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低调做人 高标做事
5358900000013

第13章 低调做人要懂得自爱(1)

成名不要趁早

有一位朋友的女儿自幼爱画画,亦颇有几分天赋。于是,这位朋友倾其所有送女儿去拜师学艺,学了几年,技艺大长,作品多次在全国有影响的比赛中获奖。于是媒体蜂拥而来让其介绍培育子女成才的经过和体会。接下来一个月,父女俩几乎什么也不做,整天接待记者,谈话、录音、吃饭,已经接待了50多家媒体,从中央到地方,有些报纸连名字都没听说过。

按说,小小年纪便出手不凡,让媒体宣传一下也无妨,现在是信息时代,酒香也怕巷子深,那么多酒家,你不说谁知道好不好。可是凡事得有度,如果整天陷于记者包围之中,不仅影响正常工作,还会让人产生自满、自我膨胀等负面作用。特别是对于一个14岁的孩子,心理尚不太成熟,每天采访、上电视、签名留念,成人都会飘飘然,一个孩子怎能保证不会自我膨胀?

可这位朋友却没有这么想,而是他的一位好邻居目睹了这样的事实,经过思考以后向这位朋友做了警示。可这位朋友听了很不以为然,反问他的邻居:“你知道为什么媒体一窝蜂地来采访吗?就是因为她14岁,如果是24岁获奖就不算新闻了,恐怕找他们来都不来。所以我要抓住时机,充分借助媒体的力量,让她一举成名。张爱玲不是说过,成名要趁早嘛。”

这位邻居叹了口气,不再说什么。

张爱玲的文章,不用说自然是好,但她说过的一些名言却要商榷。别的不说,一句“成名要趁早”,不知误导了天下多少人。我们知道,张爱玲年纪轻轻就成为上海滩走红的作家,她一生最好的作品都是在25岁以前写成的,对她来说,“成名要趁早”倒是一句实言。但是,如果进一步探究就会发现,张爱玲的25岁不同于普通人的25岁,她的心理年龄怕是50岁也不止。

了解张爱玲的人都知道,她是清末着名“清流派”代表张佩伦的孙女,前清大臣李鸿章的重外孙女。如此显赫的身世并未给她的童年带来多少欢乐。纨绔子弟的父亲和深受西洋文化影响的母亲性格多年不和,终于在张爱玲10岁那年分道扬镳。生性执拗的张不讨继母喜欢,有一次被继母陷害而遭父亲毒打,被独自关在地下室十几天,小小年纪便尝尽世态炎凉。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她竟如此早熟一岁就以怀疑的目光看世界,8岁读《红楼梦》、《三国演义》,13岁发表第一篇散文,20岁出头便走红文坛。表面看她确实早早成名,但抛开表层往深里看,就会发现,张爱玲其实从未年轻过!她年轻的身体里跳动着的是一颗已经看破红尘的老人的心!也正因为如此,她才不为盛名所累,在闹世中辟一静地,安身立命,独自行走在自己的幽静小路上。

古今中外,能像张爱玲这样不为名声所累的人真是太少了。绝大多数少年有成的才子才女们都没有她那样的心境,不能好好把持自己,或轻狂自傲,或贪图享受,以致让名声毁了自己。

名声是一件太重的行李,太早得到了,一定背不动,反而会把自己压倒,跌人人生的谷底。就算能爬出来,也是伤痕累累,大失元气。所以,还是把心放平,尊重自然吧。人生有如四季,少年奔放如春,青年火热似夏,中年成熟如秋,晚年清冷似冬,每个季节有每个季节的使命,每个季节有每个季节的景色。如果想求速成,省略一个季节,那样的人生即使不是灾难,也是一场悲剧。

即使有本事,也不能夸耀

日常工作中不难发现这样的同事:其人虽然思路敏捷,口若悬河,但他讲话别人都不愿意听,为什么?因为他的表现狂妄,令人不舒服,因此别人很难接受他的任何观点和建议。这种人多数都是因为喜欢表现自己,总想让别人知道自己很有能力,处处想显示自己的优越感,从而能获得他人的敬佩和认可。但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反而失掉了在他人心中的威信。

在心理交往的世界里,那些谦让而豁达的人们总能赢得更多的朋友;相反,那些妄自尊大、高看自己小看别人的人总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最终在交往中使自己走到孤立无援的地步。吕坤在《呻吟语》中说:“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把心满气盛、卖弄才华视为待人处世的大忌。

在交往中,任何人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肯定性评价,都在不自觉地强烈维护着自己的形象和尊严。如果他的谈话对手过分地显示出高人一等的优越感,那么无形之中就是对他自尊和自信的一种挑战与轻视,排斥心理乃至敌意也就不自觉地产生了。

因为当我们的朋友表现得比我们优越时,他们就有了一种重要人物的感觉,但是当我们表现得比他还优越时,他们就会在心里产生自卑感,由羡慕而生嫉妒。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的多不是什么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没必要针锋相对。退一步,别人过去了,自己也可以顺利通过。宽松和谐的人际关系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方便,又避免了许多麻烦。假如你胸怀鸿鹄之志,可以一心一意去积蓄力量;假如你只想做普通人,可以活得从从容容,逍遥自在。可进可退,两头是路,何乐而不为?

