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在组织部的岁月
5380500000036

第36章 童年的记忆

国庆即将来临,小妹打来电话,说是街道办事处领导通知,同意母亲提出的拆迁赔偿条件,叫母亲国庆节前回老家签订赔偿协议。母亲高兴极了,庚即坐动车回广安,并于翌日签订了拆迁补偿协议。

拆迁协议签订的消息传来,没有让我有丝毫的惊喜,反倒使我陷入了沉思,因为我留恋于那座两层楼的老宅,它承载着我儿时的记忆和梦想。曾记得,十年前,我们还是农村与城市分离,井水不犯河水的,可时至今日,城市却悄悄地包围了农村,使过去的村子变成了社区,里面的老宅也逐渐成为了一座孤岛,静静地悠然地挺立于城市中心。也许当时商气不够旺盛,政府开发动力不足,城市扩张速度也就不快,而今政府不知何事何因,想把这片孤岛整理出来,以此加速城市整体建设的步伐,也就有了母亲等乡亲们签订拆迁协议的事儿。

回想起孩提时代的家乡,那是属于典型的城市郊区,是农耕文化与城市文化交融的地方,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每天创造出来的都是农耕文化,但同时又分享濡染着浓郁的城市文明,因为从村子出发步行不到十分钟,就能走进城市的核心区域。当年没有电冰箱,我们要吃冰糕,就得顶着烈日,拿着盒子去街上买,然后跑回家一人一块,集体分享那透心凉的爽感。特别是离家不远的国营兵工厂,他们的企业文化特别丰富多彩。当年,我们常常会约上几个小朋友,一起去厂里玩耍,看那里怪石嶙峋的假山,瞅那里一字排开的宣传橱窗,观那里活力四射的体育运动会……于是,那种美丽的记忆至今都留存在我们的脑海,也成为了我日后追逐的人生理想。

其实,城市文化有其炫丽的地方,但儿时的脑海里装着的还是农耕文化。在我们那个年代,正是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的时候,不仅仅文化生活匮乏,而且物资也极度地紧张,因此小伙伴们玩耍的游戏不多,与当下儿子玩悠悠球、搞火线穿越、打野战等相比,我们爷俩简直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在我们那个年代,玩耍的道具没有,有则多是自己制作的。比如打水仗,我们就会砍来竹子,然后把铁丝烧红,钻出一个节孔,再把木棍缠上布塞进竹筒里,游戏水枪就这样制成了。拿着水枪,我们便会分成两组,围着院子打水仗,直到把双方都弄成个落汤鸡,伙伴们才会愉快地挥手告别回家。现在回想起来,那是多么美好的岁月和甜蜜的生活。

打水仗好玩,网洋甘米也不赖。俗称网洋甘米,其实就是捉蜻蜓。当时伙伴们鬼点子不少,每到春天来临之时,蜻蜓就会在空中漫天飞,把我们的心撩拨得发狂,因为幼稚的我们都想当个飞行员,那种驾驭飞机的感觉挺爽,于是就想捉住蜻蜓,用线套住一只脚,然后在空旷的原野上奔跑,让蜻蜓跟着在空中飞翔,似乎自己也跟着飞上了蓝天,与飞行员一样在自由地翱翔。因此,在童年的游戏中,网洋甘米是每年最快乐的一项。要网上蜻蜓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得先用竹条编制一个羽毛球拍式的网,再把蜘蛛网给嫁接到竹网上,然后就死死地盯住空中飞翔的蜻蜓,跟在它的屁股上奔跑,等到距离适度了,便用力将网拍上去,只要蜻蜓一粘到网上,其翅膀上的刺就会紧紧地被贴住,任由其如何挣扎,它都会成为你的囊中之物。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捕捉方式,就是以蚊子作诱饵,用线把蚊子捆住,然后在蜻蜓飞翔的地方慢慢地旋转,等到蜻蜓吃上蚊子时,就像鱼儿上钩一样,顺势将其捕捉到手中。

还有一件事儿是无法忘记的,虽然我们身居农村,但那里的居民极为纯朴,真正到了夜不闭户的境况,特别是夏天天气闷热,我们很少在屋子里居住,而是把凉席架在院坝里,三四家人团聚在一起,聊时事,讲故事,但更多的是家长里短的小事儿。有时候农活较多,大家还会把晚餐摆到院坝里,一般的食料就各吃各的,遇上特别的食材,几家人还会相互赠送,让大家都品尝一点。我记得最清晰的一次是隔壁的嫂子,远在甘孜州的亲戚送给她一只山鸡。他们没有全吃了,她便给我们家分了一份。有时候,我们家亲戚送来土特产时,也会给隔壁的邻居送上一份。有时多点,连居住较远但关系亲近的村民,我们也会悄悄地给他们一些,因为农村最讲究的就是礼尚往来。他们送我们美食,我们就会送他们佳肴,这亲如一家的关系就是这样形成的。

现在身居大都市,昔日的生活环境早已远逝,但那份浓烈的原生态文化,却犹如一杯醇酒浸润在我的咽喉,回味起来总是那样的甘甜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