不失信的人。假如他在您规定的那天没有回来,我情愿替他死。”

暴君很惊讶,竟然有人这样自告奋勇。最后他同意让皮西厄斯回家,并下令把达芒关进监牢。

光阴流逝。不久,处死皮西厄斯的日期临近了,他却还没有回来。暴君命令狱吏严密看守达芒,别让他逃掉了。但是达芒并没有打算逃跑。他始终相信他的朋友是诚实而守信用的。他说:“如果皮西厄斯不准时回来,那也不是他的错。那一定是因为他身不由己,受了阻碍不能回来。”

这一天终于到了,达芒做好了死的准备。他对朋友的信赖依然坚定不移。他说,为自己深爱的人去死,他不悲伤。

狱吏前来带他去刑场。就在这时,皮西厄斯出现在门口。暴风雨和船只遇难使他耽搁。他一直担心自己来得太晚。他亲热地向达芒致意,达芒很高兴,因为他终于准时回来了。

暴君还不算太坏,还能看到别人的美德。他认为,像达芒和皮西厄斯这样互相热爱、互相信赖的人不应该受不公正的惩罚。于是,就把他俩释放了。

“我愿意用我的全部财产,换取这样一位朋友。”暴君说。

人生哲理

真正的朋友比金钱和权势更加重要。真正的朋友要在困难时给予帮助,患难的生活中能看出友谊的忠诚!

真正的大师

一位世界一流的小提琴演奏家在为人指导时,从来不说话。每当学生拉完一曲,他总是把这一曲再拉一遍,让学生从倾听中得到教诲。“琴声是最好的教育。”他如是说。

他收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新生,在拜师仪式上,学生为他演奏了一首短曲。这个学生很有天赋,把这首短曲演奏得出神入化、天衣无缝。

学生演奏完毕,这位大师照例拿着琴走上台。但是这一次,他把琴放在肩上,却久久没有奏响。他沉默了很长时间,然后,把琴从肩上又拿了下来,深深地叹了口气,走下了台。

众人惊慌失措,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这位大师微笑着说:“你们知道吧,他拉得太好了,我没有资格指导他。最起码在刚才的一曲上,我的琴声对他只能是一种误导。”

全场静默片刻,然后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盛名之下的大师没有担心在大庭广众之下褒扬学生的高超会无形中降低自己的威信,他在拥有一流琴艺和一流盛名的同时,也依然拥有磊落的胸怀和可贵的谦逊。这就是真正的大师。

人生哲理

不以高明的大师自居,保持谦逊的态度,真诚地发现在赞美别人的优秀之处,不怕自己丢面子,这需要一定的勇气。实际上,这样的人是不会丢面子的,他只能赢得更多的尊重。

生活即是不断地学会谦逊

托马斯·杰斐逊是美国第3任总统。1785年他曾担任驻法大使。一天,他去法国外长的公寓拜访。

“您代替了富兰克林先生?”外长问。

“是接替他,没有人能够代替得了他。”杰斐逊回答说。

杰斐逊的谦逊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谦逊的目的,并不在使我们觉得自己渺小,而是以我们的权力来了解自己以及对于宇宙的贡献。除了杰斐逊,爱因斯坦和甘地等伟人,都是谦逊为怀者。当然,他们并不自卑。他们对自己的知识,服务人民的目标,使世界更趋美好的愿望,都充满了自信心。

谦逊并非自我否定,它是自我肯定、信任我们为人的正直与尊严。谦逊是成功与失败的融合;我们对于过去的失败有所警惕,对于现在的成功有所感念。我们不能让成败支配自己。谦逊具有平衡作用,不让我们超于自己,也不让我们劣于自己;也不是让我们高人一等或屈居人下。谦逊即是宁静,使我们不致受往日失败的拖累,也不致因今日的成功而嚣张。谦逊是情绪的调节器,使我们保持自我本色,保持青春常驻。

人生哲理

谦逊需要时间来培育,但这是值得的,因为它是快乐的泉源。或许,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巴利的话最为中肯:“生活,即是不断地学习谦逊。”

地狱与天堂

故事发生在一位日本禅师和一位日本武士之间。

这天,名叫信重的武士向名叫白隐的禅师请教说:“真有地狱和天堂吗?你能带我去参观参观吗?”

“你是做什么的?”白隐禅师问。

答曰:“我是一名武士。”

“你是一名武士?”禅师大声说,“哪个蠢主人会要你做他的保镖?看你的那张脸简直像一个讨饭的乞丐!”

“你说什么?”武士热血上涌,伸手要抽腰间的宝剑,他哪受得了这样的讥嘲!

禅师照样火上浇油:“哦,你也有一把宝剑吗?你的宝剑太钝了,砍不下我的脑袋。”

武士勃然大怒,“哐”的一声抽出了寒光闪闪的利剑,对准了白隐禅师的胸膛。此刻,禅师安然自若地注视着武士说道:

“地狱之门由此打开!”

一瞬间武士恢复了理智,觉察到了自己的冒失无礼,连忙收起宝剑,向白隐鞠了一躬,谦卑地道歉。

白隐禅师面带微笑,温和地告诉武士:“天堂之门由此敞开!”

人生哲理

你的思想决定了你的行为,你的行为决定了一切。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时刻不要忘了礼貌与教养。你的言行举止可以领你下地狱,也可以带你到天堂。

请将航向转20度

弗兰克·科克讲述了自己的一次亲身经历:

两艘派赴集训分舰队的战舰数天来一直冒着恶劣的天气在海上航行。我在领头的一艘军舰上服役,夜幕降临之际,我正在舰桥上值班。此时团团浓雾密布天空,能见度极差,所以舰长仍留在舰桥上关注着所有的活动。

天黑后不久,舰桥一翼的监视哨报告说:“灯光,在船首右舷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