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低调做人 高标做事
5358900000003

第3章 人生贵在低调做人(1)

低调做人,流芳百世

一个身材矮小,瘦骨嶙峋的老者,身披粗布外衣,一丝不苟地坐在一架纺车前。两条过分修长的手臂,一只手正在摇着纺车,另一只手抽出了长长的棉线。戴着钢边眼镜的双眼静静地凝视着抽线的手。在印度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小小纺车成为他领导和平革命的象征,成为已经觉醒了的印度人民向英国殖民主义者发起的挑战,成为民族团结和自由的标志,这个手摇纺车的人就是印度圣雄——甘地。他的形象似乎有些不起眼,而他的人格却始终放射着光辉。

甘地反抗英国殖民主义统治的斗争始于反对罗拉特法。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大党团结起来,竭尽全力支持英国,以期获得战后的印度自治。英国首相迫于形势压力也做出了这种许诺。但是,战争结束后,英国人不仅没有让印度自治,相反却制定了一项新的严厉镇压人民反抗的法律——罗拉特法。英国人的背信弃义激起了印度人民的极大愤慨。为了反抗英国殖民主义者,甘地做出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创举:印度全国将以死一般的沉默表示抗议。在令人毛骨悚然的寂静中,组织一次哀悼日,使印度全国完全陷入瘫痪状态。

1919年4月6日,甘地领导全国人民举行哀悼。这一天,印度人关闭商店、停止营业;走出学校,进行罢课。有的到寺庙里去祈祷;有的干脆闭门不出,以示声援甘地的反抗心声。甘地祈求神灵:“让整个印度沉寂无声吧!让印度的压迫者们聆听这沉默的启示吧!”甘地的祈祷发挥了效力,印度人民被发动了起来,他们从驯服的奴隶开始变为反抗的斗士。

1919年4月13日发生的阿姆利则惨案使甘地彻底失去了对大英帝国的幻想。那一天,旁遮普省阿姆利则市的数千名居民为抗议英国人对该城采取的报复措施举行和平游行示威。集会遭到英国人的禁止。当时,游行人群刚刚在广场上聚集起来,突然该城军区司令戴尔率领50名英国士兵闯进会场,向人群开枪射击,打死打伤1516人。这一惨案使甘地得出结论:英国人再也不配享有印度人民的好感和合作。由此,他产生了不合作的思想,以“不合作运动”作为他的行动纲领,指导印度人民的反抗斗争。他呼吁印度人民在各个方面抵制英国:学生罢课抵制英国人开办的学校;律师抵制英国人的法庭;政府官员拒绝在英国机构任职等。至此,甘地把他在南非形成的非暴力思想同不合作思想结合起来,形成了着名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

在之后的几十年内,甘地共发动了四次大规模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最终迫使英国人退出了印度。不过,甘地发动的四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从其直接目的看都没有实现。但是从印度争取民族独立的历史长河中看,这些运动都发挥出了巨大作用,正是由于这些运动,才迫使英国当局于1947年8月16日同意了印度独立。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绝非偶然,因为甘地的不合作运动深刻地动摇了英国殖民主义统治的基础。

英国殖民统治者以极少的兵力统治着有3亿人口的印度,其原因之一便是印度人民善良、驯服的民族特点。自从英国女王宣布印度成为“日不落帝国”的一块殖民地那天起,印度人民很少起来反抗,他们在殖民者的高压政策下,逆来顺受,度过了长达百年的漫漫长夜,至多不过有一部分知识分子采取合法的手段,向殖民者发出一些微弱的抗议和要求。

但是,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却彻底改变了印度人民这种驯服的性格,把全印度的人民都发动了起来跟殖民主义者作斗争。甘地曾经这样说过:“英国人妄图迫使我们到机枪阵地与他们较量,因为他们手里有武器而我们却没有。我们击败他们的唯一办法是,把决斗引到我们有武器而他们没有武器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非暴力不合作主义的战场。

在这块战场上,印度人民完全被发动起来了,从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到不可接触的“贱民”,从印度教徒、穆斯林、基督教徒到犹太教徒,从老人、中青年到幼小的孩子,从男人到一直受奴役受压迫的妇女,大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从各个领域一齐向殖民当局展开了斗争。他们一次次地使印度社会陷于瘫痪状态,一次次地迫使殖民当局无法运转其统治机器,一次次地削弱英国人的力量,一次次地震撼着人们的灵魂。总而言之,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发动起了印度全国人民,对殖民当局构成了致命的威胁。

不但如此,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还使印度人民彻底丢掉了幻想,摆脱了恐惧。正如尼赫鲁所说:“在英国统治下的印度人的主要心情就是恐惧,是一种普遍渗透的使人窒息的绞勒一般的恐惧;怕军队,怕警察,又怕广布各地的特务;怕官吏阶级,怕那意味着镇压的法律,还怕监牢;怕地主的代理人,怕放债人;怕经常待在门口的失业和饥饿。正是在这种弥漫一切的恐惧中,甘地的镇静而坚决的口号响起来了:‘不要怕……’不合作运动鼓舞人们毫无畏惧地坚持真理。于是,人民肩头上的一层恐惧的黑幕就这样突然地揭掉了。”

