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师之道:优秀教师成长的方法与艺术
5383300000004

第4章 找准教师的职业定位(2)

孟二冬是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撰写了《中国诗学通论》(合著)、《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千古传世美文》等四百多万字的专著。并历时七年,完成了一百多万字的《<登科记考>补正》,得到了国内文学界和史学界的高度评价。

为支援新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2004年3月孟二冬主动要求参加了北京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教学的工作。在到石河子大学的第二周,他就出现严重的嗓子喑哑症状,尽管每天打针、吃药,他仍坚持上课。随着声音越来越微弱,他不得不在课堂上用起麦克风。校领导和老师们多次劝他休息,但他都微笑着说:“没关系,我还能坚持。”

在师生们的再三要求下,他来到当地医院检查,医生根据病情做出了“噤声”的医嘱,但他第二天又强忍病痛站在了讲台上。2004年4月26日,他在剧烈的咳嗽中坚持讲完《唐代文学》最后一节课,倒在讲台上。经医院诊断,他已患食管恶性肿瘤。

孟二冬在石河子大学期间,除坚持为中文系2002级四个班的学生每周讲授10学时的必修课外,同时还为中文系教师开设了《唐代科考》选修课,利用业余时间积极主动与中文系教师座谈,交流教学工作经验,圆满完成了北京大学和石河子大学双方协议的支教任务。孟二冬在北京治疗期间,仍以顽强的毅力坦然面对病痛折磨,坚持课题研究和指导研究生的工作,积极筹备让自己的研究生去石河子大学为本科生开设讲座。

孟二冬就是如此执著于自己的事业,无论是对学问还是学生都是如此。他为学生批改论文时,上面写满密密麻麻的字迹,有对文章的建议,有对出处的核实,还有对错字的纠正。他的学生说,每到批改论文时,孟老师的家就成了图书馆,到处铺满打开的书,供他随时查找。

2006年4月22日,孟二冬因病医治无效于北京逝世,享年49岁。

[点评]

在教育界普遍弥漫着浮躁、急功近利等风气的今天,孟二冬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无疑具有引领作用。胡锦涛主席在给孟二冬女儿的信中,高度赞扬孟二冬的崇高师德,称其为教书育人的杰出楷模。

孟二冬是为人师者的典型代表,他诠释了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兢兢业业工作,具有伟大的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师对社会文明的进步发展起着推动作用,因此,教师职业关系着千千万万人的自我价值和人生幸福,关系着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程度。教师的教育事业心,正确的教书育人,以及严谨的工作态度,是一种对事业全身投入和不悔追求的信念,是拼搏奋斗的动力以及事业成功的保证。

教书育人作为教师的基本职责,是由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决定的。能否坚持教书育人是衡量一个教育工作者热爱教育的标尺,也是对教育工作者最真实的考验。

因此,教师应该以服务学生为荣,以背离学生为耻。然而在我们实际工作中,只管教书不管育人的不良倾向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只有热爱学生,面向全体学生,既教书又育人,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师职业追求的理想,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时代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5.合格的教师有高尚的师德、正确的人生态度与道德观

“有德有才是圣人,有德无才是君子,有才无德是小人”,作为教师最低的标准应是君子,应是有德之人。

古语云: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德指道德、品行、思想品质。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就要有高尚的师德、正确的人生态度和道德观念。

教师的劳动对象不是无生命的自然物质材料,而是有思想、有意识、有感情、有智慧、有个性的学生。教师从事这一职业的意义远不止于养家糊口,安身立命,更重要的在于通过从事复杂的工作,创造性的劳动,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而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道德高尚的老师才能教出品学兼优的学生。而一个教师的崇高德行不仅是学生的,也是全社会的示范和楷模。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十分重视师德。他认为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第六章),‘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第十三章)他把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师德看成教育成败的关键。教育本身是一种以人影响人、以人带动人、以人提升人的活动。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即使在家中不太听话的一些中小学生,却常常将自己老师的话奉为“圣旨”。他们在父母面前总是喜欢说:“我们老师就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即使教师的某些说法和做法欠妥,他们也决不承认教师有什么不对。这种对教师绝对崇拜、绝对服从的心理会伴随他们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影响到他们某种行为习惯的养成。

“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形象的生命更重要”。丰子恺把人格比做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三足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只有“三足鼎立”,真、善、美和谐统一,才能为人师表。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精神丰富、道德高尚的教师,才能尊重、陶冶学生的个性,而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无任何个性特色”。

一个事业有成的人在晚年时曾无限感慨地说起他的一位老师对自己深深的影响:“每当他来到教室里时,那种祥和的道德氛围立即会感染在座的每一个人。他的每一句话乃至每一句话的语调都给人一种心灵空洁、浑身舒爽之感。在这种庄严却宽松的气氛中,心灵就像在洗澡一样清爽,人似乎站得更直了。每当他在身边时,我几乎变成了另一个人。”

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一个受学生爱戴的教师所说的话,比一个与他们格格不入的且受他们鄙视的人所说的话,接受起来是完全不同的。从后者口中说出的即使是最高尚的思想也会变成可憎恨的东西。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同于其他的社会关系,学生对于教师具有“向师性”——教师是学生心中的楷模,学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教师当做自己学习的榜样。教师的每一个优良的品德和表现,都会使学生深受鼓舞,甚至欣喜若狂;而教师的每一个不良的品德和表现,都会使学生遭受打击,造成心灵的创伤。因此,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自觉地锤炼崇高的品德,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完善自己的人格。

一位老师曾说,她深谙一个教师的道德会对孩子们产生怎样的影响。譬如,当她看到地面有垃圾的时候,她都会捡起来,如果身边有学生,就会加以引导,到大家都离开了教室或走廊的灯还亮着的话,她就会下意识地随手关闭等。久而久之,孩子们再遇到类似的现象还没等她动手,就已经抢着去做了。

案例精选[描述]

衡阳县五中坐落在王船山、夏明翰故乡的洪市镇,南临蒸水河,北靠天柱峰。学校虽地处边远山区,生源基础差,但社会各界一致公认五中管理严、校风好、质量高。

近些年,衡阳县五中学生总数扩大十九倍,教学质量综合考评稳居衡阳市普通中学第一。连续五年被评为衡阳市“高中教学质量先进单位”,是全省普通中学唯一派学生参加全国奥赛并获奖的中学。这得益于五中的“独特”。五中人团结拼搏,艰苦创业,牢记“坚、苦、静、诚”的校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五中精神”,即:爱校如家、爱岗敬业的“团队精神”;领导苦干、教师苦教、学生苦学的“三苦精神”;以老带新、传授业务的“传、帮、带精神”;尊重学生、关爱学生的“仁爱精神”;不计名利的“无私奉献精神”。

该校,校领导每天六点起床与学生一起上早操,没有一个人有自己的办公室,没一人装办公电话。他们的教学任务比任何一个普通老师都重,课时补贴却只拿老师的一半,出差补助也自定比政策规定低一半。校长邹修仲八十岁的岳母把垃圾倒错了地方,他在教职工大会上做检讨,并当众交罚款。没有一个校领导为亲朋减免学费。最好的房子给骨干教师住,荣誉、职称优先评给一线老师,报酬最多的是贡献最大的普通老师。

[点评]

衡阳县五中靠榜样焕发起教师的激情,同时也为学生树立起了学习的楷模。进而影响到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以及良好学风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