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降岁法满足人的年轻心理。人都希望在别人面前表现得更年轻,更具有青春的活力。如果交际从满足人的年轻心理切入,很快便能营造出温馨和谐的交际氛围,为成功交际开启一扇方便之门。
6.投合法满足人的共趣心理。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话:谁与谁说不到一块儿去,一见面就顶牛;谁与谁很投缘,恨不得能穿一条裤子。说不到一块儿去就是没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很投缘就是情趣相投。人们一般都喜欢和那些与自己有“共同语言”的人交往,而与情趣相左的人交往则往往不太容易成功。那么,如果你希望交际成功,寻找共同情趣切入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7.问候法满足人的尊敬心理。社会交往中,获得尊重既能说明一个人的名誉地位值得敬慕,也能证明其德操、品行、学识、才华得到了认可。无论是年长者还是年轻者,位尊者与位卑者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因此,那些懂得尊重别人的人,才容易引起别人的好感。而主动问候就是最便捷、最简单地表达一个人敬意的交际方式了。从问候切入交际活动,十有八九会有一个圆满的结果。
8.退让法满足人的好胜心理。请看一个例子:
一个客户欠了迪特毛料公司150美元。一天,这位顾客愤怒地冲进迪特先生的办公室,说他不但不付这笔钱,而且一辈子也不再买迪特公司的东西。待那人说了将近二十分钟,迪特才接着说:“我要谢谢你告诉我这件事,你帮了我一个忙。既然你不能再向我们买毛料,那我向你推荐一些其他的毛料公司吧。我们会把你的欠账一笔勾销的。”最后,这个顾客又和迪特公司签了一笔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大的订单,并且,他的儿子出世后,还起名叫迪特。后来他一直是迪特公司的朋友和顾客。
迪特的成功,就在于他明智地作出退让,满足了对方的好胜心理。
(第十六节)强调双方的“共同点”
有一位说服高手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你能和任何人连续谈上十分钟而使对方感兴趣,那你便是一流的说服高手。”
说服别人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尽快地找到双方的共同点。从双方的共鸣共振中,投其所好,促成事情顺水推舟地发展下去。
说服别人时来点儿“投其所好”是很有必要的,多说一些美好的、积善的话,得饶人处且饶人。“投其所好”要注意“因人而异”。鬼谷子指出:与智慧型的人说话,凭借的是见闻的广博;与见闻广博的人说话,凭借的是辨析的能力;与善辩的人说话,就要简明扼要;与人主(领导)说话,就要用奇妙的事来打动他;与臣子说话,就要用好处来说服他;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就不要勉强;对方所喜欢的,就模仿而顺从他;对方所讨厌的,就避开而不谈它。能做到这些,就已经是“投其所好”的高手了。
爱德华·查利弗先生曾为了赞助一名童军参加在欧洲举办的世界童军大会,亲自前往当时美国一家非常有名的大公司,拜会其董事长,希望他能够解囊相助。
爱德华·查利弗在拜访他之前,就听说他曾开过一张面额100万美金的支票,后来那张支票作废了。他还特地将之装裱起来,挂在墙上以作纪念。
因此,当爱德华·查利弗一踏进他的办公室之后,立即针对此事,要求参观一下他的这张装裱起来的支票。爱德华·查利弗告诉那位董事长说,自己从未见过任何人开过如此巨额的支票,很想见识见识,好回去说给小童军听。
那位董事长毫不犹豫地就答应了,并将当时开那张支票的情形,详细地解说给查利弗听。
查利弗先生并没有在一开始就提起童军的事,更没提到筹措基金的事。他提到的只是他知道对方一定很有兴趣的事。最终的结果呢?
说完他那张支票的故事,未等查利弗提及,那位董事长就主动问他今天是为了什么事而来?爱德华·查利弗这才一五一十地将来意说明。出乎爱德华·查利弗的意料,那位董事长非常爽快地答应了爱德华·查利弗的要求,而且还答应赞助五个童军去参加该童军大会,并且要亲自带队参加,负责他们的全部开销,另外还亲笔写了一封推荐函,要求他在欧洲分公司的主管提供他们所需的一切服务。最终,查利弗先生满载而归。
作家黄宗英写过一篇《谈心》的文章。黄宗英多次谈过她采访人物时运用迂回战术,从对方感兴趣的问题说起的经验。有一次她采访柑桔专家曾敏,感到很难让对方推心置腹地交谈。于是,黄宗英从这位专家最感兴趣的柑桔说起:“你1962年发现的好几种野生柑桔怎么样了?你创造的枝序修剪法区别在哪儿?”老人听到这里,脸色立即红润起来:“噢,你也懂柑桔。”一下子就有了共同的话题,找到了“切入口”。
黄宗英写《大雁情》时,开始采访主人公秦官属,对方总是躲着她。黄宗英就不说采访和写文章的事,只为请教药物知识找她。在问花问草中,特别提到了“远志”这种中药,秦官属一下子被触动了。从这时开始,秦官属慢慢地向黄宗英讲述自己的事业和遭遇。
由此可见,在说服别人之前,最好是先找到共同的话题,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这样事情就好办多了。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人与人的交际过程中,最大的难关就是怎样找到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如果你说话的技术到位,那么,你的说服就会获得成功,同时事情也就好办了。
怎样才能利用“共鸣”,寻找共同话题,更好地说服别人呢?
