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这样做人没压力
5393800000026

第26章 做人要低调(4)

据前史记载,有一年,老子的老师商容快病死了,老子赶去探望。老子拉着商容的手问:“先生怕快要归天了,有没有遗教可以告诉学生呢?”商容缓缓回答:“你不问,我也要告诉你。”想了一会儿,商容张开嘴问老子:“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啊。”老子回答说。“我的牙齿还在不?”商容问。“一颗也没有了。”老子回答说。商客问:“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老子想了想,答道:“知道了,舌头还能存在,不就是因为它柔软吗?牙齿所以全掉了,不就是因为它太刚强吗?”商容感慨地说:“对啊,天下的事情,处世待人的道理都在里面了,我再没有什么可告诉你了。”

老子说:“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干硬枯槁。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一类。”老子又说:“天下最柔弱的东西,可以攻入天下最坚强的东西里面去。”“普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的了,而攻克最坚强的东西,却没有什么可以胜过水了。弱胜过强,柔胜过刚,这个道理普天之下没有谁不知道,就是没有人去实行。”“道的本体是最柔的,所以有无穷的作用。因此可以克制最刚强的东西。刚必然易折,强必然易败。”这里能看出,儒家尚方,道家尚圆,谁更好呢?

处世不可走极端,走极端就会走向反面。《易经》中说:“日中则仄,月圆则缺。”老子说:“用兵逞强就会遭致灭亡,树木粗壮就会遭受砍伐。凡是强大的,总是处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这是“道”的最高原则的大机大用,也是“天地观”、“历史观”的大机大用。故人们将其称之为“柔道”。我们把它用在谋略上,它就是“柔道”的谋略法则;我们把它用在处世上,它就是“柔道”的处世方法。

据历史记载,汉代光武帝亲临章陵,在那里修庙宇,盖祠堂,建田庄,饮酒作乐,大行赏赐。正好宗室中的长辈与皇太后,因酒喝得高兴了,相互说道:“文叔(光武帝)年轻时谨慎、守信、对人有礼有节,现在变得既刚强又柔顺了。”光武帝听到后,哈哈大笑说:“我治理天下也想依柔道而行。”所以说柔道的作用,不仅可以持身受用,治理天下也大有作为。

刚而能柔,这是用刚的方法;柔而能刚,这是用柔的方法。强而能弱,这是用强的方法;弱而能强,这是用弱的方法。这四条,大的可用来治理国家天下,小的可以用来处世持身。

刚就容易方,柔就容易圆。为人处世,方圆并用,刚柔并济,才是全面的方法。如果只能刚却不能柔,只能方却不能圆,只能强却不能弱,只能进却不能退,这是几种可怕的坏毛病,它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倾折失败。为什么呢?

一个人性格太刚,往往会狂妄自大、自负傲物、矜慎武断、固执己见,这无疑是做人的一大缺陷。鉴古知今,这样的人总是失败多于成功。轻则损兵折将,重则身败名裂,家破人亡。如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就是因为性格太刚,高傲自负,最后被流放。而一个人性格太柔,往往会办事迟疑、没有决断,软弱无能,他们在犹豫不决中失掉了一次次机会。他们缺少果断的勇气,其命运无疑以悲剧结局。

既能刚又能柔,才能打开成功之门。

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人生在世,都希望努力地为自己开拓一条通畅的人生之路。但这条通路必须嫁接在老成世故的处世之道上,即凡事给自己留条后路,遇事多留一手,以保证自己进退有据,左右逢源,上下可资。

在人际交往中,免不了会遇到被人出卖、故意中伤等种种料想不到的事情。这就需要你懂得变通之道,遇事考虑周全,早做准备,防患于未然。这样才会确保自己在处世中游刃有余、立于不败的境地。尤其是对那些不按常理办事、不按规则行事的人,或者是欺上瞒下的奸诈小人更应该多加提防。

“冯谖买义”是我国古代着名的典故,两千多年来,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它有不同的解释。在这里,我们从“拿荆棘时留点刺”这一角度切入,就会发现冯谖的策略对现今时代的我们为人处世有新的启示。

