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听保健专家讲故事
5385300000004

第4章 健康新概念(3)

最近,美国食品专家告诫人们:酒与胡萝卜同食是很危险的。专家指出,因为胡萝卜中丰富的β胡萝卜素与酒精一同进入人体,就会在肝脏中产生毒素,从而引起肝病。特别是在饮用胡萝卜汁后不要马上去饮酒。

5.吃肉又喝茶

有的人在吃肉食、海味等高蛋白食物后,不久就喝茶,以为能帮助消化。殊不知,茶叶中的大量鞣酸与蛋白质结合,会生成具有收敛性的鞣酸蛋白质,使肠蠕动减慢,从而延长粪便在肠道内滞留的时间。这样既容易形成便秘,又会增加有毒和致癌物质被人体吸收的可能性。

6.咸鱼和西红柿、乳酸饮料同吃

由于咸鱼制品中的硝酸盐在乳酸菌作用下还原成亚硝酸盐,再加上西红柿所含的胺类,可产生强致癌物质,引起胃、肠、肝等消化器官癌变。

健康小档案

两小时内忌同吃的食品:

蛋忌糖精——同食中毒

柿子忌螃蟹——同食腹泻

牛肉忌栗子——同食呕吐

兔肉忌芹菜——同食脱发

鹅肉忌鸡蛋——同食伤元气

洋葱忌蜂蜜——同食伤眼睛

萝卜忌木耳——同食得皮炎

豆腐忌蜂蜜——同食耳聋

猪肉忌菱角——同食肚子痛

土豆忌香蕉——同食面部生斑

香蕉忌芋头——同食腹胀

黄瓜忌花生——同食伤身

羊肉忌西瓜——同食伤元气

运动误区

运动要适度

美国着名的慢跑运动创始人菲利克斯,在坚持跑步的16年间其体重从90公斤减至60公斤,然而年仅52岁就因心肌梗塞死亡;另一名59岁时体重91公斤的K氏坚持空腹慢跑5年,虽然体重减至83公斤,高血压症也有所改善,却在64岁时猝死。可见,运动虽然可以健身益寿,但如果不讲究方式方法就会变成危险之举。

大家都做运动,但是运动要和饮食配合在一起,才能收到效果。

通常大家都知道:饱腹运动不好,但对空腹运动的危害却知之甚少,以为空腹运动胃肠不需要多少血液,胃肠不会与四肢因争血液而发生矛盾。

专家却认为,这是错误的认识,其实空腹运动危险更大。

空腹运动的害处:

第一,人体能量的来源主要是饮食中摄入的碳水化合物。经过一夜的休息,体内能量也消耗得差不多了,体内的血糖浓度偏低。这时,如果什么也不吃就去运动,势必又需消耗大量的能量,血糖浓度就会更低,血糖是大脑的直接能源物质,血糖浓度一低,大脑就会因为缺少动力而感到疲劳,人就会觉得头晕乏力,有人会面色苍白,出冷汗。

第二,空腹锻炼时人体会产生饥饿感,出现腹痛,抑制消化液分泌,降低消化功能等。

第三,空腹运动时,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会明显增高,脂肪酸来源如果过量,就会出现损害心肌的“毒物”,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导致猝死。

运动的最佳时间应选择在下午休息后,这时,腹中既非空腹,又不过饱,最适合运动;在空腹运动之前,应先喝一杯牛奶或吃些糕点,这样可减少诱发低血糖症的危险。特别是50岁以上的人,由于他们利用游离脂肪酸的能力较年轻人降低,危险也就更大;如晨练应在前半小时至1小时喝些水,并少量进食。

健康小档案

运动的时候随身携带一点饼干、糖果以及水。有条件者,在运动的前中后测一下血糖,做到心中有数。

如果运动加量了,要额外加吃的,比如说你骑了一个小时的自行车,这个时候增加半两粮食,这是完全可以的;比如说跑一个小时的步或者是游泳,增加一份含动物蛋白的食物(如一个鸡蛋)加半两主食。