面对这样一支强大而又人员众多的非暴力运动大军,英国殖民当局束手无策。面对这支大军的独一无二的领袖圣雄甘地,更是爱恨交加。他们对甘地恨之入骨,恨不得将他置之死地而后快。他们对甘地既怕得要命,怕印度人民跟着他走,形成一股强大的不合作力量,动摇英国殖民统治的基础。同时他们又离不开甘地,担心没有了甘地,印度人民会脱离非暴力斗争的轨道而走上暴力斗争的道路。

无论如何,印度人民还是跟着甘地走了。尽管他们时不时地采取一些暴力手段,但在总体上,他们仍然沿着甘地指出的道路前进着。英国当局迫于战后世界风起云涌的民族独立运动和甘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产生的结果,不得不派出一位年轻有为的印度副王蒙巴顿勋爵前往印度处理印度独立的有关事宜。蒙巴顿同甘地以及印度其他几位宗教领袖经过几轮较量之后,终于于1947年6月向全世界公布:“1947年8月15日,将正式宣布印度独立。”

在印度正式独立这个历史性的夜晚,圣雄甘地平静地和他的同伴们同住在新德里贞利亚加塔大街一座寓所里,按照他以往的生活习惯,躺在铺在地上的一块椰树叶编成的席子上,当午夜12点的钟声敲响时,当印度正式步入自由和独立的时刻,甘地正在沉睡。这位印度人民的伟大领袖便是以这种方式迎接他为之奋斗了30年的民族独立的。

甘地是印度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特殊现象。他的伟大人格几乎举世公认。他具有赤诚的爱国热诚,崇高的牺牲精神,追求真理的执着信念;他具有坚强的意志,坚忍的耐心,随机应变的本领;他待人谦恭、诚实、光明磊落,不分贵贱善恶一视同仁,没有种族歧视和宗教偏见;他注重实际,反对空谈;他关心下层人民疾苦,善于体察民情并始终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他生活清苦,安贫乐道;他尊重女性,提倡人的精神完善和社会和谐;他的道德修养堪称楷模。正因为如此,甘地这位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东方人博得了不同民族、信仰和阶级的人的敬仰和爱戴。尽管他去世已经将近50年了,他为人类留下的一些“遗产”仍然值得后人咀嚼、品味。

作为一位出色的政治领袖,他低调做人,不张扬,没有个人野心。有不少政治领袖,尽管他们在带领人们打江山的时候表现极为出色,但是在权力的争夺上也往往不择手段。然而,甘地却没有这样做,甚至想都不曾想过。在他那颗智慧的大脑中,除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外,从来没有自己的地位。因此,他从来不去争夺党和国家的权力,尽管他有十足的把握获得这些权力。恰恰相反,他不仅辞去了党的领袖的职务,而且拒不到政府任职,以致在全国人民庆祝印度获得新生的时候,他却躲在自己的小屋内用纺车纺棉花。

作为一名虔诚的印度教徒,甘地拖着布满伤痕的双脚,走遍了印度遥远的偏僻地区,巡视了成千上万个村庄。甘地云游四方,几乎一无所有,两袖清风,全部财产仅仅是一部《薄伽梵歌》,一套白铁餐具(在耶拉维达监狱羁旅期间的用品)、一尊象征教祖的三只猴子的小雕像、一只用细绳系在腰部的价值8个先令的英格索尔老怀表。他没有教派偏见。历史上不同教派之间的争执、冲突甚至兵戎相见的事例举不胜举,而甘地作为印度教的首领却没有丝毫门派之见。在他随身携带的书籍中,不仅有印度教经典,而且有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经典,并且他还能够把它们兼收并蓄,灵活运用。在印度这块宗教、种族冲突相当严重的国度里,甘地对人民一视同仁,甚至为了挽救穆斯林难民而不惜引起自己同教者的不满,以致最后死在同教者的枪口下。

尽管在世界国家领导人的名字中没有“甘地”,但谁都知道“甘地”这个响亮的名字。

甘地是伟大的,此躯虽微,其形昊昊;此生虽短,其名悠悠。

主动示弱,谦逊为人

在具有博弈性质的交往中最好不要在被逼无奈的时候才服输称臣,而应知道在即将遭遇恶战或需付出沉重代价前就主动退避三舍,尔后再另外寻找获胜机会,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曾有一位记者去拜访一位政治家,目的是获得有关他的一些丑闻资料。然而,还来不及寒暄,这位政治家便首先对记者说:“时间还长得很,我们可以慢慢谈。”记者对政治家这种从容不迫的态度大感意外。

不多时,侍者将咖啡端上桌来,这位政治家端起咖啡喝了一口,立即大嚷道:“哦!好烫!”咖啡杯随之滚落在地。等侍者收拾好后,政治家又把香烟倒着插入嘴中,从过滤嘴处点火。这时记者赶忙提醒:“先生,你将香烟拿倒了。”政治家听到这话之后,慌忙将香烟拿正,并表示了谢意。

