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先交朋友后做生意
5392100000041

第41章 将“义”与“益”看成一个整体(1)

人与人之间无论多么亲密无间,同样也有利益之争的时候。面对利益纠纷,如何处理这些关系,对生意人来说是一种考验。处理得好,人财兼得;处理不好,人财均失。我们自己不能做小人,但也不要期望别人都会做君子。与其事后闹矛盾,不如事前多仔细,就是亲兄弟同样也要明算账。

朋友间同样有利益之争

有人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乍听起来觉得没有道理,细想起来也有点理由。

我们从儿时就交朋友,那时称为“小朋友”,为什么能够成为“小朋友”?就是我带他玩,他也带我玩,他把好吃的给我吃,我也把好吃的给他吃,他把他的小刀或铅笔借给我用,我也把我的东西借给他。虽然当时并不知道这里面有利益关系,但已经就是一种互惠互利的利益关系了。等到我们长大成人了,各干各的事,不在一起了,或者我是农民,他是干部,我们在利益关系上已经不存在了,或者很少,我们是否还是朋友呢?后来进中学、大学,我们也有许多朋友,毕业后各奔东西了,甚至有比朋友更深一筹的恋人都劳燕分飞了,那时结识的朋友也随着时间与距离而渐渐淡化了,只能说我们曾经是同学,再见时也就那么一会儿的热烈,握个手,吃顿饭,寒暄几句而已。

夫妻算不算朋友?子女算不算朋友?兄弟算不算朋友?应该说算吧,因为不仅有利益关系,还有血缘关系。但怎么还有夫妻、父子、兄弟反目的呢?究其原因就在利益上。兄弟间为了争夺遗产,父母不作为,儿子不努力,或某方过分伤害了对方的利益,都会成为反目的理由。有的人为了一己私利,认贼作父,甚至对权贵家的狗都可以叫亲娘,出卖朋友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如果你交上这样的朋友就是一辈子的遗憾!看来“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这句话的确有一定的道理。

那么,这个世界上是否就没有朋友了?有的都是利益关系的临时组合吗?实际上,朋友还是有的,朋友也不可能一点都不谈利益。

与朋友相处,在利益上无非是冲突和一致两个可选项。至于选哪一个,则要看你对朋友的态度了。

朋友之间多少都会面对利益的冲突,利益冲突往往可以显现一个人的本性。在利益冲突的前提下,商人用较少的利益换取一个好朋友是值得的;同样,用较大的利益放弃一个不合适的朋友也是合适的。

只有相同的利益,才能使双方的友谊持久。因此,我们要尽量化解与朋友利益上的冲突,使自己和朋友有着共同的利益。

有一家工厂效益不是太好,工人们的工资很低,当工人们要求增加工资时,老板就对他们说:“各位,你们希望公司倒闭吗?”当然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工厂倒闭,如果倒闭了,就会失业,连眼前的低工资也拿不到了。

老板继续说道:“如果工厂倒闭了,大家一分钱工资也拿不到了。我也不希望工厂倒闭。我与你们有着共同的利益,工厂倒闭了对你们、对我都没有好处。如今我们只有团结一致,共同渡过难关,工厂办好了,大家才会都有饭吃。”

工人们听了老板的话,感觉到老板与自己有着共同的利益关系,觉得工厂办好了,老板发财了,自己工资收入就会提高。结果这些工人齐心协力,个个努力工作,果真把工厂搞得有声有色,老板和工人们都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这名老板把劳资矛盾中利益的冲突成功的转化为振兴工厂的动力,最终双方都维护了自己的利益。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在与朋友相处时学习。

真正的朋友在利益上看得是很淡的。所谓“管鲍分金”、“伯牙摔琴”的故事,一是说朋友要是知音,能互相理解,二是说朋友要互相谦让,不因小利动摇大的理想。一个人首先要是带着个人的利益目的去交朋友,想必是不会交到真正的朋友的。朋友是奉献,不是索取;朋友是谦让,不是专横;朋友是仁慈,不是仇恨;朋友是春花秋月,是和风,是润物细无声的雨露,是和煦的阳光,朋友是雪里送炭,不是锦上添花。

当你与朋友合作的时候

索尼公司有一个让人们传为美谈的故事。创始人井大深与盛田昭夫在长达51年的时间里,共同经营索尼。他们从青年时期一起走过困境,步入辉煌,进入垂暮,甚至到中风失去说话能力,两个人始终相互沉醉于彼此的高度默契之中。

有着“外胡内南”和谐搭档美称的南存辉和胡成中从小就是同班同学,胡成中比南存辉大两岁,南存涝是班长,胡成中是体育委员。毕业后,南存辉成了修鞋匠,胡成中做了裁缝。20世纪80年代后期,两人共同集资,创办乐清求精开关厂。由于经营得当,乐清求精开关厂生意红红火火。正是在他们合作的6年,成为了两个人各自事业的预演。两个人这一阶段最大的收获,一是积累了各自的第一桶金——创业6年赢利200万元,而更主要的恐怕还是两个人都明白了今后应当怎样做。

