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这样工作没压力
5388300000033

第33章 办公室生存策略(1)

与同事竞争的策略

俗话说:“不招人忌是庸材。”但在公司一个小圈子里,比如在你所工作的办公室里,“招人忌是蠢材”。

在商界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地方,你和你的同事都是削尖脑袋往上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同事间往往相互猜忌,尔虞我诈,都在“力争上游”。

你也许会有这样的迷惑:自认才华横溢,勤奋工作,也颇得老板的好评,在同事中人缘也不差。但每每遇到升迁或加薪的机会总是屡屡错过。你或许百思不得其解而把这一切归结为“命运”。

更气人的是:当你和某位同事为争取同一职位或利益由暗斗上升为明争,双方倾巢而动你来我往了几百个回合后,却发现另外一个才华平庸、远不及你们二位的同事已轻而易举地攀到你们所争夺的职位上。

还有这样一类同事,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自知之明,他们往往好高骛远,去与其他实力强大的同事竞争与自身能力不相符合的利益,好比拿鸡蛋碰石头,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所以,你在与同事竞争的时候,如果往往只是注意将对手打倒,却不善于保存自己,是不足取的。一方面要友好竞争。当然这不是让你对同事当面对笑脸,背后捅刀子,而是说要磨炼自己“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气度。不要有太浓的火药味,做到既通过正当竞争手段得到自己的位置,又不致招来其他同事嫉妒,从而恶化同事关系。另一方面,要学会在众人的竞争中保存自己。在势孤力弱的情况下,切记要夹紧尾巴,千万不要露出往上爬的意图,以免成为众矢之的。

你既要据“才”力争到自己该得的薪水和职位,又要避免在同事中树立“树大招风”的形象,怎么办呢?以下是商界成功人士归纳总结的宝贵经验,供参考。

1.避免孤芳自赏

无论你多么有才干,多么自信,也绝不能使自己成为一座孤岛。你应该明白这样一条真理:只要你不能与大多数同事打成一片,你越是有才华,你的才干越易受到压制,对你意见大的同事也就越多。事实的确如此,在同事中,你还需要几位真正意义上的知心朋友,平日遇事大家有个商量,相互通气,相互照应。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就是这个道理。

2.面临大事能镇静

想在同事中获得较高的威望,获得同事对你的敬重,你必须小心保持自身的形象。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不要惊慌失措。要知道,凡事都有解决之道,有立必有破。手忙脚乱对解决问题无济于事,只能破坏你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你要学会面临大事能镇静,泰山崩于前而不惊,从容面对一切难题。这是你成为同事们“精神领袖”的最佳途径。

3.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在你身处的环境里,可能不少同事对你虎视眈眈,随时准备指出你的错误,此时你必须提高警觉,按部就班地把工作完成。凡事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不可操之过急,一味贪功冒进。不然某些小人便会立即“投石下井”乘机“铲除”你。要知道,老板也许会原谅你这样那样的过失,但对你在工作中的失误就算嘴上不说,也会耿耿于怀的,再加上小人的推波助澜,会使你陷入绝境。

4.不随意显山露水

在与同事交往中,聪明的商界人士都会留一手。这里请注意,留一手并不是说不真心待人。这里所说的留一手是指保护自身的一种手段。朋友之间也难免会反目成仇,“最危险的敌人往往是最好的朋友”,因为他对你再了解不过了,一攻即破,这是其一。其二,你如果把你在公司里的“靠山”、你与老板的关系都一清二楚地暴露出来,不但会引起同事的非议,纵然你是靠真才实学获得升职,同事也会误认为这是因为关系的作用,而且会招致强敌,别人既然也想出人头地,打击的对象自然会是你。

所以,你在与同事相处时应信奉中庸之道:平时明哲保身,伺机而动,做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多琢磨事,少琢磨人

你有时也许会有这样的困惑:老板对你印象不错,你自己的能力也不差,工作也很卖力气,但却总迟迟达不到成功的顶峰,甚至常常感到工作不顺心,仿佛时时处处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暗中扯你的后腿。百思而不得其解之后,你也许会灰心丧气,颓然叹道:“唉,那是上帝之手吧!”

错了,朋友,如果你当真遇到上面说的这种困惑,提醒你一句:也许那并不是什么上帝之手,而是你左右同僚的手,很可能,是你与他们的关系上出了什么问题!

