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
5383300000040

第40章 教出好学生的秘诀(2)

西方哲言中有一句:“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生活中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长处,在学习上也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基于种种不同,每个孩子的发展方式也不会一样,因此,因材施教更是时代的召唤。

许多老师虽然意识到要因材施教,却不知如何“因材施教”。比如,对所布置作业,有的同学很快就完成了,但有的同学却还在愁眉苦思,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只能说让做完的同学先检查检查,等一等没做完的同学。这对先做完的同学是不公平的,可是为了照顾那些没做完的同学,只能这么做。顾不了个别同学,只能“面向全体”。

还比如在上课时讲解一道题,讲深了怕基础差的同学理解不了;讲得浅了,基础好的同学又“吃不饱”。总之,只一种教育方式,总有人会不适应。教师又没有精力来给每一个学生安排一套教学方案。所以,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其实只是一种理想,教师能到的只是尽力去因材施教。那么,如何尽力做到因材施教呢?

(1)深入了解学生,接受学生的个体差异

要做到因材施教就要了解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每一个孩子都不一样。所以,要了解他们,必须深入到他们当中,做一个有心人,全面地观察、分析和了解,既要掌握他们的优点和长处,也要看到他们的缺点和不足;既要了解他们的性格特征,又要了解他们的脾气爱好;既要了解他们的家庭环境,又要了解他们的人际交往情况;既要了解他们接受知识的实际能力,又要了解他们的知识体系还有哪些漏洞……

然后从孩子的实际出发,注重个性特点;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入手,倡导乐学,从而使学生多才多艺、有特色地发展。

孔子在教学实践中很重视观察学生之间的差异,他把学生的性格分为三种类型:狂者、中行、狷者,而且对每个学生的性格特点都了如指掌。比如他认为:颜渊能“闻一知十”,子贡只能“闻一知二”,“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客言也”。这些无不反映孔子对学生之间才能差异的明察。

(2)要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实际特点,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孟懿子问孔子什么叫孝,孔子回答说:“无违。”由于孟懿子理解能力的限制,没有进一步问无违的内容,孔子也就不再讲下去。后来,樊迟也问孔子什么叫无违,由于樊迟的理解能力已达到相应的水平,孔子于是进一步具体说明无违就是父母生前死后都要按礼的规定对待他们,不能违反。这种针对提问学生的不同特点作出不同回答的做法,是因材施教最具体的体现。

当然,孔子的教学模式与现在的教学模式有天壤之别。那么,在集体教学的形势下,我们该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呢?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各自选择相应的对策,从而做到既能坚持教学大纲规定的统一要求,又能克服统得过死的弊端,给不同学生以不同的教育方式。

(3)正确对待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

苏霍姆林斯基曾介绍过一个方法来解决作业难题。他提议将学生分为若干组——超优秀的学生,优秀的学生,中等的学生,一般的学生。在这个基础上——再分类作业就不会出现过快和过慢的差距。

其实,因材施教的核心是在发现其兴趣、优势后给予正确引导,扬长避短。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一句老话:你能管住他的身,可你管不住他的心。只要他感兴趣,他愿意做,他爱,你就阻止不了他去关心、去投入。反过来,如果他没有兴趣,你无论付出多大的努力,他都会“身在曹营心在汉”,让你干瞪眼没办法。所以,兴趣是教育成败的重要条件,作为老师,要关注、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顺着兴趣发展远比逼着学生死读效果要好得多。

3.引导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学的最佳方法

据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所谓兴趣,就是一种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既不是天生就有的,也不是长大后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是受环境影响才逐步形成的。一个孩子从母亲教他发声、认字,写字开始,就会在心中形成一种倾向。这种心理倾向随着接受的影响日趋增多,变得越来越强烈、越来越牢固,这就是兴趣。由此看来,兴趣是后天形成的,是受环境影响的结果。这种学习兴趣势必发展成爱好和志向,是学生自觉的求知欲望和内在动力。可见,培养学习兴趣对学习是多么重要。强烈的学习兴趣,也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条件。