在你与朋友合作的时候,利益关系处理得好,双方合作才默契。所以,要想事业之舟借合作之帆一路顺风,就得在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注意:

沟通是合作的基础

沟通是合作的基础。一个商人必须懂得运用沟通的方法,以保证来自朋友的最大限度的合作。拒绝沟通也就意味着拒绝与别人的合作。善于与人沟通的人,一定是善于与人合作的人;不善于与人沟通的人,也一定是不善于与人合作的人。善于与人沟通的商人,能用诚意换取朋友的支持与信任。许多有实力的人最终没能成就大事,往往正是因为他们不善沟通,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合作伙伴的能力。

被誉为“用人之神”的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前总裁松下幸之助认为,愿不愿与人合作是一个人具不具备管理者基本素质的问题,而善不善于与人合作则是管理者的能力水平问题。如果你想领导一个企业朝着明确的目标前进,就需要一支高效的队伍做后盾。心甘情愿的合作态度——对企业的成效具有重要的影响。

以友善的姿态与朋友沟通,随时协调彼此的利益,使大家有一种相互认同感,这是合作的基本保证。

绕开合作上的歧途

如今很多人不遵守道德规范,更有甚者把《孙子兵法》进行歪用,这些人一旦以“朋友”的面孔出现,是对朋友的亵渎,也在很大程度上容易欺骗人。商人如果误入圈套不深,或是发现了这一特殊情况,当立即刹车,终止与对方的联系。合作上的歧途是最容易造成利益纠纷的,商人此时不应匆忙做出合作决定:

情形一:在一个周末欢宴后,或在工作之余的闲聊中,某个“朋友”突然冒出了一个有关产品或服务方式、营销方式的新创意,在场的你兴许立刻被这个新设想吸引住了,双方都沉醉在对未来的幻想中,从而走到一起,办起了企业。但在以后的新事业中,发现自己仅是一个勉强加入的合伙人。

情形二:有一位聪明、精力充沛、未能从高中毕业的年轻人,在一次闲聊中构想出一种新跑鞋。你或许被这个独特的构想所吸引,筹集了20多万元,创办了一个公司,新鞋推向市场后,市场反映挺好。但在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上却产生了矛盾。担任总经理的你希望扩大研究发展,以继续推出新设计的鞋,使公司真正立于不败之地,但投资的朋友希望扩大生产规模,以便可以马上大捞一笔,不愿意再冒风险。结果,你与朋友所订立的目标不一样,公司开始停滞,然后逐渐萎缩,最后没有获益。你这位总经理也就失去了地位,资本也泡汤了。

合作伙伴要相互尊重

国内知名企业家孙大午日前在北京因一只小小的塑料鞋套和生意合作伙伴反目。起因仅仅是他在生意伙伴家中做客时,认为主人为他提供塑料鞋套对其人格造成极大侮辱。

古语有云:道不同不相为谋。由于对一小事存有理解上的分歧,竟也能导致生意合作伙伴反目,损失的数目恐怕不是一双塑料鞋套所能对比的。

主人肯定是尊重客人的,要不也不会热情邀请客人来家做客。主人认为客人进家换塑料鞋套全北京城都是这样,甚至不仅北京,各地都是这样。这是一种习惯,对谁都一样,这次自然也不例外。而客人的理解是,让自己换鞋套就是表示自己不卫生,就是对自己人格的侮辱,于是矛盾就出现了。

其实,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习惯,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也不尽相同。要想和谐相处,关键是互相了解,相互尊重。其实,作为主人,不能将自己的习惯强加于客人的身上,既然邀请了客人,就应该了解客人的情况(包括客人的经历、生活习惯以及敏感内容等);既然邀请了客人,就应做好麻烦的打算(包括客人弄脏房间,离开后要打扫等);发现了客人对自己的要求不悦,就应及时作些调整,而不应一意孤行。作为客人,应入乡随俗。国家尚如此,何况个人?尊重主人家的生活习惯,是作为客人对主人邀请的一种尊重。

分歧的实质背后是利己意识的高升,是方便他人思想的严重削弱。说穿了,两人都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得多,没有为他人方便和脸面着想!双方作为朋友,竟然为了一件小事而导致反目,且影响了合作,看起来似乎是件可笑的事。但透过现象,我们还是看到了宽容因子的缺失,看到相互尊重实践的艰难跋涉。不管是谁,只要他(她)不将“尊重”根植于心中,终将生出诸多不必要的事端。

相互尊重是合作的前提,现代市场经济就是相互尊重伦理的经济。在现代社会中,自我利益追求的是自主主体之间的相互人格尊重,是社会生活得以进行的基本伦理前提。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大量的日常性交易活动,如果没有人格互尊的伦理,就不能进行。商品的交易是在追求自我利益的人之间进行的等价交换活动。相互尊重的伦理体现的是对对方主体人的承认与尊重。在这个意义上,现代市场是一个讲究相互尊重的经济。相互尊重才是真正的生活之道,也是经济交易之道,任何人都不能置之度外。