或许你会说这样做过于世故,过于圆滑,压抑了人性的自由发展。其实不然,这里所讲的收敛恰恰是保护个性健康发展,成功实现自我价值的一条捷径。

现实生活中,由于年轻气盛、爱出风头而处处碰壁的人大有人在,但他们最终还是为了适应社会,不得不磨平棱角,锐气殆尽,甚至一事无成。好刀用在刃上,一个人的锋芒也应该在关键的时候、必要的时候展露给众人,那时人们自然会承认你确实是一把锋利的宝刀。但不要时不时地拿出来挥舞一番,直杀得别人片甲不留方才甘心。刀刃需要长期的磨砺,只图一时之快,不懂保养,只会令其钝化。

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赢得了很多人的尊敬和仰慕。据说他从小就很聪明,且言语幽默,但是年轻时的他特别喜欢崭露锋芒,说话也尖酸刻薄,谁要是跟他对一次话,便会有受到一次奚落之感。后来,一位老朋友私下对他说:“你现在常常出语幽他人之默,非常风趣可喜,但是大家都觉得,如果你不在场,他们会更快乐。因为他们比不上你,有你在,大家便不敢开口了。你的才干确实比他们略胜一筹,但这么一来,朋友将逐渐离开你。这对你又有什么益处呢?”老朋友的这番话使萧伯纳如梦初醒,他感到如果不收敛锋芒,彻底改过,社会将不再接纳他,又何止是失去朋友呢?所以他立下誓言,从此以后,再也不讲尖酸的话了,要把天才发挥在文学上。这一转变不仅奠定了他后来在文坛上的地位,同时也广受各国人民的敬仰。

你要是比别人多一些本事,不一定要张扬着让他人知道,时间会证明一切的。收敛锋芒,韬光养晦,使你在与人共事时留下较大的回旋余地,是一种必要的自我保护,也是让旁人敬佩的一种内在气质。

从另一方面讲,谦虚的人往往能得到别人的信赖。因为谦虚,别人才不会认为你会对他构成威胁,你也会赢得别人的尊重,与之建立良好的关系。

因此,我们对自己的成就要轻描淡写,我们必须学会谦虚,这样我们才能永远受到欢迎。对此,卡耐基曾有过一番相当精彩的论述:“你有什么可以炫耀的吗?你知道是什么东西使你没有变成白痴的吗?其实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东西,只不过是你甲状腺中的碘罢了,价值才五分钱。如果医生割开你颈部的甲状腺,取出一点点的碘,你就变成一个白痴了。五分钱就可以在街角药房中买到一点点碘——使你没有住在疯人院的东西。价值五分钱的东西,有什么好谈的?”

卡耐基的论述无非是在向我们提出一种警示:即使是有点本事的人,也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只不过是他比别人更幸运一点而已。与人合作交往还是平和一些,放低一些调门为好。

每个人都值得学习

“三人行,必有我师”。意思是说每个人身上都有你可以学习的长处。你知道的越多,就应该越谦虚,就如苏格拉底所说:“我知道越多就越发现自己的无知。”

孔子带着学生到鲁桓公的祠庙里参拜,看到一个可用来装水的器皿,形体倾斜地放在祠庙里。

守庙的人告诉他:“这是欹器,是放在座位右边用来警戒自己,如‘座右铭’一般的器皿。”

孔子说:“我听说这种用来装水的伴坐的器皿,在没有装水或装水少时就会歪倒;水装得适中,不多不少的时候就会是端正的;里面的水装得过多或装满了,它也会翻倒。”

说着,孔子回过头来对他的学生们说:“你们往里面倒水试试看吧!”学生们听后舀来了水,一个个慢慢地向这个可用来装水的器皿里灌水。果然,当水装得适中的时候,这个器皿就端端正正地立在那里。不一会儿,水灌满了,它就翻倒了,里面的水流了出来。再过一会儿,器皿里的水流尽了,就又像原来一样歪斜在那里了。

这时候,孔子便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道:“唉!世界上哪会有太满而不倾覆翻倒的事物啊!”欹器装满水就如同骄傲自满的人那样容易倾倒。因此为人要谦虚谨慎,不要骄傲自满。

法国数学家笛卡儿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伟大学者,但他也如同苏格拉底一样,声称学习得越多就越发现自己的无知。

一次,有人问这位伟大的数学家:“你学问那样广博,竟然感叹自己的无知,是不是太过谦虚了?”

笛卡儿说:“哲学家芝诺不是解释过吗?他曾画了一个圆圈,圆圈内是已掌握的知识,圆圈外是浩瀚无边的未知世界。知识越多,圆圈越大,圆周自然也越长,这样它的边沿与外界空白的接触面也越大,因此未知部分当然就显得更多了。”

“对,对,你的解释真是绝妙!”问话者连连点头称是,赞服这位学问家的高见。

知识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你觉得这奇怪吗?一点儿不奇怪,笛卡儿的比喻十分形象。知识多者,在于他知道世界还有很多奥妙,也就是知道自己无知。而无知者,在于他不知道这世界是怎么回事,他怎么会知道自己无知呢?