平时趾高气扬的政治家出了一连串洋相,使记者大感意外,不知不觉中,原来的那种挑战情绪消失了,甚至对对方怀有一种亲近感。

这整个的过程,其实都是政治家有意安排的。当人们发现杰出的权威人物也有许多弱点时,过去对他抱有的恐惧感就会消失,而且受同情心的驱使,还会对对方产生某种程度的亲密感。

在为人处世中,要使别人对你放松警惕,造成亲近之感,只要你很巧妙地、不露痕迹地在他人面前暴露某些无关痛痒的缺点,出点小洋相,表明自己并不是一个高高在上、十全十美的人物,这样就会使人在与你交往时松一口气,不以你为敌。这就是故意示弱给人看。

故意示弱可以减少乃至消除他人的不满或嫉妒。事业的成功者,生活中的幸运儿,被人嫉妒是难免的,在一时还无法消除这种社会心理之前,用适当的示弱方式可以将其消极作用减少到最低程度。

示弱能使处境不如自己的人保持心理平衡,有利于与人交往时掌握主动。

示弱,必须善于选择适宜的内容。地位高的人在地位低的人的面前不要展示自己的显赫,应表明自己实在是个平凡的人。成功者在别人面前要多说自己失败的纪录,现实的烦恼,给人以“成功不易”、“成功者并非万事大吉”的感觉。对眼下经济状况不如自己的人,可以适当诉说自己的苦衷:诸如健康欠佳、子女学业不好以及工作中的诸多困难,让对方感到你“也有一本难念的经”。某些专业上有一技之长的人,最好宣布自己对其他领域一窍不通,坦陈自己日常生活中如何闹过笑话、受过窘等。至于那些完全因客观条件或偶然机遇侥幸获得名利的人,更应该直言不讳地承认自己是“瞎猫碰上死耗子”了。

示弱可以是个别接触时推心置腹的交谈,幽默的自嘲,也可以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有意以己之短比人之长。

示弱有时还要表现在行动上。自己在事业上已处于有利地位,获得了一定的成功,在小的方面,即使完全有条件和别人竞争,也要尽量回避退让。也就是说,平时小名小利应淡薄些,疏远些,因为你的成功已经成了某些人嫉妒的目标,不可以再为一点微名小利惹火烧身,应当让出一部分名利给那些暂时处于弱势中的人。

示弱是收而不是放,是守而不是攻,因此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可以说,为人处世中,懂得示弱是人际交往中掌握主动权的“灵丹妙药”,也是谦逊为人、低调处世的制胜法宝。

低下头来,道路更宽

俗话说“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人在一生中总会有不同的际遇、不同的处境。顺风好行船,逆境难为生;位高好成事,位卑难做人。但历数古今中外得大成之人,无不是善处逆境和善待位卑的智者。他们能伸能屈、能俯能仰,从不把自己看得比别人更高贵、更显赫。特别是在屈尊和低就于别人的时候,更能显出低调做人的风范。

即使是在今天,“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仍不失为我们为人处世的训诲,只是我们认为这条训辞中的“不得不”充满了无奈、勉强、不情愿,这种“低头”太痛苦,因此,这句话应改为“人在屋檐下,一定要低头”!

把“不得不”改成“一定”并不是在玩文字游戏,而是有很多考虑的。

所谓的“屋檐”,说明白些,就是别人的势力范围。只要你在这势力范围之中,并且靠这势力生存,那么你就在别人的“屋檐”下了。这“屋檐”有的很高,任何人都可抬头站着,但这种屋檐不多,以人类存在着的排斥“非我族群”的天性弱点来看,大部分的“屋檐”都是低的!也就是说,进入别人的势力范围时,你会受到很多有意无意的排斥。这种情形在所有人的一生当中几乎都出现过,除非你有自己的一片天空,是个强人,不用靠别人来过日子。可是你能保证一辈子都可以如此自由自在,不用在人“屋檐”下避避风雨吗?所以,在人屋檐下的心态就有必要好好做些调整了。

我们的主张是:只要是在别人的屋檐下,就“一定”要低头,不用别人来提醒,也不要等撞到屋檐了才低头。这是一种对客观环境的理性认知,是审时度势后一种明智的选择。

做这种选择起码有这样几种好处:

不会因为不情愿低头而碰破了头。

不致因为自尊自大而招嫉恨以致成为被人打击的目标。

不会因为沉不住气而执意要把“屋檐”拆了。要知道,不管拆得掉拆不掉,你总是要付出代价的。

不会因为不忍屈就而离开“屋檐”下。离开不是不可以,但是要去哪里必须考虑,而且离开后想再回来就不容易了。

在“屋檐”下待久了,甚至有可能成为屋内的人。

总而言之,“一定要低头”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与现实环境有一种和谐的关系,把二者的抵触和摩擦降至最低;是为了保存自己的能量,好走更长远的路;是为了把不利环境转化成有利环境。这是处世的一种怀柔、一种权变,更是行走社会的生存智慧。

“在人屋檐下”是人生必经的过程,它会以很多不同的方式出现。当你看到了“屋檐”时,请不要“不得不”而是要告诉自己“一定要”低头。

当然,一定要低头,脖子也会酸,但揉一揉也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