冯谖,战国时齐国贵族孟尝君门下的食客,此人虽无显赫功名,但见识深远,谋事有方,是位智慧过人的奇才。冯谖衣食无着,投奔于权门之下时,本来胸有奇才,但并不自夸自诩,相反,却自称“无好”、“无能”。结果,被孟尝君的佣人将他列入最低等的门客,给他粗劣的饮食。冯谖不服气,几次发牢骚,于是,孟尝君把他从下等门客升到中等门客,又从中等门客升到上等门客。受到器重后,冯谖决计报效孟尝君。一次,冯谖自告奋勇要求到孟尝君的封地薛城为其收债。到了薛城,冯谖不但没有催逼百姓们还债,反而以孟尝君的名义把带去的债券当着债户的面全部烧了,老百姓们欢呼雀跃。冯谖空手而归,一大早求见孟尝君。孟尝君见他如此快就回来了,很是奇怪,问冯谖收到债后买些什么回来了。冯谖回答道:“你让我‘买家里缺少的’,我考虑后觉得你家什么都不缺,唯一缺的是‘义’,我就为你买了‘义’。”孟尝君听后心里很不高兴,但为了照顾面子,没有说什么。一年后,齐湣王听信谗言,免去了孟尝君的相国职务。孟尝君只好回到自己的封邑薛城。没想到,薛城的老百姓扶老携幼,到半道来迎接他。望着欢迎的人群,孟尝君才恍然大悟,对冯谖说,先生为我买的“义”,今天才真正看到了。这时冯谖又进言:“狡兔有三窟,才能幸免于死。如今公子仅有一窟,还不能高枕而卧,请让我为您再营两窟。”孟尝君听后连声称是。冯谖接着说:“请公子借我马车使用数日,我要让齐王在不远的将来,重新任公子为相。”

当时,孟尝君在各国中的声望很高,各国为了争雄天下,都渴望人才归附。冯谖就带车五十乘、金五百斤,去游说梁惠王,说齐国放逐大臣孟尝君到各诸侯国去,谁先得到他,谁就能富国强兵霸天下。梁惠王立即把原来的宰相调去任大将军,派使者带黄金千斤,车百乘,前往聘请孟尝君到魏任宰相。冯谖又先行一步赶回来告诉孟尝君,要他含蓄推辞,以让齐湣王知道此事。

孟尝君依计,梁惠王的使者跑了几趟,也未应允。齐湣王得知了梁惠王重金聘请孟尝君的事很惊慌,害怕孟尝君为他人所用对齐国不利,于是,齐湣王再次起用孟尝君。这时,冯谖又给孟尝君出主意,要他请齐湣王用先王传下的祭器,在薛城建立宗庙,这样可以进一步巩固孟尝君的政治地位。宗庙修成后,冯谖告诉孟尝君,现在你可以高枕无忧了。

其实说白了,冯谖买义的做法就是收买人心。他为孟尝君营造的三窟,就是为自己留的后路,即为自己日后一旦走“背字”时留了一手。事实证明,他这一手留对了,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顺时常想背时”,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学会为自己留一手或留几手,会避免我们在应对突发事件时手足无措,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传说猫曾做虎的老师,教它诸如发威、怒吼、卷尾、剪扑之技,但猫考虑到虎比自己庞大几十倍,若是日后它欲反扑自己该怎么办,于是就保留了一手爬树的技巧,没有把这个绝活教给老虎。果然,老虎学会本领后不久就翻脸了,一怒之下想扑食它的猫老师,猫老师“嗖”地蹿上树顶,老虎没想到猫竟然还留了这样一手绝活,于是抬头望着树上得意洋洋的猫也是无计可施。

在人际交往中,尤其是与竞争对手交锋时,如果没有留下绝招的心思,恐怕以后也难免受制于人。只有你手中留有一手可以绝对制胜的绝招,才能有效地防止别人击败你而取胜,任何时候,你都能处变不惊,因为你可以静观时变,而后全力出击,力挽狂澜。

不作无谓的雌雄之争

《菜根谭》中说:“舌存常见齿亡,刚强终不胜柔弱;户朽未闻枢蠹,偏执岂能圆融。”

牙齿较之于舌头,自然是坚硬刚强的,可是它们却经不起虫蛀菌噬,常被腐蚀得不堪入目,直至完全脱落,而柔软的舌头虽经酸甜苦辣,却毫发无损,安然无恙。

战国时的晋国,其大权被智伯瑶、魏桓子、赵襄子和韩康子四位大夫掌握着,后来,四位大夫间发生了矛盾,势力最大的智伯瑶便倚仗自己的势力胁迫其余三家将各自方圆100里的土地交给他。韩、魏两家自知财势逊于智家,无奈之下只有勉强答应,不得不忍气吞声地交了出来,唯有赵襄子不愿受其胁迫,便以维护祖先的基业为借口,拒绝了智伯瑶的无理要求,没有交出属于自己的那一部分势力范围。

智伯瑶为此勃然大怒,于是联合起交出了土地的韩、魏两家共同发兵攻打赵家。赵家也不示弱,由赵襄子亲自率领自己的兵马坚守在晋阳城内与之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