人类世界浩瀚几千年的文明史,个人所掌握的知识相比之下就如同沙漠里的一粒沙。所以永远不要说自己无所不知。只有愚蠢的人才会那样妄自尊大、自鸣得意。

莫里斯·斯威策说过:“骄傲自大的人喜欢见依附他的人或馅媚他的人而厌恶见高尚的人。而结果这些人愚弄他,迎合他那软弱的心灵,把他由一个愚人弄成一个狂人。”

丰收的稻子总是弯腰向着大地。无论在任何时候,永远不要以为自己知道了一切。不管人们把你评价得多么高,你永远都要清醒地对自己说:“我是一个一无所知的人,每个人都是我的老师。”

要修炼“客气、谦虚、内敛”真功

邱某是个很优秀的企划人才,也很幸运,刚毕业便被招聘进一家大型国有单位从事企划工作。

邱某所在的企划部门里有8个人,从主管到科员,除了邱某之外,都未学过正规化的企划专业,而邱某高效率、高质量、高创意的“企划”对他们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于是他们一起对外放风声,说邱某是个理论脱离实际、没有一点实践经验的人,他做的企划没有一点实用价值,只是纸上谈兵,如果按照他做的企划安排工作,非毁了企业不可等等。于是连经理、总经理都认为邱某是一个没有实用价值的人。

邱某虽然可以死皮赖脸地做下去,但毕竟他是个有自尊有骨气的人,于是毅然辞去了工作!

这样的事例在现代职场中并不稀奇,每个单位都会有,每个有才干的人也都会碰上,只是轻重有别,情节不同罢了。

邱某是被冤枉和误解、被埋没才干的,他的才干是他的天资和努力的结果,坏只坏在他进入了一个不看才华只看人情的单位。

那么,为什么邱某会遭到这么严苛的待遇?

简单地说,因为邱某的才干威胁到了他那些同事们的生存,所以他们“团结”起来,保卫自己的利益,而保卫自己利益最好的方法就是把邱某赶走。

在一个单位里,经过长时间的互动,个人与个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自然也会形成一个“生态圈”。彼此共生共存,共享合法或不合法、合理或不合理的利益。他们安于这种环境,不想改变,也无力去改变,而谁想改变谁就会成为“公敌”。邱某碰到的就是这样的环境,那么其结果也是很自然而且可以预见的了。

首先,邱某的才干会使他们相对显得“无能”,这会使他们心里很不是滋味。如果邱某的才干没有获得发挥,那么彼此就可相安无事;若获得发挥,那么势必引起生态圈的震荡,引起改革进步,打破他们的“铁饭碗”,使得有些人丧失既得利益,甚至暴露出他们自私、保守、贻误集体利益的丑行。

邱某的才干如鹤人鸡群,它们是不愿意接纳它的。如果你是只白天鹅又不知把自己扮做丑小鸭,它们就一定会把你赶走而后快。

因此,不管你才干如何,初到新的环境,必须要有“莫扰乱该地生态圈”的认知,除非你有力量、有把握,也愿意面对这种现象,否则一定要谨记下列原则:

姿态放低。否则连工友都会找机会欺负你!

才干暂隐。切勿初来乍到就自以为很行,应慢慢崭露才华,消除他人戒心,才不会引起抗拒!

广结善缘。“人和”是此阶段最重要的一件事,和大家打成一片,不但可获助力,也可察知他们彼此之间的利害关系及矛盾。

总而言之,要修炼“客气、谦虚、内敛”真功,切勿把自己当成白天鹅,更不可让别人把你当成白天鹅!

向同事“拜师学招”

有些人认为,同事是自己在公司里的竞争对手,是职场上互有戒心的同行者,是对外保持一致而对内各怀心事的搭档,惟独是不值得信赖和学习的伙伴及不可以推心置腹互相借鉴的知己。

如果同事也这样认为的话,那么在职场中,你就不会有和谐、舒心的感受,有的只是怀疑、不安、紧张和愤闷的情绪。

其实,“三人行,必有我师”,同事就是你身边最好的老师,也是让工作变得美好的关键人物。你为何不能放低姿态将同事视为“良师益友”呢?。

向同事“拜师学招”的意义其实是聪明地、适度地示弱,这样容易使得趋于戒备和紧张的同事关系得到缓和。在逞强争胜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职场中,灵活地示弱更容易感动别人,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好感。同事好为人师的心态也会因你的行为得到满足。一旦同事向你支招,友谊的花朵就会在不知不觉问盛开,彼此之间一种惺惺相惜的轻松氛围也会形成,你们之间的竞争关系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改善。

向同事学招,看看他们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是怎样化险为夷、拨云见日的,这样还可以帮你提高自身的能力,何乐而不为呢?你可以找一找同事的优点,然后对他说:我要拜你为师,请多多指教。如果你这样去做了,你会发现,同事并不像你以前所认为的那样“面目可憎”。

在公司里,要想做事少碰钉子、失误少,最聪明的办法也是多参考同事的意见,因为这些意见常常是他们付出代价换来的经验之谈。