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思路决定出路全集
5393200000019

第19章 思路要时时创新(3)

老人给他讲了一个故事:一百多年前,大批美国人去西部淘金时,只有三个人发了财。他们也是跟着去淘金的。但在西去的路上有数不清的河流,淘金者渡河很艰难,第一个人发现大家此时最需要渡河的船,于是就造了大量的船给大家摆渡。第二个人在淘金的时候,发现淘金人最需要铁铣和镐,于是他就支起铁匠炉,干始打制铁铣和镐。第三个人在和大家一起摸爬滚打在矿洞里时,发现矿工们的衣服破得很快,于是他就开始用他做帐篷的厚布为淘金人做耐穿耐磨的衣裤。这三个人后来成为着名的船舶大王,钢铁大王和牛仔服大王。

老人问年轻人:“你现在找到自己要做什么生意了吗?”

年轻人点点头说:“要卖人们需要的东西。”

的确,故事中的三个人正是了解到人的需要,才果断地抓住商机并迅速出击,最终成为人生真正的淘金者。如果他们安于现状,抱定靠淘金挣钱的目标不改变,最好的结果也只能是得到最高的工资,可那是通过辛苦的体力劳动,用血汗换来的财富。第一个人最聪明,他懂得审时度势,能及时转向,当看到淘金者为渡河而发愁时,马上改变了自己的初衷,不做淘金者而做船商。没有实现自己淘金的梦想,可是一样获得了财富。第二个人最机变,当他参加到淘金者的队伍中开始劳作时,发现了普遍需要但又普遍忽视的问题:淘金的工具。于是他及时抽身,改行做钢铁生意,甚至得到了比期望值要大得多的财富。第三个人最明智,他已经随淘金者的大队伍进人了深一层次的劳动之中,也许是高强度的劳动刺激了他的创造力,也许是前两个人的成功给他带来了启发,总之他虽然比另外两个人顿悟得要慢,最终也找到了比淘金更有收获的机遇,他在井下的挖掘不一定能挖到黄金,但他改行经营服装,肯定是挖到了人生的黄金。

可以说,他们是抓住商机才取得了成功,然而商业机遇其实是随时随地都存在的,关键是看我们怎么去捕捉。淘金者选择去西部淘金,未尝不是商业机遇,可是因为捕捉到这个机遇的人太多,它的价值便没有那么显而易见。而这三个人,则是找到了淘金这个机遇隐藏下的潜在财富,发现了淘金者生活必需的东西。并且当机立断,去生产满足他们需要的东西,于是,在满足别人需要的同时,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那么,怎样才能发现什么是人们需要的东西呢?这就要求我们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能从自身的需要出发,发觉大家的需要。

如果我们在烈日如荼的沙漠里行走,最渴望得到的当然是水,那么,在别人为自己口渴而懊恼时,就做卖水的生意。

如果在天寒地冻的严冬走在雪地里,我们最需要的当然是火和棉靴了,那么,在别人抱怨天气而无奈时,我们就做炭和棉靴的生意。

这就是做生意成功的秘诀,如此简单,卖别人需要的东西。只有我们知道别人的需要,才会想办法及时满足别人的需要,而我们自己也在满足别人需要的过程中,一步步走到了自己的理想彼岸。

卖别人需要的东西,就要能够挖掘机会之外的机会。商业中甚至是人生中的任何机遇,都不是独立的,一个机遇和一个机遇之间,有着千丝万缕,或明或隐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在眼前所把握的机遇中,发掘到隐藏着的机遇。就像故事中关于淘金的机遇,还附带着钢铁、服装等机遇,如果还用心去深挖,未尝不会发掘到饮食、交通等方面的机遇。现实生活中也常常有这样的例子:某个小贩本来只是单纯的在学校门口卖水果,后来发现学生下课后经常需要买夜宵吃,而晚自习过后几乎没有卖小吃的摊位了,于是他就加了一个晚上卖小吃的摊位;接下来他又发现因为学校比较偏远,学生们想买一些书常常要跑很远的路,于是他索性租了一个店面,又添上了卖书的项目。接下来可想而知,他不断地探求学生们的需要,尽可能地满足他们,最后,他的生意几乎覆盖了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满足学生这个特殊消费群体的过程中,他拥有了当初自己都不敢想像的财富。

卖别人需要的东西,还要能从别人的忽略中发现机会。能够随时警觉,在大家对这个潜在的发展空间视而不见时,要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理智和清醒。当初发现西部有黄金的人肯定也是少数,后来大家都知道了才蜂拥而至,这时候,黄金也就称不上是机遇了,而还是有成千上万的人趋之若鹜。沙漠中最缺少的是水,于是又一个淘金者停止了向前的脚步,坐在路边开了一个卖水的摊位,来来往往的淘金者,无论是否能够淘到黄金,生理的需求是要满足的,于是他就凭着卖水获得了巨大的财富。众人不是不知道在沙漠里需要水这个道理,而往往,他们只是想到了如何解决自己口渴的问题,于是就对这个巨大的商机熟视无睹,这个中途放弃的淘金者,就是捕捉到了别人忽视的机遇,才在满足别人需求的同时满足了自己。

