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极简中国史
5379600000033

第33章 “悲催”的宋辽之争

宋太宗赵光义的两次失败,让重文轻武的宋朝人明白了邻国的强大,他们再也不敢轻举妄动,而试图像王八一样把脑袋缩到笨重的壳子里,采取守势。

此消彼长,宋朝采取守势之后,辽国对宋朝却展开了攻势。

公元1004年,皇帝耶律隆绪和大名鼎鼎的“萧太后”亲自统军,进入宋朝本土,之后只使用少数军队攻击城市,主力却穿过原野,直驱黄河,深入四百里,进抵澶州,距离宋朝首都开封,直线只一百二十公里。

宋帝国宰相寇准,坚决主张御驾亲征。真宗皇帝采纳了寇准的意见,结果宋军士气大振,挡住了契丹的攻势。

经过一番周旋,两国就在澶州城下议和,就是著名的“澶渊之盟”。

对于中国来说,这次议和是屈辱的,议定的结果,宋朝每年向辽国进贡银币十万两,绸缎二十万匹。

辽国人不用抢劫,就能盆满钵赢,当然撤兵而去。燕云十六州,却永远不可能再收回来了。

宋朝的困境被一个西北民族所利用——党项。

这些党项人大约在公元1000年的时候占领了鄂尔多斯和甘肃一代,他们在那里建立了一个独立王国——西夏。

党项族本来是羌民族的一支,四百年前,唐太宗李世民特准他们定居在河套以南,当时那个小部落又穷又弱,根本没谁把它放在眼里,但四百年后,人们俨然发现,它已经成长为庞然大物,党项人的图腾是狼,中国人岂非又一次引狼入室了。

相比于契丹,党项对中国的破坏力更加强大,它攻占了整个河西走廊,青海、宁夏,不停地向陕西用兵,宋朝几乎每战必败,损兵折将将近百万,两国边境不断发生冲突,一直到金帝国大举入侵前夕,冲突才停止。

宋朝被这么一个小国缠住,国力竟然渐渐枯竭。

除了对西夏国的战争之外,宋帝国社会本身也存在着巨大的危机,那些曾经导致唐朝崩溃的经济和社会危机,已经造成了对农村人口的普遍奴役,小地主被迫卖地成为大地主的雇工,广大的农村在沉重赋税和士大夫地主的强烈兼并下,产生大批农奴和家奴。

文人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同时也获得土地,他们脱离生产,不劳而获,人数越来越多,越来越膨胀。他们以全民百分之三的人数,占有全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土地财富,仍然横征暴敛,顺带偷税漏税。

国家的土地这么多,人口这么多,却征不到税,总是国库空虚,还要连年不断地给辽国和西夏人进贡,上层阶级不得不设法来解决这个巨大的矛盾。

于是公元1006年,中国历史上有一位伟大的政治家王安石横空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