双赢是继续合作的基础

双赢就是让双方都获利。朋友间更要达到双赢,这样的友谊才让人觉得值得而且才能长久的维持下去。

只有双赢,双方才愿意再继续合作,赢取更大的利益。只考虑自己一方的利益,对方就会因为你的自私,怀疑你的人品与信誉,并有可能受到经济上的损失,即使合作得很好,也可能是一锤子买卖,下次赶快更换合作伙伴。

双赢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越来越明显。这就如:树上挂了一块肉,一个人太矮够不到,另一个人来了。两个人合作,一个人站到另一个人的肩膀上,很容易取到了肉。两个人都很需要这块肉,既然都付出了劳动,不可能让一个人独吞。公平的分法是双方各半块,但甲较大度,说:“我只要三分之一。”你对别人大度,别人也会对你大度,虽然自私的人可能求之不得,欣然接受,但正好暴露了他卑劣的人品,这次得到的多一些,下次可能什么也得不到了。乙说:“还是我要三分之一,你比我更需要。”甲说:“时间还早,咱们再找找,看看其他的树上是否还挂了肉。”在两人的努力下,他们又找到三块肉,每个人分两块,欢天喜地地回家了。

激烈的竞争,需要真诚的合作,长久的合作需要“双赢”为保证,协作的任何一方,不赢反亏,就失去了继续合作的基础,那必然会陷入“你死我活”的游戏恶圈中。

有这么一则寓言故事:

一只狮子和一只狼同时发现一只小鹿,于是商量好共同追捕那只小鹿。它们合作良好,当野狼把小鹿扑倒,狮子便上前一口把小鹿咬死。但这时狮子起了贪心,不想和野狼平分这只小鹿,于是想把野狼也咬死,可是野狼拼命抵抗,后来狼虽然被狮子咬死,但狮子也深受重伤,无法享受美味了。

试想一下,如果狮子不如此贪心,而与野狼共享那只小鹿,岂不就皆大欢喜了吗?

在商业利益上,讲求“有钱大家赚”,这次你赚,下次他赚,这回他多赚,下回你多赚。

总而言之,“双赢”是一种良性的竞争,更适合于现代社会的相互合作。

多与人商量好办事

每个人都具有或强或弱的逆反心理,尤其不愿意接受别人强硬的话。与朋友合作,要能够让对方“心悦诚服”地接受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苦味的药丸大多裹着一层糖衣,使人先感到甜味,容易一口吞下肚子里去。药物进入肠胃,药性发生效用,疾病也就好了。你在要求朋友做某件事时,与人好好商量,使人先尝一些甜味,然后,你再命令他做事,即使是朋友觉得委屈的事,人家也会接受。

如果你要人家遵照你的意思去做事情,在说话语气上就要注意。

“你要这样做。”不可这么说,而要用商量的口气说:“你看这样做好不好呢?”假使在一个盛夏的中午,一群工人正在休息,一位监工走上去把大家臭骂一顿,说拿了工钱坐着不做工是不对的。工人们怕监工,当然立刻站起来去工作了,可是当监工一走,他们便又停手了,这是肯定无疑的。因为那位监工不了解人们的心理,用一种强硬的态度,反而使人们产生了逆反心理,更要与你做对。如果那位监工上前和颜悦色地说:“天气真是热死人,坐着休息还是不断地流汗,这怎么办?朋友,现在工作任务紧,我们忍耐一下赶一赶好吗?我们早点干好,早点回去洗一个澡,怎么样?”我想,工人们听到这话,一定会忍着酷暑去工作。

哪个人不喜欢听柔和的话呢?小洛克菲勒深明此理,他就是一个善于与人商量的人。

1915年,小洛克菲勒还是科罗拉多州一个不起眼的人。当时,发生了美国工业史上最激烈的罢工,并且持续两年之久。愤怒的矿工要求科罗拉多燃料钢铁公司提高薪水。小洛克菲勒正负责管理这家公司。由于群情激愤,公司的财产遭受破坏,军队前来镇压,因而造成了流血事件,不少罢工工人被射杀。

那样的情况,可说是民怨沸腾。小洛克菲勒后来却赢得了罢工工人的信服。他是怎么做的呢?小洛克菲勒是个有平民思想的人,花了好几个星期结交工人朋友,并向罢工者代表们发表了一次充满人情味的演说。那次演说可称之不朽,它不但平息了众怒,还为他自己赢得了不少赞誉。他的演说始终是以诚恳的商量的口气:

“这是我一生当中最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有幸能和这家公司的员工代表见面,还有公司行政人员。我可以告诉你们,我很高兴站在这里,有生之年都不会忘记这次聚会。假如这次聚会提早两个星期举行,那么,对你们来说,我只是个陌生人,我也只认得少数几张面孔。由于上个星期以来,我有机会拜访整个南区矿场的营地,私下和大部分代表交谈过,我还拜访了你们的家庭,与你们的家人见了面,大家谈得很开心,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因而今天我站在这里,不算是陌生人,可以说是朋友了。基于这分互助的友谊,我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讨论我们的共同利益。由于这个会议是由资方和劳工代表所组成的,承蒙你们的好意,我得以坐在这里。虽然我并非股东或劳工,但我深感与你们关系密切。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也代表了资方和劳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