每个人都在淘自己人生的黄金,关键是我们通过怎样的方式去淘,像故事中的众人那样,直接去挖掘,所得到的黄金是有限的;而通过满足众人喝水、穿衣、工具等方面的需求,所换来的黄金则是无限的。

经商的诀窍就在这里:卖别人需要的东西。因为满足了别人的需要,也就满足了我们自己的需要,这是经商和人生的大智慧。

善用人用势

顺风而呼,声音并非宏亮,但千米之外的人能够听得很清楚;乘车骑马,不用腿跑也能日行千里;借助舟船,水性不好也能渡江过河。

在茂密的森林里,老虎是最凶猛的野兽,号称森林之王。它每天都要捕吃其它动物。一天,它碰到了一只狐狸,狐狸刚要溜走,已被它一把捉住。狡猾的狐狸看见自己无法逃脱,就耍了一个花招。它一本正经地斥责老虎说:“你怎么敢吃我?我是天帝任命来管理所有的野兽的,你要吃了我,就是违抗天帝。”老虎一听愣住了。狐狸马上接着说:“你要是不信,就跟在我后面走一趟,看看是不是所有的野兽见了我都赶快逃命。”老虎听狐狸说话的口气很大。态度也很强硬,有几分相信了,决定跟着狐狸去看看。森林里大大小小的野兽们,看见狐狸大摇大摆,耀武扬威地走过来,后面跟着一只张牙舞爪的大老虎,都吓得要命,四处奔逃。老虎看着,不知道野兽们怕得是自己,以为真是被狐狸的威风吓跑的,彻底相信了狐狸的话。它怕狐狸怪罪自己,做出什么对自己不利的举动,于是也慌忙逃走了。

“狐假虎威”这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寓言故事,用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就是巧借人势,靠别人辐射的力量拉起你的事业!苟子在《劝学》中有一段善于借助他人力量和外部条件的精彩论述:“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即是说,登上高处,挥动手臂,在很远的地方也能看到;顺风而呼,声音并非宏亮,但听的人都觉得很清楚;借助车马,不用腿跑也能行千里之远;借助船,水性不好也能渡过大江河。君子并不是生来就与众不同,关键在于他能借助外力。

具体的借势又是什么呢?就是借助外力。诸葛亮借东风,草船借箭,大获全胜。狐假虎威,也是一种借势。

曾有一个书商借势的典型例子,说的是一位书商手头压着一批书卖不出去,情急之下,想出一个点子,给总统送一本去,并不断地联系征求意见。这时,忙得不可开交的总统随便回了一句“这书不错”的话,出版商如获至宝,大做宣传“现有总统喜爱的书出售”,还把“这书不错”印在封面上。于是,手头的书很快销售一空。隔了一段时间,书商又有了一批书,便照方抓药,又给总统送去一本,总统有了上一次的教训,想趁机奚落一下书商,就在送来的书上写上“这书糟透了”。其实,总统还是上了套。这次书商来了一个“这里有总统最讨厌的书”,人们出于好奇还是很快把书买光了。等第三次书商如法炮制送书去时,总统索性来个金口不开,但书商还是有话要说,“现在有令总统难以下结论的书,欲购从速”,同样取得成功。其诀窍就是借势。这里的势就是总统,借总统之势售书,获得好效益。

如何更好的借势,李先生的例子可以做个典范,李先生创业之初是一家劳保用品小公司的老板,他打听到有几家大型生产企业正好要采购一大批劳保用品,于是想通过这次机会把产品打人大型企业。他派业务员去接洽了几乎都无功而返。什么原因?后来分析,是自己的公司小,没门路没靠山,人家看不上眼。李先生思来想去,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他告诉业务员们,我们公司将在某日搞一次大型公益的产品赠送发布会,届时省市里的有关主要领导和一些企业负责人将到会,并且将有众多媒体参与。你们分别去接洽这些企业的主要负责人,邀请他们赴会领取免费的产品。交代完工作,李先生开始了他的行动。

第一步,把自己装扮得让人能够看到自己的能力。他先预定了一家五星级酒店的会议厅作为发布会的现场。

第二步,找到能够为自己宣传的媒介。他分别找了两家报社的名记,进行了一点“疏通”,于是报纸上就有了他们为了工人着想而要进行公益赠送活动的软新闻。

第三步,在前面的基础上把老虎请出来。他通过一些朋友联系上了一些省市里的领导,分别对那些领导说:我们的产品赠送是一次大型的公益活动,会有一些大型企业和一些省市领导及主流媒体参与,您是我们尊重的领导想邀请您赴会。于是就有一些领导欣然接受了邀请。