细心揣测
为了发现对方同自己的共同话题,可以在对方同别人谈话时留心分析、揣摩,也可以在对方和自己交谈时揣摩对方的心思,从中产生共鸣。
通过细心揣摩对方的谈话,可以找出双方的接洽点,进而说服别人。
明察秋毫
与对方相遇,为了打破沉默的局面,开口讲话是必要的。有人以客套的打招呼开场;有人以行为开场,一边帮对方做某些急需帮助的事,一边以话试探;有的找个很好的借口,借题发挥。
李女士到医院里就诊,坐在候诊大厅里。邻座坐着的一位大姐很健康。大姐主动问她:“你是来看什么病的?听口音不像本地人,你老家是哪里的呀!”当她得知对方是山东青岛人时,很开心地说:“青岛非常美,我以前出差多次去过……”李女士便问:“那您在什么单位工作呀?”于是,她们亲切地交谈起来,等到就诊时,她们已经是熟悉的朋友了,分手时还互留了联系方式。
这种融洽的效果看上去是偶然的,实际上也是有其必然根源。只有通过明察秋毫,发现共同点,交际才能自如。
照顾到多数人
面对众多的人进行沟通时,要选择众人关心的事件为话题,把话题瞄准大众兴奋的中心。这类话题是大家想谈、爱谈、又能谈的,人人都可以插上话,自然也就创造了氛围,以致引起许多人的议论和发言,导致“语花”飞溅。
反面激将
当对方不愿就某一话题沟通,说“不知道”、“没意见”进行搪塞时,可以抓住对方知而不说、知真说假的心理,用“激将法”激起对方的热情,进而达到合作的目的。但要因人而异,掌握分寸,不可“激将”激发出麻烦来。
投石问话
向河中投块石子,探明水的深浅再过河,就能有把握地前进。与对方交谈,先提一些“投石”式的问题,在略有了解后再有方向地交谈,便能谈得更为自如。如在聚会时见到陌生的邻座,便可先“投石”询问:“你和××是老乡还是老同学?”无论问话的前半句对,还是后半句对,都可循着对的一方面交谈下去;如果问得都不对,对方回答说是“老同事”,那也可谈下去。
循趣入话
根据对方爱好引发话题。当别人谈到自己的爱好时,便很容易专注,谈起来也津津有味。主动交谈者可以投其所好,同时借题发挥,巧妙地提出话题。如对方喜爱象棋,便可以此为话题,谈下棋的情趣,车、马、炮的运用,等等。如果你对下棋略通一二,那肯定谈得投缘。如你对下棋不甚了解,那也正是个学习的机会,可做个倾听者,适时插话,借此大开眼界。
从心情下手
必须学会察言观色,抓住对方的心理状态,根据对方心情的波动,投其所好,引出话题。如果对方处于暴跳如雷或悲痛欲绝的情况,就应少安毋躁,先安慰对方,使之情绪稳定下来。
即兴引入
巧妙地借用彼时、彼地、彼人的某些档案为题,借此引发交谈。有人善于借助对方的姓名、籍贯、年龄、服饰、职业等,即兴引出话题,常常取得惊人的效果。“即兴引入”法的优点是灵活自然,就地取材,其关键是要思想跳跃快,能做由此及彼的联想。
还可以针对对方的缺点引发话题,从体谅、爱护对方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委婉而中肯地提出话题,阐述自己的建议。
其实,找共同点并不难,这只是说服的初级阶段所需要的。共同点会随着交谈内容的深入,越来越多。为了使交谈更有益于对方,一定要一步一步地挖掘深一层的共同点,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理想效果。比如,一个度假的大学生和一位在法院工作的同志,在一个共同的朋友家聚餐,两人经过主人的介绍后,就开始攀谈起来。两人渐渐地发现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的看法都有共同点,在不知不觉中展开了讨论。他们从令人发指的社会现象,谈到产生的土壤和根源,从民主和法制的作用,谈到对党和国家的期望。真是越谈越深入,越谈双方距离越缩短;越谈,双方的共同点越多。双方在事后都认为通过这次交谈对大学生认识社会,对法院同志了解外面的信息和群众要求,增强为纠正不正之风尽力的自觉性都很有益处。
寻找共同点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面临的共同的生活环境,共同的工作任务,共同的行路方向,共同的生活习惯,等等。如果你想说服别人,强调双方的共同点不失为一种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