兴趣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没兴趣可以转变成有兴趣,有了兴趣也可能丧失兴趣。学习兴趣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的。兴趣的产生当然需要外部条件的引发。古人说的“启其蒙而引起趣”就是这个道理。当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真正学进去了,并经过自己的钻研获得了成功,于是也就产生了兴趣。这正如比尔·盖茨所说:“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东西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得成功的努力。”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往往就是这样互相促进、互为因果的。所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科学家获得成功的经验中都有一条:他们都有广博而浓厚的兴趣和爱好。当然,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失败也是经常发生的,这是对你的兴趣和爱好的考验。只要你的兴趣和爱好是发自内心的,是真诚的,甚至上升为一种志向和抱负,那么就会产生不屈不挠的毅力和坚定不移的意志,你就会千方百计、竭尽全力地克服困难、战胜失败,达到“发愤忘食,乐而忘忧”的境界,从而获得更大的成绩,使你的兴趣更浓烈、爱好更坚定。

案例精选

[描述]

2001年全国高考爆出了一个热门话题: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理科班学生蒋昕捷的高考作文试卷《赤兔马之死》赢得满分,引起轰动。

这篇高考作文在同年7月24日的《新安晚报》上刊登后,合肥市巢湖路小学一个九岁的三年级学生王潇发表文章“挑刺”,除对大哥哥的高考作文取得满分表示佩服外,还指出了该文的三个错误:

一,关羽走麦城那年是公元219年,而不是公元221年。

二,赤兔马所说的不应是吕布与袁绍连姻,而是袁术(袁绍之弟)。早在定陶之战,袁绍认为吕布似豺狼:攻取兖州,必取冀州,所以派颜良领五万兵助曹攻吕。吕布辕门射戟,替刘备解围后,袁术采用了疏不间亲之计,派韩胤到吕布处联姻。吕布识破后,把韩胤送到曹营,而曹操将韩胤斩首。

三,关羽并非葬在东吴。孙权惧怕刘备领大军为关羽报仇,采用张昭之计,把关羽首级给曹操,想让刘备打曹操。曹操识破后,依司马懿之计,等关羽身躯送来后把首级和身体缝好,在洛阳厚葬。

王潇小同学的文章在《新安晚报》发表后,同样引起了轰动,不少人由衷地感到惊喜和赞叹。他为什么会有这样出色的成绩?据巢湖路小学校长和王潇的老师介绍,他聪明好学、喜欢读书,对三国故事尤感兴趣。王潇的母亲也介绍说,王潇读过好几种版本的三国故事,有的书都翻烂了,对三国的人物十分熟悉,家长对他的爱好也很支持。因此,王潇能指出《赤兔马之死》中的几处错误,绝非偶然。

[点评]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

王潇同学的事迹再一次给我们说明了这个道理。

学生厌学是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的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学生的厌学主要表现是不遵守校规校纪,课上思想不集中,课下不认真完成作业,甚至公开表示“不愿上学读书”,长期逃学在外。

作为教师,最让我们头疼的事情也许就是学生不喜欢学习。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上火,学生更不会快乐。因为学习对他们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要他们学习,显然是要他们承受痛苦的折磨。

要让痛苦变成“快乐”的一个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那么如何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呢?

(1)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好处,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

当一个人需要什么的时候就会对什么感兴趣,比如人们需要吃穿住行,就会对吃穿住行方面的东西感兴趣。换言之,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那么,我们在培养学生兴趣的时候,就要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心理。当他觉得需要知识的时候,势必会对知识产生兴趣,自然也就会产生求知的欲望,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2)要用有趣的方式唤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一个幽默的老师往往能很容易让学生喜欢上他,进而喜欢听他的课,乃至喜欢上他教授的学科。而一个总是板着脸的老师很容易将课堂气氛弄得死气沉沉,学生看到他就觉得很压抑,自然不会喜欢他,当然也不会喜欢他的课,更有甚者会厌学这门课程。当我们抱怨学生没有兴趣读书的时候,应该先自我检讨一下,寻找自身的原因。

(3)给学生学习成功的体验。

每一个人在成功后都会有更多的斗志和自信。成功的体验可以使人的兴趣逐渐提高,失败的体验则会导致人的兴趣逐渐减少。所以,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是促使其学习兴趣日益浓厚的好方法。

