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这样做人没压力
5393800000023

第23章 做人要低调(1)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

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胜任重负的力量。

一般说来,人性都是喜直厚而恶机巧的,而胸怀大志的人,要达到自己的目的,成就大事业,没有机巧权变就绝对不行。尤其是他所处的环境并不尽如人意,那就更要既机巧权变,又不能为人所厌恶,所以就有了鹰立虎行如睡似病、藏巧用晦的各种处世做人的方法。

唐初的重臣李积,本是李密的部下,随主投于李渊父子的麾下。当时天下大势已趋明朗。李积懂得只有取得李渊父子的绝对信任才有前途,于是他把由李密所占据的“东至于海,南至于江,西至汝州,北至魏郡”郡县土地、人口图籍派人送到关中,当着李渊的面献给李密,说既然李密已决心投降,那我们所占据的土地和人口就应随主人归降,由主人献出去,否则自献就是不道德的行为。

李渊在一旁听了,十分感慨,认为李积能如此尽忠故主,必是一个忠臣。李积归唐后,很快得到了李渊的重用。但是李密降唐后又反唐,事未成而“伏诛”。按理说,一般的人到了这个时候,避嫌犹恐过晚,但李积却公然上书,奏请由他去收葬李密的尸首——唯其“公然”,才更添他的“高风亮节”,假设偷偷摸摸,则可能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服壤经,与旧僚使将士葬密于黎山之南,坟高七仞,释服散。”这纯粹是做给活人看的。表面看这似乎有碍于唐天子的面子,是李积的一种愚忠,实际上李积早已料到这一举动将收到与以前献土地人口图籍同样的神效。果然“朝野义士”公推他是仁至义尽的君子。从此李积更得朝廷推重,恩及三世。

李积取的是一种“负负得正”的心理效应,迎合了人们大都喜欢侧面观察的心理。因为在一般情况下,多数人不喜欢他人直接表现出来的甜言蜜语,而比较容易相信在与其他人相处时表现出来的品质。看似直中之直,实则大有深意,是“藏巧于拙”成大事的典范。李白有一句耐人寻味的诗,叫“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它揭示了另一种意义上的藏巧用晦的做人法。这是指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中,人要有猛虎伏林蛟龙沉潭那样的伸屈变化之胸怀,让人难预测,而自己则可在此间从容行事。

元末的朱元璋在攻占了南京后,因为群雄并峙,为了避免因崭露头角而成为众矢之的,他采用耆老朱升的建议,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赢得了各个击破的时间与力量,在众人的眼皮底下暗渡陈仓,最后吞并群雄当上了大明皇帝。

深藏不露,隐真示假

一个人处身于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中,胸中要有隐秘的城府,任何事都可在其间沉淀深藏。含蓄为人的奥妙在于情绪上的自我控制。明慎处世的关键在于内心中的平和节制。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生存,每个人都在揣摩别人的底线。当有人想摸透你的心思、冒犯你以图控制你时,你不妨将自己的身心分开,装成一个“心随精英、形随痴癫”之人,不妨做一些隐真示假之事。

《水浒传》中的林冲,已被人多次算计,还要诚实地赴约,误入白虎堂,甚至到了黑松林还要说“无冤无仇,望祈饶命”的痴话,这是由老实而落入愚蠢。至于三国时期的刘备装做呆痴,则是谋略上的韬光养晦之术。刘备处在低谷时期,只有暂时投向走鸿运的曹操。而他暗地又参与了灭曹的组织,只好装痴,将自己的计划隐藏到深处,屈做一菜农。不然稍稍露出蛛丝马迹,就会遭杀身之祸。

曹操原本对刘备不放心,消灭吕布后,让车胄镇守徐州,把刘、关、张一同带回许都。曹操为了拉拢刘备,对他厚礼相待,出门时同车而行,在府中同席而坐。一般人受到如此的礼遇,应该高兴,刘备却恰恰相反。曹操越看重他,他越害怕,怕曹操知道自己胸怀大志而容不下他。