同事之间存在竞争的利害关系。在一些合资公司,特别是外资公司里,追求工作成绩,希望赢得老板的好感获得升迁,以及其他种种利害冲突,使得同事间自然地存在着一种竞争关系。而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又不是一种单纯的真刀实枪的实力较量,而是掺杂了个人感情、好恶、与老板的关系等复杂因素。它是一种变形的、扭曲的世界级运动会,其中有多种可能影响成绩的因素:服用兴奋剂,裁判不能秉公执法,以及偷跑、抢跑等情况。表面上大家同心同德,平平安安,和和气气,内心里却可能各打各的算盘。利害关系导致同事之间也可能同舟共济,也可能各想各自的心事,因此关系免不了紧张。

同事之间鸡毛蒜皮的纷争多。既为同事,几乎天天在一起工作,低头不见抬头见,彼此之间会有各种各样鸡毛蒜皮的事情发生。各人的性格、脾气禀性、优点和缺点也暴露得比较明显。尤其每个人行为上的缺点和性格上的弱点暴露得多了,会引发出各种各样的瓜葛、冲突。这种瓜葛和冲突有些是表面的,有些是背地里的;有些是隐蔽的,有些是表现于外的;有些则是潜伏的。种种的不愉快交织在一起,便会引起各种矛盾。

同事之间,彼此年龄不同,同事关系也是多样的。热情、友好、大方、满怀善意,你得到的将是理解、信任和友谊。相反,冷淡、自私、小气、算计他人,则会招致别人的反感、怀疑和戒备。

有两种态度容易损害同事关系:一种是待人刻薄,还有一种是处心积虑地算计他人。一个单位里,这样的人越多,则人际关系越复杂,“内耗”越严重,工作效率越低。相反,大家都集中精力干工作,不过多地关注别人的缺点,人际关系就会比较正常、简单,工作效率就会提高。“多琢磨事,少琢磨人”,确是处理好同事关系的一条原则。

在竞争愈演愈烈的社会中,同事之间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或明或暗的竞争,表面上可能相处得很好,实际情况却不是这样,有的人总想让对方工作出错,自己有机可乘,得到老板的特别赏识。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系教授罗亚博士认为,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足够的条件成为老板,但必须要懂得一些待人处事的技巧。以下是教授的建议:

①无论你多么能干,具有自信,也应避免孤芳自赏,更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孤岛,在同事中,你需要找一两位知心朋友,平时大家有个商量,互通信息。

②想成为众人之首,获得别人的敬重,你要小心保持自己的形象,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无须惊慌失措,凡事都有解决的办法,你要学会处变不惊,从容面对一切难题。

③你发觉同事中有人总是跟你唱反调,不必为此而耿耿于怀,这可能是“人微言轻”的关系,对方以“老资格”自居,认为你年轻而工作经验不足,你应该想办法获得公司一些前辈的支持,让人对你不敢小视。

④若要得到老板的赏识与信任,首先你要对自己有信心,自我欣赏,不要随便对自己说一个“不”字,尽管你缺乏工作经验,也无须感到沮丧,只要你下定决心把事情做好,必有出色的表现。

⑤凡事须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为,尤其是你身处的环境中,不少同事对你虎视眈眈,随时准备指出你的错误,你需要提高警觉,按部就班把工作完成,创意配合实际行动,是每一位成功公司职员必备的条件。

⑥利用午饭时间与其他同事多沟通,增进感情,消除彼此之间的隔膜,将有助于你的事业发展。

赢得同事的敬重

被同事敬重很重要。你是否发现,往昔那些被人敬重的同事绝大多数都更上一层楼,有不错的发展,而那些被人看轻的同事大多数都不怎么样,发展不错的很少。

想想什么原因使你被同事或上级看轻:你是否整日一副怀才不遇的模样,自己看不起自己的工作、职位,整日无精打采!你是否把工作不当回事,“反正是混口饭吃”,舒服点别出错就成!你是否经常迟到早退、争功诿过、混年如日、独善自身、混水摸鱼、拿取好处……

一言而概之,这种在国营单位养成的臭毛病可统称为工作态度不敬业,你不敬业,一则无形中刺激、羞辱了那些敬业的同事,使他们以看轻你作为无言的报复;一则让人认定你是个不求上进的无赖、混混,如果你这种表现也被主管知道,那么别想在工作上有所表现!因为他不敢好好用你,因为这里可是新型劳资关系的企业,不是在吃“大锅饭”!

也许你会说,被看轻就被看轻嘛,有什么了不起?其实“被看轻”这件事的关键点不在于别人,而是你自己。你如果因不敬业而被看轻,消息一经传出,这对你相当不利,事态若太严重,你甚至会连新的工作都找不到,因为同行一定知道你的不敬业,谁敢用一个不敬业的人啊?

被人看轻和工作能力没有太大关系,人们会尊敬能力中等但拼劲十足的人,但不会尊敬一个能力一等,但工作态度不佳的人;如果你能力平平又不敬业,那么保证别人会把你看轻,在“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现代企业中你甚至有卷铺盖走人的可能!

协调与同事的关系

你在与主管或上级交往的同时,千万别忽视协调与同事的关系。这两种交往并非是互不相干的,你在同事心目中的印象,同事们对你的评价,往往是上级对你的印象和评价的依据之一。

不重视别人的人不用说这种人和同事之间的关系肯定不会好,因为你忽视了他们的存在。于是同事们或生嫉妒之心,或有找茬之意,你就失去了人心。且不说他们联合起来排挤你、冷落你,就是他们在上级面前说几句“坏话”也足以使上级与你产生隔阂,使其对你的才能品性产生怀疑,这样,你在职场还怎么“混”下去?