第四步,告诉自己产品的目标群体,老虎都在为我撑腰。他又通过报纸把这些消息综合地展现出来,并且有目地让电视台了解到,于是电视台也介入了进来。

第五步,不失时机地跟自己的利益相关者讲述那令人振奋的故事。他又分别亲自去见了那些大企业的领导,并把这些综合信息以交流的姿态传达给他们,还不忘吹一番牛:我公司是有省市领导支持的,产品是有很多大企业青睐的,我们和媒体的关系是相当好的。

至此,大功告成,李先生的公司一下子成为了公众不可小视的对象。李先生的产品公益赠送活动在一片赞扬声中召开,省市领导出席,大企业、小企业的首脑们济济一堂,媒体煞有介事的推波助澜。最后的结果就是风光无限,订单多多。

这是什么?这就是“狐假虎威”的诡道奇谋。李先生这只“老狐狸”借助多面“虎威”的综合作用,借势发力达到提升自己形象广开财路的目的。并且最主要的是收获了无价的后续潜力资源。

“狐假虎威”借势发力在很多领域有着充分体现,如果你留心并用心,你就会成为又一个李先生。

用非常之法解决非常之事

只有非常之法,才能解决非常之事。非常之时,要敢于想像,奇迹也常常是这样发生的。

一个很熟悉的故事——《渔夫与魔鬼》——如果让你写,你会写成什么样子呢?但是看看这个故事,也许你会有一种别样的感受:

有一个青年的渔夫,他撒网捕鱼,当他收网的时候,发现网里有一个古旧瓶子,他把瓶塞打开,啊!一阵浓烈的烟雾喷出来,徐徐吐出一个比山还大的巨魔。“哈哈哈哈!”巨魔的笑声,震得海涛汹涌起来。他说:“年轻人,你把我救出来,我本应谢谢你,可是,你做得太迟了,倘若你早一年把我救起,你就可以得到一座金山啦!唉,我等了五百年,我太不耐烦了,我已经许了恶愿,要把救我出来的人一口吃掉!”那青年吃了一惊,但立即镇定地说:“哟,这么小小的瓶子,怎能把你盛下呀,你一定说谎,你再回到瓶子给我看看吧!”“哈哈哈哈,我不会上当的!天方夜谭早把这个古老的故事说过了,我如果再钻入瓶子里,你把塞子再塞上,故事不就说完了么?”“什么?你也看过天方夜谭么?你真是一个博学多才之士呀!你还看过苏格拉底的哲学着作吗?”“哈哈!这五百年我躲进瓶子里,穷读天下的经典着作,苦苦修行,莫说是西方的巨着,东方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我都念得熟透了。”“啊,中国太史公的史记你也颇有研究吧?墨子的着作有涉猎么?”“别说了,经史子集无一不通!”“不过,我想你一定没有见过红楼梦的手抄本,这是一部难得一见的版本呢!”“哈哈哈,你这个小子太小觑我了,这本书的收藏者正是我呀!让我拿出来给你开开眼界吧!”巨魔立即又化作一阵浓烟,徐徐进入瓶子里。这时候,那青年渔夫不再迟疑,连忙用瓶塞堵住瓶子了。

故事透露出一种睿智、一种幽默,更透露出乐观的态度。当你突然发现自己露了马脚的时候,不要慌乱,你需要的是沉着应对。不一定你的对手看穿了你的计:划就等于消灭了你。当事情发生的时候,不要去埋怨,仔细想想怎么收拾摊子才是最重要的。只有非常之法,才能解决非常之事。非常之时,要敢于想像,奇迹也常常是这样发生的。

人们思考问题的时候,往往用最常用的思路、最习惯的思维,却不知这样容易形成定式思维。长期这样,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逐渐变少,也许会面对问题束手无策。这时候,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也许就会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换个思路,也许就有了出路。事情往往就是这样。

奥康皮鞋公司在拓展上海专卖店市场的时候,总裁王振滔先后派了三个经理,但只有第三个经理把市场做起来了。王振滔介绍,第一个经理到上海转了一圈,然后到福州路找了一家店,说批发就可以了,不要自己做专卖店,并认为上海的店非常难找。过了一两年后,王振滔又派第二个经理来,并下达了开10家店的任务,第二个经理同样也认为,店面太难找了,并且认为店开了就亏。最后,王振滔又派第三个经理来,并说,“不管亏盈都没有关系,都由公司负责,你只负责开店就行了。”后来的反馈是,上海的店面太多了,想开多少家都有。现在,奥康已经在上海开了70多家专卖店。

还有一个故事,奥康调研海南市场的时候,第一次派两个人到海南,在海南待了一个星期后,他们的反馈是海南人都穿凉鞋,并认为“海南这个地方太热,不能去”。王振滔又派了两个稳重的人再到海南,反馈也是,海南太热,人们确实都穿凉鞋;但这两个人同时反馈,其他地方卖不掉的鞋子可以到海南市场处理,因为这里的人希望穿便宜的鞋子。于是,海南又成了奥康一个很重要的市场。

类似的故事王振滔有很多。同一个事实,却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因为思路不同,看问题的方法不同,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不一样的人看同一个市场,看到的结果也完全不一样”,“你个人的理念决定了你可以走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