于是,刘备装起糊涂,在后花园种起菜来,连关羽、张飞都摸不透大哥为什么变得这么窝囊。

一天,刘备正在后园浇水种菜,许褚、张辽未经通报就闯进后园,说曹操有请,马上就去。

曹操为什么单单要请刘备来喝酒呢?原来他也是想趁酒后话多的时候,探测刘备的真心,看他是不是也像自己一样,有不甘人下、称王称霸的雄心。当酒喝得正来劲的时候,曹操发话了:“玄德,您久历四方,见多识广,请问,谁称得上是当今的英雄?”刘备没有提防曹操突然谈这个主题,一时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好搪塞道:“我哪配谈论英雄呢?”可是曹操抓住这个话题不放,又补充一句:“即便不认识,也听别人说过吧!”刘备见曹操要自己说个究竟,心里已对曹操的用意猜出八九分。于是他开始装糊涂,一连说出淮南的袁术、河北的袁绍、荆州的刘表、江东的孙策、益州的刘璋等人的名字。刘备说出的尽是一些二流的名字,曹操听了禁不住拍手大笑说:“这些碌碌的小辈,何足挂齿呀!”刘备只得摇摇头说:“除了这些人,刘备我孤陋寡闻,可实在不知道还有谁配称英雄了。”

曹操停住笑声,盯着刘备说:“英雄,就是要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所谓大志,志在吞吐天地;所谓良谋,谋能包藏宇宙。”说罢,他仔细观察刘备的反应。刘备佯装不知,故意问道:“请问,谁能当得起这样的英雄呢?”曹操用手指指刘备,又点点自己,神秘地说:“现在天下称得起英雄的,只有你和我呀!”一听这话,刘备不由得心中一震,吓得手一松,筷子掉到了地下。此时,恰巧闪电一亮,牵出一串震耳欲聋的霹雳,轰隆隆炸得天都要裂了。刘备弯腰拾起筷子,缓缓地说:“天威真是厉害,这响雷几乎把我吓坏了!”曹操通过对世之英雄的一番议论,观察到刘备闻雷时丢掉筷子的情景,他还真以为刘备不但是个目光不够远大之人,而且是让惊雷震掉了筷子的胆小鬼,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自此,对刘备的戒备也就松弛了许多,最终使刘备寻得脱身到徐州的机会。

刘备正是一味装呆作痴,隐真示假,行韬晦之计,给曹操一种假相,使自己的利益在朦胧中得以保护。

因此,凡是谋略,务必是绝对保持秘密以至于神鬼莫测,所有行为都是玄妙神奇。不仅能出乎意料之外,而且能出乎天下万人的意料之外。正所谓“神机鬼蔽,是阴阳相胜的道术”。

得福皆因藏后路,招祸只因强出头

人性中有妒忌的一面。谁都不愿意别人比自己强,无论是在才能、名誉、地位上,还是在品德上,妒忌的结果是远离乃至围攻那个鹤立鸡群的人,因为在鹤的反衬之下,鸡实在显得太鄙俗而缺乏光彩和神韵了。在这个意义上,妒贤嫉能、党同伐异可以说也是人类的天性。

我国汉代的思想家晁错,可谓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忠臣,按理应得善终,但遗憾的是他刚愎自用,年纪轻轻就被腰斩,还殃及全族。对这一性格造成的悲剧,我们不能不深思。

晁错是个才子,即使在今天看来,他当时给皇帝的有关处理国家大政方针的一些奏疏也还是非常有价值的。但他虽然才识过人,却不谙人情世故,不知自谋后路,只知一味愚行,终不免落入败亡的境地。晁错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悲剧性的结局,而这种性格又是因缺少社会磨练而形成的。

景帝是个好大喜功、愿意有所作为、但又没有雄才大略的皇帝。由于晁错是景帝的旧属,又格外受到信任,因此,晁错经常参与景帝的一些谋议活动,他的建议和意见也多被采纳,朝廷的法令制度,晁错大多数都动了一遍。他太过于彰显和锋芒毕露了,因此朝中大臣都知道景帝器重宠信晁错,没有人敢与他发生顶撞,但他已经引起了一些人的嫉妒,为可悲的结局已经埋下了“伏笔”。