如果今天什么运动都没做,就减半两主食。保持一种动态平衡。

运动不能一劳永逸

张大妈年初的时候办了一张公园的“年卡”。可自从有了“年卡”之后,照旧整天忙着做饭、照看小外孙,转眼到了年底,她才想起来卡,再不抓紧锻炼,“年卡”就过期了。为了将“年卡”价值“最大化”,张大妈这半个月几乎天天去爬山。“卡再不用就到期了,得抓紧时间多练练。”她说话时气喘吁吁,天天爬山已使她不堪重负。

随着人们健身意识的加强,运动在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健身人口也在逐年增加。然而,还是会有不少人对科学运动的概念模糊不清。运动具有一定的个性化,每个人对运动的感受会有差异,所以掌握正确的运动知识能够使你有清醒的认识,运动起来就不会盲目。

长期不运动会伤害身体,而集中的过量运动无异于暴饮暴食,也会伤害身体。如果一年中有9个月在办公室里坐着,基本没有运动,实际上身体已经适应了这种状态。后3个月突然腾出很多时间集中锻炼,就会打破已经形成的生理和机体平衡,其后果比不运动更差。正如人们吃饭不能饱一顿饿一顿一样,运动也是如此。比如有人喜欢利用双休日集中健身以弥补平常锻炼的不足。健身专家指出,懒得运动会伤害身体,而集中运动也会伤害身体,无异于暴饮暴食。

另外,这种不规律的运动方式还会导致体内维生素A消耗过多,视力下降,关节磨损加剧,并使体力和脑力消耗过多而影响健康。一些女性甚至出现皮肤粗糙、长胡子等男性化特征。过量的运动还会造成热量的大量损失及乳酸等代谢物在血液中沉积过多,从而导致心律不齐,影响心肺功能。

其实,健身效果主要是锻炼痕迹不断积累的结果。所谓锻炼痕迹,即运动后留在健身者机体上的良性刺激。若健身时间间隔过长,在锻炼痕迹消失后才又进行锻炼,每一次锻炼都等于从头开始。科学有效的做法是每周锻炼3至5次,或者说,最适合的锻炼巩固应该在前一次的锻炼痕迹未消失之前,就进行第二次锻炼。

在美国心脏协会2000年科研会议上,医学工作者们声称,他们通过实验发现,那些不经常运动而只是兴趣来时偶尔动动的人心脏病发作的可能性明显高于有规律运动的人。

研究人员介绍说,他们在许多美国的健康和健美中心展开了调查研究,共涉及300个活动中心,300万名参与活动的人员。结果发现,在1997至1998年间,在调查对象的范围内,共有71例运动者在运动过程中心脏病发生或出现心搏停止症状的情况,而其中近半数的人是每周锻炼次数少于一次的人。

医学研究者表示,锻炼本身对人体而言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但是问题是,当人们运动过激、运动时间不规律或是有相关病史却未加注意的时候,就很容易引发其他的危险因素。

健康小档案

运动时间尽量保持有规律性;

根据个人的年龄、风险因素和病症史,设计强度适宜的锻炼计划。

如果没有时间进行户外运动,不妨买套健美操、街舞之类的教学光盘,回家之后跟着做,既经济又实惠。

锻炼模式不要一成不变

倪洁是一个爱美的女孩儿,为了拥有苗条的身材,她不惜身体过度的节食和运动。她选择的运动方式是每天晚上打两个小时的网球。在运动中前臂伸肌总腱反复受牵扯,造成慢性劳损,胳膊在运动时疼痛难忍,甚至安静时也疼,有的还会疼得妨碍睡觉。

如果多年不改变锻炼模式,很容易造成经常锻炼的那部分肌肉劳损,而没有运动到的肌肉一直被忽视。长此以往,很可能使身体不成比例的发展。而且,从心理上看,时常变换锻炼方式不仅使锻炼更加有效,而且更有新鲜感,也更容易坚持。

美国有一位训练专家最近设计出一套能让人一生受用的健身计划,使注重健康的你从二十几岁开始,一直到耳顺之年都能找到适合的运动方式。让你从运动中受益。具体方案如下:

20多岁:可选择高冲击有氧运动、跑步或拳击等运动方式。对你的身体而言,好处是能消耗大量卡路里,强化全身肌肉,增进精力、耐力与手眼协调。在心理上,这些运动能帮助你解除外在压力,让你暂时忘却日常杂务,获得成就感。同时,跑步还有激发创意、训练自律力的优点;而拳击除了培养信心、克制力与面对冲突的能力等好处外,更适合拿来当做“出气筒”。

30多岁:建议选择攀岩、滑板运动、溜冰或者武术来健身。除了减肥,这些运动能加强肌肉弹性,特别是臀部与腿部;还有助于活力、耐力,能改善你的平衡感、协调感和灵敏度。在心理上,攀岩能培养禅定般的专注功夫,帮助你建立自信与策略思考力;溜冰令人愉悦,忘却不快;武术帮助你在冲突中保持冷静、自强与警觉心,同样能有效增进专心的程度。

40多岁:选择低冲击有氧运动、远行、爬楼梯、网球等运动。对身体的好处是能增加体力,加强下半身肌肉,特别是双腿,像爬楼梯既可以出汗健身,又很适合忙碌的城市上班族天天就近练习。网球则是非常合适的全身运动,能增加身体各部位的灵敏度与协调度,让人保持活力充沛,同时对于关节的压力也不如跑步和高冲击有氧运动来得大。而在心理上,这些运动让人神清气爽,松弛紧张和压力。以爬楼梯为例,有规律地爬上爬下常是控制自己,让心情恢复稳定的好方法;同样,打网球除了有社交作用,还能抛开压力与躁念,训练专心、判断力,与时间感。

50多岁:适合的运动包括游泳、重量训练、划船,以及打高尔夫球。游泳能有效加强全身各部位的肌肉与弹性,而且由于有水的浮力支撑,不如陆上运动吃力,特别适合疗养者、孕妇、风湿病患者与年纪较大者。重量训练能坚实肌肉、强化骨骼密度,提高其他运动能力;而打高尔夫球时如果能自己走路、自背球袋,而且加快脚步,常有稳定心脏功能的效果。心理上,游泳兼具振奋与镇静的作用,专心的划水让人忘却杂务;重量训练有助提高自我形象满意度,让压力与烦躁都随汗水宣泄而出;团队一起划船能培养协同与团队精神;打高尔夫球则可让人更专心、更自律。

60岁以上:介绍你多做散步、交谊舞、瑜伽或水中有氧运动。散步能强化双腿,帮助预防骨质疏松与关节紧张;交谊舞能增进全身的韵律感、协调感和优雅,非常适合不常运动的人选择尝试;瑜伽能使全身更富弹性与平衡感,能预防身体受伤;水中有氧主要增强肌肉力量与身体的弹性,适合孕妇、肥胖或老弱者健身。这些都不算是激烈的运动,但是在健身之外,它们的最大功用是能使人精神抖擞,感觉有趣,并且有社交的作用,是让老年人保持年轻心态的一种好方法。

健康小档案

无论你的年龄有多大,一定记住运动要令自己的日常生活丰富多彩。达拉斯贝勒?汤姆?兰德利健身中心的教练迈克尔?达维迪说:“如果你厌倦了跑步,就试着去游泳;如果你厌倦了游泳,就尝试着去骑自行车吧。”总之,要随着年龄的改变而改变运动内容,这样才能更好地享受人生。

出汗不是有效运动的标志

美国《新闻周刊》最近发表了一篇文章,认为无汗运动可预防或减少患各种慢性疾病的风险,对人体健康的益处多多。无汗运动又称为“适度运动”与“适度锻炼”、“轻运动”或“轻体育”。通过对全世界超过32万名男女研究对象,借助多项评估适度运动对心血管疾病和寿命影响的研究表明,适度锻炼能使患心脏病的危险降低18%~84%,而且能使死亡率降低18%~50%。

研究人员还指出,不出汗的锻炼还能帮助降低患中风、糖尿病、痴呆、骨折、乳腺癌和结肠癌的危险。对于比较懒的人,不出汗的运动可以说是再好不过了,因为,无汗运动不需要一次完成,把每天锻炼30分钟的运动分成两个15分钟完成,还是分3个10分钟完成,锻炼的效果是相同的。而且对于既懒又想保持苗条身材的女性来说,每天30分钟的无汗运动一样可以达到满意的减肥效果。