在新型企业中,没有同事的鼎力相助,要想孤军奋战做出成绩是难以想象的,没有成绩则不会受到上级重视,你的事业自然难以发达。要想在工作中尽量避免错误,做出成绩,就必须提高你的合作能力,乐于听取同事们的意见,即使是反对意见,也可以很快地提高你成功做事的能力,同时也密切了你和同事们的关系。虚心请教有经验的上级和同事,你就能得到很宝贵的工作经验。若能做到使你的判断与感觉不相关联,对别人的意见毫无成见,而不是以是否合你的想法为准,你就可以获得真知灼见,大大加快你取得工作成就的速度。

工作能力也包括与同事们合作的能力。在发展商品经济的环境中,单独一人必定无法取得大成就。你若学会“组织合作”的原则,就可使你在团体里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做出巨大的成绩,这同样有助于实现你的目标。而且在此过程中,你也通过学习实践,表现了你的组织管理才能。

与同事交往的原则

同事之间,尽管彼此年龄资历会有所不同,但因没有距离感,因此产生不了敬畏之心。相互间你瞧不起我,我也看不上你,彼此半斤八两,这必然使每个人只看对方的缺点和弱点,日积月累,便会形成对立之势。

同事之间要在一起分工处理一些事情,这些事情如何处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但同事之间必须团结协作,和谐相处,才能共同发展。

良好的同事关系,会使你在工作中更多地得到别人的帮助,得到别人的赞扬和鼓励,使你感到左右逢源。

良好的同事关系,会使你的形象、在老板心目中的地位得以迅速提升,从而对你委以重任,使你在公司中青云直上。

良好的同事关系,会使你保持健康的心态、愉快的精神,成为你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从而激发出自身巨大的潜能,在工作中不断创造奇迹。

所以,在你与同事交往中,无论表现出“斗争”的一面抑或合作的一面,你都要把握住这样一个原则:知人知面更要知心。

第一,从公司中的人际关系和派别来划分同事的类型。

组织越大,人际关系也愈复杂。大公司不像小公司,彼此关系良否一目了然。在大公司里利害关系更为复杂,因此很容易产生一些“派系”问题。

同事会因为拥护不同的上司而形成不同的小团体,你在与同事相处之前,就必须先了解公司内的人际关系。而这些方面可以从同事平时的言语、行事作风,以及公司举行的旅游或聚餐活动中略知一二。

当然,得知了这些信息,并不是让你不择手段打入某个团体,而是说你要冷眼旁观,保持中立。

第二,从细微末节看同事。

人们常说,遇到大事时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行,殊不知,小事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品质。自私的同事在小事上也是只想到自己;而顾全大局的同事考虑任何事情都是从整体利益出发。

第三,从其他同事眼里看同事。

你在同某个同事交往之前,不妨先从其他同事那里多了解一下他的为人,听听别人对他的看法,然后再把这些“参考资料”同你自己接触中的亲身感受结合起来。

杜绝私下议论

人人都希望在工作岗位上能互相帮助,取长补短,愉快地工作。但是这种和谐的群体气氛,常会被一些无聊的小事所破坏,使大家的心里蒙上一层阴云。

当某人不在场时对其说三道四,这是破坏群体和谐的大敌。虽然言者未必怀有恶意,然而,由于谈论的是一个不在场的人,言论很易出格,让人听起来不无诽谤之感。

而这些背后议论一个人的言论,传来传去常常在无形中被夸大,尽管传话的人可能并无恶意,但一旦被受议论者听到,足以使其伤透心。

因此,当某人不在场时,绝对不要对这个人的行为做任何不负责任的评论。这是作为组织中的一员应有的起码修养。

如果真想给某人提批评意见的话,最好和其本人面对面单独交流。不论在何种情况下,不谈论不在场的人,应该成为每个人的行为准则。

其实,喜好拨弄是非在背后议论人的人,大都是些言谈轻率、轻易就可以给一个人下结论或是言语偏激、发泄私愤的人。

对待这种人,需要抓住证据,耐心教育,让他们认识到,这种行为破坏组织或公司的团结,于己于人都不利。

至于在背后赞美他人,那就是一个例外的问题了,可以说被你赞美的人越多越好。因为这种赞美是改善人际关系的一种润滑剂。被赞美的人即使间接听到,也会对说的人抱有好感。

遭遇同事排挤怎么办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你的同事突然一改常态,不再对你友好,事事抱着不合作的态度,处处给你出难题,出你的洋相,看你的笑话,你就得当心了,这些信息向你传送了一个危险信号:同事在排挤你。

被同事排挤,必然有其原因。这些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情况:

①近来升级连连,招来同事妒嫉,所以群起排挤你。

②你有着令人羡慕的优越条件,包括高学历、有背景、相貌出众。这些都有可能让同事妒嫉。

③雇用你的人为公司内人人讨厌的头号公敌,你也受到牵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