宰相申屠嘉觉得自己受到冷落,就想把晁错除去。晁错也有点忘乎所以。由于晁错的署舍坐落于太上皇庙的后边,如果从署舍去大街,就必须绕很大圈子,如果能穿墙而过就方便多了。晁错未经任何人批准,擅自将他的内史署舍开了一个角门,可以走穿过太上皇庙的近路。这件事让宰相申屠嘉知道了,立刻令府吏草写奏章,说晁错未曾奏闻,擅自拆墙,实是蔑视太上皇,应以大不敬论罪,按律当诛。有人闻知这件事,忙给晁错通信,晁错一听,真是吓得魂飞魄散,深夜中即跑进皇宫,去见皇帝。景帝本允许他随时奏事,这时闻他忽然深夜求见,不知何事,连忙召见。等晁错说明白,景帝却说无妨,尽管照办。

第二天上朝,申屠嘉呈上奏章,满以为景帝会治晁错的罪,谁知景帝看后却淡淡地说:“晁错另辟新门以求方便,仅是穿过太上皇庙外墙,于庙无损。且早已告朕,宰相不必多心。”申屠嘉下朝后妒怒交加,吐血而死。

景帝就让御史大夫陶青做宰相,将晁错升为御史大夫。晁错不仅未获罪,反更受宠,也就不思其他,只顾报效皇上了。晁错接连升任,就像一般人在顺境当中一样,容易失去谨慎。他年轻气盛,觉得世上没有做不到的事情,更想借此机会做几件大事,首先从削藩开始,然后准备向硬骨头吴国下手。

正当晁错情绪高涨的时候,突然有一位白发飘然的老人踢开门迎面走进来,见到晁错劈面就说:“你莫不是要寻死吗?”晁错仔细一看,竟是自己的父亲,晁错连忙扶他坐下,晁错的父亲说:“我在颍川老家住着,倒也觉得安闲。但近来听说你在朝中主持政事,硬要离间人家的骨肉,非要削夺人家的封地不可,外面已经怨声载道了。不知你到底想干什么,所以特此来问问你!”刚愎自用的晁错说:“如果不削藩,诸侯各据一方,越来越强大,恐怕汉朝的天下将不稳了。”晁错的父亲长叹了一声说:“刘氏得安,晁氏必危,我已年老,不忍心看见祸及家们,我还是回去罢。”说完径直而去。

此后,汉景帝听从晁错的建议,进行实际的削藩,吴王刘濞听说楚、赵、胶西王均被削夺封地,恐怕自己也要遭削,便派使者联络胶西王、楚王、赵王及胶东、淄川、济南六国一起造反。

汉景帝没想到吴王刘濞能联合七个诸侯王一起来反叛自己,而且叛军声势浩大,于是不免心中惊惶。他想起先帝汉文帝临终遗言,就派了善于治军的将军周亚夫去讨伐叛军。当时,朝廷上有人嫉妒晁错,想把七国起兵叛乱的责任推给晁错。这些人对汉景帝进谗言说,七国造反,是为了诛杀晁错。如果陛下能够答应他们的要求,自然就会撤兵的。汉景帝早已没了主意,便听信了这番话,说如果真的这样,我又何必舍不得晁错一人呢?于是,汉景帝批准了腰斩晁错的奏折,并下诏让七国速速退兵。一天夜里,晁错忽听有敲门声,原是奉诏前来传御史晁错立刻入朝的。晁错惊问何事,来人只称不知。晁错急忙穿上朝服,坐上中尉的马车。行进途中,晁错忽觉并非上朝,拨开车帘往外一看,所经之处均是闹市。正在疑惑,车子已停下,中尉喝令晁错下车听旨。晁错下车一看,正是处决犯人的东市,才知大事不妙。中尉读旨未完,只读到处以腰斩之刑处,晁错已被斩成两段,身上仍然穿着朝服。