人体皮肤上的汗腺总数约为200~500万个,其密度为每平方厘米95~342个,分布最密的部位是手掌及足底部,颜面头部次之,躯干部及四肢最少。但不是所有汗腺都有排汗功能,有排汗功能的称为能动腺,这种汗腺一般人有138~236万个。

出汗不出汗,不能用来衡量运动是否有效。人的汗腺各不相同,分活跃型和保守型两种,这与遗传有关,因此不能用出汗来判断运动是否有效。

其实,很多时候不出汗一样可以达到健身的目的:

因人而异轻松跑:可以慢跑,边跑边笑,单人跑,老少一起跑,夫妻跑,在音乐伴奏下跑。或者早晨跑,中午跑,傍晚跑。可以跑10分钟,也可跑20分钟或30分钟等等,都是塑身轻体育。

适度深呼吸:闭目直立,尽全力呼出肺部所有的气体,然后缓慢吸气,令其充满腹部、胸廓和肩膀。随后正常呼吸并睁开双眼。如此持续3次、6次或9次都可以。这种锻炼可以扩胸收腹,抵御疲劳,唤醒身体活力。

轻轻促进敏感度:平躺,双手并排平放在腹部,心中默数5下,通过鼻子长而慢地吸气,当肺部和腹部被气体充满时,手指随之分开。坚持吸气状态5秒钟,随后通过嘴将气息呼出。如此循环往复5次、10次或15次均可。这种方式能消除腹部赘肉,减慢心跳频率,令能量循环自由通畅,安详泰然地为大脑供氧,使思路清晰化。

四肢轻松锻炼:平躺,双臂及双腿轻轻分开,手心转向天花板,闭眼,做三次深呼吸,全神贯注于每次呼气后完全空瘪的身体。随后从脚趾到头顶,一点点收紧再放松肌肉,仔细地去感受每一个环节。对于肩部和头部肌肉的运动,要用旋转代替收紧。可开发身体柔韧性,能够缓解紧张情绪。

适度让小腿变长:光脚或者穿着袜子闭目直立在地板上,提起脚跟,尽量长时间地用足尖支撑身体站立。放下脚跟,再提起,反复若干次。在寻找平衡感的过程中,小腿肌肉得到了拉长锻炼。

轻轻唤醒关节:缓慢地抬起一只脚,轻轻地迈出一步。在这个极其缓慢的动作过程中,感受脚是怎样运动的,从脚跟到脚尖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各个关节(脚趾、脚踝、膝盖、胯部、肩部和颈部)的感觉有什么不同?这种练习可以帮助开发平时从未关注过的部位,让它们变得更加灵活、柔韧。

抬头平衡走路:将一小袋米或者一本书顶在头上向前走,为保持平衡,可以用手扶着。感受这种垂直中轴线的感觉,并计时。这种练习可塑形脊柱,改善仪表。

惬意伸展肩臂:耸高几次肩,感觉其间的变化,舒适的感觉会随之而来。肩膀是承受压力的部位,尝试肩部绝对放松地行走,避免皱眉,依靠手臂的自然平衡保持优美的姿态。

神怡的闭目感:闭目直立,感觉能够看到的最远的地方,轻轻睁开双眼,向闭眼时想象的最远的地方望去。如此反复若干次。同时可配合头部运动,尽量将头前倾再后仰,左右旋转,长期坚持可起到拉长颈部的效果。

轻度的呼吸作用:一边体察呼吸的节奏一边行走,不要考虑去调整它。吸气的时间是否长于呼气的时间呢?中间是否有间歇?呼吸是规律的吗?感觉空气是怎样进入并排出你的身体的。这个简单的意识行为将逐步帮助你的气息达到最令身体舒适的节奏,提高整个身心的愉悦感。

健康小档案

在紧张繁忙的生活工作之余,千万别忘记锻炼身体,身体是自己生存和生活的基础,锻炼身体才是最大程度的爱惜自己,只要运动了,有汗、无汗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