这主要靠教师的一些有意识性的鼓励和表扬,通过这些鼓励和表扬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应对学生抱以较高的期望值。哪怕这个学生学习很差,也不要对他流露出失望。相反,要让他觉得,老师一直相信他有学习的潜力,一直相信他能改变现状,取得学习上的进步。老师这样充满期望的态度能够帮助学生改善自身的心理状态,从而加强对自我的肯定,让他们渐渐对不感兴趣的学科产生信心和兴趣。还有就是为学生订立容易实现的小目标。学生经过努力并实现了这些目标后,我们应及时给予赞赏,同时帮助他们树立起强大的自信心,从而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做一个有心的教师,就要善于给学生制造快乐,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

4.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

案例精选

[描述]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摇摇头。老人惊异地问道:“你为何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点评]

也许你会说,好聪明的小孩。但是你错了,如果他只是要钓竿,那他一条鱼也吃不到。因为他不懂钓鱼的技巧,光有鱼竿是没用的。因为钓鱼重要的不在“钓竿”,而在“钓技”。

就像教师与学生,教师只是将现成的知识——“鱼竿”教给学生,而学生却不知道知识如何运用。现实点来说,这样的知识只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而对学生的人生起不到任何作用。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这么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老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更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总是有限的,只有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学会“捕鱼”,他们才会受益一生。

陶行知曾提到:“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吕叔湘先生也曾说:“教学,教学,要教会学生学。”

很多经验告也诉我们:变化是客观生活的规律,知识总是在不断的创新,学生只有学会才能产生应变的能力。那么我们如何做到“授之以渔”呢?

(1)教学生学会学习

学习的方法比知识更重要

教学不是将知识硬灌入学生脑中,让他们死记硬背,而是告诉学生如何学习和怎样学习。前者是教死书,后者是教活书,让学生向知识的更高境界迈进。学生“会学”主要靠思考,懂方法。善教者,正是要教人研究的方法。教方法不是拿现成的方法让学生学习,而是要将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解剖给学生看,引导学生将这个方法找出来,让他们学会思考,掌握解决一般问题的方法和规律。

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培养他们能力的起点。激发兴趣是以发展智力、提高能力为宗旨的,在这里说到的能力主要是自学的能力,因为它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各种能力的根本。教师必须通过引导学生让他们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所激发的智慧火花,应该被教师及时发现和抓住。老师要通过趣味性、启发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发现学习的用处。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思路也会越来越宽阔,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才会得到最大的发挥。

循序渐进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能操之过急。学习也是一样,在接受知识的时候,必须遵循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规律。只有循序才能渐进,因此,教师必须使用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使所教的内容适应学生的接受能力,符合量力性而行的原则。

(2)指导胜于教导

有的教师总喜欢在学生耳边喋喋不休,比如:你不好好学习能考上大学吗?你这么贪玩,能学好吗?……这些教导空洞无力,往往教师刚说完,学生便又犯了同样的错误。而有用的指导比教导更有用处,尤其在学习方面。

完成课业方面的指导

这是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对学生完成课业各个环节的方法进行指导。如指导预习、听课、笔记、复习、作业、辅导、课内渗透、相互交流、自我总结等。

智力活动方法的指导

这主要是指导学生掌握认知策略和心智活动的方式。A.让学生掌握一般的智力方法:如观察、记忆、思考等。B.让学生掌握学习的各种心智技能。如阅读、运算、作文等。指导的方式主要是结合各科学习有机渗透、点拨或进行训练,也可采用专题辅导、相互交流、自我总结或个别咨询的方式。

调控学习活动的指导

指导学生在对自身活动的认识基础上对自己的行为和活动进行调控。比如,根据自己的认知特点计划和组织教学等。

(3)形成好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巨大到能影响一个人一生的成败。在学习上的良好习惯对学习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因为学习习惯直接决定着学习成绩。

作为老师,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知识无止境,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知识的时间却是有限的。在离开学校后的漫长人生路上,他们需要靠自学吸收知识。教师不能陪伴学生一生,但是学生从老师那学到的学习习惯却可以陪伴终身。所以,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甚至比给他们灌输知识更加重要。

培养学生集中注意力的好习惯

俗话说一心不可二用,任何事情都是这样,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做事就会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