景帝又命将晁错的罪状宣告出来,把他的母妻子侄等一概拿到长安,唯晁错之父于半月前服毒而死,不能拿来。景帝命已死者勿问,余者处斩。晁错一族竟被全部诛戮。

自古以来,那些特立独行者的命运总是很悲凉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妨仔细想一想,每个人都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环境中生存,只有适当地保存自己的实力才能免受伤害。就像那种叫“意怠”的鸟,别的鸟飞,它也跟着飞;吃东西时不抢食,飞时也不脱队,因此也很少受到威胁。这样做看似平庸保守,但也是很可取的,最起码能保护自己,因为适者生存。

人在屋檐下,一定要低头

古人云:“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老祖先可谓是洞彻世事人情的。这句话显然是相当有智慧的。 所谓的“屋檐”就是别人的势力范围,也就是说,只要你在别人的势力范围之中,并且靠这势力生存,那么你就在别人的“屋檐”下了。这“屋檐”有的很高,任何人都可抬高头站着,但这种屋檐不多。以人类容易排斥“非我族群”的天性来看,大部分“屋檐”都是低的。也就是说,进入别人的势力范围时,你会受到很多有意无意的排斥和不明就里、不知从何而来的欺压,这种情形在你的一生当中,至少会发生一次以上,除非你有自己的一片天空,是个强人,不用靠别人来过日子。可是谁能保证一辈子都可以自由自在,不用在“屋檐”下躲避风雨呢?所以在人屋檐下的心态就有必要调整了。

明白世事之道的人主张:只要是在别人的屋檐下,就“一定”要低头,不用别人来提醒,也不用撞到屋檐了才低头,这才是一种对客观环境的理性认知,没有丝毫勉强。其实,通晓这个道理,能够这样做有很多好处。

不会因为不情愿低头而碰破了头。

因为你很自然地就低下了头,而不致成为显着的目标。

不会因为沉不住气而想把“屋檐”拆掉。要知道,不管拆得掉拆不掉,你总要受伤的。

不会因为脖子太酸,忍受不了而离开“屋檐”下,离开不是不可以,但是要去哪里?这是必须考虑的。而且离开想再回来,那是很不容易的。

在“屋檐”下待久了,甚至有可能成为屋内的人。

总而言之,“一定要低头”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与现实环境有和谐的关系,把二者的摩擦降至最低;是为了保存自己的能量,好走更长远的路;更为了把不利的环境转化成对你有利的力量,这是处世的一种柔软、一种权变,更是一种人生中的生存智慧。

“人在屋檐下”是人生必经的过程,它会以很多不同的方式出现,当你看到了“屋檐”,不要“不得不”,而要告诉自己:“一定要低头”。

当然,“一定要低头”,脖子也会酸,但揉一揉也就过去了。

犹如走过谁家的庙就拜谁家的神一样,这样可以使自己平安无事,康乐一生。

不动声色,韬光养晦

深藏于心,事见于迹,心与迹同者败,心与迹异者胜。

处世的方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外露型的,一种是隐忍型的。

外露的处世者一般生性耿直,心直口快,有啥说啥,眼里装不进一粒沙子。这种人自然不失为热心肠,花花肠子少,不记仇,不整人,但缺少婉转回旋,尤其是在机智上稍逊风骚。隐忍的处世者有城府,不外露,显得深沉许多,心里装得住货,喜怒不形于色,比较圆通、能屈能伸。这种人通常不动声色,让人防不胜防,被人称做狡猾,也是通达世故。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谁标榜自己的个性是外露还是含蓄,也不可能随便给谁贴上标签。相反,大多数人却在追求“二合一”式的为人规范。给人留下直爽印象的人,骨子里可能隐藏着什么不便明言的小秘密,而那些让人老觉着阴险的人,则可能张口就称自己是个直肠子。其实,这就是一种深藏不露的处世哲学。

一个人如果想成就人生事业,必须懂得韬光养晦、深藏不露的处世道理,为达目的而“忍辱负重,卧薪尝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